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庆庆
【摘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学阶段是文化自信深耕细作的关键时期,增强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需要学校高度重视,还需要学校搞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同时利用好地域文化,尤其要突出红色文化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文化自信;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9—0020—03
文化自信是指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正是我们当代人建立文化自信的意义。在2014年2月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再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作为新中国的生力军,中学生正处于价值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意志力不够坚定,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冲击。因此,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文化教育,改变如今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文化文明意识淡薄、文化不自信的现状。那么,在新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要义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它的本质是对其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培育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引导学生相信、热爱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对它们充满信心。对学生而言,文化自信不仅渗透在政治站位、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方面,还以无形的意识和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日常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追求等各个方面。同时,文化自信确立起来后,必将融入学生的精神生活,规范、制约和激励学生的行为。
二、文化自信培育理论依据
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体力与智力,还要发展学生的品质、才能、兴趣和道德等多方面的素养。初中生正处于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面发展,就需要学生正确认识并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人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育,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
3.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注重获取知识时认知、理解、逻辑思维等发挥的积极作用,为文化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有效的范式。其中,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以及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对文化教育课程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文化不自信的具体表现和成因分析
在中学,一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只是停留在背诵语文课本中的几篇古文,认识历史课本中的几幅文物图片,外出旅游去过几处名胜古迹,在热门影视剧或者网游中知晓了一些历史名人……可以说这些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是支离破碎、片面的,学生文化不自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代中学生及其家长容易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接受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信心。二是大部分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没有开设专门的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与熏陶,影响了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形成。
四、新时代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各中小学校要紧紧围绕新课标,把培育文化自信放在首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穿整个教育全过程,让学生浸润其中,帮助学生树立并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1.思政课堂——突出思政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理,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思政教师作为文化自信的坚定引领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精准诠释课程内容,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富有熏陶和感染力的“能量场”,从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培育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守文化立场;引导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和使命担当。
2.利用学科融合——突出课程思政。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和课程的融合互促,积极推进培育文化自信与学科深度融合,利用课程的多元性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如,在语文学科中“以史为脉”,引导学生贯通学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地理课程中融入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体味古人智慧;美术课中通过欣赏中国传统动画片,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历史教学之余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在各科课程中,教师应借助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达到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3.利用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是中国革命文化的象征,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因。新時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比如,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无论是丝路文化还是黄河文化,都应该成为甘肃人民文化自信的源头。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建立在大国风采上,还要建立在独具特色的家乡文化上。学校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这一深厚的积淀和底蕴,利用校本课程、社团课、文化宣传等阵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守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近年来,兰州民族中学通过系列活动弘扬中华文化,如邀请甘肃敦煌艺术团演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传承中华文化瑰宝;利用“传统节日——我们的节日”,组织国学知识竞赛、书法绘画展示和包粽子、縫荷包等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广度和深度;联合兰州市体育局,开展“中华武术进校园”活动,传承尚武精神,体验文化魅力;通过每年度的艺术节,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唤醒民族自豪感……
4.利用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代相传的瑰宝[2]。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增添文化自信的主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红色文化教育正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涵和教育价值。学校应采取学科课程渗透与校本课程开发并举的方式,渗透红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通过革命英雄人物、革命圣地、革命事迹、红色故事、名人名言、红歌等内容,将情感培育、价值观渗透和知识传授相结合,达成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
在新时代,学校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3],整合本地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红色教育内容。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感受红色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民族自信心,陶冶情操,主动成长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总之,文化自信可以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作为未来建设者的当代中学生,一方面,他们是见证祖国繁荣昌盛的一代,处在中国发展最好的时代,他们天然有着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忱,他们是近些年来最具民族自信的一代人。在此条件下,培育和引导当代中学生建立系统的文化自信必不可少,这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他们是面临多样信息交杂、西方文化渗透最直接、最易被影响的群体,必须通过文化自信的培育提高他们辨别真假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根植最深刻的文化自信,才能让新时代的接班人从容不迫地去直面、审视那些外来文化,且依旧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参考文献
[1]张武芳.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化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12):37-39.
[2]张文怡.红色文化教育视域下中学生文化自信建构的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3]刘斌,沙彩虹.统编教材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路径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1(21):24-25.
(本文系2022年度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Z[2022]GH0180)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