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青年志愿精神培育研究与反思:基于中西方研究综述比较视角

2023-07-17 15:15杨新莹徐靖楠
北京青年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志愿培育精神

杨新莹 徐靖楠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表现为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也体现为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志愿精神是使其迈向精神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中国志愿服务正值发展的关键时期,志愿精神作为一种责任意识和时代精神,是迈向现代化强国的中国青年的必备精神样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志愿精神彰显了深刻的内涵和崇高的价值。本文对近年来以“志愿精神培育”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探究国内外学者对志愿精神的内涵、溯源、价值以及培育的观点,并在中外对比中探索培育新时代青年志愿精神的目标遵循。

关键词:青年  志愿精神  研究  反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表征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上,更体现在人的精神充实丰盈上。志愿精神是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彰显了社会责任感与个人获得感的有机统一。近年来,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弘扬民族志气的重大工程中,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国际赛事中,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以及在任何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都有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主动发挥青年一代的主力军作用。广大青年志愿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赋予志愿精神以新的内涵,在砥砺信仰、凝聚力量、激浊扬清、服务群众中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良好风貌。

志愿精神的本质、内涵、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通、高度契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家园。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志愿精神,促进志愿组织发展壮大,对于构建并完善以志愿精神为核心的志愿服务价值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志愿精神谱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当前,国内外有关志愿服务以及志愿精神的研究日渐深入,相关理论及实践成果日益拓展,形成了一系列从理论价值探讨到实践路径优化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对研究青年志愿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一、中国话语:国内青年志愿精神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以“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为主题检索,可以发现国内关于志愿服务精神的研究从1998年到2022年共1227篇。这二十多年间,国内关于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的研究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2008年和2012年是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关键年。1998年至2007年是我国志愿服务及其精神研究的起步酝酿阶段。这一阶段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年度总发文量基本保持在30篇以内,研究主题也较为单一,2001年联合国“国际志愿者年”系列活动的举办为国内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志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8年至2012年是我国志愿服务及其精神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2008年关于志愿服务及其精神的研究达到一个顶峰,也被认为是中国的“志愿者元年”,这是因为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两个中国志愿服务大事件推动了中国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志愿者数量显著增加,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样本与案例支持。2013年至2022年是我国志愿服务及其精神研究的深入探索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这种“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还有精神层面的富足,而志愿精神所倡导的精神解放、自我实现和生命追求的本质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因此这一时期年度发文量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研究深度和实务应用都有了更大的进步。

相比于西方,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兴起较晚,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志愿精神的意蕴却是自古流传。学界主要从志愿精神的内涵、特征、政策、价值、培育等层面对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进行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陆士桢、张耀灿、丁元竹、佘双好、谭建光、李从正、莫于川、梁绿琦、李茂平、陈金贵等。我国最早的关于志愿服务的文章是1988年沈毅翻译美国托马斯·尼科尔撰写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的志愿服务》,1994年在《中国民政》发表的《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志愿服务调查》是我国志愿服务研究的开始。[4]2008年以来,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逐渐增多,文献数量开始增加,高质量著作也呈现升发之势,如《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上海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2009),《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10),《中国公民志愿行为研究——现状、特点及政策启示》(2011),《志愿服务与发展》(2012),《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2015),《中國特色志愿服务概论》(2017),《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2018),《成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0),《学雷锋志愿服务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课题研究成果选编》(2021),《仁爱遇上效率——中国语境下的志愿过程》(2021)等。

当前,我们要适时借鉴志愿组织相对发达的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发展大环境,挖掘志愿精神及其实践的价值远景、历史溯源、成长现状,探索志愿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厚植新时代青年志愿精神并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为。

(一)青年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利己、利他、利众的统一

国内在志愿精神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内涵上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归纳起来就是利己、利他、利众的统一。

