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峰 丁晓蕾
【摘要】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实现审计目标、 全面加强审计监督、 发挥审计宏观管理职能、 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审计技术方法发展经历了传统审计方法的沿用和完善、 审计技术方法的转型、 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全面发展、 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等几个阶段, 在国家政治、 经济、 社会发展和科技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 审计技术方法逐渐从微观的单项审查向宏观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转变, 从账项基础向制度基础、风险基础转变, 从单纯的会计检查向与多学科融合发展, 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 大数据审计推进。
【关键词】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监督;内部控制;审计风险;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3)13-0094-6
一、 引言
2018年3月, 中央审计委员会正式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科技强审,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2021年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审计署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把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 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列入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实现审计目标、 全面加强审计监督、 发挥审计宏观管理职能、 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技术方法是伴随审计的出现而产生的, 在我国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审计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自1982年《宪法》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以来, 国内对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已经40余年, 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 但是对审计技术方法发展历程的研究文献还不多。
本文以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对我国审计技术方法发展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 分析和总结, 考虑国家政治、 经济、 社会发展和科技环境等因素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 旨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我国审计技术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二、 审计技术方法发展的总体情况
相关文献中, 对审计方法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审计方法涵盖了所有审计管理方法、 审计取证方法和取证技术手段。李凤鸣和周学民(1991)认为,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审计任务、 实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董大胜(2001)认为, 审计方法是实施审计工作的模式、 程序、 手续、 措施和手段的总和。王会金和陈丹萍(2013)认为, 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人员为了达到审计目的, 对审计对象进行检查、 分析, 收集审计证据, 形成审计意见的手段、 措施和工具。陈骏和时现(2018)认为, 审计技术方法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思想方法、 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的总称。狭义的审计方法仅指审计取证方法。党立军(2012)认为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 为获取审计证据、 形成审计结论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 询问、 函证、 计算、 分析程序、 检查有形资产、 观察等。
我国现行的审计技术方法, 是结合我国政治、 经济、 文化等基本国情,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驱动下, 吸收国外的相关经验发展起来的。目前的研究文献主要从审计取证模式、 审计取证的数量和规模、 信息化手段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审计技术方法发展的历程。
赵保卿和任晨煜(2003)认为, 从历史角度看, 审计技术方法经历了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 从顺查法向逆查法、 从单一检查方式向系统检查方式、 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 从账项导向审计向系统导向审计再向风险导向审计演进的几个不同阶段或层面。赵俊湦和杨猛(2009)、 何建国等(2014)、 鲁清仿和王浩然(2019)等认为我国的审计技术方法是伴随着审计取证模式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经历了从账项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递进的进程。谢志华(1999)认为, 审计方法经历了由详细审计到抽样审计以至现代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历史变迁。董大胜(2001)认为, 从审计方法的历史沿革看, 民间审计、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经历了不同的發展历程, 如果说民间审计中的财务报表审计的诞生和发展导致了审计方法的第一次重大变革, 那么国家审计中的绩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经营审计的诞生和发展则引发了审计方法的第二次重大变革。秦荣生(2014)认为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系是在原始的查账基础上从低级向高级、 从不完备到比较完备发展起来的。石爱中(2003)将审计方法由原始状态发展进入科学阶段的整个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会计人员和非专业的查账人员在审计方法方面积累经验的前科学化阶段, 专业或专职审计人员利用审计经验创造专门的审计方法并大量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从事审计工作的初步科学化阶段, 审计人员以自觉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为主、 辅之以经验来从事审计工作的再科学化阶段。
