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玉 赵秀凤
摘 要:《新青年》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文化阵地,在《新青年》的话语世界中,充斥着激流与复杂,昭示着觉醒与决心。在其所构建的话语体系中,承载着彼时中国青年的心态、意识与思想。借助LDA 主题模型和Gephi共现网络分析,可以为《新青年》中“青年身份”的话语研究提供更加清晰客观的文本數据论证。结合分析发现,《新青年》通过文本话语中的青年身份映射出当时中国青年的现实身份,并寄予未来身份指向,为身处迷茫雾境的中国青年指明其身份何在,点明其使命担当。不仅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青年力量,同时对新时代青年身份塑造及培育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新青年 青年身份 话语 文本数据分析
一、研究缘起
(一)《新青年》之“新”
《新青年》自1915年创刊起,共出版11卷63号,期间经历了从月刊到季刊再到不定期刊的曲折变化,至1926年停刊。虽然办刊过程历尽波折,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新青年》在推动文化觉醒、促进思想解放、推进社会转型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尤其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新青年》更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
《新青年》主张青年之“新”与青年之“青”,力图通过对旧思想、旧文化的声讨,来启发新思想、新文化,以思想的启蒙促进政治的改革。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有感于当时大批的中国青年久处思想的蒙尘与价值观的畸变之中,面对动荡飘摇的社会现况,或假寐或无力,呈现出社会责任感缺失、大局意识淡薄的“旧青年”群像。这样的“旧青年”不仅无法担负起拯救当时的中国于水火的重任,反而将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为改变这一现状,使当时的中国青年实现从“旧青年”到“新青年”的跃升与蜕变,广大有志之士通过在《新青年》发表一系列文章对“旧青年”的陈腐落后进行批判,旨在唤醒浑浑噩噩的“旧青年”,激发其新生力量。
《新青年》文本中对当时的中国青年寄予了殷切的身份期许,青年人被赋予了推进者与革命者的社会角色,不仅要实现自身的破旧立新,更承担着改造旧中国的重任。彼时的“新青年”身份是多梯次的,构成是多元的。从“新青年”群体内部来说,他们的身份是主客体交织的,有作为倡导者的青年先锋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呐喊,更多的是意识初醒的青年人接受新思想启蒙与教育。因此“新青年”的身份既是觉醒者、先驱者,同时又包含受教育者与被启蒙者。
从社会整体层面而言,无论是启蒙者抑或是被启蒙者,作为“新青年”的构成,不仅要为自身争得自由平等,他们的社会角色更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的身份定位被形塑为新希望的寄托,承担起为国家开辟出光明新道路的责任与使命。更有进步者已经初具全球视野的价值观格局,对自我身份具有更多梯次的定位,以全人类的自由解放的推进者为最高阶身份指向。总之,《新青年》的一系列文章通过情真词切的文本话语表达,直接形塑了当时青年人被广泛期许的社会角色,也使得青年人对自身身份定位产生了觉醒与思考。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青年担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时代新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殷切希望中国青年 “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1]时代塑造青年,时代更需要青年,从“新青年”到“时代新人”,中国青年的身份从未与时代进程相离。
《新青年》以发表系列文章的方式形塑青年身份,将青年价值观培育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于文本话语中,对新时代青年工作与青年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新时代要建立健全青年塑造机制,加强青年教育的社会环境建设,尤其要发挥好党报党刊的宣传与导向作用,抓住时代机遇,实现党媒信息化、现代化,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载体支撑。
(二)建构主义“身份”观
身份是对一个人的客观存在不可化约的话语描述,它建构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在这个视野中人不仅作为独立个体存在,还处在与他人共同建构的话语网络中[2];即“身份”就是把“人”置于话语网络之中理解“是谁”的问题,因此,“身份”往往被界定为“社会个体或群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或地位”。[3]
我们不断思考“我是谁?”、“你是谁?”、“他/她是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探寻身份问题。自我身份是在自我与他者的同一与差异的参照体系中达成的一种自我认识,是个体主动进行的意义构建,因此,自我身份产生于个体与其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协商过程。换言之,身份需要主体的自我确证,依靠对于他者的辨别、确认、认同、归属[4],也就是说,主体在与客体和他者的对立比较中现实自身的独立存在,即身份具有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个体在社会交际互动中建构的产物。
以上体现了建构主义身份观。建构主义视角下,身份是主体间互动产生的,具有协商性与可变性,而不是自然给定的、持久的、不变的。[5]不但如此,后结构主义还进一步指出,身份的建构依赖于话语层面的“关联”和“区分”过程[6],身份具有话语性、政治性、关系性和社会性,因此,通过解读身份话语建构中的多元关系,关注身份话语建构所映射的社会状况,可以透视隐藏于身份建构中的社会问题。换言之,我们可以把话语的本体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确认话语行为者的身份归属与社会认同,剖析话语相关者所依存的文化和社会网络及相互关系。[7]
