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莉莉 封裕
[摘 要] 融合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种实现手段,能有效保障残障学生群体平等接受教育并满足其成长发展需求。融合教育视域下,要从推进融合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系、残障大学生群体发展与青年工作的关系、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融合教育双向促进三方面,准确定位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价值逻辑。当前,要根据思想认识有待统一、机制体系有待完善、融合深度有待增强的现实状况,以积极构建全面协同机制、信息沟通机制、长效保障机制、诊断评价机制,明确在发挥教育合力、促进内生动力、确保持续发力、提升工作效力四方面下功夫的实践逻辑,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供行动遵循。
[关键词] 融合教育;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60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各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继续以适宜融合为目标,推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度融合[1]。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2]。随着融合教育在各个学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深入发展,残障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及其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残障大学生是残障人群中的精英群体,做好其理想信念、成长成才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引导和帮助残障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积极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融合教育视域下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价值逻辑
融合教育是旨在满足所有个体多元化的成长发展需求,促使特殊教育与其他教育深度融合,以期为残障学生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与相关服务的一种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以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为契机,能有效推进融合教育发展,保障残障大学生权益,是新时代新征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推进融合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考量
推行融合教育是一项全球性的系统工作,其扎根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融合教育的蓬勃发展也证明,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及青少年融入主流学校有利于其自身高效学习与健康成长。高等教育事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高等教育要实现平衡且充分的发展,在培育创新驱动中发展原始动能、提供优质高等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水平和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融合教育作为推进特殊教育的重要方式,是高等教育事业在关照残障大学生切身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是建设惠及全民教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明确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对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作为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应积极推动融合教育,将特殊教育普惠政策的实施目标、方式方法、效果评价等形成科学、系统的实施方案,从而为中国特殊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扛起责任,整合资源,贡献智慧。
(二)重视残障大学生群体发展是做好青年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3]随着社会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持续推动,融合教育理念与实践也在创新发展。残障大学生作为高校青年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随着残障大学生在高校深造的数量和比例的逐年提升,提高面向残障大学生的高校融合教育的质量,加快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显现出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从工作实践来看,高校工作者充分尊重残障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征与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设适合残障大学生就读的系列专业,能够让其在民主与平等的融合环境中,与普通学生相互理解尊重,共同成长进步,增强对集体与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当前,在以融合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残障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以开展就业择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为手段,帮助残障大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保持身心健康与塑造良好品行,从而获得学业发展、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突破与成功。
(三)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与融合教育双向促进的重要手段
推进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着诸多重要因素和环节,其中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尤为重要,涉及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理念、过程和效果等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范畴、基本规律等一样,属于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4],聚焦于实践环节则包含调控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评价机制等内容。为促进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满足残障大学生学习生活需求,必须高度重视其在高校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状况,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为先导,打造完善的高校残障学生支持体系,帮助残障大学生最大限度地融入普通教育体系,保障其正常就读并完成学业的合法权益。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部分,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推进残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目的就是要在融合教育中从残障大学生身心发展角度出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政治素养教育、适应性教育,帮助残障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既是实现残障学生全面发展、助力残障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现实要求,也是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自觉向实践养成转变的一种应然选择,能有效推动政治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有效保障高校融合教育的科学化、人本化发展。
二、融合教育视域下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现实逻辑
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与推进离不开对融合教育理念的认同与践行。积极推进高校融合教育的创新发展,关注残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前提在于要从思想认识、机制体系、融合深度等方面进行多维考量,直面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现实境遇,为培养其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扫除现实障碍。
(一)思想认识有待统一,需进一步提升对高校融合教育的认同
“十四五”时期,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突破的重点在于全面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丰富融合教育内涵,营造融合教育良好生态环境,带动促进特殊教育质量整体提高[5]。从高校残障大学生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目前高校融合教育中对残障学生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会不自觉地将其作为特殊人群予以边缘化对待的现象。具体而言,残障大学生社会适应面临不同的困难,如教育资源不够、社会支持不足、朋辈群体圈层缺失等,这些都是造成其未来社会适应困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尊重残障大学生差异性与独立性方面,高校仍需提高认识,真正做到以学生的需要与发展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提供符合每个残障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支持和服务,创办残障大学生与高校环境良好互动的活动中心,为残障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并建立广阔的朋辈群体圈层提供支持。只有真正抓好融合教育中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真正认识到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残障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实现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双向促进和高质量发展。
