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军
[摘 要]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如果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就容易半途而废,丧失斗志。优化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要提升他们的运动能力,更要培养其意志品质。教师可以基于项目维度,设计具有挑战性、果敢性、坚持性的体育项目;基于主导维度,将游戏、竞赛融入教学实践,并对学生做出正向评价;基于主体维度,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自我暗示、学科融合等方式,进行自我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意志品质培养;小学体育教学;综合素养提升
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抵御恶劣环境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学应当承担的使命任务。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品格都有塑造、锻炼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融入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激发他们不服输的心态,挖掘其潜能,培养其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成长,最终其综合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一、基于项目维度,重构课堂内容
(一)挑战性,鼓励战胜自我
在设计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从运动项目的维度入手,重构课堂教学内容,多加入一些能提升学生挑战性的运动项目。这样能使得他们在遇到挑战时,不会退缩,勇往直前,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弱点,战胜自我。
以跳远为例,教师按照难度分成立定跳远、急行跳远和三级跳远,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逐步挑战自我。在三个训练项目中,立定跳远最为容易,学生先从基础开始练习,教师引导他们勇敢挑战,不要畏惧摔倒。急行跳远要求学生在助跑一段时间后起跳,有部分学生害怕在起跳的瞬间脚腕承受太大的压力,会因此而受伤,所以在助跑到起跳线时,常常会收速,影响成绩。教师要鼓励这些学生大胆挑战自我,消除对助跑起跳的畏惧心理。学生可以先在平地起跳,在掌握方法后,再运用跳板。三级跳远的难度更大,学生常常无法控制每一跳的速度、距离,更担心会受伤,教师让他们从分解动作开始做起,再将全部动作串聯起来,帮助他们战胜自我。
不畏惧挑战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根本动力,同时也是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临危不惧的力量源泉。教师要在学生能自我控制的范围下,引导他们挑战更多难关,促使其战胜自我。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挑战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养成坚强的意志力。
(二)果敢性,培养决断能力
果敢性指的是人在审时度势、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当机立断做出抉择。有了决断的能力,学生就更有底气,迎战各种挑战,他们的意志力也会随之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和判断、决定有关的游戏项目中,锻炼其决断力。
在排球训练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小组比赛中,并将果敢性训练融入其中。学生分成两组,隔着球网站立,相互传球给对方,传球不得分,只有扣球成功,才能得分,但是,如果发起了扣球攻击,却没有成功,则会被倒扣分。这样的比赛设定促使学生结合场上的实际情况谨慎思考,找到最好的扣球机会,当机立断,发起攻击。在活动过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说说如何才能把握好扣球的时机。有学生提出:“当自己的位置合适,能爆发更大的力量,而对方又防守不到位时,就要发起攻击。”“我们要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避免出现扣球时不过网,或者被对方球员救下等情况。”通过这样的运动,学生认识到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判断,提升决断力,这样才能在竞赛中获得胜利。
在游戏过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说说自己是否错过了最好的行动时机,在选择时,是否出现了迟疑、畏惧等心理。学生还要结合自身情况,思考以后要如何改进,这能让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培养其果敢性。
(三)坚持性,磨练坚定毅力
坚持不懈地努力,也是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很多学生意志力薄弱,做事情时容易半途而废。教师要让他们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认识到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在选择运动项目时,教师可以挑选长跑类项目,培养学生的坚持性,提升其品质。
教师设置了情境游戏“森林漫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奔跑的小兔子,在森林中长跑,教师可以配上音乐,帮助他们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一开始时,学生都感到比较轻松,音乐也给人闲适的感觉,暗示“兔子”在森林里闲逛。在学生跑到中段时,纷纷开始感到疲劳,这时音乐变成鼓舞人心的节奏,教师也在旁边用表情、语言、动作等进行激励,鼓励其坚持下去。“小兔子们,有狐狸在后面跟踪,我们要坚持跑起来啊,不然的话,就会被狐狸抓住了。”最后,学生的体能和意志力都消磨殆尽,教师鼓励他们坚持到底:“还有100米就能到达兔子的家了,一定要坚持下去啊!”在学生顺利到达终点后,教师鼓掌表示庆祝,祝贺他们再一次战胜了自我。
