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早期教育素养现状及其提升策略

2023-07-10 06:23谢文澜沈纾丹傅奇丹徐宪斌袁静
中华家教 2023年3期
关键词:评估指标家庭教育

谢文澜 沈纾丹 傅奇丹 徐宪斌 袁静

关键词:家庭早期教育 教育素养 评估指标 家庭教育

一、引言

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起点和基础,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0 ~ 6 岁的儿童来说,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家庭。[1]2017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2021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明确要求“加强对家庭照护和社区服务的支持指导,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家长是家庭教育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在家庭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2] 但从当前家庭早期教育现实情况来看,家长在如何为“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3][4] 其中,在推进家庭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养是摆在家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家长的教育素养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5],对孩子早期认知发展、情绪表现、人格发展、社会行为、学业表现均有重要影响,如Gordo 等人(2020)发现,婴幼儿期家长在教养过程中对孩子心理状态识别的能力与孩子情绪调节的能力发展密切相关。[6] 因此,对家长早期教育素养和评价指标的探索,有助于提升家长早期教育素养,并为我国家庭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精准开展、托育体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以及积极生育政策的可持续、高质量实施奠定基础。

综上,本研究尝试构建家长早期教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指标对家长早期教育素养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分析家庭早期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科学阐述家庭早期教育理念和行为,为完善相关教育政策和社会支持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二、家长早期教育素养内涵与结构

素养是个体内在稳定、持久的品质,是个体基于完整的人的立场,经过长期、足够、广泛的知识、思维训练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7] 家长教育素养是家长从事家庭教育的能力和素质。对于0 ~ 6 岁的儿童来说,教育不仅包含“教”(即教育),还包含“育”(即养育)。原亚兰(2016)认为0 ~ 3 岁农村家长育儿素养包括育儿专业知识与技能、育儿方式与观念和心理素养。[8] 王乃正等人(2013)认为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应包括确定孩子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角色承担能力和学习能力。[9] 王悦(2017)的研究表明,3 ~ 6 岁幼儿家长教育素养结构由教育能力、教育理念、自我教育、文化素养、心理环境和现代教育六个因素构成。[10] 夏月(2019)提出,3 ~ 6 岁儿童家庭教育素养包括父母教育观念、父母知识素养、父母教育能力和父母反思意识。[11]

综上,家长早期教育素养指家长在进行早期养育和教育过程中所具备的知识,认知和技能的实践,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它的内容结构包括养育、教育知识,技能以及态度价值观;它的功能结构包括基本素养(即用于应对不同情境的一般素养,如知识、观念、心理能力等)、情境素养(即在不同情境中具备的特定素养,包括不同教育技能,如沟通能力、引导能力等)等。早期教育素养的作用是帮助个体胜任家长角色,激发教育潜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基于此,通过前期访谈和问卷调查,在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素基础上提取出适用于家庭早期教育情境的功能结构,包括基本素养(心理素养、教育素养、信息素养、学习素养),以及个体基于基本素养用以应对不同教育情境的教育能力,即觉察能力、沟通能力、引导能力、应对能力。基本素养是家长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长提升四种教育能力的基础支撑,其主要体现为家长心理健康水平、教育水平、信息化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觉察能力、沟通能力、引导能力和应对能力得以在家庭早期教育情境中发挥有效作用,并持续更新。觉察能力是家长感知自身以及儿童早期发展变化规律和发现家庭教育问题的能力,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前提。沟通能力是家长能与孩子、家庭成员以及家庭相关的社会人员进行有效交流以及进行理念、思想、情感等信息交换的能力,是开展家庭教育的手段。引导能力是通过亲子陪伴、兴趣引导、家风营造等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儿童的能力,是开展家庭教育的方式。应对能力是家长应对消极情绪解决家庭冲突及问题的能力,是开展家庭教育的核心。

本研究尝试在此基础上对0 ~ 6 岁儿童家长早期教育素养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

(一)調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宁波市0 ~ 6 岁儿童家长,调查样本通过分别对宁波市10 个区县(海曙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鄞州区、奉化区、余姚市、慈溪市、宁海县、象山县)以及高新区、杭州湾随机取样获得。调查方式为线上平台问卷发放与回收。

研究共收回问卷9 096 份,其中家长角色为母亲、父亲的有效问卷共9 020 份。家长平均年龄为34.25±4.89 岁。母亲7 376 人,占81.77%;父亲1 644 人,占18.23%。家长学历大部分在本(专)科以上,为6 549 人,占比72.61%。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月收入总和的平均)6 500 元以上的有4 931 人,占比54.67%。城市家长5 270 人,占比58.43%;农村家长3 750 人,占比41.57%。样本基本信息见表1。

(二)调研工具

一是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用于采集调查对象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地区等信息。二是自编《家长早期教育素养调查问卷》,通过对宁波市10 个区县以及高新区、杭州湾进行随机抽样访谈,根据家长早期教育素养结构构建问卷,该问卷由5 位教育学、心理学专家论证,内容包括基本素养、觉察能力、沟通能力、引导能力、应对能力五个维度。采用Likert 5点记分,其中1 分代表很不符合,5 分代表很符合。每个维度单独计分,维度得分越高,代表该维度能力越强。该调查问卷在前期研究中随机抽取626 位家长填写初测问卷,经分析,前27% 和后27% 两组被试在各项目得分上差异显著,经探索性因素分析,保留39 道题目,项目荷载值在0.40 ~ 0.77,KMO 值为0.98,巴特利特球形检验p<0.001。随后随机抽取520 位家长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χ2/df = 4.18, TLI= 0.85, CFI= 0.86, RMSEA = 0.08, SRMR = 0.04。本研究中该量表总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98,各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94、0.96、0.96、0.96、0.94,问卷信效度良好。

