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07-10 00:52:10常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7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初中音乐培养策略

【摘 要】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明确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培养學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全面转变音乐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技能教学模式转变为素养教学模式,有效增强初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美学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初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展开了相应的探讨,而后对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鉴赏作品的选择要点和原则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的具体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音乐教师开展高质量的鉴赏教学活动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7—165—03

引言

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需要选项合适的音乐鉴赏作品,配合科学有效的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和策略,构建更加灵活和高质量的初中音乐课堂,让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中学习到相对专业的音乐鉴赏技能和音乐审美素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初中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目标,对学生的综合全面成长有重要的积极价值。因此,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培养初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作用

(一)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有效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在音乐作品欣赏和品鉴中感悟音乐作品中所带来的力量,通过音乐中表达出来的各种思想情感,包括愉悦的、欢快的、悲伤的、畅快的、压抑的表达来抒发学生心中的思想情感,使得学生能够在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心理和思想上的熏陶,让学生能够将特定阶段下的压力释放出来,并且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打动人的歌词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促进其艺术素养的提升[1]。

(二)增强学生美学素养

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实际上也是一个增强学生美学素养的过程,能够通过对音乐之美的认识和评价来帮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有效引导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通过优秀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独特收获。例如在传统优秀音乐艺术的欣赏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认可度,让学生能够鉴别市场上无意义的“口水歌”和真正有价值和艺术美感的音乐作品。

(三)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通过具体的优秀音乐作品欣赏评价和鉴赏,能够调动起学生多音乐的兴趣。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音乐的注入能够释放压力,舒缓情绪,使得学生感到舒心,因而会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得一些有天赋并且喜欢音乐的人能够初步进入音乐世界,掌握一些音乐鉴赏的专业知识,促进其更加主动深入地去学习音乐,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时鉴赏作品的选择原则

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时应当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通过具体的优秀音乐作品解读和鉴赏评价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素养和能力。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鉴赏作品,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而在初中音乐教师选择具体的音乐作品时,需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严谨性

在挑选用于初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评价教学作品时需要秉持严谨性的原则,选择一些作词作曲都比较严谨的作品。因为这类音乐作品往往更加便于鉴赏,具有一定规律性,有利于在初步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时应用其中,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

(二)代表性

其次,初中音乐教师还需要坚持代表性原则,从众多中西方、古代现代、不同乐器、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庞大音乐作品库中选择相对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因为初中音乐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所能够接收和掌握的内容也有限,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教材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各音乐作品,开展有效的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具有代表性的音乐鉴赏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形成相应类别音乐的鉴赏方法和要点[2]。

(三)多样性

由于学生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在选择音乐鉴赏作品时也不能局限于某一类特定的音乐作品,而是需要尽可能多地涉及各种音乐作品,让学生能够充分尊重各种音乐作品和音乐种类。基于此,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作品来开展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鉴赏能力培养教学活动,结合主观审美和情感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组建音乐鉴赏小组,开展丰富的音乐交流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建音乐鉴赏小组,用于开展音乐作品的鉴赏交流活动,学生间展开充分交流,使得音乐素养和乐感更高的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音乐素养相对缺乏的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鉴赏交流来互相交换体验、感受、想法,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创新意识,能够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音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3]。初中音乐教师可以按照座次就近的原则划分鉴赏小组,将前后左右桌四人划定为一个小组,在课堂上开展音乐作品鉴赏和评价教学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音乐交流,不限制小组探讨的内容,围绕音乐内容、内涵、思想情感、旋律、歌词等展开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鉴赏与评价,有效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例如,在《雪绒花》这首音乐作品的鉴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先播放两至三遍歌舞,而后单独播放纯音乐,展示中文歌词,先不着急让学生学会歌唱,而是让学生根据音乐体验来展开小组探讨。为了引导学生的探讨方向,音乐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引,让学生根据主观的“听”感,来讨论这首歌曲的情感基调,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对“雪绒花”进行探讨,对创作者而言,雪绒花代表了什么。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想法,能够更加交融获得更多的想法和观点,有效优化了学生对音乐歌舞的理解,并且带动了一部分缺乏音乐兴趣和素养的学生也参与到音乐鉴赏评价和体验活动中来。