从利己角度来看,王刚立足“马克思生存论”视角,指出志愿精神是一种具有生命特质的实践精神,是人的德性在实践物质性关系上的映射,是一种推动人性超越的价值诉求,提升了人的“类生命”的厚度。[5]李玮、林伯海认为志愿精神体现青年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以及对自我实现的追求[6],陶新宏认为,志愿精神表现为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是个人对生命和社会价值积极追寻的内生动力。[7]佘双好认为,志愿精神是一种青年“有私”的奉献,既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也彰显了提升自我的理念,在社会性助人、慈善领域、公益活动领域中更为倡导。[8]

从利他角度来看,学者王万奇认为,新时代志愿精神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核心,与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和内在一致性。[9]李玮、林伯海认为,志愿精神体现青年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是对社会责任感在更高层次上的凝练与升华。胡冰认为,社会主义志愿精神发轫于社会主义道德基础之上,是指人们自愿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时所展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焕发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10]

从利众角度来看,志愿精神是己他两利的双赢理念。段然、兰晓辉从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层面指出志愿服务是联系党和人民的重要纽带,既推进经济发展,又与民族精神紧密契合,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张耀灿认为,志愿精神是指个人或群体在不受名利驱动、不取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参与社会生活和公益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所体现出的坚定的人道主义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崇高伦理精神。[11]张洪彬、张澍军认为,志愿精神体现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彰显了坚定的人道主义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人类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12]丁元竹认为,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的精髓,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 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13]

(二)青年志愿精神的文化溯源:中西、传统、现代的扬弃

志愿精神形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见证并伴随着社会文明的变迁。当前,志愿精神已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信仰,打破了时空和民族的界限,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道德规范做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中国语境下的志愿精神,不仅是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更是当今中国甚至是世界发展的文化导向和价值旨归,相较于西方志愿精神的价值内涵具有超越性的特征。学者李玮、林伯海认为,学雷锋活动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前身,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志愿精神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结合与创新性发展中,不断中国化时代化,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14]万坤利、张晓红认为,志愿服务具备育人功能,其育人功能的发挥以实践育人思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服务——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15]谭建光认为,“中华美德、雷锋精神、外国公益、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体系的四大源泉,改革开放后,志愿服务发展形成“南北特色”,分别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继承与创新”的志愿服务特色和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引进与融合”的志愿服务特色,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16]蒋直平、陈晚云认为,社会发展呼唤志愿精神的产生,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家族结构十分封闭,志愿服务大多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在两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地展开,而后随着社会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也进行了架构上的调整。[17]颜睿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现代慈善思想以及现代文化为中国志愿精神提供了豐富的历史滋养和理论智慧,中国特色的志愿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18]刘立为、赵晖认为,当代中国志愿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动力,吸收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19]李国荣认为,中外传统慈善观念奠定了现代志愿精神的价值基础,新实践呼唤新理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关于公民社会理论的译介和深入讨论直接催生了我国志愿组织的兴起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呼唤了志愿服务行为,培育和践行志愿精神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20]沈杰认为,20世纪90年代志愿行动在中国社会的出现,是志愿精神兴起的一种具体后果,其宏观背景涉及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社会文化变迁和社会心理嬗变等。[21]

(三)青年志愿精神的价值意蕴:个人、社会、国家的共赢

践行志愿精神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也是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过程。[22]王万奇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多元思潮猛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各类风险挑战也频出不穷,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志愿精神的滋养和助力。[23]彭柏林从共享伦理视角出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共享伦理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至上的共享伦理立场;尊重人民主体性的共享伦理本质;公平正义的共享伦理诉求。[24]金艳、朱煜认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对于大学生体认国情民情、坚定文化自信、厚植世界情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5]李严昌通过研究基层治理中的党员志愿服务,提出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发展志愿服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将志愿服务与基层党建相结合,不仅能够锤炼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同时也能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跨越发展,对人民群众来说也能直接受益受惠,增进政治认同。[26]李玮、林伯海阐释了志愿精神培育的社会价值及意义,认为志愿精神培育是发挥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个体发展价值的统一体,为经济社会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弘扬先进文化、促进个体人格完善提供精神动力。[27]彭惠青、付钰平认为,青少年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战略的需要,也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社会、承担责任。[28]田丽娜认为,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人类对于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所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着深刻的契合性。[29]刘伟认为,志愿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界限更宽的公民意识,公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感、责任感、公德心等都与志愿精神的内涵相互契合。[30]

