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融合、五维并举”,打造职业教育优质专业

2023-07-17 06:52张跃东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团队专业建设职业院校

【摘 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在专业建设中落实产业、专业、人才、创新“四链融合”育人理念,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智慧”教学资源,打造“三合”课堂生态,创新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团队;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6-0021-02

【作者简介】张跃东,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211135)副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

近年来,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建立“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紧密联系,形成了“平台、课程、团队、资源、课堂”协同发展机制,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一、践行“四链融合”育人理念

学校主动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发展要求,紧密对接资源、环境与应急等行业技术技能岗位要求,立足江苏,聚焦地质主业,以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为定位,基于“四链融合”育人理念,将产业、专业、人才和创新四个方面有机结合,推动学校各个专业向集群化、标准化、高效化、集约化发展。

二、構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为促进校企领导层、管理层、实施层的协同融合,学校通过畅通“管道”、制度管控、企业化管理,构建集教育、培训、研究、服务于一体,科研与教学互动的产业学院。一是建立校领导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机制、系部负责人与企业项目负责人的双责任机制、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项目组的协同工作机制,为校企协同育人奠定基础;二是建立产业学院决策制度、管理制度、教学制度、实习实训制度、资金使用制度等,优化产业学院“管控”基本准则;三是让产业学院成为服务合作企业转型升级的“体温监测表”,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学习形式等方面“闻风而动”,适时更新。

三、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课证融通”是指将教学过程与证书认证紧密结合,形成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形成通识化、职业化、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学校各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基于“五育并举”、育训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梳理职业技术等级证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对接工作领域设计课程模块,对接工作岗位建设项目化课程,对接工作过程制定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案。将证书认证与课程设置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职业认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

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是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基础。一方面,学校紧密追踪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打破传统以教研室或学科组建教学团队的形式,按专业群对应的工作领域和岗位能力要求组建由团队负责人、专职教师(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助教和企业兼职教师等组成的结构化团队,并建立跨校、跨界融合的教学团队和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学校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一是教学研互促,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团队通过广泛开展说课、观摩课等教研活动,激励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二是岗赛证融通,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学团队开展工学结合、技能大赛、证书培训等实践活动,助力教师理解职业岗位能力与素质构成的要素及形成的逻辑,提高项目化教学能力。三是行企校合作,增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教学团队依托职教集团等校企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工学结合等,实现企业技术进步与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互促共赢。

五、建设“智慧”教学资源

学校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积极探索数字化教育的路径和方式,各专业教学团队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一体化育人理念为指导,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保障,系统建设教学资源。例如,电气化技术专业对国内外知名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和应用企业开展调研,了解校内外电气类专业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出“公共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结合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构建出资源库的“两大平台、四大模块”总体框架,实现“五大服务”功能。

六、打造“三合”课堂生态

学校基于教学内容特征及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应用教师、学生和资源、环境、时间等要素,打造适合学生、教师、课程的“三合”课堂生态。一是创新“教师、企业专家、学生助教组合式”教学方法。团队按照教学和技术专长,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二是协同“校内、企业、网络”三个课堂。校内课堂培养学生专项能力和核心素养,企业课堂体验职场氛围、融合专业知识,形成职业素质,网络课堂连接校内、企业两个课堂,构建“智能+”教育新形态,实现理论与实践融通。三是应用“过程、成果、增量”三维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动态,把自评、互评、师评、机评嵌入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成效,每个环节都有评价,每项任务都要检测,每完成一个项目都进行总结与分析,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注重学生差异,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完成度、达成度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个性化分析、差异化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感受进步与成长的快乐。

猜你喜欢
团队专业建设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