在青年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中,青年是现实的而非虚幻的人,是发展的而非不变的人。青年身份建构的动态性来源于青年的社会现实性,故而,青年身份建构也要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追溯从《新青年》杂志创办到停刊时期的青年身份,便不能将其与这一阶段的历史图景相剥离。彼时正值中国革命之洪流,青年政治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青年责任意识愈发觉醒。而另一方面,青年群体中也存在着各样的问题,既有积极进步者,也存堕落自封之人,青年群体呈现出斑斓而又复杂的整体特征。《新青年》中通过对当时青年问题的探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虽然鲜有直接谈论时政的文章,但却密切关注着青年的革命实践和政治参与,表露出中国青年当成为“新”青年的期望,并通过语言表达和话语策略建构出多梯次的青年身份,从文本身份中映射出青年的现实社会身份。因此,本文以建构主义身份观为基本研究视角,结合大数据研究方法,对《新青年》中“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理路和梯次进行梳理,还原《新青年》中形塑的“新青年”群像特征,探究“新青年”所被赋予的社会角色与自我身份定位。
二、文本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大数据方法,通过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与理论分析探求《新青年》文本中青年身份的社会建构与自我认同。《新青年》虽以“新青年”作为其刊名,但实质上并非仅涉及青年问题的刊物,基于此,我们对《新青年》全卷文本进行梳理,筛选出33篇与青年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章,结合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Gephi共现网络图对筛选文本进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
LDA模型,即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本质上是由文本、主题和词条组成的三层生成式贝叶斯概率模型。LDA主题模型作为一种基于特定算法的文本分析技术, 能够对文本数据中的主题进行自动化分析,对相应的主题词进行自动化提炼。目前,这种技术在多个研究领域都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表现出区别与传统方法的独特优势。
本文将筛选出的33篇文章作为文本数据库,并建立停用词与主题词文档,将主题数设置为30进行LDA主题模型运算分析,得到相应的主题词表。表1为主题权重排名前3为的主题词表。以下将基于这三个主题及其对应词表,结合具体文本,分层分析《新青年》主题文本对“新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
表1 主题权重排名前3位的主题词表
三、《新青年》中“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理路
(一)何谓新青年:“青年何为而云新青年乎?”
《新青年》中“青年身份”建构的理路起点,源于对“新青年”身份的根本性阐释,也就是指出“新青年”何以区分于“旧青年”,回答“新青年”新在何处的关键问题。大体而言,《新青年》中对“新青年”的阐述主要分为生理与心理两方面。“自年龄言之,新旧青年固无以异。然生理上、心理上,新青年与旧青年,固有绝对之鸿沟”。[8]
在生理上,“全国青年,悉秉蒲柳之资,绝无桓武之态。艰难辛苦,力不能堪。青年堕落,壮无能为。此非吾国今日之现象乎?”[9]在面临多重压迫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中国青年的生活条件堪忧,观当时之中国青年,体质较弱,多呈“白面书生”之态。“吾可爱可敬之青年诸君乎,倘自认为二十世纪之新青年,首应于生理上完成真青年之资格,慎勿以年龄上之伪青年自满也!”[10]青年作为积极进取的代表,其要实现“旧青年”向“新青年”的转型,第一步便是要实现生理上的“新”。唯有先从身体上实现壮健活泼,才能获得进取奋斗的生理基础。
当然,《新青年》中更侧重的,是对“新青年”的心理要求或者说精神层面的要求。根据LDA主题模型自动分析结果,Tpoic27是对何谓“新青年”的阐释,通过观察表1不难发现,这一主题中的主题词大多数围绕青年的精神层面聚类。“道德”、“知识”、“精神”、“观念”等主题词对新旧青年的精神层面进行了区别与划分。“新青年”要有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做好新学问,知晓新道德,践履新行为。“倘自认为二十世纪之新青年,头脑中必斩尽滌绝彼老者壮者及比诸老者壮者腐败堕落诸青年之做官发财思想,精神上别构真实新鲜之信仰,始得谓为新青年而非旧青年。”[11]换言之,“新青年”要敢创造、懂进取、有志气,要与那些落后的蒙蔽思想和陈腐观念相决断,转身探索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新青年》中对何谓“新青年”的阐释,明确了当时语境下的青年身份,并于此奠定了“青年身份”话语建构的前提与基础。
(二)青年之责任:“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
《新青年》1卷1号发刊词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新青年”的责任所在,“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2]青年关乎到社会的进程与民族的血脉,青年一辈正堪大任,更要能堪此大任。青年责任的表达与建构,是“青年身份”话语建构的必要环节。从表1中可以看出,Topic6是与青年责任相关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主题的权重竟占到总权重的半数之多,这不仅说明《新青年》文本中对青年责任的大幅强调和对青年问题的重视,也更加说明青年责任的明确是其“青年身份”话语建构的重中之重,是厘清“青年身份”话语建构理路的关键一环。
