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实施策略

2023-07-14 00:45刘婷
学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语文教学

摘要:审美创造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种与属来明确审美对象,体与悟来激发审美意识,实与虚来聚焦审美意象,入与出来体会审美意境等实施策略,以便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并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创造;实施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审美创造”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明确指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的“审美创造”,首次出现在新课标中,可见其重要性。然而,反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大多缺乏相关美学理论知识和自觉的审美意识,缺少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及提升审美创造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上操作性较弱,在审美能力点培养上较为欠缺,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未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以美育人的功能。更有不少老师认为,美仅限于艺术领域,审美创造即为艺术创造,语文课堂很难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可以通过种与属明确审美对象;体与悟激发审美意识;实与虚聚焦审美意象;入与出体会审美意境等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策略,促进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不斷提升。

一、种与属明确审美对象

审美对象又称审美客体,指审美主体在审美的活动过程中,被主体感知、体验、领悟到的所有具有审美属性的社会、自然、艺术作品等。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对象又是什么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新课标不仅明确了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审美对象即语言文字及作品,也进一步指出了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与运用语言文字。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言,语文教学应以“语言运用”为根本,将“语言运用”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带动“思维”“审美”和“文化自信”。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应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语言经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综合提升。

初中统编教材选文中有不少作品文质兼美,涉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哲思美等。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篇现当代散文《济南的冬天》《春》《雨的四季》和四首古诗词均涉及景物之美;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老王》等闪烁着小人物的人性之美;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古文《三峡》《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等汇聚山川之美;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三篇文艺性议论文《无言之美》《山水画的意境》《驱散我们的想象》则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而在语言文字方面则有声韵之美、修辞之美、句式之美、炼字之美等。

初中统编教材中的教学美点比比皆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立足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及作品进行深度挖掘、有效整合,带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言美、形美、情美等,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体与悟激发审美意识

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柏拉图也感慨,“美是难的”。故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可见,审美活动具有强烈的参与性,只有当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被唤醒、参与、感受、体验的前提下,审美创造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培养。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指的是审美主体对具有直观形象的美学属性主动的反映,包括审美的感知、感受、体验、体悟等,即广义的美感。人类的审美意识最初来自于人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或秀丽、或清幽、或壮观的自然山水,都能使人沉浸其中,获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形象的直觉让学生获得最为直接的美感体验与体察,自然地产生审美的愉悦感,不断激发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黄河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完成其基本的语文知识教学,还可引导学生参与审美活动,完成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课文内容以黄河为主要创作主体,教师可以搜索多种有关黄河的纪实性视频资料,在课程导学部分引导学生欣赏“黄河的真面目”。黄河是我们国家的母亲河之一,孕育着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其中所体现的“美”绝非妖娆、艳丽、精致、纤细之美,黄河无数年来汹涌澎湃,泥沙激荡仿佛无一刻清澈之貌,但它川流不息、勇往无前、毫无畏惧的内在精神,却在千百年来成为炎黄子孙的灵魂所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视听结合、生动鲜活的视频资料中,尽可能真实地感受黄河水中那无可抵挡的民族气节,在雄浑磅礴的湍急河流中,深入感知黄河的别样惊艳和壮阔之美。在多媒体资料观赏结束后,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总结有关“黄河的美”,对比黄河与生活中各种溪流江湖的区别和联系,并且积极搜索资料,提高学生自身文化涵养以及欣赏美的能力。

又如经典游记《壶口瀑布》,教师可通过课前播放壶口汛期时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千里黄河一壶收”的磅礴雄壮之美;执教《春》,导入环节播放“春”字体演变过程的微视频,甲骨文中的“春”字从日、艸、屯,其中“艸”为草,“屯”则像草木钻出地面的样子。学生通过字形可以形象直观的理解“春”字的含义,即灿烂的阳光照耀田野山林,种子破土而生,进而领悟到汉字的独特魅力;名著推进课《赏析简·爱形象之美》则播放电影《简·爱》中的片段——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经典对白,并与文本进行对比,理解简·爱作为新时代女性自尊自爱、敢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形象之美。

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将文字在脑海中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受画面之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技巧,如重读、停连等,感受语言的音韵之美。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体察、领悟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意识,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实与虚聚焦审美意象