(四)青年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信仰、理论、实践的共振

志愿精神的培育是一个从动机形成到行为发生,再到行动自觉和价值认同,进而形成一种坚定的社会责任与信仰并将其外化于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培育青年志愿精神,不仅要树立坚定的志愿信念,也要实时补充志愿相关理论,更要学以致用将理论化为卓有成效的实践,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添砖加瓦。学者王万奇认为,弘扬新时代志愿精神,要制定相关体制机制,使志愿精神的弘扬能够长期稳定;要推动志愿服务社会化,培植具有特色的志愿品牌,使志愿精神的弘扬能够广泛化、普遍化;要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和完备的志愿服务组织,使志愿精神的弘扬更高质量、高效率。[31]高地认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应该从全局性、系统性方面下功夫,要把高校教育引导同志愿精神的理论性、文化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注重实践养成,最大限度地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事业中,加强制度保障,创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学志愿文化氛圍。[32]张雪、金艳认为,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要从把握时代适应性、激发主观能动性、增强客观可行性三个方面发力,以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33]郑朝静认为,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渊源、价值内涵与现实诉求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学生志愿精神,一是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本身的主体作用,引导青年在志愿精神践行中展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要着眼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目标,引导青年在滋养自身品格、体认社会发展、奉献国家建设中成长进步,三是要科学引导青年将志愿精神外化于卓有成效的行动,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34]陶倩、肖炳南认为,志愿精神培育是从规范到德性的过程,培育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公共精神为内核,以关怀精神为基石,通过认知辨析、情感体验、意志磨炼、实践操练等方法推动受教育者德性建构由他律走向自律,由自爱走向他爱。[35]党秀云认为,志愿精神的精髓在于对生命价值与人的尊重、对社会和人类发展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责任心以及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着力培育志愿精神,普及志愿理念;加强志愿组织建设,提升管理与服务能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36]

二、他山之石:国外青年志愿精神的研究图景

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根植于基督教文化,是19世纪宗教性慈善活动的衍生物,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如今已经成为西方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形式。相比于中国,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发展较为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智慧。国外学术界对于志愿服务以及志愿精神的研究成果也相对丰硕,代表性著作有莱斯特·萨拉蒙的《非营利部门的兴起》,杰勒德·克拉克的《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与政治》,朱莉·费希尔的《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弗朗西斯·福山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马克·A·缪其克与约翰·威尔逊合著的《志愿者》,罗伯特·S·奥格尔维《志愿服务、社区生活与伦理道德:美国社会的视角》等等。国外学者主要从志愿服务的宗教性、经济性、政治性、民主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志愿精神的作用、培育途径及保障等。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亲社会的无偿行为

Smith认为,志愿精神是志愿者从事不提供任何薪资但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时展现出来的精神。Penner认为,志愿服务不仅是闲暇时间的一种选择,而且是在一个组织的框架内进行的亲社会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星的行为,旨在照顾他人。联合国将志愿精神定义为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37]

(二)关于志愿精神溯源的研究

西方学者大多认为西方志愿精神来源于宗教信仰,扎根于宗教性慈善活动。马克斯·韦伯指出,基督教提倡节约,重视道德教化,而志愿精神就是在这种宗教伦理的熏陶下展开的。[38]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成立初期的乡镇民间社团所展现出的奉献、互助的品质构成了美国人特有的乡镇精神,这种乡镇精神催生了志愿精神的产生。[39]莱斯特·萨拉蒙指出,美国早期非营利组织的各项工作大多是作为宗教机构的附属组织来开展的。[40]