在设置课堂内容时,教师要认识到不同的训练项目重点关涉的精神品质也有所不同。与短跑相比,长跑、跳绳等体现耐力的项目,更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所以教师要基于项目维度合理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磨炼学生坚定的毅力。
二、基于主导维度,创新实施策略
(一)设计游戏,体验运动快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所以在课程设计时,教师要思考自己设计的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否新颖,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教师要基于主导维度,体现出教学智慧,合理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活动。由于学生一般都活泼好动,所以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让他们体验运动的快乐,继而坚持下去。这样能体现出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
短跑训练,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常常反复进行多次训练,也无法得到提高,容易出现失望、颓丧的负面情绪。教师要结合短跑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训练的快乐,这样就能促使其坚持下去,有助于提升意志力。如将民间游戏“贴大饼”和短跑结合在一起,学生面朝里,站成两个同心圆,两名学生追逐跑,逃跑者站在谁的身后,队伍最前面的学生,就要代替他逃跑。这样就将有趣的游戏和短跑结合在一起,学生即使长时间训练,也不会感到疲劳,反而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鼓励学生说说参加游戏的感觉,引导其思考:“如果一直都追不上同学,就要一直都跑下去,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我当时很累,但是想着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获胜,果然,我趁着同学分心,抓住了他。”学生的意志力也有所提升。
在主导课堂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展开心理暗示,让他们消除怯场、畏惧、不自信的心理。在游戏中,学生感觉场景更亲切,自然少了几分顾虑,多了一些快乐,参与兴致更高,也能坚持下去。
(二)组织竞赛,创设竞争情境
设计竞赛活动,能让学生进入到竞争情境中,激发他们的斗志,这样学生也更容易坚持下去。教师要结合学情,组织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意志力,让他们勇敢面对挑战。
在篮球教学中,教师组织了三人篮球对抗赛,学生要合作讨论,找出如何才能弥补团队成员在身高、能力上的不足之处,提升水平。有的学生耐力不足,无法在篮球比赛中长时间跑动。此时要利用团队的力量,给他鼓励,“你们是一个整体,如果因为一个同学无法坚持下来,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所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要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奮斗”。学生得到鼓励,认识到要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支撑自己,让自己在场地中充分运动起来,做好盯防工作,为自己的队友制造进攻的机会。不同的学生面临的问题不同,但他们都在同伴的鼓励下,克服了自身障碍,取得了进步。在竞争环境下,学生的潜力更容易激发,他们也能更努力地坚持下去,提升意志力。
在竞赛活动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反思,看看自己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并思考如何能提升竞争力。这样他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到自主训练中,参与意识和意志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三)正向评价,营造期望效用
期望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一种判断,希望自己或他人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行为预期。这种由期望而产生的结果就是期望效应。在体育运动中,若要让学生提升意志力,教师就要肯定学生的努力,给他们正面评价,帮助他们计划后续的努力方向,从而提升其精神力量。
班级中有名学生比较肥胖,他感觉长跑是一件让自己困扰的事情,他认为自己永远都不可能跑进及格线。教师首先给予其正面评价:“其实你的步伐速度、肺活量等还是超过班级平均水平的,但是因为你的身体有点超重,所以影响发挥了。如果能坚持不懈地努力,控制好饮食,不仅能让自己的身材更好,而且也能切实提升长跑成绩。”在教师的鼓励下,该生制定了减肥方案,首先戒掉可乐、奶茶等高热量的食物,继而多吃蔬菜、水果等有营养的东西。此外,他还坚持每天早上、放学,各完成一次长跑训练。一开始时,他觉得自己很难坚持下来,教师和其他学生则陪伴其一起锻炼,并用言语、行为加以鼓励。渐渐地,他提升了意志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教师要对学生报以信任、认可的态度,相信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面对体育运动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并可以圆满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就能自主设定训练计划,努力奋斗,在提升意志力的同时也全面提高体育素养。
