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爱国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高质量发展。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应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工作,因此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但在办学实践中,时代发展的诸多挑战,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问题与困境
德育内容标签化。我国中学德育的内涵丰富,全面覆盖人才培养的目标,但在实践中,当学校开展某项德育活动时,往往会为其贴上某个标签,这既掩藏了德育的本质,又使教育失去了生动性和真实性。比如在创建文明城市时,要求“举校上下”记忆、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级部门还会到学校随机抽查,至于其精神内涵、外显形式、行动实践却鲜有人关注。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要通过恰当的故事、特定的情景、榜样的事迹等引导和浸润师生,最终实现行为自觉,这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而非仅仅背诵24个字。
德育方法简单化。传统的德育形式大多是“我说你服”“我管你从”的简单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更忽视了德育的社会情感属性。例如:有的学校将教育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认为德育就是在教室里上思想品德课、开展主题班会,或者组织几次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更有甚者,采取简单的“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学生的社会生活和自主时间,甚至取消社会实践活动。诸如此类“言大于行”的教育,无法真正以开放的视角育人,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何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放的视野和创造的精神。
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是人生目的、使命、态度和理想信念的总和。在开放与变革的时代,青少年所接触的文化更加多元,学校德育也遭受着社会多元价值的冲击,其中不乏消极价值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投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大行其道,使传统的主流价值观被各类杂音淹没。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创新的手段和方法、正面的引领和教导,德育就会苍白无力、困难重重。
社会评价的功利化。学校德育的质量评价糅杂了道德、价值观、法律规则、公共意识等诸多“隐性内容”,是复杂且难以量化的。当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一靠主管部门评价,如德育绩效评估、德育成果展示等,这种“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成为应付检查的简单化、表面化工作;二靠社会评价,每年中、高考后,从街头巷尾的热议到大小媒体的报道,大多是围绕着“升学率”展开,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办学效益几乎无人关注。如果学校工作长期被功利思想左右,甚至被社会舆论“绑架”,那么教育人的理想、情怀可能就会逐渐被蚕食,导致教育失去本真。
归因与分析
德育逻辑有失严密。德育工作应顺应人的发展规律。举例来说,一些中小学开展的“喜迎二十大,争做好少年”主题教育中,教师缺乏对儿童认知规律的把握,除了照本宣科地介绍“二十大”的主要内容外,并无其他解读和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思政课也成了概念、口号的灌输课。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应是从“小我”逐渐走向“大我”的过程,应该从珍惜自我、关爱他人、热爱集体、喜爱学校等做起,逐步上升为人格修养、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三观”,有层次、有规律地展开。
不同学段各自为政。在德育的推进过程中,衔接不紧密、学段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由于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思维,价值导向与知识的系统融合不够,导致内容存在重叠或过渡性断层。一方面,不同学段的教师一体性意识不强,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特殊学生、特殊现象只求短暂平稳,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另一方面,德育的过程性评价未能贯穿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的学校即便开展了成长档案管理,其功能也仅仅是资料保存,缺少针对性措施和方法。如果德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总以过去的道德标准和德育经验教导现在的学生,从教育效果上来看是存在错位的。
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传递的是正道、正念、正能量,但校门外的社会却充满了挑战、危机和汹涌的波涛。从“象牙塔”走出的学生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理性判断是非曲直,是学校德育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再者,当下学校和社会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尤其是家庭教育在“成人”与“成才”上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明智的选择,导致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受限,社会适应能力较低。
网络资讯裹挟侵扰。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一是海量网络信息参差不齐,不具备甄别能力的学生容易受不良信息侵扰;二是在虚拟网络空间弱化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感,负面信息和谣言充斥网络,主流价值观被娱乐化,学生的精神底线遭受冲击,心理健康问题频频出现……这些都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与网络空间的博弈也倒逼学校不断审视,如何才能将德育的触角延伸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探索与突破
知行合一,连接生活、强化体验。德育工作的核心是教学生怎样做人,强调知行合一。德育要主动连接社会生活和实践体验,如果只有说教而没有行动,即使道德再高尚,也只能是“理论专家”。生活实践是检验德育成效的最好载体,脱离生活实际,用所谓的量化标准来评价德育成效,毫无意义。比如学生都懂得“勤俭节约”“节俭是美德”,也都读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名言,但大多数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渥、家长娇惯,即便在学校接受了理论教育,在生活中也很难做到节俭。如果组织学生到贫穷山区开展公益服务,感受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体验生活的艰辛,学生的理解自然更深刻。
上下贯通,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强调全链条衔接,重点是明确不同学段的德育目标,实现立体评价,使德育循序渐进、关联生活,有效解决德育衔接不当、不同学段各自为政的问题。目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尚处在探索之中,就基础教育而言,由于一些学校不是K-12学制,因此在衔接上既要关注纵向也要关注横向;而对于K-12学制学校,在空间和时间上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可以通过教研联动、研发校本思政读本和课程等,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多方联动,德育没有旁观者。当下,不少学校在提倡“课程思政化”“思政课程化”,这是从学科课程的思政属性和思政课程的推进策略角度来考量的。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立德树人”的课程化体现;思政课程化,指的是思政课要用结构化的思维强化教学效果。此外,家庭和社会要与学校多方联动,成为德育的参与者,营造健全、健康的教育发展样态,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
丰富课程,让德育变得更有效。当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大多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重要节点、重大节日也融入一些德育活动,但因为对德育课程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构建,导致实效性不足。笔者认为,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学校要积极营造“事事皆德育”“时时有德育”“处处显德育”的育人氛围。首先,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日常细节,都要有具体的德育目标。比如运动会,除了比赛,还要有规则意识、比赛纪律、集体意识等的教育。其次,德育活动不是一时之兴、一时之事,需要久久为功。比如学雷锋活动,有的学校唱雷锋、学雷锋、画雷锋等活动频繁,但等学雷锋月一过,就不再持续推进和深入实践,导致学雷锋成了一种活动形式而非精神植入。最后,德育工作要营造全域育人的环境,形塑人格、陶冶情操。
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德育亦然。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应抱怨、等待、隔岸观火,而要积极面对、开拓思路、勇于探索,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