百年流派的特色药开脾胃、调肝肾

2023-07-18 20:54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3年7期
关键词:女科沈氏肝气

受访专家

韩学杰

北京东城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一(心脑血管病)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医药规范标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医科学院标准研究中心筹建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第二届副主任委员等。

研究领域为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秉承了沈绍功老师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医疗经验。临证治疗心血管病患者,以祛痰为主、活血为辅,痰瘀同治;对老年冠心病注重调补肾阴肾阳;对肿瘤患者以保护胃气为主,扶正祛邪;对妇科疾病疏肝解郁,调气活血,平衡阴阳,临床疗效显著。擅长心脏病、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胃肠病以及肿瘤病的中医诊治,尤其擅长处理疑难杂症及疲劳综合征。

门诊时间:周三、周六上午。

中醫讲究流派,重视传承,如今被大家所熟知的名中医、名老中医,大都肩负着继承、发展中医医派的责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国家级名老中医韩学杰教授也是如此。韩教授所传承的,便是已经延绵600余年的著名中医流派——沈氏女科。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年),传承至今,有20代之久,已逾600余年,其19世传人沈绍功于196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六年制医疗系毕业后,经国家统一分配到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从此沈氏女科迁居京城,翻开新的篇章。沈氏女科沉积了丰厚的临床经验,成为中医学界的一颗明珠。同时,沈氏女科的传承发展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12年,沈氏女科学术流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韩学杰教授正是沈氏女科的第20代传人。

韩学杰教授告诉我们,沈氏女科治病多有妙法,往往以开胃为先,同时高度重视调养肝肾。将沈氏女科开胃健脾、调养肝肾的治病思想用于养生,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可见治病要先治脾胃,韩老师也带来了适合脾胃虚弱和脾胃虚寒人群的代茶饮,帮您调理各种脾胃问题。

沈氏女科治则之首——开胃为先

沈氏女科的“第一板斧”叫作开胃为先,意思是在辨证施治和遣方用药时,针对的病患无论是脾胃病还是内科杂病,都要首先重视健脾开胃。

韩教授告诉我们,脾胃是我们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后天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有赖于脾胃的运化。中医脏腑理论认为,脾胃有着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人饮食所摄入的水谷必须由脾胃运化方能形成精微的营养物质,在脾胃气机运动的作用下升清降浊、输布全身,故而又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另外,脾的气机运动以升为主,而胃气则以降为顺,脾胃一升一降,消化后的糟粕物质进一步下传肠腑,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在脾气主升的作用下上输于肺,进而输布全身。在这个一升一降的过程中,整个人体的气机也循环流畅地运动起来,所以也将脾胃称作“气机升降之枢纽”。

正是因为脾胃的重要,只有先开胃气,才能在扶正、祛邪、增效上事半功倍,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疗效。同时,脾胃也是中药治疗的第一承受者,脾胃功能的好坏,也决定了对中药治疗的耐受好坏和吸收多少。

韩教授回忆起一位令她印象深刻的患者。这位患者是中年女性,既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这些代谢性疾病,又有心律不齐、期前收缩(早搏)等心律异常,还有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炎、中度肠上皮化生,可以说多病共存,治疗起来比较棘手。患者找到韩教授时已经消瘦了20多斤,每天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且吃不下饭,自述有濒死感。韩教授从脾胃开始治疗,服药2个月后,患者吃什么都香,睡眠也好了,心脏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韩教授强调,我们需要高度关注脾胃的状态,及时识别脾胃病的信号,我们可以关注手、舌、面三处。

【看脸色】正常人的面色红润有光泽;如果面色发黄,尤其在鼻部发黄,提示脾胃功能弱,面积越大疾病越严重。

【看舌象】舌苔厚腻、边尖有齿痕,往往说明脾虚有痰湿,可能伴随有胃胀、食欲差等症状。

【看手象】手掌大小鱼际、掌心发黄提示脾胃虚弱;掌心发青提示脾胃虚寒。

沈氏女科在“开胃气”上的用药特色,体现在选药重脾胃、搭配重平补平泻,同时兼顾寒温并用、中西互参,以及善用生药上,如生鸡内金、生莱菔子、生薏苡仁等平时多熟用的药材。韩教授告诉我们,无论是脾胃病还是内科杂病,“开胃气”的药物必不可少,但必须由专业中医医师诊断开放,加减用药,不建议自行服用。日常保健,韩教授针对脾胃虚弱和脾胃虚寒的人群分别推荐了开胃菜,可以帮助大家日常健脾开胃,恢复后天之本的功能。