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也有研究提出了数据基础审计模式。秦荣生(2014)指出, 大数据、 云计算技术给现代审计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房巧玲和高思凡(2021)认为, 数字技术有望突破传统审计模式下审计供给的制约, 改良传统审计理念和思路, 并推动传统审计模式转型升级为数据基础审计模式。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审计技术方法的发展历程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笔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审计技术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传统审计方法的沿用和完善阶段(新中国成立 ~ 1991年)。新中国成立初期, 审计工作主要是对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审计任务较为简单, 审计技术方法也比较单一, 以对账簿的审核和检查为主, 包括对预算、 计算、 决算实行事先、 事中、 事后的审核与检查等(审计署,2021)。20世纪80年代初期, 审计仍局限在经济领域, 除国家审计部门进行简单的财政收支审计外, 基本上不存在其他的审计主体(赵俊湦和杨猛,2009), 审计目标主要是查错防弊。
从审计取证模式看, 这一阶段的审计模式为账项基础审计, 将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账簿作为取证工作的切入点, 与之相适应的审计方法也相对比较简单。1985年审计署制发《审计工作试行程序》, 规定审计人员通过审查凭证、 账簿、 报表, 检查现金、 实物, 查阅有关的文件、 资料, 向有关人员调查, 参加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会议等方法进行审计。1986年《注册会计师条例》中规定注册会计师的查账业务范围为审查会计账目、 会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查账法、 查询法, 就地审计、 送达审计、 定期审计, 事前审计、 同时审计、 事后审计(方宝璋,2017), 顺查法、 逆查法(管锦康, 1985)等审计方式得到沿用, 出现了一些传统审计技术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徐惠勇,1990;汪照全和周正初,1991;吴广义,1991)。
从审计取证的规模看, 这一阶段审计主要采用详查方法, 直接对簿记实施审查、 审阅、 核对和复算(董大胜,2001)。账项基础审计模式下虽然也有抽查方法, 但抽查方法科学性不足, 不评价内控、 财务指标以及审计风险, 作用发挥受到制约(李金华,2001)。黄履申(1980)、 石爱中(1986)等介绍了审计抽样的方法并进行了分析, 但当时国内对审计抽样的研究还不多, 对其效果还存在不少争议, 审计抽样法并未得到大规模使用(尤家荣,1987)。
从审计检查的目的和思路看, 此时的审计方法还是以会计查账为主。审计人员无需掌握会计之外的专门审计方法, 大体上是在重复会计人员的工作(董大胜,2001), 审计技术也只停留在流水账式的会计重算水平(赵俊湦和杨猛,2009)。裘宗舜等(1986)介绍了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 但也指出指标体系是否科学、 实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从信息技术手段看, 改革开放初期, 会计账簿还是以手工账簿为主, 审计主要采用审阅、 核对、 分析、 比较、 调查和证实等手工审计方法。80年代, 国内学者开始对电算系统审计、 计算机审计测试方法、 电脑审计系统等进行研究(潘晓江,1983;吴伟斌,1986;周俊祥,1988)。1987年, 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实现审计手段现代化, 审计署和各地方审计机构开始开展网络建设和计算机审计工作, 1989年开发、 试用了微机辅助审计系统, 审计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
2. 审计技术方法的转型阶段(1991 ~ 1999年)。20世纪90年代, 我国审计监督工作进入法制运行轨道。1991年审计署提出“两个延伸”, 要求审计机关对国营大中型企业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方面延伸。审计目标从查错防弊发展为真实公允, 审计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管理和绩效评价, 同时由于被审计单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审计人员不得不寻求效率更高的审计方法。
从审计取证模式看, 账项基础审计的审计方法仍然在使用。李金华(2001)指出, 账项基础审计是最传统的一种取证模式, 起源最早, 至今仍未消亡, 在一些审计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为基础的制度基础审计逐渐发展并流行。1993年以后, 我国审计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在账项基础审计的基础上引入了对内部控制的评审(魏素艳,2000)。1995年我国颁布了第一批基于制度基础审计的独立审计准则, 标志着我国审计技术实现了从账项基础到制度基础的转变(赵俊湦和杨猛,2009)。现代企业广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工作相应减少了对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的核查, 而把企业内部控制健全性、 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列为重要内容(关鉴航,2010)。这一阶段, 秦荣生和王涛(1996)、 胡春元(1996)等也开始介绍西方风险基础审计内容和模型,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开始萌芽。
从审计取证规模看, 制度基础模式下的审计抽样方法也逐渐发展并流行起来(裘宗舜和吴清华,2003;栾志玉,2004)。1996年审计署颁布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列入其中, 并规定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 一般应采用审计抽样方法。随着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审计工作由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评审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 成为传统审计转变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标志(董大胜,2001)。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得以确立, 也刺激了内部控制调查、 评估、 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发展, 在保证审计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从审计检查的目的和思路看, 审计技术方法从开始的审核会计资料逐渐向综合评价和分析的技术手段转变。这一阶段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初步确定, 经济效益审计越来越受重视: 审计技术方法从审查经济活动出发, 开始关注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统财务审计在审计中的比重逐步下降, 而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逐步增加(陈丹萍和叶明,2000); “经济监督论”取代了“查账论”(张俊民和张莉,2016), 审计技术方法经历了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型的过程, 查账方法和分析评价方法相结合, 既审查审计对象的规范性, 又关注审计对象的经济性、 效率性、 效果性, 满足了当时审计工作的需要, 出现了各类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方法(管锦康,1992;吕文基,1994)。
