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学昌
“双减”政策背景下,分层设计、布置作业是作业减总量、提质量的关键。教师分层设计、布置作业时要将各个层次作业的难度均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控作业的层次性、挑战性,并依托合作性作业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布置不超过教材例题难度的作业;对于学业水平较好的学生,设计与教材习题难度相近的作业;对于学业水平优等的学生,作业难度要适当提高,设计相应的思考题、拓展题。例如,学生通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8章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但对力的物质性、条件性、相互性,以及力与运动的一致性理解不深,笔者根据教材第5页第3题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原题: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向右前进,请在图中(图略)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学业水平较好的学生完成拓展问题1:请画出右脚对地面的作用力示意图。学业水平优等的学生完成拓展问题2:请画出地面对右脚作用力的示意图。这样分层能深化不同层次学生对摩擦力、弹力、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等的理解。
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都要有挑战性。作业问题既不能容易也不能过难,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如针对如下作业,笔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问题。
如图所示,用细绳悬挂在横木上的金属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沿弧线可摆动至C位置。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瞬间,细绳突然断裂且小球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了,小球将沿以下哪条轨迹运动( )
A.沿轨迹1竖直下落
B.沿轨迹2曲线运动
C.沿轨迹3匀速直线运动
D.沿轨迹4曲线运动
笔者让学业水平较好的学生分析“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瞬间,细绳突然断裂,小球将沿以下哪条轨迹运动”,依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当金属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小球所受的力为(平衡力、非平衡力、无法判断)”,依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关注作业的合作性。教师要通过作业创造学生与家长、同学、老师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如下是一种气压式暖水瓶的结构示意图(图略),暖水瓶高45cm,瓶內水面到出水管的距离是8cm、到瓶底的距离是24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75cm2,弹簧的弹力为2N。不计活塞、压杆重和活塞与气室间的摩擦,按下压杆,活塞向下运动的同时气室上方的小孔被堵住,暖水瓶出水。要将水压出管口,在A点施加竖直向下的力至少为多少?
布置该作业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借助实物研究气压式暖水瓶的工作原理,或通过查找网络资料学习其工作原理;然后回到课堂,与同伴分析活塞和液片的受力情况,讨论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交流避免单位换算出错的经验;最后依据平衡状态,自主列方程解决问题。这样的作业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此外,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激励学生挑战上一个难度层次的作业,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滠口中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