三、基于主体维度,引导自我教育
(一)分析数据变化,剖析自我
学生是体育运动的主体,也是意志品质培养的最关键因素。教师要基于主体维度,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首先要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每一次训练的数据,提升自我认识,做好自我剖析,让他们在正确认识自己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记录运动档案,将每天自主训练的项目,完成的时间都记录下来,此外还要定期进行自我测试,看看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是否得到进步。在完成数据积累后,学生可以每周一次,进行总结归纳,用图表标注自己在哪方面的训练最多,思考其是否反映在了体育成绩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并结合数据内容总结归纳。如有学生发现自己在力量训练上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实际上,自己最差的不是力量,而是速度,那么,在后续的训练中,他就要调整训练方向,增加一些与速度有关的内容。还有学生发现自己耐力不足,但是又觉得耐力训练很枯燥,难以坚持,教师就鼓励他调整方案,先从短途跑开始,每天增加一点距离,最后,该生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坚持了下来,提升了耐力。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哪方面不足,在坚持训练后,得到了哪些成绩。这样他们就能激发自信心,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有效解决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不足之处。
(二)应用心理暗示,调控自我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我暗示,让他们学会调节负面情绪,多给学生鼓励,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他们的意志品质。
某学生在尝试跳高时,屡次失败,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继续训练下去的意志力。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引导其进行自我分析,找到影响自己成绩的真正原因,然后暗示自己:“既然已经找到了原因,那么对症下药,一定能成功的。”该生在对比分析了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后,发现自己比较胆怯,在临跳前总是会停顿一下,这样自然无法获得冲力,影响了成绩。他进行自我暗示,假装自己看不到横杆,告诉自己勇敢冲过去,不会撞到横杆,也不会导致受伤等问题。在这样的自我启发后,该生调整了心态,果然获得了成功。此后,教师又引导其继续自我暗示,告诉自己一定能跳得更高,并鼓励自己坚持参与后续几轮的训练。渐渐地,该生勇敢地挑战了自我,坚持完成了训练,获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自我心理暗示融入自主训练的各个环节,此外还要将此方法融入和他人比较、竞赛的过程中。这样学生就能有更强大的内心,可以不断挑战运动极限,提升意志力。
(三)加强学科融合,保护自我
学科融合也是一种能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好方法,在坚持体育运动时,由于身体承受的负荷过大,容易对机体造成损伤。如果能和生物、医学等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则能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他们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特点设计出效果更好的训练项目。
某学生为了提升立定跳远的成绩,在水泥地上反复练习,跳跃多次后,感觉脚掌发麻,脚踝酸痛,觉得很难坚持下去。此时教师将科学融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分析一下在跳跃时,脚步承受了哪些力量,并思考松软的沙坑和坚硬的水泥地,哪一种不容易让人受伤,不容易造成酸痛。学生由此而认识到,不科学的锻炼方法,会影响自己坚持训练,不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所以在训练的同时也要懂得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用科学保护自己。该生调整为在柔软的垫子上做跳跃训练,他觉得这样自己能坚持做更多组,提升了意志力,训练效果也更好。
除了将体育和生物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外,还可以和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结合,让学生了解古今名人的事迹,让他们从中获得激励。还可以和美术结合,让学生试着画出健美的体格,为自主训练提供动力。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升意志品质,有助于促进他们成长发育。在学生参与各种运动项目时,教师要从课堂内容、教学策略、学生自我教育等各种角度入手分析,合理进行课程建设,全面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吴德.浅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策略方法[J].田径,2022(5):66-68.
[2]陈培章.小学体育教学培养意志品质“三路径”[J].学苑教育,2021(16):89-90.
[3]蓝东华.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8):14-16.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