(三)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5.0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值± 标准差进行描述统计,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方差分析探索各变量之间的差异。

四、研究结果

(一)家长早期教育素养现状

在获得各维度均值后,将其与问卷条目的中位数“3”进行单样本t 检验,发现各维度素养水平均高于量表中位数。觉察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分最高,随后是引导能力、应对能力和基本素养,具体见表2。

(二) 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与家长早期教育素养的关系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年龄与家长早期教育素养(基本素养、觉察能力、沟通能力、引导能力)的关系进行探索发现,年龄与教育素养得分呈负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五个方面的教育素养得分降低(r=-0.07, -0.05, -0.05, -0.05, -0.05,ps<0.001)。采用方差分析,探索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长在教育素养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均差异显著[ 月收入F(4, 9019)=118.10, 90.73, 85.95,85.88, 75.16,ps<0.001;受教育程度F(4, 9019)=146.40,93.26, 89.90, 92.58, 60.28, ps<0.001]。进一步采用事后检验(Bonferroni 校正)发现,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个体,其教育素养得分越高,具体见表3、表4。

(三)地区对家长早期教育素养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地区对早期教育素养有显著影响,城市家长五个方面教育素养显著高于农村家长,具体见表5。

(四)家庭结构(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家庭)对早期教育素养的影响

独生子女家长在基本素养、觉察能力、沟通能力、引导能力上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家长,在应对能力上无显著差异,具体见表6。

(五)家长角色对早期教育素养的影响

家长角色对早期教育素养影响显著,母亲在觉察能力和沟通能力上显著高于父亲,在基本素养、引导能力、应对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7。

五、讨论与建议

当代家长在早期教育、养育上的需求和困境已与过去不同,对家长素养的重视与培育,能更好帮助其适应新的教养生态环境中的“家长”角色要求。本次调研发现,家长早期教育素养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量表中位数,且觉察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分最高,但基本素养得分相对较低。家长年龄越高,早期教育素养得分越低;家长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早期教育素养得分越高。城市家长在五种教育素养上得分均高于农村家长。除去应对能力,独生子女家长在其他维度上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家长。母亲在觉察能力和沟通能力上得分均高于父亲。综上可见,不同维度早期教育素养之间发展不平衡,且受到年齡、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区、家庭结构、家长角色等因素的影响。

(一)准确识别家长早期教育素养存在问题

横向比较发现,相比于其他四种教育素养,家长基本素养还有待提升。第一,基本素养往往是许多家庭开展早期教育的基础,尤其是心理素养。在儿童0 ~ 6 岁期间,家庭矛盾和冲突最为频繁,家长调节好自身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养育、教育孩子时遇到的问题尤为重要,而该素养也是其他素养的基础。第二,对早期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知识的了解,可以有效缓解家长养育孩子的焦虑和困惑。家长应遵循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促进孩子身体、心理、社会性等的全面发展。第三,提高家长信息素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家庭教育,提升家长的养育、教育核心能力。第四,培养家长终身学习的理念,现代化社会对家长教育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不断更新养育和教育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教育素养、信息素养,是家长个人以及家庭适应现代社会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的重要方式。另外,该横向比较也从侧面反映出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欠缺,进而提示亟须构建家庭早期教育支持体系。

(二)系统构建家长早期教育素养支持体系

家长早期教育素养的提升,不仅要依靠家长自身的力量,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发力,多方联动,构建共育共赢的支持体系。具体来看,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持。2022 年4 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1 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 年)》提出,到2025 年“覆盖城乡、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更加健全”。2019 年修订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成为全国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和家庭教育指导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依据。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多部门联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支持。二是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幼儿园、托育机构面向社区和家庭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指导,通过现场咨询、播放宣传片、家长课堂等形式,为家长提供婴幼儿养育、教育指导。三是推动社区建设专门提供家庭养育小组活动的婴幼儿家庭养育驿站,配置养育小组活动玩(教)具,培训师资,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和实训基地,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医疗、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及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医、防、护”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发展,為婴幼儿家庭提供养育指导。

(三)精准提升家长早期教育素养指导服务

调研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区、家庭结构、家庭角色的家长在早期教育核心素养上存在差异。这提示家长对家庭早期教育指导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一是融合运用家庭教育大数据,推动资源融通共享、落地应用,拓展家园、家校、家社共育的数字化服务渠道,为新婚夫妻、孕期夫妻、婴幼儿家长等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指导服务。二是搭建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有针对性地服务不同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区家长的差异化需求。三是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均衡发展机制,构建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家庭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家庭教育优质资源向家庭教育工作薄弱地区倾斜,开展家庭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帮扶行动。四是推动发展个案面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个性化、精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关注多孩家庭家长需求(如将混龄教育思想融入多孩家庭早期教育指导中)。重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大力宣传父母共育的抚养模式,鼓励父亲从养家者向养育者的角色转变,提高父母间的相互支持,形成较高的养育一致性,帮助父亲在正确认识父亲角色和职能的基础上,建构父亲角色,增强角色代入感。

综上,家长早期教育素养指标体系构建,有助于对家长早期教育能力进行数字刻画,帮助相关政府部门、研究者全面、客观了解家庭早期教育发展现状,为推进全域家长教育素养培育机制和评价机制建设,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家校合作,完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猜你喜欢
评估指标家庭教育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商誉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探析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元评估
以评估指标为依据,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企业高层次人才评估指标机制研究
行业型高校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