何为青年之责任?主题词表中“吾辈”与“民族”、“责任”等主题词一同出现,意味着《新青年》中将青年责任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一方面,青年被赋予振兴民族的期望,“吾唯盼吾新中国之新青年,速起而耸起双肩,负此再造国家民族之责任”。[13]另一方面,青年自身也明确地认识到其身份背后代表的责任,“内以刷新政治,巩固邦基,外以雪耻御侮,振威邻国,则舍我青年谁属?”[14]在青年责任的论述内容中,虽然未直接提及“身份”二字,但字字直指青年之身份所在。通过点明青年之责任,一在唤醒青年之使命担当,二在阐释青年之时代身份。
运用情感分析工具对33篇原文本进行情感倾向分析,除去题目作者等无法情感识别文本,可识别文本的情感倾向分析结果为“正面/正向”的占22.18%,“负面”的占68.37%,“中性”的占9.45%。可以看出,《新青年》中所透露出的情感态度是交错复杂的,既有理性分析,也不乏正向激励,而其中更多的则表现出一种负面的情感倾向。实际上,回溯原文不难发现,这种负面情感并非是对青年的放弃和对中国未来前途的无望。相反,通过对当时一部分自甘堕落青年的锋利批判,是对青年身份与责任的急切唤醒,以急迫心情希望青年人能够彻底觉醒,勇担重任,勇当先锋,为未来中国探索出一条能够彻底摆脱黑暗牢笼的光明道路。
青年何以担大任?“青年当进德修业之时,正为世储才之际,知其障碍而去之,识其究竟而皈之,明其责任而负之。”[15]青年能堪大任者首先要明理,明晰青年责任而负之,实为明确青年身份而践之。其次,青年堪当大任须力行,以青春之奋斗实现青年之责任,彰显青年之身份。“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16]“自觉”、“奋斗”、“努力”等主题词指出了青年实现责任担当的方向和途径,更回答了青年身份的指向问题。
概言之,《新青年》中的青年责任可以理解为“将来中国之为强为弱,或兴或亡,皆卜于今日之青年。”[17]相应的,在此语境下的“新青年”身份必然与其所堪大任戚戚相关,大抵可以概括为“国家之元气,社会之中坚,未来之主人翁”。 [18]我们或许可以说,在此文本中,“青年身份”话语建构于青年责任表达之中,并借以青年责任逐渐显露和明晰。
(三)青年之实践:“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
表1中的Topic17中的“青年团”、“团员”“社会主义”指明了青年革命实践的方向,也使得青年身份更加具体和明晰。一方面,“新青年”不断同旧宗法社会进行激烈斗争,力图打破封建的枷锁和牢笼;另一方面,“新青年”同资产阶级相斗争,力求摆脱资本的剥削和压迫。于是,广大青年逐渐摸索出一条能够走向光明和希望的道路,那就是青年群体联合起来,凝聚力量,进行彻底地革命。
唯有革命,才是解放无产阶级的道路,唯有实践的革命,才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光明大道。1920年起,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承认对于解放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问题为世界问题,要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非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共同起来革命不可。”[19]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就是中国青年无产阶级为完全解放无产积极而奋斗的组织。青年团的成立,不仅代表着青年革命形成了组织和规模,更意味着“新青年”有了实实在在的身份,《新青年》中的青年身份彻底构建形成,兼具整体性与多元性的青年身份跃然纸上。
至此,《新青年》中的“青年身份”话语建构通过抽象與具象、比喻与直陈的交错历程,最终构建出包括青年之“新”、青年之责任、青年之实践三维立体化的青年身份,为探索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益启示。
四、《新青年》中“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梯次
《新青年》中对“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总体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梯次跃升。具体而言,《新青年》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梯次建构出鲜明立体的青年身份,回答了青年应当成为何种青年的根本问题。
(一)微观梯次:个人
青年修身,首先在于善恶之行。“人之修炼德行,戒恶习,却癖好,洁身持己,无损于人,表面上固已善矣。”[20]《新青年》中对青年修身提出了具体要求,青年要能明辨善恶,要能行善除恶,但绝不应止步于达到自身的善与不恶,青年修身的根本目的绝不是为了一己之身,唯有将人民从万恶丛集中彻底解放出来,才是至善之行,而修身,则是青年进德修业的首要根基。青年身份的体现,在于“必慎必戒,谨恪将事,以期无负于人,无罪于社会,然后更进而抉社会之弊害,除社会之积毒。”[21]
表2为微观梯次的精选主题词词频,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梯次的“青年身份”建构的重点在于实现青年自身的擢升,既在于思想的提升,也在于行动的践履。同时“责任”、“能力”、“自觉”等主题词也在说明青年修身在于更好担负青年之责,青年身份所蕴含的青年责任使得青年必须修身律己以成为能负大任的新青年。
文本中对青年修身的探讨,实际上是对青年个人身份的建构。图1为利用Gephi软件绘制的所选文本共现网络关系图。从中可以看出,在微观梯次角度,突出问题是青年应当成为怎样的人,或者说,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人格,以及怎样塑造“新青年”所需的人格。
表2中的“勤劳”、“牺牲”、“奋斗”、“勤勉”、“努力”等主题词都指代青年所应具备的人格。“然则共和国家之青年,他日立身之计,惟以勤劳易利益,自保其人格,并以保他人之人格。”[22]青年以勤劳为立世之端,以勤劳自惠并惠及他人。“苦趣既非所可避矣,便顶好把这‘爱苦二字认做我生一种应有之担负、应尽之义务。”[23]不论身处何境,青年者应当知晓其所受之苦并非个人之苦,青年亦是众多受压迫剥削者中的一员,青年之勤劳奋斗,并非为个人前途,而旨在使得千千万万的人站起来,在于人真正成为自由平等的人。“且也吾侪做事,固不可不首具有一种牺牲之精神,时利害当前,牺牲身命且不惜”。[24]《新青年》文本中通过对青年不畏困难、勇于牺牲精神的唤醒,实在点明青年身份所在,而青年所表现出的“爱苦”、“奋斗”、“勤劳”、“牺牲”也都是源自对其青年责任的了然,是对其青年身份的自我认同。