(三)关于志愿精神价值及其与青年发展的研究

国外学者认为志愿精神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对青年学生来说,更有助于其个人发展。罗伯特·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指出,经济无法预测公共精神,但公共精神能够预测经济。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志愿精神在推动公民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1]Sidney Verba认为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活动实践能够增强公民技能,还会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

(四)关于志愿精神融入青年培育的研究

李磊、席恒认为,英美两国通过立法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包括志愿服务参与大众化、志愿服务项目设置丰富、志愿服务监管严格、政府支持等措施,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步提供了良好的范式。[42]李文英指出,日本志愿服务教育主要围绕培养主动参加志愿服务的态度、培养与志愿服务相关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志愿服务必需的技能、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学习等方面开展。[43]

三、反思与探索:基于中西方青年志愿精神研究综述与比较

基于“志愿精神培育”为关键词的已有研究,国内外对于志愿服务及其精神培育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建树,在关于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方面基本达成一致。但因意识形态、文化根源、经济发展、人口环境、历史沿革等影响,国内外对于志愿服务及其精神的研究存在侧重点和研究视角上的显著差别。这也成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价值体系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比较资源,能够为中国青年志愿精神培育提供价值原则层面的借鉴。

(一)不忘本来:新时代青年志愿精神培育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新性发展相结合

中外志愿精神及其实践都是特定价值观和社会需要的产物。但国外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主要植根于西方宗教活动,以慈善活动为载体开展。而国内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在借鉴了西方优秀慈善思想之外,更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包括儒家“仁爱”思想、墨家“兼爱非攻”思想、道教“积德行善”思想等,以及自古流传下来的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此外,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也为中国志愿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包括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现实的人”理念、人的“社会性”理念等。中国共产党历来的志愿思想、“为人民服务”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也成为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时代意蕴与价值构成。因此,中国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是在众多优秀文化土壤中培植而成的,具有包容性与发展性。新时代培育青年志愿精神,要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志愿思想精髓,将志愿精神置于时代发展浪潮中,培育厚植中国特色志愿精神的时代先锋。

(二)立足当下:青年志愿精神培育要与社会文化发展及青年实践变革相适应

志愿精神是植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文化环境等都会深刻影响志愿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志愿精神也因多元民族而展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国外志愿精神根植于西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基督教伦理为基础,而基督教起源于饱经沧桑备受磨难的犹太民族,犹太民族生于艰难环境但仍富于进取、善于学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博爱、平等精神因此形成,成为早期西方志愿精神的生成基础,然而这种文化基础并不适用于中国。中国志愿精神及其实践最早生成于小农经济和宗法社会,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法血缘为基础,推崇“家天下”,家族中因血缘关系而友爱、互助、仁慈,由此生成早期志愿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国情怀方面遵循“修、齐、治、平”的逻辑顺序,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早期的“家天下”的担当精神演变为“有国才有家”的包容大爱,家国情怀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血脉中,为志愿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培育新时代青年志愿精神,要立足社会实践发展和中华文明演进赓续,在实践中发展、检验和完善中国特色志愿精神,培育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面向未来:青年志愿精神培育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视野相统一

志愿精神及其实践具有精神样态和实践品格的双重属性。從人的自然生活需要角度而言,中外志愿精神及其实践都能够一定程度满足实现价值、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需要,实现个体的发展和进步。从社会价值而言,中外志愿精神及其实践通常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但具体侧重则具有鲜明的差异。国外志愿服务多根植于宗教慈善精神,与宗教仪式或宗教活动相联系,以服务资产阶级政治发展为主要目的,主要通过志愿精神及其实践来实现公民互助,推动社会进步,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西方主导的海外志愿服务还具有西方意识形态及价值观输出属性,并通常和宗教传教结合起来。中国志愿精神及其实践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体现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是包容性、多层次的。从个体层面来说,促进个体人格完善、价值观念形成、自由全面发展;从社会层面来说,维护社会和谐、营造温馨氛围、提升治理水平;从国家层面来说,落实以人为本、弘扬优秀传统、促进发展进步;从世界层面来说,力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搞意识形态输出,增强“全体人”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而这种全世界命运与共、包容普惠的理念正是中国特色志愿文化的优势所在。培育新时代青年志愿精神,要始终立足世界视野,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己任,培育信念坚定眼光长远的先锋力量。

