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的基础与形态

2023-07-10 05:59郭元祥
教育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体验性劳动育人

郭元祥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完善实践育人体系。长期以来,实践教育缺失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学育人方式现代化的突出问题。2017年以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指导性文件,从中可以看到,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劳动教育,优化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实践学习,强化实践育人,是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本质诉求。

实践育人的基础是缔结学生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将学生封闭在孤立的符号世界或书本世界里。远离生活、脱离社会、知行分离的应试教育弊端,割裂了人的发展与客观世界的必然联系,导致了学生对客观世界理解的断裂和对自我反思的破裂。马克思说,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过程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与自然和社会、与历史和现实深度互动、生动循环的过程。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语言与思维、认识与实践、自然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历史与现实、知识与文化等充满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并不断卷入个体的人格与精神的成长过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必须丰富人的社会本质,缔结学生与客观世界的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在实践中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

实践育人本质上就是引导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在与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活动中获得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首先,人是实践的主体;其次,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活动;再次,实践反映了主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目的性,是人的目的性活动。因此,实践育人也具有与实践观相应的三个本质特征:学生是实践主体、学生与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实践育人首先必须把客观世界引入学生的成长过程,结成学生与客观世界的价值关系,并在学生与客观世界交互作用的活动中得以实现。真正的实践必须在真实的自然情境、社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展开,以活动的方式得以呈现。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是劳动教育课程,都必须向生动的现实世界敞开,必须把学生引向真实情境,让他们亲近自然、进入社会。

实践育人的根本方式是知行合一的体验性活动

作为育人方式之实践不同于人类普遍的实践方式,不是人类全真的实践样式,而是一种教育性实践、体验性实践,是知行合一的体验性活动。实践育人的根本方式是活动,但不是普遍性的人类实践活动,而是具有体验特质的学习活动。维果茨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活动,是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相统一的发展性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也认为:学习是由特定环境决定的多方面的现实存在。其学习观也蕴含着特定环境和实践活动的本质内涵。实践育人的学习活动是基于开放情境的体验性活动,它具有极强的环境依赖性、情境依存性,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是实践育人的学习方式的本质要求。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校园里,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也必将有损于实践的育人价值。作为育人方式的学习活动还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尽管实践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與改造世界两个方面,但作为学习活动的实践从根本上说不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是基于丰富经验和体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形成真确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观念,提升社会态度与社会情感,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劳动教育必须重视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精神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须重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考察与探究、技术体验与职业体验等学习活动。

当然,实践育人之学习活动的根本原则是知行合一。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实践学习活动不是“无知”的实践,而是知性实践与理性实践相统一的实践。我国古代就有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尚书·说命》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其意不是说“知”很容易,而是“知”难“行”更难。知难,即“致良知”之难,建立善的观念之难。行难,即坚持行动直至目的之难。《孟子·尽心》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认为大多数人是“行”而“不知其道”,“知其道”难于“行”,因而“行易知难”。《学记》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表达了“行”之体验、经历、实践的要义。荀子在《劝学》篇中论及知与行的关系时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也强调了“行”之重要;在《儒效》篇中则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意即知与行本是一个功夫,二者本是合一的,不是“两截”功夫。王阳明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也就是说“知”含于“行”,“行”亦含于“知”,“知”乃行之知,即良知;“行”乃知之行,即善行。知行合一是实践育人的根本法则,彰显实践育人功能的教育活动,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社会、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完善实践育人形态,推进育人方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生存与发展最普遍的形式,也是人与客观世界结成多维社会关系的根本途径。实践的主体性、复杂性、开放性和多样性,也决定了实践育人形态的多样性。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针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认知化、课堂化、书本化等弊端,把劳动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要重申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体验性和发展性。在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不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否定,而是进一步突显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当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建构与完善实践育人体系,优化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和实践学习。实践育人体系是否完善,是衡量学校办学方向和教育思想的一把重要的尺子。

完善实践育人形态,首先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总体国家安全、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有机融入实践教育,切实体现实践教育的思想性和方向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生活中成长,把价值观念和品格养成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次,必须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规律。强化和完善实践环节、创新实践方法、丰富实践资源,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研中学、在悟中学。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多样化的主题实践、问题探究、项目学习、技术体验、劳动锻炼,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工具体验、情境体验、方法体验、过程体验,同时注重反思和感悟。最后,开发、利用多样化社会资源,践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封闭的课堂、孤立的认知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实践育人的。学校的教育思想偏差和实践育人资源匮乏是当前阻碍实践育人的两个困局问题,破解这两个问题,是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的当务之急。区域教育资源协同、家校社联动,开发与利用各类实践教育资源,促进实践教育的课程化建设,建设与优化实践课程场馆、实践活动场所、实践学习场景,是推进实践育人方式现代化之必需。

猜你喜欢
体验性劳动育人
从观察生活到更好地生活——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生活化设计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体验性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