(二)机制体系有待完善,需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
融合教育视野下推进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教育机制的构建是当务之急。从机制构建来看,目前还存在着机制构建目标不明确、机制构建内容不系统及机制构建流程不通畅等问题。一是机制构建目标不明确。当前要稳步发展高等特殊教育,实现融合教育发展,促进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要加强高校特殊教育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使残障大学生适宜就读的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着力完善残障大学生就读普通高校的系列措施,使机制充分完成育人育才的初衷与使命。二是机制构建内容不系统。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也需要充分考虑教育内容的完善等问题。从目前的工作实践来看,对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运行机理、制度规范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对其进行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规划和设计。三是机制构建流程不通畅。残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需要建立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工作体系,但是目前却存在校院两级扁平化管理不畅、职能部门与教学部门沟通不畅、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不勤等现实问题,致使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融合深度有待增强,需进一步厘清残障大学生发展的需求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强调,要坚持尊重差异、多元融合[6]。当前,尊重残障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实现适宜发展,让残障大学生和普通学生在融合环境中相互理解尊重,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推进高校融合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开展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为此,首先要关注残障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残障大学生身残志坚,能够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残障学生都有着顽强奋斗的精神,如何发扬光大拼博精神,增强残障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完善其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坚定其政治信念和人生信仰,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其次要关注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残障大学生在高校应当掌握成长发展所需的学科专业知识、生活本领和就业技能,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和现实烦恼,从而在提升幸福感、满足感的基础上保持身心健康,实现自身的成长发展。最后要关注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合教育背景下残障大学生会有更为宽广的就业选择和出彩舞台,但是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帮助残障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升残障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残障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重中之重。
三、融合教育视域下构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实践逻辑
当前,加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构建全面协同机制、信息沟通机制、长效保障机制和诊断评价机制四个环节完善优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在发挥教育合力、促进内生动力、确保持续发力和提升工作效力上下功夫,以满足残障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合教育中育人育才的积极作用。
(一)积极构建全面协同机制,在发挥教育合力上下功夫。
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同机制是指在推进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始终保持协调合作的一致性,具体涵盖目标协同、组织协同和课程协同三方面内容。一是确保目标协同,聚焦高校人才精准化培养。新时代赋予高校“促进教育公平”“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光荣使命,一方面,当前的融合教育必须顺应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顺应融合教育改革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融合教育理念也要积极融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中,在启智润心的教育感化下实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人才、作出贡献的发展目标。二是确保组织协同,增强各级部门高站位意识。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工部门的职责,更要加强学校党委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校院各级组织需要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统筹协调,有效配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将办好高等融合教育列为重要事项,纳入议事日程。比如,可以重点扶持融合教育服务社团发展,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团学工作协同,更多地促进跨专业、跨学校交流,使融合教育服务社团的发展能够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三是确保课程协同,关照残障学生个性化需求。一方面,提升课程研发力,开发适合残障大学生发展的环境课程、伙伴课程等“普特融合”的体系化课程,常态化组织开展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实现“一人一课表”的个性化教学,努力提升融合教育中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强课题研究,创办课题共研模式,在融合教育领域进行多角度的课题研究,通过有效的课程研发、扎实的课堂研讨、深入的课题研究,为融合教育内涵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融合教育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发展。
(二)积极构建信息沟通机制,在促进内生动力上下功夫
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沟通机制具体涉及沟通主体、沟通内容、沟通渠道三方面。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受教育者将教育者所传授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理论自觉,并进一步外化为自身良好道德品行的动态转化过程。因此,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确保沟通主体间的良性循环。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政领导做好顶层设计,从教育目标、组织构架、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教育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与互动交流,将“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共同推进教育教学的合理决策,推动融合教育工作的創新发展,以提供高质量的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做好内容融合,确保沟通内容的科学有效。高校要联合相关部门,对全校残障大学生信息进行详细摸底,针对每位残障学生具体情况,结合专家评估意见、家长意愿,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队伍支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要集中各类专家专业力量,在教授内容和课题研讨中充分合作,提升学校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水平和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同时邀请专家“问诊把脉”,对课堂教学、学生评估、资源教室使用等情况给出合理建议,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特殊教育内容实现融合发展。三是做好同向同行,确保沟通渠道的联动互通。沟通机制的实施最终要落脚到沟通渠道的畅通,学校内部职能部门、专家教授、团学组织等都是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学校外部的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家长群体也是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因此需要搭好校内协同、家校协同的“团结线”渠道,实现校内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形式,满足残障大学生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成长发展需求。
