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3-07-10 05:54易水发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本文阐明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校企之间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管模式、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边缘化、学校对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覆盖不足等问题,提出“双管齐下”构建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内引外延”整合多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借助信息平台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等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广西高职院校校外顶岗实习这一特定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2-0061-04

广西高职院校目前多数采用“2+1”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即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两年,再进入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一年。广西高校每年到校外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多、实习时间长、地域分布广、学习任务繁重,稍有松懈,就容易产生一系列思想问题,因此研究和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具备南方电网五省区唯一完整覆盖电力产业链的专业群体系的高职院校,学校实行的是区内典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办学模式。本文基于学校近年来办学实践,讨论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期为广西同类型高校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一、广西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近年来,广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办学模式下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办学活跃度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理念不断推进,合作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升级等方面,但在高职校外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校企之间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管模式

在“双主体”协同育人的趋势下,广西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存在管理协调度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主体多元,协调难度增大。到校外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准员工和在校大学生的双重身份,造成了企业和学校交互影响的多主体管理局面。多主体管理容易导致相互推诿等现象,甚至出现“八龙治水”无水可喝的窘境。二是校企双方立场和出发点不同,导致在协调育人上各自为政。高职院校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职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水平和法纪意识;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主,抱着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准员工的目标行事,因此双方在同一客体教育中存在差异性,在协同育人的思想认识上容易渐行渐远。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循环系统不顺畅,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对接不到位的问题。据笔者2016—2021年曾走访的广西区内100多家顶岗实习企业调查数据统计,对于制约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60.3%的企业认为是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45.7%的企业认为是缺乏合作机制。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学校的事情,而学校认为学生出了校门进了企业,就由企业全盘接管。甚至在学校内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二级学院之间出现对接不畅的现象。

(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边缘化

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和企业趋利本质之间的矛盾导致顶岗实习的校企双方长期处于错位的状态,存在“校热企冷”的半边热现象。一方面企业将生产效益最大化摆在首位,更重视培养学生技能以满足岗位需求,不愿意耗时耗力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企业接收学生实习需要负担大量的人、财、物和学生管理的成本,且不愿意承担管理学生的风险、担心实习生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很多企业不愿与学校合作。二是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电力行业和相关企业电气岗位都属于高危风险岗位,一旦发生安全或者操作事故,校企双方将面临巨大的损失。如2016年广西某高校供用电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发生高空触电坠落造成人身伤亡的重大事故,给企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企业认为能做好安全管理和业务管理已十分不易,再难分出精力兼顾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校也难于向企业提出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硬指标,以至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为企业生产和安全管理让步。三是社会现实思潮挤兑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出,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个主要要素的变化,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环境,它们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要素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都会呈现出新的复杂局面。学生从较为单纯的校园环境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必定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冲击,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效应,即“学生在学校里面听的是一套,在社会实践中的见闻是另一套”,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功效。

(三)学校对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覆盖不足

一是参与校外顶岗实习人数多。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背景下,广西高职校外顶岗实习人数众多。如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参与顶岗实习人数达4 089人。二是实习途径多样化,学生以分散实习为主。教育部等五部门聯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顶岗实习学生的人数不超过实习单位在岗职工总数的10%,在具体岗位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不得高于同类岗位在岗职工的20%。当前顶岗实习主要有“2+1”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学习2年,校外顶岗实习1年)、“2.5+0.5”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学习2.5年,校外顶岗实习半年)和分阶段顶岗实习等教学组织形式,高职院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一般有学校安排推荐、企业主动招纳学生、教师利用个人渠道推荐学生实习等途径。因此高职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不可避免出现区域分布广、实习地点多、人员分散性大、难以集中管理等问题,传统的集中教育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分散实习为主的顶岗实习需求。三是工作性质参差不齐。学生分散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实习,不同性质的单位、不同实习岗位的工作范围和作息时间各有不同,以南方电网及各电力行业生产类企业为例,水力发电站和风能发电站地处偏远山区,生产性岗位以“三班倒”为主,单位性质和工种形式不同,对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如广西电网公司可以通过党校、培训中心等载体开展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其他私营企业则由于条件受限,难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二、提高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途径

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机制,明确划定职责、明确权限使各方认识到自身责任,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确保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实现各方目标。学校主要采取以下路径开展有益尝试。

