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
情感是触动情绪而引发的感受。教學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情节联想、品析文本、教材拓展等活动,引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强化与升华,增进学生的学习体验。
情境创设,引发情感。情境创设能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文本内容,引发情感体验,进而领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执教统编版语文《走月亮》之初,笔者播放音乐《弯弯的月亮》,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沉浸在对月亮的遐想中。接着,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自己心目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并分享自己和家人一起在月光下散步的经历与感受。一名学生发现歌词中描绘了夜空、月亮、小桥、小船、河水等景物,并分享:自己心目中的月亮是圆圆的、亮亮的,像一个大玉盘,最让自己开心的是在中秋节的晚上和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另一名学生说自己心目中的月亮是弯弯的,像秋千,最难忘的是月光下妈妈牵着他的小手去河边扔石子的情景……在分享中,学生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美好的月光图。
情节联想,迁移情感。教师要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情节联想与表达,丰富情感体验,促进情感迁移。《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全文语言温暖、画面温馨、情景交融,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和民族特色。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一边品读文本内容,一边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时的生动画面,体味“我”当时的心情。学生的想象如下:“可能他趴在阿妈身上撒娇,或在路边摘野花,编一个美丽的花环戴到阿妈头上,而阿妈轻吻他的小手,他感觉很温暖”;“可能他会和阿妈一起在草丛中捉萤火虫,十分快乐”;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置入文本描述的画面之中,“我”的心情与情感悄悄地“迁移”到每一个品读文本的学生心中。
品析文本,强化情感。品析第四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思考: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一句中,香味应该是“飘”在空中,月光是“映”在小溪里的,怎么都是“流”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②“卵石间的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一句中,为什么要用“抱”呢?③本段在句中连用三个语气词“哟”“哦”“哦”的用意是什么?学生回答:“‘飘’说明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而‘流’着香味说明香味是小溪自己的,‘流’着月光说明月光也是小溪自己的,用‘流’凸显了小溪与花草、月光交融的画面”;“‘抱’着月亮采用了拟人手法,水塘抱着月亮就像阿妈抱着‘我’,凸显温暖的情感氛围”;“三个语气词引出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所见的惊喜景象,使回忆具有亲切感”……学生在品析中体会到阿妈和“我”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材拓展,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和家人一起“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然后通过角色扮演,再现自己儿时的情景,感受浓浓的亲情;最后以“走月亮”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一名学生写了晚饭后和爸爸妈妈在乡间小路散步的温馨场景,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到的“草丛里的音乐会”及自己快乐的心情。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后,写出来的内容很真实,情感表现很细腻。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了解云南白族“走月亮”的习俗,以此渗透“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道理,使学生的情感再度升华。
(作者单位:潜江市渔洋镇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