这一阶段审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审计署逐步建成了与全国审计信息系统网络枢纽相适应的网络系统。1993年审计署印发《审计署关于计算机审计的暂行规定》, 1996年印发《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 规定了计算机审计的实施内容。1998年审计署启动“金审工程”, 不断加大审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力度, 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审计工作。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提出会计信息化和审计信息化概念, 计算机审计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张金城,1991;刘志涛,1998)。
3. 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全面发展阶段(1999 ~ 2012年)。1999年以来, 审计署提出加强“人、 法、 技”建设, 其中“技”就是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审计工作中,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水平。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 社会审计的风险也不断增大, 全面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是这一时期审计工作的目标。
从审计取证模式看, 风险导向审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99年审计署颁布的《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试行)》提出了审计风险的概念以及判断审计项目重要性水平的原理。2000年审计署修订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要求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 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 内容、 方法和步骤。2006年中注协颁布了41项审计准则, 全面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 实现了我国审计准则和技术的国际趋同, 标志着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的确立(赵俊湦和杨猛,2009)。风险导向审计运用审计风险模型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谢志华和崔学刚,2006;王敏和黄瑛,2006;郭巧玲,2011), 采用分析性复核和测试程序(秦荣生,2003), 能积极而有效地规避风险, 提高审计效率。
从审计取证规模看, 出现了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抽样技术方法。风险导向审计中的抽样审计技术对风险加以量化, 相对于制度导向审计来说, 风险导向审计中的抽样技术是完全遵循随机原则并根据专业判断而实现的审计抽样(王恩辉, 2011), 能有效控制审计环境, 提高审计质量。
这一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审计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李金华(2001)指出,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信息,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做好这一时期审计工作的重要手段。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 电子数据保存等事项提出了具体要求, “金审工程”一期、 二期竣工, 信息技术辅助审计全面推广, 审计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越来越多地运用联网审计、 持续审计、 审计软件、 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姜玉泉,2001;吴沁红和杨周南,2002;迟丽华,2008;陈伟和Wally Smieliauskas,2012)。
4. 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命题, 党中央多次提出加强审计监督, 组建了中央审计委员会, 提出了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等工作要求, 审计逐渐涵盖了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国家及政权安全、 文化、 民生、 公平、 生态等广阔的范围。
这一阶段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 促进信息共享, 探索大数据的运用。程平和崔纳牟倩(2016)、 陈伟和居江宁(2018)开展了对数据挖掘、 数据清洗、 数据分析等大数据审计技术的系列研究。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审计不断融合, 进而可能带来审计范围的扩充、 审计流程的改造优化、 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提高等变化(张鹏,2022)。自2016年开始, 我国逐渐有研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审计中(秦荣生,2019;徐超和陈勇,2020)。审计行业与账簿技术的演化息息相关。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的信息记录方式, 改变了原有简单账本和复式账本所代表的中心化的信息交互模式, 从而推动审计行业朝着半自动乃至自动审计阶段发展(高廷帆和陈甬军,2019)。
从审计检查的目的和思路看, 研究型审计越来越受重视。研究型审计深入研究被审计对象, 运用系统整体思维, 以“审计项目就是研究課题”为理念, 聚焦热点前沿, 增强审计工作的前瞻性、 针对性、 建设性和有效性, 注重从本质层面揭示问题成因, 总结推广审计工作经验, 推动审计成果转化, 能够更好地推进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 履行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职责(张琦等,2012)。研究型审计被提出后, 审计机构积极开展实践工作, 研究方法也不断完善, 系统整体研究、 纵向历史研究、 横向比较研究等审计方法被提出(许汉友等,2022)。
同时, 生态环境、 地理信息、 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审计技术方法逐渐受到关注。郑石桥从2016年开始陆续发表了非财务信息审计基本理论研究系列论文, 提出了统计信息审计、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 环境信息审计、 绩效信息审计、 工程项目审计等基本理论框架。2022年他又提出碳审计方法、 军工综合审计、 住房保障审计、 社会保险审计、 社会救助审计、 社会优抚审计等基本理论框架, 探索非财务计量审计方法, 提出命题论证模式、 数据流程模式、 数据分析模式、 专业测量模式、 事实发现模式等审计取证模式(郑石桥和吕君杰,2016;郑石桥,2022a;郑石桥,2022b)。
