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视角的散文类课文教学例谈

2023-07-11 18:15吴晓婧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6期
关键词:赏析意境散文

吴晓婧

散文具有形式灵活、表达灵巧、语言灵动等特点,深受读者喜爱。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散文,作者运用的语言、抒发的情感及营造的意境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审美视角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类课文的语言美

散文作品中,作者常把自己对生活的审美感受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愉悦。教师要善于从文本语言文字着手,引导学生涵泳字词、赏析修辞等,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涵泳词句

教材中选编的散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等特点。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涵泳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带领学生体会课文的丰厚意蕴,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燕子》一文,在赏析第1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聚焦“一身、一对、剪刀似的、凑成了”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感受燕子机灵活泼的外形特点。赏析第3~4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聚焦“斜飞、横掠、沾了”等动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燕子在湖面上飞行时动作欢快的样子,感受燕子的动态之美。赏析第5自然段时,教师可聚焦“闲散地、停着几个小黑点”等词句引导学生感受燕子的静态之美。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聚焦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涵泳品味,让学生真正沉入文本去感受体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从而积淀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赏析修辞

散文的美不仅体现在关键的字词上,它与作者恰当的修辞运用也是脱不开关系的。教学散文类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之美。如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第2自然段,作者把风比作大自然的音乐家,描写风时,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这句话中用“呢喃细语”来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温柔。课文第3自然段中“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这句话不仅是排比句,还是一个顶真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赏析这些修辞手法的妙用,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秘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许多散文类课文在修辞表达上都有着独特的技巧,注重引导学生对修辞手法赏析品味,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

二、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类课文的情感美

散文是以表现作者内心真实情感为第一要义的。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还原场景、揣摩品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还原场景

场景描写是对特定时间、地点、人物及社会环境的综合性描写,一般在叙事类散文中运用较多。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还原场景等方式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述的事件当中,让学生真切感受文本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如,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主要描写了母亲在家庭生活极其艰苦的情形下支持“我”买课外书的事情,表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课文中描写母亲的话语不多,但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将“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作为教学的主问题,提示学生关注课文中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并通过想象或表演还原当时的场景,引导学生在场景中感受母亲不顾别人劝阻,不管生活的困难,一心一意支持“我”读书的心情。通过还原场景及阅读相关的文字,学生可以真切感受体会到文本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还原场景可以让学生走入特定年代,还原故事中发生的一切,给学生一种真切的体验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揣摩品读

揣摩品读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揣摩品读等形式引导学生真正沉浸于文本语言之中,真正获得对文本情感的领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一文主要讲了“我”在等母亲的过程中发生的心情变化。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沉浸在文本语言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如“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这里写出了“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的焦急心情。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许多,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真实感人。散文类课文中蕴含着作者深切情感的句子有许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沉入文本,细心揣摩,感受体会,可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领略文本的情感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类课文的意境美

意境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作者描述的现实情景与个体情感高度融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具有融情于景、情景合一、情景交融等特点。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多感官阅读等形式感受意境之美。

1.创设特定情境

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与文本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洗礼与升华,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语言或者多媒体等把课文营造的诗意氛围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期待,使学生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如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文主要通过对“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描写,表现了月之美,情之深。作者描写的月下之景意境优美,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月下的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等景象,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在月下散步的情形,那时候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再让学生把文本语言与视频中的画面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想象文本所流露出的意境之美。在特定的情境中,作者笔下的内容就不再是枯燥的,而是鲜活的,可以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文本蕴含的意境之美。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意境之美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特定情境的创设则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本意境,体会意境之美。

2.引导多感官美读

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精心选择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图片或音乐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课文语言与音乐语言、美术语言等之间的联系,将文本意境与多种朗读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的意境之美。如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教师可以采取多感官品读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文本的意境之美。在教学第9自然段时,可以采取配乐范读的方法,让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从而在认真倾听中感受文本描写的意境之美。在学生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播放《月光曲》为背景的音乐,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用心朗读、感受文本的意境之美。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在读中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蕴含的意境之美。

在散文类课文中,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彼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支撑、彼此融合、螺旋式上升的。教师应依据散文类课文特点采取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期待,引导学生赏析感悟文本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对散文类课文的深度学习。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文华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赏析意境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