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的社会认同研究

2023-07-17 04:16谭日辉王涛
北京青年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

谭日辉 王涛

摘  要:加强青年社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有利于提升国家凝聚力和青年幸福感。当前青年认同存在理想与现实、生存和发展以及国家发展与自身发展关系的三重困惑,因此提出建设青年友好型社会,“三位一体”设计提升青年获得感;打造共治共建共享场域,促进青年融入与认同;聚焦新时代认同内涵变化,提升青年的网络社会认同的建议。

关键词:青年  社会认同  国家认同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一、加强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研究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加强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国家认同

“认同”是个体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定位和认知。具体来看,国家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政治属性,即国家的公民对于自己所归属的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该国家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即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也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国家的积极评价。[2]强化青年的社会认同,能够通过归类和比较,在世界的地图上定位到自身,进而强化自我的国家认知。正如埃里克森所提出的,基于对某种个体身份的自我认识,个体会无意识地形成对某个群体特征的内心趋同,而身份如何界定?“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这一群体具有哪些共同特征?”等问题都在试图寻找群体差异过程中找到自我身份的定位,而自我身份的定位正是为寻找社会认同奠定基础。[3]

在寻找差异和自我定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自我的国家归属感,还能有力提升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而提升对国家的认同。一项囊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1个区市县以及604个村/居委会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简称CSS)中显示,青年受访者中有75.66%的青年人完全同意“中国比其他大部分国家好”这一问题。[4]这也表明,当前我国青年对国家的认同较高,具有较高的国家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有利于提升政治认同

严格意义上来说,政治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但二者又有区别,并非完全重合。政治认同的范围要大于国家认同,只有当政治认同的实体是现代国家,或者将国家定义为广义的政治实体的时候,国家认同才等同于政治认同。[5]政治认同是公民对于生存于其中的政治体系的情感取向,是基于集體身份的构建。强化青年的社会认同,是提升青年政治认同的有力举措。青年的社会认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由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各种思潮混合形成的,而社会认同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无形之中打上国别的烙印和时代的烙印,成为具有明显特色的认同的进程,即在强化社会认同的同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政治认同。同时,社会认同的代际传递过程也是提升政治认同的过程,社会认同经由代际传递、文化传承等方式,会对青年的政治认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当前政策界和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就是明显的例证。政治认同的提升对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具有积极意义,认同作为潜移默化的柔性的力量和刚性的管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降低治理成本,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的倾向和感觉,与政治认同具有相似之处,但并不一致。文化认同是更加上位、更加本质层面的认同。正如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6]强化青少年的社会认同能够提升其文化认同,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急剧的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的转换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年的价值观、文化观产生影响,其具体的表现就是一代青年的“犹豫与迷茫”。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各种文化和思潮的影响更加广泛,都会使得文化的认同感降低。强化青少年的社会认同,能够通过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达到提升文化认同的目的。

二、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认同”也称作“同一性”,起源于拉丁文,16世纪才应用于英文中。[7]最先对“认同”关注的是哲学家,如洛克用个体意识的连续性解释自我“同一性”的存在。受其影响,之后对“认同”的研究便侧重于个体,弗洛伊德(Freud)将“认同”视为“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 经由模仿、内化, 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8]这实质是个体的自我身份定位,通过个体无意识地进行群体特征的内心趋同,进而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9]认同对个体具有积极的意义,吉登斯认为,认同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也是由行动者经由个别化的过程而建构的。[10]

20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费尔(Tajfel)提出“社会认同”概念,实质上是与个体主义倾向的“认同”研究的分离。[11]他认为,社会认同实质上是一种集体价值观,是“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12]它包含了社会成员共享某种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取向等方面的内容,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归属感的一种体现。[13]对于社会权威和权力的遵从是“社会认同”显著区别于“认同”的关键,社会认同体现出个体对周围社会关系的高度信任和归属感的体系。 [14]换言之,社会认同所指的是个人通过自己(或他人)在某社群的成员资格上把自己(或他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征冠于自己(或他人)身上,让自己(或他人)的特性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性。[15]因此,在社会认同理论中,类别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分类会由于成员间相似的感觉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进而产生强化效应,将内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和外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放大。在此基础上,科尔曼认为社会认同包含如下七类认同:即对直接亲属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雇主的认同、对主人的认同、对势力强大的征服者的认同、对社区的认同、法人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认同。[16]