那么,青年人格怎样塑造,青年者认识到自我身份后如何践履?“教育高,知识富,则人之所见者远而阔,能周瞩情势,详审利害。故其行为为自觉的,为自动的,不以社会习俗为准绳,不为腐旧礼法所拘囿。道德之进化,社会之革新,端赖此类之人。”[25]青年者多为学生,青年个人身份的建构便不能不与其学生角色相联系,不能不与青年教育相联系。在教育内容上,除固有文化知识教育外,还倡导青年的科学教育、军事教育与体育。在教育环境上,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强调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自我教育。种种对青年教育问题的重视,实质上是对青年责任和青年身份的重视。“今日之青年教育,已非单纯教育学上之问题,而为与国运有关之实际问题。”[26]青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基于他者对青年身份的认同以及青年对其个人身份的自我认同。
基于此,青年应积极接受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目的是为更好地体现其青年身份,履行青年责任,唯有以青年教育方能根本地促进青年革新,唯有以青年革新,方能实现社会革新乃至世界革新。
(二)中观梯次:国家、民族与社会
从中观梯次角度而言,青年身份的定位在于对私益与公益的衡量。《新青年》中不乏对青年价值观的论述,从图2我们观察到,当时出现了一种“自利利他主义”的观点,这种“主义”以“小己主义”为基,但反对极端的自利主义,既承认社会公益,又将个人利益视为不可触犯的存在,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试图找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统一和平衡。这种“自利利他主义”的观点虽然也倡导利他和利群,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封建桎梏的不满和反抗,表现出社会承担的意识和意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具备长久的现实可行性,从本质上来看,仍当归属于一种利己主义。
文章作者对私益和公益关系的阐述,不仅代表其自身的价值观点,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当时部分青年的价值观现状,但这绝非说明青年就此拒绝以民族国家振兴为己任。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胡适等人所提出的“个人主义”最初是为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平等,而非无视社会公益和社会责任。事实上,当时许多中国青年恰恰表现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大义和勇当革命先锋的志气。“但计国势安危,道德存亡,身世荣辱,我青年肩上之责任,实万无放弃之余地,万无中立之理由”[27],思想上,中国青年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唯有依靠“新青年”,唯有通过彻底的革命,才能将蒙尘的旧世界解放于光明。行动上,中国青年已然积极参与到广泛的革命实践中,自觉将青年身份与国家责任相匹配,将他者身份寄托转化为自我身份建构。
《新青年》中的青年话语镜像映射出彼时的中国青年已经深刻认识到他们所肩负的是何种责任,他们的身份意味着何种使命。在此梯次中,青年已经不单单作为个体的人而存在,青年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为民族而战为国家而战为世界之人道而战,而无所恐怖也。”[28]青年既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也因国家和民族而更具战斗的底气。由于此时的国家和民族问题迫切而又严峻,中国人民受到多重剥削与压迫,处于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境地,民族独立、国家崛起是亟需解决的首要任务,因而《新青年》中对这一梯次的“青年身份”建构也最为浓墨重彩,青年对自身这一身份的认识也最为深刻。
在外有列强入侵,内受封建剥削的困境下,中国青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吹响了拯救人民于水火的号角,中国青年已经意识到,革命才是改变当前面貌的最直接途径,他们的身份不仅是青年学生,更是青年革命者。表3是中观梯次的精选主题词词频。“革命”、“运动”、“无产阶级”、“青年团”等主题词印证了当时的青年对参加革命的热情和自觉,对自身革命者身份的明确认知和深刻认同,中国青年更是探索到了如何将各地的青年革命者联系起来,掀起一场全面的革命。同时,中国青年不只是革命者,更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幸福”、“共和”、“共和国家”、“社会主义”等主题词也表明,中国青年已经意识到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并走向共产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可见,青年革命运动已经初具马克思主义思想萌芽,五四运动更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青年》對“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中虽然还未明确提出青年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语言描述,但实际上,此时中国许多的进步青年已经开始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在日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
(三)宏观梯次:世界、地球与人类
《新青年》在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背景中创刊,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中对青年所提“六义”之一便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29]陈独秀深感闭关锁国之害,认为青年断不能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30],青年只有具备世界视野和世界格局才能进步和进取,国家只有出现更多具有“世界智识”的青年,才能发展与繁荣。在此阶段,青年价值观格局已经超越了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进阶到世界主义,进行了从个人主义到国家主义再到世界主义的演化。“吾青年今日之藐躬,遭兹世界,处兹国家,其责任重大,不啻背负四百兆男女老幼之哀乐,且肩担六大洲人类之荣枯”。[31]青年不仅要有国家和民族责任感,更要具有世界责任感。
