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姜楚华 饶龙武
《梦之船》的旋律随着张华指尖的跳动缓缓飘出,轻盈,缥缈,舒缓。一曲终了,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仿佛坐着月亮船在夜空徜徉,穿越了彩云,遇见了星星。”“月亮船飞呀飞呀,最后落在一座长满椰子树的岛上。那里有7个小矮人,他们陪我一起快乐地做游戏。”“这么美妙的画面,你们想和老师一起把它表现出来吗?”钢琴声再次响起,孩子们一边轻轻跟唱,一边随着乐曲律动,三个孩子主动走上前台,用铃鼓为张华伴奏。琴声悠扬,鼓声铿锵,如梦如幻。“好的音乐教学就是要释放天性、培养理性、发展个性,引导儿童借助音乐实践感知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湖北省第四届“教研名师”、襄阳市荆州街小学音乐教师张华如是解读自己所倡导的“适性音乐”教学主张。
用教孩子的方法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1994年夏,张华从襄樊市师范学校(现与其他学校合并成襄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毕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的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幼儿教师。
一个“大学生”去幼儿园教学,张华觉得是“小菜一碟”。然而,第一节课就颠覆了她的认知。课前,她结合自己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进行了充分的备课。不料,课中还没讲到3分钟,孩子们的表现就让她“大跌眼镜”:有的睁着迷茫的大眼睛盯着她的嘴巴,“如听天书”;有的左右摇晃,和同伴嬉戏打闹;有的甚至径直走到别处,对她精彩的讲解置若罔闻;还有一个小男孩直接嚷,“老师,我要上厕所”。正讲在兴头上的张华不得不停下来,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课铃声响起时,張华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几乎原封未动。
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这样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整体而言,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孩子们对张华的教学内容没有太大兴趣,上课时频繁出现各种状况,而张华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维持班级纪律、处理学生纷争上。
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走出当前的教学困境呢?张华找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一位老教师听完她的课,语重心长地说:“小张啊,这都是三四岁的孩子,我们要用教孩子的方法来教学!”“用教孩子的方法教学?”张华一头雾水。另一位老师拍拍她的肩膀,问:“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最爱干什么?”“爱玩!”张华扑哧一笑,内心豁然开朗。
张华开始大刀阔斧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她不再预设大量枯燥的知识,不再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结合幼儿的认知实际,每节课只选择一两个幼儿能够理解的认知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在玩乐中达成教学目标。如教学《在菜场里》时,她创设了“菜场交响曲”情境活动,引导学生自由分组,结合生活经验模仿掰玉米、削黄瓜、剁肉馅等声音,自然展现出多种恰当的节奏型,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感知各种节奏型的不同美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在《花蛤蟆》唱歌课上,她创设了“欢乐的音乐池塘”情境活动,鼓励学生用合适的动作表现音乐角色“花蛤蟆”与“小鸭子”的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边唱边演,体会歌曲的情境美和情感美,感受学习音乐的快乐。她还在《大风和树叶》音乐活动课上引导学生随着乐曲摆动身体,形象地表现狂风、大风和微风的区别,并用跑、跳着走、慢走等反映不同风速下树叶的状态,学生自由地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节奏的强弱和快慢变化,很好地表现了乐曲的节奏美。
一系列情境活动充分释放了孩子的天性,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形成了初步的音乐感知,又享受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理性认知: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2018年8月,已经是襄阳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襄阳市“百名好青年”、湖北省幼儿教师教学风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张华,调入襄阳市荆州街小学任教音乐。
从幼儿园到小学,张华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有自信,加上之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她觉得自己应该很快就能胜任工作。然而,一个月后的一节汇报课让她意识到自己最初的想法是那样“天真”。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唱《叮铃铃》。课中,张华用闯关游戏贯穿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感知歌曲的情绪,通过拍手、搭肩表现歌曲的节奏,通过跟唱、轮唱熟悉歌曲的唱法,并小组合作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学得开心、积极,师生互动频繁、协调,课堂氛围很好,但教学结束后,张华发现很多学生对装饰音、顿音、下滑音等重点知识缺乏基本掌握,对音符的表达效果及效果和情感之间的关联没有明确的认知,演唱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创编的舞蹈更是南辕北辙,与歌曲的意境相去甚远。创设的情境活动有吸引力,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学习,为什么他们不能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并创编出与歌曲意境相符的舞蹈呢?