国内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较为广泛,囊括阶层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组织认同、社区认同、人际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不同维度,且多以农民工、下岗工人、流动儿童、大学生等群体为研究对象[17-19],主要以定量的方法,分析各个群体社会认同的状况和特点。但也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不同学者对社会认同的定义差异巨大,对社会认同的内涵和外延未达至统一认知;二是研究的视角较为单一,且在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较多,对国家、文化等认同的研究较少。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20]因此,對当代青年的社会认同研究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

三、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的困惑分析

(一)理想与现实的困惑

当前我国青年社会认同存在的最大的困惑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惑。青年处于人的生命历程中最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一切事物充满热情和好奇,勇于探索,其心理和认知趋于成熟,但是仍处于发展的阶段。青年阶段在心理和认知水平上的特殊性,使得青年的社会认同也存在特殊性,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发展滞后两者形成的张力之间,换言之就是青年人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理想来看,青年的社会认同应该是最高,充满朝气的,但是转型期间的社会仍然存在诸多难以调和的挑战和矛盾。首先,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获得更多人生出彩机会,享受更全面的保障支持。[21]但是就目前来看,当前的青年受到社会的更高期望的同时,也受到更大的社会压力。在“内卷”的竞争压力下,青年群体向内损耗,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当前青年的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的冲击和影响。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加,国外的价值观念和各种思潮逐渐影响更多的青年人,诸如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自由至上等,逐渐影响甚至形塑青年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另一方面,网络的便捷为各种思潮的传播“插上了翅膀”,短视频等媒体的火爆也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发声”的主体,网络上内容参差不齐,会对青年的社会认同造成影响。

(二)生存和发展的困惑

当代青年面临的社会认同第二重困惑是生存和发展的困惑。生存和发展在更高维度上是一对和谐统一的概念,即生存是发展之基,发展则能够促进更好地生存。但是如果将之置于当前的社会语境,在资源极为匮乏的情境中,两者将会变成存在张力的对立双方。首先,住房和工作成为青年人面对现实的第一重压力,也是第一道门槛。据报道,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合计1076万人,其规模首次超过千万,也是近年来毕业人数增长最多的一年[22],但是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在经历了持续三年的疫情之后,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许多企业“断尾”求生,裁员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就业难和买房难成为青年社会认同的第一道坎。其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老年人越来越多。加之之前计划生育的实施,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很多的青年们面临着“4+2+1”的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上下的压力聚焦到青年夫妻的身上,成为青年社会认同的第二道门槛。

(三)国家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困惑

国家发展和自身发展是当前青年面临的第三重困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这也是影响青年社会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要维度。多数群体认为,国家发展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国家的繁荣富强能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理想的大环境,个体发展应该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但是同样存在着部分群体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追求“个人主义方法论”和“自由至上”的思潮,宣扬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意识,助长了部分难以辨明是非的青年损人利己、自由放纵的反集体主义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难以将国家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相联系。诸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也是步步高,但是存在部分青年难以将这种发展和自身联系上,割裂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难以在国家的地图上寻找到自己,这也成为影响青年社会认同的障碍。此外,随着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加大,社会内卷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态势下,存在部分青年看似放弃内卷,选择“摆烂”。奉行“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的态度,在心理和行为中选择“躺平”。这并不是青年自愿的选择,而是在资源不足,竞争压力过大的现状下的一种无声的妥协,这也会对青年的社会认同造成影响。

四、提升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的对策探讨

青年的社会认同在促进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当前青年的社会认同迫在眉睫。社会认同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因此需要以系统的思维和视角,来思考破除当前青年社会认同的障碍。

(一)建设青年友好型社会,“三位一体”设计提升青年获得感

强化青年的社会认同,需要运用规律、机制和价值“三位一体”的设计思维来建设青年友好型社会。首先是规律性,即把握青年社会认同的特性,了解青年的心理和认知的特点与规律,明晰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审视青年的社会认同。基于当前青年在社会中的发展现状,需要从青年的迫切需求入手,如了解青年生存现状和发展现状,聚焦其最为关注的问题,诸如就业和住房等问题,从顶层设计方面为青年提供一系列支持。做好高校与就业之间的衔接,完善青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其次是机制,机制具有稳定性,能够持续有力地提供支持。要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鼓励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聚焦当前青年的困惑,建立健全青年就业、工作保障、失业救助机制;强化对老龄化社会的关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倡导多样化养老,减轻青年赡养老人的负担和压力。逐步建立青年发展机制,促进青年群体稳定发展,实现自身理想,提升社会认同。再次,社会认同理论是在社会冲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群体之间的目标不一致,那么则会相互冲突和互相倾轧,为争夺稀有资源产生冲突。但是,如果不同群体之间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那么不同群体之间不仅不会有敌意,反而会相互友好互动,产生合作行为。[23]因此需要从价值层面来统一共识,即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要强化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学习,强化对模范青年、标兵青年的激励,讲好青年故事,提升其社会认同。