(一)“双管齐下”构建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一是建立“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学校搭建“学校(企业)—指导教师(思政教师)—企业师徒制”为主线的双线育人网络,明确了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企业师傅的思政任务,形成校内循环和校外循环双系统运行(如图1模型所示)。教务处负责顶岗实习统筹管理,与企业商定人才培养方案,检查监督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完成任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并与企业跟班师傅沟通实践教学情况;企业跟班师傅负责指导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协助企业管理学生,向学校反馈实习情况。具体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为例,学校以“双导师制”为基础,通过推行顶岗实习“五项制度”,即企业导师制、指导教师责任制、辅导员管理制、学生周记制、合作考核制,与湛江宝钢分公司、柳州发电有限公司、麻石水力发电厂、南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平果局等合作企业共建顶岗实习生协议师徒制,形成了具电力特色的现代师徒制。

二是建立校企有效沟通机制。各二级学院与教务处、学工处、招生就业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联动,进企业开展常态化顶岗实习巡查,让学校思政工作走进企业。学校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每年按照电力能源类、财经管理类、智能制造类划分,分专业大类精准举办了专场“学生顶岗实习暨预就业双选会”,为校企顶岗实习合作提供了平台。学校以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为平台,与广西电网公司、大唐电力广西分公司等76家行业企业构建了“行校联合、引企入校、厂中建校”等深度融合产学研模式。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等几十家电力行业公司成立了职教集团。100%的专业或专业群建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分会,100%的专业建立了专属校企合作渠道,为顶岗实习生思政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内引外延”整合多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学校通过“内引外延”的路径,整合多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对顶岗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提前盘活校内思政教学资源。学校明确要求在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业实习实训相关课程教学中注入思政元素,纳入教学档案检查。学校将“两课”教育与“工匠精神”进校园相结合,在校园中让企业先进文化进课堂,如开展“劳模工匠进学校 思想教师进企业”等活动。学校还每年召开顶岗实习动员会,加强学生思想认识、人际交往、安全教育等培训,如根据电力行业安全保障要求高的特点,学生必须通过安全工作规程培训考试方可上岗,解决企业的心理负担。二是构建“网络平台、网上e党支部、思政工作室”三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解决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学校通过在企业设立思政教师工作站,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校园延伸到企业,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第二课堂。如学校电力工程学院与南宁电厂开展“党建联创点亮万家灯火,校企共育‘五爱电力工匠”特色课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保卫南宁电厂的真实事件为原型打造了《守望光明——南宁电厂保卫战》特色情景剧,增强了电力行业实习学生的职业政治素养。三是依托企业资源搭建思政教育平台。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大型国企党校、团校资源,联合企业合作办班,组织学生就地开展党团社会实践活动。在企业内部成立顶岗实习生临时党支部,聘请企业校友担任校外党建指导员,推动党员顶岗实习“1+10”制度,即1名学生党员联系10名学生,以此实施网格化管理,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四是用好企业先进文化、劳动模范这些活的思政教育素材。如以“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万家灯火,一网情深”等先进企业文化理念等对专业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和考核;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校友唐劲军颁发聘任证书,成立了唐劲军大师工作室,并聘请其为工作室首席专家。企业劳动模范和优秀员工的故事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正向作用,能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因势利导”借助信息平台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学校还“因势利导”,借助信息平台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学校总结近年来开展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的创新优势与校外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这对开展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具体而言,学校一是依托校园数字化平台,建立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学生专门管理平台。学校通过清华混合式教育管理平台,启动了“一站式数字校园平台”和“混合式教学在线平台”,建立了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课程。学校通过“校友邦”信息化平台对顶岗实习进行系统化管理,如教务部门可以利用平台监控指导老师和学生顶岗实习的全部工作流程;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发布顶岗实习任务、在线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收集和批改学生实习周记与报告等;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考勤打卡、提交实习周记和实习总结、办理顶岗实习手续、在线咨询技术问题或学习困惑等。二是创建新媒体平台,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充分利用学校官网、易班、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栏。如学校“易班”中心开设了网上思政教师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等网络教育阵地,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时教育和服务学生。三是开展红色教育网络实践课程。通过依托超星学习平台、腾讯课堂等开展红色教育网络实践教学活动,实行线上教学,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摄影比赛等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互聯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程协同教学平台”定期对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开展远程思政教育。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青春电职院”、思政教育专题App定期推送思政元素的文献、视频和链接,加强思政教育的覆盖面。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期间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接受社会检验的重要时期,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对接的关键点,该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规律,又具有其特殊性。广西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一盘棋”的高度,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者合力,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校内外多种教育资源、搭建信息化平台等,推动校企双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发力,才能有效促进广西高职院校校外顶岗实习这一特定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修荣,魏立琴,吕玲花.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J].辽宁高职学报,2014(4).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大学生就业研究专项课题“后疫情时代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立项(2022ZJY1595)、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学习通+团队探究学习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2022JGY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易水发(1983— ),广西灌阳人,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罗异丰)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