1.针对脾胃虚弱人群——开胃和中汤

【药材】陈皮5克、生山楂3克、芦根5克、白豆蔻3克。

【功效】开胃和中、消食化积、健脾益气。

【方义】方中生山楂性味甘温,善于化食开胃、活血化瘀、化脂消浊;陈皮苦温,善于健脾行气、燥湿化痰;芦根甘寒,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白豆蔻湿性,化湿和中、行气止呕;这四味药搭配在一起寒温并用,既能健脾行气,又能生津止渴和中,共奏开胃和中之效。

【宜忌】适用于苔厚腻、食欲不佳、脘腹胀满、嗳气酸腐人群。反酸烧心人群禁用、孕婦禁用。

【做法】上述配方先浸泡1小时,再加入500—7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降温后即可。

2. 适合脾胃虚寒人群——养胃蜂蜜饮

【药材】白芨5克、生薏苡仁15克、生鸡内金10克、生山药10克、蜂蜜9克。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养胃。

【方义】生鸡内金健脾和胃消食;生山药则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尤善于健脾养肺、益气生津;白芨可以收敛止血、保护胃黏膜;生薏苡仁则善于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可以祛除脾虚带来的水湿;蜂蜜虽为辅料,但亦有健脾、补气血的功效。

【宜忌】适宜苔薄白、食欲不佳、胃中隐隐作痛、反酸嗳气人群。糖尿病患者不要放蜂蜜,孕妇、舌苔厚腻、上火、正在发热人群禁用。

【做法】取白芨、生薏苡仁、生鸡内金、生山药、水煎煮后取汁、调入蜂蜜,搅匀,每天服用1次,分2次温服。

沈氏女科治则之二——调养肝肾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了肝脏与血压、血脂、血糖都有一定的关系,肝脏若有所伤,很多其他疾病也可能会接踵而至。在中医看来,妇女的经带胎产与肝肾的脏腑生理功能高度相关,从肝肾入手调节女科疾病也是沈氏女科的基本治疗原则之一。

韩教授告诉我们,日常养生也需要高度关注肝肾的情况,疏肝调肝、补肾调肾是养生的重要抓手。

1.沈氏女科的调肝三法:疏肝、柔肝、平肝

沈氏女科注重“女子以肝为先”,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实宗于《黄帝内经》“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的论述,历代医家留传的经验和医案也充分体现了治疗女子之病多从肝着手,近代很多著名的妇科大家亦主张女子之病重在调肝。冲脉隶属于肝,冲脉之气旺盛流通,有赖于肝气疏泄,肝气疏泄有序,血脉自能流通,肝经有病,疏泄失常往往损及冲脉而影响血海盈亏,经、带、胎、产诸疾亦随之而起。沈氏女科重视调肝,主要是恢复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功能。

从外表特征看出肝脏问题

肝气郁结: 面色青、舌暗发青、舌下脉络瘀阻、手指有青筋,严重者可能有肝囊肿、脂肪肝、肝硬化等。

肝阳上亢:面红、舌边舌尖红、手掌红,容易出现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

肝血亏虚:舌红少津、有裂痕,头晕目眩,容易出现萎缩性胃炎。

沈氏女科调肝有三法——疏肝、柔肝、平肝,每一法都有对应的一组流传百年的特色药对。

疏肝是通过辛散理气之药改善肝的疏泄功能。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肝脏对人体全身的气机、血液和津液都具有疏泄的功能。何为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和升发,肝脏正是在一疏一泄之中,通过其独有的解剖位置和生理特点,协调其他脏腑有条不紊地运行。机体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机能活动其实全有赖于气的升降和出入运动,而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都受到肝的疏泄功能调节,肝脏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肝疏泄失常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称为“肝气郁结”;二为疏泄太过,称为“肝气上逆“。这两种情况都需要疏肝。

柔肝是肝气郁结日久而出现肝阴不足或先天肝阴不足,通过健脾补胃或者补肾养心而改善肝脏的方法,因为肝体阴而用阳,用养血以柔肝,使肝气收敛,临床应用就是用甘缓补中之药健脾益气养血。这是利用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来调和过盛的一方,使肝阴肝阳恢复平衡。

平肝则更为直白,为抑制过盛的肝气之义。肝的疏泄功能太过旺盛,失去制约,则容易出现肝气盛的情况,肝气循经易上逆犯胃,肝气上逆也是心系病症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冠心病等都与肝气上逆有关。