一种精神与一种文化的塑造并不能单靠个体学习或者单靠短时期内的强制性灌输,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延续,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志愿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长期性与复杂性。[44]培育新时代青年志愿精神,要在把握青年思想发展特征基础上,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现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的高效化、时代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2]丁元竹、江汛清:《新发展阶段青年志愿服务的理论创新与践行原则》,《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9页。

[4]胡雅娟:《我国志愿服务研究现状综述》,《科学之友》,2011年第3期。

[5]王刚:《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中的志愿精神》,《上海文化》,2020年第12期。

[6]李玮、林伯海:《利己与利他关系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7]陶新宏:《新时代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通与实践》,《理论导刊》,2018年第3期。

[8]佘双好、倪素香:《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12期。

[9][23][31]王万奇:《新时代志愿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弘扬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

[10]胡冰:《试论社会主义志愿精神的意蕴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2期。

[11]张耀灿:《关于弘扬志愿精神的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12]张洪彬、张澍军:《生命实践的视界:作为一种德性形式的志愿精神》,《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13]丁元竹:《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的精髓》,《人民论坛》,2008年第15期。

[14]李玮、林伯海:《新时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内涵特点与培育践行》,《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10期。

[15]万坤利、张晓红:《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以研究生支教团为例》,《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

[16]谭建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分析》,《青年探索》,2015年第1期。

[17]蒋直平、陈晚云:《志愿精神:大学教育的应然追求》,《理论与改革》,2015年第5期。

[18]颜睿:《志愿精神的文化渊源与现代价值》,《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15期。

[19]刘立为、赵晖:《论当代中国志愿禀赋的精神资源及其培育》,《理论月刊》,2010年第9期。

[20]李国荣:《现代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基础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21]沈杰:《志愿精神在中国社会的兴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2][44]马海韵:《中国公民志愿精神:价值愿景、成长现状及培育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24]彭柏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共享伦理意蕴》,《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3期。

[25]金艳,朱煜:《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新时代意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2期。

[26]李严昌:《基层治理中的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意义、困境与路径》,《理论导刊》,2019年第3期。

[27]李玮、林伯海:《中国志愿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优化》,《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28]彭惠青、付钰平:《我国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与制度倡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期。

[29]田丽娜:《论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

[30]刘伟:《论志愿精神对当代中国青年公民意识的培育价值》,《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第6期。

[32]高地:《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整体性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20第5期。

[33]张雪、金艳:《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着力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23期。

[34]郑朝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校志愿精神培育》,《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

[35]陶倩、肖炳南:《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理论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

[36]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3期。

[3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志愿精神在中国》,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9-90页。

[38](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页。

[3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张晓明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44-45页。

[40](美)莱斯特·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41](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1-62页。

[42]李磊、席恒:《英美志愿服务立法的经验及启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43]李文英:《日本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教育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Volunteerism among Chinese Youth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tudies

Yang Xinying   Xu Jingnan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s forward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ne of which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the peopl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the people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material level of common prosperity, but also reflected in the spiritual level of common prosperity.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of Chinese youth in the new era is the key link to make them move towards spiritual common prosperity. China 's Volunteer service is at a critical stage of development. As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pirit of the times, volunteerism is a necessary mental state for Chinese youth who are becoming a modern power.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has manifested its profound connotation and lofty value.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with the keyword of "volunteerism cultivation" in recent years,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traceability, value and cultivation of volunteerism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explores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youth volunteerism in the new era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Keywords:youth; reflection on youth volunteerism; research; reflection

責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志愿培育精神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