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成为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 最有效的方式。跟踪审计不仅是事前、 事中、 事后审计的叠加, 也是为适应形势变化需要、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推行的一种中国特色现代国家审计工作创新方式(王平波,2013), 增强了审计监督的时效性和效益性, 更强调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保障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 更好发挥审计的监督治理效应。2015年, 审计署办公厅印发《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实施意见(试行)》, 进一步提升了跟踪审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相关研究构建了涵盖政策落实事前、 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的全覆盖跟踪审计理论框架(李晓冬等,2020;李晓冬和马元驹,2022), 杜永红(2018)、 杨柔坚等(2020)开展了基于大数据的政策跟踪审计方法研究。
四、 审计技术方法发展的动因
审计系统是一个与社会系统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等外部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对审计的客观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从而影响审计技术方法的变革。
1. 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推动审计技术方法从微观的单项审查转向宏观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审计监督的核心是推动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 保证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 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刘家义,2012)。国家治理的方向决定审计工作的方向, 从而影响审计技术方法的发展。随着国家治理的主要任务从“稳定政权, 恢复经济”向“经济建设”转移, 再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治理新战略, 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的实施, 国家治理的目标、 任务、 重点发生转变, 审计监督的目标、 任务、 重点也随之转变, 审计工作不再仅仅是对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更注重评价、 分析审计对象的经济性、 效率性和效果性, 注重揭露管理漏洞、 制度缺陷、 体制性障碍, 发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助力国家宏观管理, 审计技术方法逐渐从审查账目向评价、 分析再向综合性、 研究型审计转变。
2. 经济体制的演变影响审计目标, 进而推动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向制度基础、 风险基础转变。三类审计技术依次演进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特定要求的产物(鲁清仿和王浩然,2019), 是在提高审计效率与降低审计风险的交互中发展的。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 到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再到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和完善, 我国的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单位组织结构逐渐复杂, 经济活动和交易事项内容不断丰富, 审计风险逐渐提升。当经济规模较小、 业务比较简单时, 审计模式是将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账簿作为取证工作切入点的账项基础审计; 当审计目标从查错防弊发展为真实公允时, 就增加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技术方法,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 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寻求更高的审计效率(刘凯旋和蒋斌, 2008); 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和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 上市公司数量逐渐扩充, 降低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的一项目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众多因素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谢荣和吴建友, 2004)。
3. 国家建设目标的不断发展推动审计范围的拓展, 进而推动审计技术方法从单纯的会计检查向与多学科融合发展。随着国家战略布局从“两手论”“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转变,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延不断扩大, 逐渐涵盖了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国家及政权安全、 文化、 民生、 生态等广阔的范围, 党和国家提出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审计重点逐渐转移到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宏观管理上。审计范围从会计审查、 财务分析逐渐向工程造价、 企业管理、 技术创新、 知识管理、 生态环境、 地理信息、 信息系统等领域延伸, 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审计技术方法的演变提供了可能。审计技术方法除需要传统的管理学、 经济学、 数学等专业知识外, 也越来越多地涉及社会学、 法律、 心理学、 行为学、 建筑工程、 计算机等多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呈现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
4. 科技环境的发展促进审计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 大数据审计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审计技术方法(张琦,2012)。审计技术方法的科学化水平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刺激(石爱中,2003)。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审计成为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吴沁红和杨周南, 2002)。随着“大数据”概念被推出,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对审计方法带来了冲击与改变。审计系统本身也是一个信息系统, 它是在对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获取、 处理、 转换和传递过程中运动并实现审计目标的, 当信息技术渗透至会计系统、 内部控制系统乃至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时, 必然引起审计取证模式和审计思维的变化, 进而带来审计技术方法从人工手动审计, 向以单机审计软件为工具的计算机审计、 联网审计, 再向大数据、 云計算、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审计的发展。