● 沈氏女科疏肝药——使肝气之郁者自开

【药材】玫瑰花、佛手。

【功效】疏肝解郁,使肝气之郁者自开。

【方义】玫瑰花疏肝、活血、养颜;佛手化痰、和中止痛。

【宜忌】孕妇,脾胃虚寒、肝血不足人群不适宜此方。

● 沈氏女科柔肝药——濡养肝阴、制约肝气

【药材】珍珠母、石决明。

【功效】珍珠母平抑肝阳、安神明目;石决明平抑肝阳、降血压。

【注意】此方需要经医生辨证后开方。

● 沈氏女科平肝茶饮方——抑制过盛的肝气

【药材】当归、白芍各3—5克。

【药材】当归柔肝、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白芍柔肝、敛阴、止汗。

【用法】日常养生用两种药材,先凉水浸泡1个小时,然后开锅煮15分钟,滤渣取汁,放至不烫嘴后服用。

【宜忌】脾胃虚寒、感冒发热、有腹泻的人不适宜此方。

● 国家级名老中医家的养生药粉

想要养肝保肝,韩老师分享了一款养生药粉,它是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国家级名老中医沈绍功的家传养生药粉——养肝散。

【药材】当归、白芍、柴胡、白扁豆。

【功效】疏肝健脾,养血和中。

【方义】柴胡可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当归和白芍柔肝,滋补肝血;白扁豆调脾胃、健脾利湿。

【做法】当归、白芍、柴胡、白扁豆研磨成粉,每天睡前取一小勺,用水冲调后服用。

【宜忌】适合平常压力大、经常喝酒的人,外感病毒、舌苔黄腻、食欲不振的人不适合。

2.沈氏女科的调肾三法——滋润肾阴、补益肾阳、平衡阴阳

与调肝相同,沈氏女科也高度重视养肾调肾。肾藏有先天之精,主生殖发育为人体的生命之源,所以肾又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中的精气化生肾阴、肾阳,推动协调和促进全身脏腑的阴阳,所以肾也是五脏阴阳之本。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化气等功能,能够很好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如果肾阳虚衰,则人体更加容易衰老,新陈代谢过程减缓,很多脏腑都易出现虚寒类的疾病。沈氏女科在调肾的时候也有三法,分别是滋润肾阴、补益肾阳和平衡阴阳。针对每一个调肾法则,两位老师同样也带来了沈氏女科流传百年的特色药物组合。

● 滋润肾阴药——针对肾阴虚

【药材】生地、黄精、枸杞子、桑椹。

【功效】桑椹滋肾阳、乌发;枸杞子滋肾阴、明目;生地养阴、清热生津;黄精气阴双补、肺脾肾同调。这四味药滋肾阴,滋而不腻,不阻碍脾胃运行。

【宜忌】适宜肾阴虚者,证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咽干颧红、舌红少津无苔等。

● 补益肾阳药——针对肾阳虚

【药材】生杜仲、桑寄生、巴戟天、川续断。

【功效】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川续断补中益气、益肝肾、清热化痰、活血通络。这些药温而不燥,不容易上火。

【宜忌】适宜肾阳虚者,证见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口舌生疮和血压特别高的人,使用补肾阳的药物要慎重。

● 平衡阴阳药——针对肾阴阳失调、寒热错杂

【药材】知母、黄柏、补骨脂和仙灵脾。

【功效】知母和黄柏是一对对药,可以清虚热;补骨脂和仙灵脾也是一对对药,可以补肾阳,配合使用在补肾的同时,防止上火。

【宜忌】适用于肾阴阳失调、寒热错杂者,证见眼睛红、口舌生疮、手脚凉,清火后还容易胃疼、腹泻等。

韓教授提醒,上述药材效力均较强,不宜自行抓药服用,建议请专业中医医师医生辨证后开方使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小动作来帮助我们补肾驻颜。

● 补肾驻颜的小动作——鸣天鼓

韩教授分享了自己坚持20年的养生护肾的小动作——鸣天鼓。多年以前,韩教授曾经遇到突发性耳聋,在治疗之余,便使用鸣天鼓的方法辅助调理,最后得以痊愈。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髓海不足,易致头晕、耳鸣。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因此,该练习可以达到调补肾元、强本固肾之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建议早晚做2次,早起、睡前1个小时做,或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人人都适宜。

【做法】①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食指搭在中指上,轻弹拨36下;②然后掌心紧紧压住耳朵,再骤然抬离。

(编辑 周逸宁)

猜你喜欢
女科沈氏肝气
基于数据分析比较《叶氏女科证治》《傅青主女科》学术特点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春季养肝食何“味”
柴胡女科之用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白芍和熟地黄配伍浅析
浅析《傅青主女科》中莲子用药规律
浅析汉阴《沈氏家训》的文化内蕴与当代启示
等候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