表4是宏观梯次精选主题词词频。可以看出,《新青年》中对战争与和平的问题进行了着重探讨。同样,在图1中,“世界”、“人类”、“战争”、“和平”等主题词也呈现出紧密的共现关系。《新青年》提倡和平,反对战争,“倘若各人都将人承认是人,真心地图谋他的发达和幸福,战争便该消灭了。”[32]在每个人都被还原为人的基础上,战争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虽然当时处于战争纷乱的总体环境,但《新青年》仍期望中国青年能够成为和平的塑造者与守卫者,实际上,也确有许多青年承担起了这一身份。
在宏观梯次上,中国青年的责任已经不再限于国家和民族,青年从具体国家归属的身份中抽离出来,青年仍是中国的青年,但青年也不再是哪一国的青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33]在这一梯次中,各国青年的国家公民身份被“忽略”,最终简化为人的身份。这种“青年身份”的建构,基于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阶段,因为阶级矛盾的消灭,国家自行消亡,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能有“肩担六大洲人类之荣枯”意识的青年一方面已经具备世界责任感;另一方面,从其思想变化而言,世界责任感的体现内在的是对共产主义阶段的向往和认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践行,自知或不自知地,这部分青年已经逐渐开始展现其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打破了人的枷锁,把人还原为人的最本质身份。“则可知吾既为人,亦应享受天然之自由平等。”[34]在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交汇的背景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本质身份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受卢梭的平等自由论的影响,认为自由与平等是人的天然权利,“或有障碍,皆为外缘,吾得排而去之也”。 [35]在此思想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现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欲实现自由与平等,必须将笼罩在自由平等之上的牢笼击碎,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他们不仅希冀着自身的自由与平等,更尊重他人的自由与平等,尊重人作为人的一切权利,“然欲尊重一己之自由,亦必尊重他人之自由。以尊重一己之心,推而施诸人人,以养成互相尊重自由权利之习惯,此谓之平等的自由也。”[36]在此意义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们不仅是自由与平等的盼望者和受惠者,更是自由与平等的倡导者和推进者。
总体而言,彼时的中国青年整体上是进步向前的,他们敢于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勇于自觉承担革命重任,能够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革命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选择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学习和接受《新青年》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并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他们在《新青年》的身份唤醒下进行自我身份定位与建构,随后又加入到唤醒和改造旧世界的革命进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
五、《新青年》对“青年身份”话语建构的意义与价值
《新青年》通过对青年问题的探讨,对青年从生理到心理,从思想到行动都提出了具体期望,这些期望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的中国青年还未能达到“新青年”的标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青年正在向期望的方向进取。通过《新青年》文本话语中从微观、中观、宏观梯次对“青年身份”进行建构,中国青年对自身身份以及如何践行这种多维身份有了深刻而明确的认知,一大批青年开始由“旧青年”向“新青年”转型。在微观梯次上,修身为先,以个人人格的提升为“新青年”身份的基础。在中观梯次方面,思想上,青年树立起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行动上,积极参与革命实践,由青年转变为青年革命者。在宏观梯次上,对人的本质产生新的理解,初具世界眼光与人类格局,成为寻求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坚定马克思主义者。
《新青年》以文本话语表达的方式,对“青年身份”进行多维话语建构,以青年身份的“应为”与“不为”来对当时社会的期望与不满,以批判落后青年来痛斥尘封的社会,揭露尖锐的社会问题,以号召青年进步表露对自由民主新社会的向往,以动员青年革命来掀起革命浪潮。“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中既隐藏了对青年现实身份的映射与期待,也隐藏着对社会、国家与民族、世界与人类的构想与寄望。不仅对青年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国革命乃至世界无产阶级运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提供了可能。