音乐特级教师张向东看懂了张华的困惑,提醒她:“小学音乐教育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中的音乐教育有根本区别——幼儿园教育重在为学生提供释放爱玩、爱演天性的平台,而小学教育有基本的知识体系,每节课都要完成相应的知识教学任务,仅有玩是不够的。比如这节课,要让学生理解音乐记号,我们就要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架;要让学生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对音符的表达效果以及效果和情感之间的关联产生明确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是舞蹈创编的基础。”
张华如梦初醒:幼儿音乐教学侧重音乐美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而小学音乐教学则要重视对音乐美的理性思考和表达,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音乐的审美特质,知道音乐美在何处,也才能在理解中更好地融入自我意识和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而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张华按照张老师的要求,精心研习了课标、通读了教材、观摩了大量小学音乐名师的录像课。一个多月不间断地学习让张华对整个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学段目标、教学内容等做到了心中有数,对典型课的教学形式有了一定的认知:与幼儿阶段相比,小学音乐课程有明确的“三维”目标,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在音乐表现、音乐欣赏等方面,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所以平时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感性体验层面,让学生凭借形象思维“懵懵懂懂”地感知音乐的美,而必须依纲据本,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让学生学会系统地听赏、评述音乐的美。一句话,要超越感性,进入理性。
对于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有良好教学素养的张华来说,一旦思想认识产生了突破,行动的转变往往迅速而有力度。10月中旬,张华主动申请主讲反馈课,讲授的内容是欣赏古筝名曲《渔舟唱晚》。课中,她先引导学生观赏湖光山色的美景视频、完整聆听乐曲,通过视听通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画面的想象。接着,她引导学生分三段聆听乐曲:第一乐段以歌谣为支架,引导学生通过配乐朗诵感知音乐节奏,概括其“夕阳照湖面”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以画图形谱为支架,引导学生明晰旋律特点,概括其“怡然摇船桨”的音乐形象;第三乐段以唱谱和创编动作为支架,引导学生认识五声音阶、表现乐曲律动,概括其“百舸丰收归”的音乐形象。然后,学生再次完整听赏乐曲,回味并交流节奏、旋律、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与乐曲情绪、情感变化的关系。分段听与完整听相结合,不但使学生明确了三个乐段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而且使学生综合感受到古筝的音色之美和丰富表现力。有了对音乐美的理性认知,学生小组合作创编出了质量很高的舞蹈。
听这样的课是一次美的旅程,襄阳市教科院副书记、副院长郭强说,如果张老师今后能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教学效果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找到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路
郭强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在这节课上,他发现学生整体上学得积极主动,但有一个孩子整节课几乎没张口。
这个孩子名叫小宣,因为小时候生病,声带受到了影响,音色很差,所以平时上音乐课时,他几乎不开口。这个情况,张华早就知道,但她觉得这是孩子身体方面的原因,无法改变,所以没太放在心上。郭强的话如一记警钟敲醒了她——对每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一个都不能少”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尽自己全部努力去关爱孩子、改变孩子的行动。
有着丰富育人经验的张华深知,对于小宣这样因为生理缺陷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孩子,说教起不了作用,真正能促使他改变的,是发现他的兴趣点,并不断强化、放大,让他在持续收获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自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华利用一切机会接触、观察小宣,终于有了发现——小宣对打击乐器感兴趣。经过进一步测试,她还发现小宣最感兴趣的是铃鼓。找到了突破口,张华为小宣定制了个性化培养方案,从铃鼓的起源、结构到演奏方法、技巧等,她将其逐一分解开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小宣一步一步学习。小宣学得很认真,从杂乱到熟练,从生涩到流畅,在“咚咚”的铃鼓声的陪伴下,他在课堂上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活跃。
小宣的表现无形中影响到了其他孩子,有几个孩子找到张华,也要求学习铃鼓。张华灵机一动,萌生了创办铃鼓兴趣小组的想法。兴趣小组很快成立了,张华把前期辅导小宣的课程做了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由于小宣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她鼓励小宣做“小导师”,辅导兴趣小组的其他成员学习。身份的转变让小宣的学习劲头更足了,也更乐意表现自己了。文章开头一幕中,主动走上前台的三个孩子,就是小宣带领的。
目前,张华已经陆续开设了合唱、口风琴、竖笛、葫芦丝等班级兴趣小组,还主持学校鼓号队、合唱团等艺术社团的工作。在兴趣小组和社团教学中,她根据新版艺术课程标准的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录制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自己的音乐生活,发展个人艺术特长;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自由选择表演形式,自主编排舞蹈。这些活动不但给了学生尽情展露音乐才华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而且强化了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了学生艺术特长的个性化发展。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一個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兴趣、成长环境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好的教育不是要求全体孩子“齐步走”,而是认真研究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因材施教,找到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正是张华所倡导的“适性音乐”的核心内涵。
(作者单位:饶龙武,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