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师在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也应该借鉴和吸收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断丰富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舞蹈实践型人才培養机制。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舞蹈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推动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密切其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师舞蹈教学,教学模式,改革趋向
目前而言,部分高师院校在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舞蹈课程设置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够紧密。高师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有必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内涵进行理解,为下一步创新创业教育与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结合提供现实条件。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无论是高师舞蹈教育教学,还是创新创业教育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围绕学生的具体特点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应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整体育人的三个方面落实到具体人才培养之中,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内涵进行认真分析,找到契合高师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通过对话式、启发式、体验式教学模式,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主体性,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生态环境,进而培养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1]。
第二,从就业视角出发,提升学生整体行动力。很长一段时间,高师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关注国家政策、行业专家的意见和观点,调整舞蹈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新形势下,无论是国家人才培养政策,还是市场对高师舞蹈教育人才的具体需求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相应要求高师在舞蹈教育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思路,从就业视角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到舞蹈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舞蹈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情感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师舞蹈教育教学之中,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实现理论性知识的合理转化,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创造者,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第三,以技能提升为目标,为教师职业准备奠定基础。高师舞蹈专业很多学生毕业之后都从事教师工作,因此对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提升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重视高师舞蹈学生的技能培养,为未来教师职业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舞蹈教学理论、舞蹈教育基本理论、舞蹈教学技巧、舞蹈教学实践、舞蹈教学创新、舞蹈教师资格素养等相关知识有更为系统地掌握,进而转变学生对于舞蹈教育的职业认知,并能够立足现实思考未来自身就业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增强舞蹈专业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并围绕未来职业规划进一步提升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学习相关技能,为未来从事教师岗位提供扎实的知识铺垫和必备的实践素养。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有助于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进一步丰富高师舞蹈课程目标,优化舞蹈课程结构,形成多元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成效。
(一)舞蹈课程目标丰富化。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思路主动地与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在具体的舞蹈课程目标设置上,既要充分考量高师舞蹈学生的未来就业需要,将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都纳入到舞蹈课程目标之中。一方面,从目前看,当前无论是现代教育发展,还是市场需求对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都提出了更为多元化诉求,相应需要高师舞蹈教育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更为多元化、丰富化,更加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诉求,高师舞蹈教育教学课程目标丰富化,已经成为改革发展趋势[2]。也是未来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创新的一大突破口。另一方面,国家所提倡的创新创业不仅是当前就业的重要导向,也应该成为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趋向。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够为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的方向,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高师舞蹈教育课程目标。
(二)舞蹈课程结构多元化。为了更好地完成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目标,有必要在舞蹈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平衡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课程关系,按照多元化课程设置对高师舞蹈师资力量进行调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优化和完善。一方面,不断丰富舞蹈理论课程内容,调整舞蹈理论课程结构,为了完成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高师在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要将理论课程改革作为重点,要对当前舞蹈课程设置进行全面梳理,主动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使舞蹈课程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多元,进一步提升舞蹈课程结构系统化。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舞蹈实践课程结构,当前部分高师在舞蹈教育教学中对于舞蹈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出现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不平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3]。因此,在舞蹈课程结构优化方面,要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构平衡,在丰富舞蹈课程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课程的针对性。
(三)舞蹈教学方式多样化。新时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舞蹈教学方式多样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在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实现舞蹈教学方式多样化,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切入点。一是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师舞蹈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舞蹈教学内容,对舞蹈动作和舞蹈特点有更为直观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在舞蹈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课堂延伸,要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下获得灵感[4]。此外,在高师舞蹈教育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舞蹈灵感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要善于借助不同环境对舞蹈有新理解、新创新,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丰富多样化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感受舞蹈学习的魅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推动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融合创新创业元素,进一步提升高师舞蹈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舞蹈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先进社会发展输送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完成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目标。
(一)舞蹈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将其融入到高师舞蹈教育教学之中可以通过舞蹈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学生阅历,更好地适应未來激烈的竞争环境。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对舞蹈内容进行创新,学生在舞蹈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理论和动作技巧,还应该在观看大量的舞蹈内容的基础之上,能够结合教师教学要求编排舞蹈,这既是艺术实践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方式。通过创新编排可以摆脱传统规则和规范的定式限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实现课堂教学空间延伸,要善于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打破课堂教学时空限制,在课后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互动,对于爆发出来的“小灵感、小创意”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这些“小灵感和小创意”真正的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实践学习相结合。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要走出校园,积极与本地区的艺术团队、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学校取得联系,为高师舞蹈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平台和载体。一方面,主动地参与本地区政府、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舞蹈教学比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考量学生的胆量和气质,在比赛中才能更好地扛住压力,不断地锤炼自身品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未来创新创业道路上能够走的更远、更踏实。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教育实践提供平台。可以与中小学进行合作,开设专门的舞蹈选修课,利用体育课或课余时间开展教学,让舞蹈专业学生多接触小学生和中学生,总结教学经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的教学需要。总之,新形势下,无论是国家政策要求,还是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诉求,都有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舞蹈教育教学之中,主动的吸收创新创业元素,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PR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高师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276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肖辉.高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8,(02):188-191.
[2]徐爽爽.高师音乐舞蹈专业钢琴集体课多样化手段实施的探索[J].四川戏剧,2015,(11):146-148.
[3]谢莉.高师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转型研究[J].大舞台,2014,(04):187-188.
[4]李娟.对高师院校舞蹈教育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大舞台,2013,(06):200-201.
(作者简介:许毓晓,职称:讲师)
(责任编辑:姜秀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