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7-14 00:18万娜萍朱芳珍熊玲燕
全科护理 2023年19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皮质醇双相

万娜萍,朱芳珍,熊玲燕

双相情感障碍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精神疾病,病人不仅出现睡眠/觉醒异常、认知缺陷等特征,还可出现情绪调节的异常,其中情绪调节异常主要表现为抑郁状态到躁狂发作,冲动性与激惹性表现更为强烈,因此危险性行为居多,严重干扰个体行为能力、认知能力、情绪控制等[1-3]。故早期识别并预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攻击行为,对拟行临床合理、长期干预手段,减少病人社会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搜索临床探寻双相情感障碍病人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将重点观察纳入病人的攻击行为发生现状,并分析可能导致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早期干预。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对象及入选标准

纳入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双相情感障碍[4]诊断标准;②入组前1个月未行电痉挛治疗;③理解、阅读能力正常;④纳入病人监护人均知晓研究目的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躯体病变;2)处在躁狂发作急性期;3)伴精神疾病家族遗传史;4)伴酒精依赖;5)伴人格障碍;6)因脑器质性病变诱发本病。

1.2 调查方法

1.2.1 攻击行为评估

纳入病人均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5]测评攻击行为状况,内容有体力攻击、语言攻击、财产攻击、自身攻击4个维度,每个维度按照×4、×3、×2、×1计算加权分,严重程度由低到高按照0~4分计分,满分40分,MOAS总加权分≥4分提示有攻击行为,且评分越高表明攻击行为越危险。

1.2.2 基线资料搜集

统计病人性别、年龄、疾病感知度[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6]测评,满分80分,>48分视为良好,≤48分视为差]、是否独居、婚姻状况、住院频次、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量表[7]测评,满分66分,≤22分为低水平,23~44分为中水平,≥45分为高水平)、皮质醇(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正常水平160~660 nmol/L)。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对象攻击行为发生现状

结果显示,入组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经MOAS量表评估存在攻击行为的病人60例,占60.00%(60/100),MOAS量表得分为(30.52±5.48)分,将其纳入发生组,未发生攻击行为的病人40例,占40.00%(40/100),MOAS量表得分为(2.50±0.35)分,将其纳入未发生组。

2.2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

发生组社会支持中低水平、住院频次≥3次、独居、皮质醇>660 nmol/L、疾病感知度差的病人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双相情感障碍病人是否发生攻击行为作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中低水平)、住院频次(≥3次)、独居(是)、皮质醇(>660 nmol/L)、疾病感知度(差)均是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正确认识双相情感障碍病人攻击行为的必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组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经MOAS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发生攻击行为的病人60例,未发生攻击行为的病人40例,可见攻击行为在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中发生率较高。攻击行为是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病发过程中的表现,其可进一步加重病人疾病负担,增加破坏性行为发生风险,病人更多表现出易冲动、外向、无法控制情绪、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等[8-10]。故正确认识双相情感障碍病人攻击行为,降低发生风险十分重要。

3.2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组社会支持中低水平、住院频次≥3次、独居、皮质醇>660 nmol/L、疾病感知度差的病人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可能与社会支持、住院频次、独居、皮质醇、疾病感知度有关,为验证上述猜想,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中低水平)、住院频次(≥3次)、独居(是)、皮质醇(>660 nmol/L)、疾病感知度(差)均是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做逐一分析。1)社会支持:病人因疾病引起人格特征改变,自尊受挫、强烈的无助感等导致病人社会支持度低,病人无法及时有效地排解社会低认可现象,心理压力大,其又作为应激源导致病人无助感、恐惧感增加,诱发并加重病人攻击行为[11-13]。2)住院频次:病人因病情反复、药物治疗欠佳等原因反复住院,该类病人临床症状复杂,病人易在幻觉、妄想等症状影响下增加攻击行为,其次反复住院的病人对诊疗环境要求较高,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病人倾向于采取攻击行为发泄不满情绪[14-16]。3)独居:长期独居病人孤独、失落感严重,病人与外界沟通少,拒绝参加集体活动,自我封闭,此类病人在应激环境下攻击行为发生风险高[17]。4)皮质醇:皮质醇属于应激激素,皮质醇高表达者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主要激素,直接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行为,诱发机体产生不良认知,引起心理应激,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降低个体自身识别能力,并促进大量免疫球蛋白生成,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率,导致攻击行为发生风险增加[18-19]。5)疾病感知度:疾病感知度较低的病人对疾病认知力下降,导致临床诊疗依从性降低,出现不按时、拒绝服药等不良现象,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逐渐加重,躁狂急性发作频率增加,攻击行为发生风险增高;疾病感知度差的病人对宣教内容理解欠缺,无法正确、及时调整自身情绪、行为变化,导致攻击行为发生风险增加[20-22]。

3.3 针对伴攻击行为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临床干预策略

针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病人,可通过住院期间积极对症治疗,加强疾病认知,鼓励病人多与家人、朋友有效沟通,及时表达诉求,增强社会支持,帮助病人尽快融入社会等手段,缓解病人不良情绪,以期减少攻击行为发生。

3.4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对纳入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与应对策略,但因纳入样本量有限,且回顾性分析采集病人基线资料时,仅依据本院自身现状尽可能地纳入基线资料,但仍与其他医院可能存在差异性,研究结论的可信度需在以后研究中加以验证。未来需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深入探究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相关病人的应对指导提供参考。

4 小结

综上所述,社会支持、住院频次、是否独居、皮质醇、疾病感知度均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相关,针对社会支持处于中低水平、住院频次高、独居、皮质醇高表达、疾病感知度差的高危人群,应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减少攻击行为发生。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皮质醇双相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生产实践
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
LDX2404双相不锈钢FCAW焊接及存在问题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