从救亡图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新青年”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随着时代嬗变,青年身份建构的历史语境悄然变化,青年人的具体责任内涵与时相偶,党对青年的培养内容丰富拓新。而不变的是青年人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身份寄予,是青年身份所赋予的使命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青年要将自我多维身份知于心、担于身、履于行,以青年身份践履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41、243页。
[2]程毅:《“将身份放入话语中”:从话语维度谈当前身份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文艺评论》,2016年第3期。
[3]陈新仁:《语用身份论——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页。
[4]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2008年。
[5]Bucholtz M,Hall K:Identity and interaction: a socio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J] ,Discourse Studies,2005 (4-5):585-614.
[6]葛静深:《当代中国能源话语中的安全化逻辑与国家形象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7]杨习超:《新时代青年话语分析及其话语文化的理性建构》,《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8期。
[8][9][10][11][33] 杨宏峰:《新青年》(简体典藏全本),第2卷第1-6号,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3、12页。
[12][14][15][22][26][27][28][34][35][29][30][31][36]杨宏峰:《新青年》(简体典藏全本),第1卷第1-6号,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9、283、76、172、340、146、3、338、12页。
[13][16][17][18]杨宏峰:《新青年》(简体典藏全本),第3卷第1-6号,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1、332页。
[19]杨宏峰:《新青年》(简体典藏全本),第9卷第1-6号,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11页。
[20][21][25]杨宏峰:《新青年》,(简体典藏全本),第4卷第1-6号,寧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5、66页。
[23][24]杨宏峰:《新青年》(简体典藏全本),第5卷第1-6号,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页。
[32]杨宏峰:《新青年》(简体典藏全本)第7卷第1-4号,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页。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Youth Identity" in " New Youth "
—— Based on Text Data Analysis
Wang Ziyu Zhao Xiufeng
Abstract: New Youth was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position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The discourse world of New Youth was full of torrent and complexity, indicating awakening and determination. In the discourse system it constructs, it carries the menta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oughts of the Chinese youth at that time. With the help of LDA theme model and Gephi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it can provide more clear and objective textual data demonstration for the discourse research of "Youth Identity" in New Youth.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New Youth maps the real identity of Chinese youth at that time through the youth identity in the text discourse,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identity direction, which points out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youth in the fog of confusion, and points out their mission. It not only provide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youth power for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ut also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shaping and cultivation of youth identity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New Youth; youth identity; discourse; text data analysis
责任编辑 谭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