(三)积极构建长效保障机制,在确保持续发力上下功夫
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保障机制的构建是推进高校融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高校融合教育的学生情况复杂,差异显著,精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难度较大,更加需要加强条件保障,具体要从人、财、物三方面给予相应保障。一是加强队伍保障,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储备。特殊教育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是提升特殊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是全面实现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当前,高校融合教育的发展、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都需要加大教师配备、强化教育培训,将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稳妥推进,将融合教育内容纳入高校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普通教师的融合教育理念和相关专业知识水平。二是加强财力保障,深化高校资助育人建设。为保证残障大学生学业支持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一方面,政府要拓宽资助资金来源,加大高等融合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残障大学生经费补贴标准;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吸纳社会爱心基金、设立专项资助项目[7],为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活动的开展提供财力支撑,并使之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以激发残障学生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真挚情感。三是加强环境保障,优化软硬件设施配置。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需要相应的物理环境和信息环境支持,但目前高校配备的无障碍设施难以全面满足其日常学业和活动,更谈不上满足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高校要逐步建立无障碍通道和活动区域,为残障大学生提供通畅的行动线路,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活动场所与活动载体;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构建融合教育社团,比如定期组织手语推广活动、组建志愿服务队等,在加强与残障大学生交流与帮扶的同时进行适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优化服务育人环节中增强残障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价值感化。
(四)积极构建诊断评价机制,在提升工作效力上下功夫
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诊断评价环节主要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客观指标对其进行评估的动态过程,是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环节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涉及的关键要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目标、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一是确立评价目标,擘画大有可为的教育蓝图。开展质量评价有助于推动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循证诊断与改进,是推进高校融合教育的有效保证。因此,需要精准衡量残障大学生适宜发展这一融合教育的结果产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等诸多融合教育的过程环节进行动态评估,为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诊断与改进提供坚实的依据和丰富的素材。二是制订评价体系,建构系统科学的评价流程。构建全面多维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推进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要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涉及特殊教育的各项考核指标,确保关键指标精准,考察要点精细,立足校院两级、职能部门等分级组织,强化育人的全过程纵向评价,遵循残障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特殊教育发展规律,分层分类对残障大学生有效施教,全力促进残障学生健康全面发展[8]。三是善用评价结果,助力教学水平的提质增效。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善用评价结果,指导融合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协调发展。因此,基于评价结果,要通过数据挖掘来形成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堂教学、完善学校管理的可靠方案,对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典型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为学校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6]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2(4):2-6.
[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71.
[4]王易,单文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缘起、现状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1):139-148.
[5]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办好特殊教育 助力每一名残疾儿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答记者问[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22(Z1):19-21.
[7]蒋洪池,龚琬晶.融合教育理念下英国高校残障大学生学业支持服务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22(5):42-49.
[8]李绚.以评价改革为牵引,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23(1):7-8.
The Logical Way of Construc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chanism of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lusive Education
SHAO Lili FENG Yu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Abstract:Inclusive education is a means to realize special education. It effectively guarantees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and meet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value logic of constructing the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lusive education promo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and youth work, the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two-way promo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At present,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realistic logic that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needs to be unified, the mechanism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integration depth needs to be enhanced, so as to actively build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long-term guarantee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clarify the practical logic that it should work hard in four aspects, namel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synergy, promoting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ensuring continuous power and improving the work effectiveness. In the background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t provides action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chanism for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inclusive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責任编辑 张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