五、 审计技术方法发展的启示
1. 审计技术方法应适应国家发展大局。中国现代审计技术发展的时间不长, 当前我国的审计尤其是社会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方法, 形成了制度基础、 风险导向等审计方法理论, 在提高审计效率、 降低审计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审计的理论、 方法与实务, 对我国来说, 有些理论前提是不存在的, 要充分考虑国家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等实际情况,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技术方法体系。如研究型审计、 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实践。对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审计监督顶层设计目标, 强化对审计历史沿革、 发展脉络、 改革方向和业务背景的研究, 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2. 进一步加强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逐渐有学者开展有关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 随着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积累了不少审计技术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指导审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 社会、 文明、 科技等飞速发展的今天, 审计技术方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就必须不断完善创新。研究人员应加速对大数据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加强审计信息数据库平台建设, 加快制定电子审计相关标准, 完善审计数据资源目录和授权机制, 加强与社会大数据的汇聚整合和融合运用, 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探讨解决审计技术问题的途径, 加强对审计技术方法与多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 倡导多主体参与研究, 构建学科交叉研究和发展共同体, 增强审计技术方法的融合性。
3. 加强对审计技术方法应用效果的研究。审计工作实践中产生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这些经验和启示对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 增强审计技术方法理论研究的针对性、 指导性和实效性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一些研究也发现了审计技术方法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何建国等,2014;上海市审计学会课题组,2012;徐超,2021)。审计技术方法研究离不开实践活动, 审计人员采用审计方法, 取得审计证据, 所作的评价、 鉴定、 证明, 必须依靠群众, 使专业方法和向群众调查相结合。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应关注其功能和影响,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政策界、 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参与,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了解各类审计技术方法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 根据实践效果分析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的成果和不足, 促进审计技术方法理论在各类审计中的推广应用, 加强技术方法和成果共享, 促进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更好地发挥功能。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陈丹萍,叶明.关于计算机审计若干问题的评述[ J].财经科学,2000(S1):149 ~ 152.
陈骏,时现.审计全覆盖驱动下的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研究[ J].审计研究,2018(5):22 ~ 29.
陈伟,Wally Smieliauskas.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实现方法探析[ J].审计研究,2012(3):37 ~ 44.
陈伟,居江宁.基于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审计线索特征挖掘方法研究[ J].审计研究,2018(1):16 ~ 21.
迟丽华.ERP环境下的审计技术方法创新[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6):92 ~ 96.
党立军.审计方法应用分析[ J].经济研究参考,2012(35):93 ~ 95.
董大胜.审计技术和方法[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杜永红.大数據背景下精准扶贫绩效评估研究[ J].求实,2018(2):87 ~ 96+112.
方宝璋.中国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考论[ J].审计研究,2017(3):3 ~ 11.
房巧玲,高思凡.数据基础审计模式: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审计供给侧改革[ J].当代财经,2021(8):137 ~ 148.
高廷帆,陈甬军.区块链技术如何影响审计的未来 —— 一个技术创新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 J].审计研究,2019(2):3 ~ 10.
关鉴航.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 J].税务与经济,2010(1):53 ~ 57.
管锦康.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J].审计研究,1992(3):45 ~ 50.
管锦康.试论审计方法[ J].审计研究,1985(3):1 ~ 5.
郭巧玲.风险导向审计中认定层面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研究[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93 ~ 96.
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 J].审计研究,1996(5):7 ~ 16.
黄履申.抽样审计法[ J].会计通讯,1980(3):24 ~ 34.
姜玉泉.会计电算化与计算机审计[ J].审计研究,2001(4):60 ~ 62.
李凤鸣,周学民著.审计方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李金华.推进审计事业的新发展 —— 论审计机关的“人、法、技”建设[ J].求是,2001(24):37 ~ 39.
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李晓冬,马元驹,南星恒等.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理论基础、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 基于审计结果公告文本分析的证据[ J].理论月刊,2020(8):51 ~ 63.