(二)打造共治共建共享场域,促进青年融入与认同

当前社会治理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参与社区治理的老龄化,即青年群体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相对较少。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青年群体由于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物质金钱上的需求,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其生活的重心并不在社区,因此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融入感不强,也就找不到自己和社区的关联,找不到自己和国家的关联,进而出现困惑。因此,关键是要将社区的青年融入进来,提升其融入感、获得感和自豪感。一是要积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鼓励社区的青年投身于社区的治理过程中,包括广泛开展青年座谈,积极征集青年对社区的意见,增加青年群体在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代表的比重,积极发挥青年群体的作用;二是设置多样化的活动和项目,激励青年群体参与,例如通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社区内青年的交流平台,强化与青年群体之间的沟通,真正了解青年群体内心的需求;三是提升社区青年的归属感,打造社区温馨和谐的场域环境和氛围,让社区青年在比较的过程中强化对社区的认同,在比较的过程中强化对社会、对国家的认同。一般认为,社会比较是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增进和自我强化,即向上比较和评价自我。[24]因此,努力做好社区建设,增强青年群体在比较时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进而强化其社区认同和社会认同。

(三)聚焦新时代认同内涵变化,提升青年的网络社会认同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认同”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由社会的支配性制度引入的合法性认同;由不同或相反于社会体制的原则而产生的抗拒性认同;从拒斥出发的认同可能会引起促成一个新的计划,凭借这一计划以寻求社会结构的全面改造,从而促成理性化及其支配的合法性认同,即规划性认同。[25]社会认同在后工业时代发生变化,出现从瓦解到分化、再重新整合的过程。在此背景下,社会不再是一个有意义、自洽的系统,而是呈现出“失范”的状态。因此,网络时代的社会认同已经不仅仅是社会成员对“我是谁”“我属于哪个阶层”的被动的归属性的接受过程,而是成为社会成员自主选择、自我意识觉醒、对社会的存在状况、资源配置和发展态势提出自己的评价与要求,这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认同。在现阶段,一是要增强网络世界中主流的话语体系,鼓励青年在深層精神信仰的引领下构建自己的“个性”,同时不断整合碎片化信息,坚持主流教育的系统性,塑造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二是要构筑网络空间情感共同体,借助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将理想信念、爱国情感、国家发展、家国情怀等内容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话题和内容,合理引导网络舆论,积极构建青年网民情感共同体,提升其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4页。

[2]柴民权、管健:《从个体认同到国家认同:一个社会心理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

[3]Erikson, Erik H.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1950:35.

[4]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登录自中国社会学网

(http://css.cssn.cn/css_sy/zlysj/lnsj/202302/t20230203_5586023.html)。

[5]桑玉成、梁海森:《政治认同是如何形成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6]汪晓东、张炜、吴姗:《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综述》,《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日。

[7]Gleason P: Identifying  Identity, A Semantic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1983,69(4):910-931.

[8]刘朝阳:《“认同”及其分层:对“认同”现象的再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9]Erikson, Erik H.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1950,35.

[10]Giddens,Modernti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1.

[11]Tafel H,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Worchel S, Austin W(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 Hall, 1986. 7-24.

[12]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apters1~3.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

[13]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5页。

[16](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17]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8]朱迪、王卡:《网约配送员的社会认同研究——兼论“新服务工人”的兴起》,《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19]王敏:《社会阶层认同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住房视角的实证分析》,《社会学评论》,2021年第6期。

[20]汪晓东、王洲:《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综述》,《人民日报》,2021年5月4日。

[2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登录自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2-04/21/content_5686435.htm)。

[22]《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登录自中国网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1/53931/mtbd/202112/t20211229_591046.html)。

[23]Sherif, M., Harvey, O. J., White, B. J., Hood, W. R., & Sherif, C. W.. Intergroup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 Norman, 1961.

[24]Suls J M, Miller R L.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Washington, DC: Hemisphere Publication Services, 1977. 1-19.

[25](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Research on the Social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Youth

Tan Rihui  Wang Tao

Abstract: Strengthening youth social ident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national cohesion and youth happiness. However, there are three confusions in the current youth identity: ideal and reality,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elf-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o build a youth-friendly society and "trinity" design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youth acquisition. Create a co-governanc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field to promote youth integration and identity; focusing on the changes in the connotation of identity in the new era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network social identity of young people.

Keywords: youth; soci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al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责任编辑  王  靜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