所谓“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创作时作者将主观情思寄寓客观物象,意象也便成为文人常见的审美表现手法。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实则在于意象,美感的世界便是意象的世界。意象作为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即增加了审美的愉悦感,又因意象的不同,而各见其趣。教学中,聚焦作品中的审美意象,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秋天的怀念》为例,本文包含了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教材中明确要求:深入理解作者对于人生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聚焦文中有关“菊花”的三处文字。“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北海的菊花开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课文中最后一处对于菊花浓墨重彩的描写是文章理解的难点,但也是理解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最好突破口。笔者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想象着黄色、白色、紫红色的菊花在秋风中烂漫开放的画面,感受着菊花所呈现的生命的美丽和热烈。学生由此明白,作者实际是用象征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义,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聚焦在北海菊花这一审美意象上,借“菊花”集中展现了生命的积极与绚烂之美。作者望着眼前象征积极向上的生命之菊,至此懂得母亲的期望,悟出生命存在的意义。而这正是学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意象背后所包含的抽象的情感,即由实入虚的审美过程。意象其实就是审美创造的成果,对于同一个审美意象,同一作家不同时期或者不同的作家的审美创造成果也并不相同。仍以审美意象“菊”为例。如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隐逸之菊,而岑参的“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则为思乡之菊。

语文教学中可启发、引导学生在诗歌意象的精心选择中完成审美创造。如九上第一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编者将任务三安排为尝试创造。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以“秋天来了”为开头,精选意象,补充诗歌,完成创作。“高粱红了”“农民笑了”“江水枯了”“蟹脚肥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所选意象由最初的模仿不断提升为审美创造。对于《爱莲说》的教学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在课堂中的所学所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中积累的各种生活经验、故事素材,完成以“莲花”为核心美学载体的文学创作并且在智慧学习平台上展示,达成相互之间的交流共进。

可见,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想象,聚焦作品中的审美意象,感受审美意象的丰富内涵。这不仅是解读作品的密钥,也是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有效抓手。

四、入與出体会审美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要进入其内,又要跳出其外。进入其中,才能描绘它,才能有生气。而跳出其外,才能观察它,才能富有高雅的情致。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入乎其内;也要跳出本象,出乎其外,站在审美的高处方能体会审美意境。

以部编版教材九下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为例,本文是张岱多年后所写,文中描写西湖美景的句子是本文的精彩所在,“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张岱采用全景式和集中式等描写方法,通过镜头的不断拉近展现出一幅颇具审美意境的水墨画。教材编者在课前阅读提示中也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审美意境,引导学生通过简洁凝练、生动传神的文字体会文章带来的美感,并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境界?此要求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难度颇大。为引导学生进入画面,体会审美意境,笔者设计如下任务:如果要为这段文字配一幅画,该如何设计?请从画面布局、细节呈现等方面进行说明。学生根据文字确定了图画的构图要素,即雪和湖中影子——长堤、湖心亭、余舟、舟中人,其中雪为画面主体。在细节呈现上,学生通过品读文字发现连词“与”体现了天地苍茫,量词“痕”“点”“芥”“粒”可见其小,且愈来愈小,使画面呈现出水墨山水画的点染效果。学生通过此环节逐步走进画面,通过想象感受张岱笔下所绘雪景的朦胧淡雅与苍茫辽阔。作者正是通过大片的留白、极简的笔墨、极雅的色彩创造出如水墨山水画般的淡雅朦胧之美,独特的审美意境与柳宗元的诗作《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朱光潜在《谈美》中曾说:艺术都是主观的,是作者切身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作家在写内心的情感时,必定要把它客观化,由主观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把切身的感受放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放能进行审美创造。

可见,艺术并非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如实描绘,审美主体要经过客观化,将自己从当下的情境和情绪中抽离出来,并和审美客体保持适当的距离以观察和记录生活。细读《湖心亭看雪》前后两段文字,很明显能感受到前段文字用笔“冷”“静”至极。张岱作为晚明遗民,28年的时光荏苒,往昔的西湖美景在作者心中早已沉淀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处写作视角的切换,我们仿佛感受到作者已抽身舟外,独立于苍茫天地外,以站在“客位的观赏者”的身份遥望着曾经的自己、曾经的场景,独自品味着那往昔不再的悲凉与凄楚。梦境与现实的反复交织,成就了这篇独具审美情趣和审美意境的《湖心亭看雪》。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跟随作者跳出境外,方能感受到这苍茫与孤寂的审美意境。

这段文字不仅和张岱当时的心境相连,也是张岱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人鸟声俱绝”,张岱对于西湖山水有着独特的审美眼光,强调其景致的幽致、幽赏、幽绝。教学此文,如果只是一味地大谈白描手法的妙处,而未引导学生在入境、出境中感受作品独特的审美意境,未免失了本文的精妙。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通过种与属明确审美对象;体与悟激发审美意识;实与虚聚焦审美意象;入与出体会审美意境等实施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创造出绚烂多姿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2]夏咸淳.论张岱及其《陶庵梦忆》《西湖梦寻》[J].天府新论,2002(2).

[3]严华银.论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2020(10).

[4]毋小利.两重视角与知人论世:解读《湖心亭看雪》的密钥[J].中学语文教学,2021(11).

(作者:刘婷,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高级教师)

[责编:尹达;校对:张应中]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语文教学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