李晓冬,马元驹.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四维审计模式构建 —— 以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为视角[ 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3):99 ~ 113.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 ~ 72+206.
刘凯旋,蒋斌.风险导向审计问题及对策思考[ J].学术论坛,2008(8):126 ~ 129.
刘志涛.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J].审计研究,1998(3):23 ~ 27+22.
栾志玉.审计统计抽样的重要技术方法 —— 货币单位抽样法[ J].统计与决策,2004(5):65 ~ 66.
吕文基.试论生产技术效益审计[ J].审计研究,1994(3):29 ~ 36.
潘晓江.电子计算机审计与数据可靠性控制 —— 会计电算化之后现代审计的对策[ J].会计研究,1983(5):55 ~ 59+50.
秦荣生,王涛.现代审计方法 —— 风险导向审计[ 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6(10):11 ~ 12.
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 J].审计研究,2014(6):23 ~ 28.
秦荣生.区块链技术及其在会计审计中的应用[ J].审计观察,2019(6):4 ~ 7.
秦荣生.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 J].当代财经,2003(7):83 ~ 88.
裘宗舜,吴清华.审计抽样技术之创新 —— 货币单位抽样[ J].审计研究,2003(2):3 ~ 6.
裘宗舜,钟英祥,秦荣生.试论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 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1):61 ~ 65.
上海市审计学会课题组.国家审计工作科学化基本问题研究[ J].审计研究,2012(2):30 ~ 35.
石爱中.审计抽样方法[ J].审计研究,1986(6):20 ~ 22.
石爱中.审计方法科学化[ J].审计研究,2003(4):3 ~ 7.
王会金,陈丹萍.高级审计技术方法[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王敏,黄瑛.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原理及其应用[ 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5):76 ~ 79.
王平波.我国政策执行跟踪审计基本问题研究[ J].财政研究,2013(2):16 ~ 18.
魏素艳.审计模式的演进及其选择[ 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5):6 ~ 8.
吴沁红,杨周南.并行审计技术探讨[ J].审计研究,2002(1):54 ~ 58.
吴秋生.基于责任两面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研究[ J].商业研究,2012(3):9 ~ 14.
吴伟斌.电脑审计探讨[ J].审计研究,1986(5):35 ~ 40.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 J].审计研究,2004(5):26 ~ 30.
谢志华,崔学刚.风险导向审计:机理与运用[ J].会计研究,2006(7):15 ~ 20+93.
谢志华.论审计的逻辑线索[ J].审计研究,1999(2):14 ~ 19.
徐超,陈勇.大数据技术与方法在审计监督中的应用研究[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5):135 ~ 153.
徐超,陈勇.区块链技术下的审计方法研究[ J].审计研究,2020(3):20 ~ 28.
徐惠勇.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技术方法[ J].审计研究,1990(3):27 ~ 32.
楊柔坚,李洋,苏艳阳.基于大数据的政策跟踪审计方法研究 —— 以就业政策跟踪审计为例[ J].审计研究,2020(4):28 ~ 34.
尤家荣.审计抽样刍议[ J].审计研究,1987(4):37 ~ 39.
张俊民,张莉.国家审计本质认识演进研究 —— 基于审计目的与审计技术手段角度的考察[ J].财经论丛,2016(12):65 ~ 74.
张鹏.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审计? —— 基于审计理论结构视角[ J].投资研究,2022(4):134 ~ 142.
张琦,彭亮,刘侠.关于“研究式审计”的若干问题 —— 审计署特派办审计理论研究会(组)秘书长座谈会综述[ J].审计研究,2012(5):32 ~ 35.
张舒华.关于绩效审计的探讨[ J].经济问题,2008(9):105 ~ 108.
赵保卿,任晨煜.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及其动因[ 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0 ~ 33.
赵俊湦,杨猛.风险导向下的战略审计发展与应用对策[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57 ~ 61.
郑石桥.军工综合审计的理论框架[ J].航空财会,2022a(2):4 ~ 11.
郑石桥.论碳审计方法[ J].财会月刊,2022b(15):84 ~ 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工作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周俊祥.计算机审计探讨[ J].审计研究,1988(2):30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