(二)积极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振

初中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振,通过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得学生能够深度融入音乐作品当中。由于部分音乐作品所构建的情境比较特殊,并且时间较为久远,学生对相应的场景和情境较为陌生。因此在体验感悟音乐作品内涵时往往难以有效地获得真实和贴切的感受[4]。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创设具体的音乐情境来重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场景,然后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引发学生心灵情感共振来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更加客观真实地去评价音乐的时代价值,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音乐体验情境中多观察、多体验、多表达,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十送红军》这首歌曲的鉴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先明确这一首歌曲的背景和所描绘的场景是红军长征。而学生对这些历史内容的体验感相对较弱,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红军长征时的网络剪辑视频来让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环境,以此来歌颂英雄,弘扬长征精神。学生在视频中能够更加获得更加直观的体会,而后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跟唱、学唱、独立歌唱的方式来增强对《十送红军》这首歌深刻内涵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

(三)把握作品创作背景,深入挖掘作品内涵

初中音乐教师在应用具体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时应当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树立正确的音乐艺术欣赏和鉴赏意识,不仅需要针对音乐作品的旋律词曲展开相对客观和专业的鉴赏和解读,还需要从旋律和词曲中深入解读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培养其更加全面多层次的音乐鉴赏习惯。不同的时期、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的风格、演奏技巧、演唱方式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也具有一定共同性。

而音乐作品的共同性则来源于其创作背景,一般在同一个创作背景下的音乐创作往往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内涵。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先详细地介绍创作者的生平、创作习惯、音乐作品的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预想所学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而后,初步的音乐作品学习完后,音乐教师再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故事背景展开讲解,使得学生在音乐鉴赏时能够带着时代目光,将个人的感悟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

(四)影视音综合展现,增强学生音乐体验

初中音乐教师还应当合理充分地应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为学生构建一场场视听盛宴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课堂鉴赏活动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应用多媒体放映设备,在教室的电视屏幕或者投影仪上播放影视音综合的视频,充分调动其学生的各个感官,综合感悟音乐之美,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鉴赏活动中来,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5]。例如,在《新疆之春》这首音乐的鉴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先应用视频剪辑制作软件,在网络上搜集新疆春天的美景,包括伊利的喀拉峻草原、赛里木湖、果子沟等地的图片、视频等,剪辑成视频,以《新疆之春》的音乐为背景,将美好的美景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放映出来,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完美地掌握《新疆之春》所想要表达出来的内涵。另外,初中音乐教师还可以就同一个视频配上不同的音乐,一个是契合度较高,相得益彰的视频,一个是契合度不高,视频内容和音乐不匹配的视频,通过对比放映、评价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音乐作用和不同音乐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和价值,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意识。

(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抒发感想

音乐艺术的鉴赏和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感受,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而不是笼统地用单一的音乐鉴赏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全部刻板地按照相应的技巧来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初中音乐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抒发自己对相关音乐作品的主观感受,让学生不仅能够欣赏音乐之美,还能够将相应的感受表达出来,传递音乐之美。并且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较为敏感的阶段,对音乐的理解有所不同,音乐教师需要尊重和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的体会,将人生经验和体会与音乐作品的内涵結合起来。

例如,在《雨打芭蕉》这一首我国传统的民间器乐曲的鉴赏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在婉转的词曲中感到悲凉和愁绪,有的学生可能将重点放在旋律上而更多的感受到的是悠远宁静。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尊重各种想法和表达,并且基于此让学生对《雨打芭蕉》进行赏析和评价,从其韵律和词曲给人的感受来进行阐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学生独立自主鉴赏音乐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全面转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和鉴赏教学活动,不再以单纯的教会学生唱某首歌为教学目标,而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核心素养为目标,全面促进初中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初中音乐教师应当组建音乐鉴赏小组,开展丰富的音乐交流,让学生间能够充分交流音乐鉴赏体验。而后还需要积极创设音乐情境,唤起学生情感共振,并且把握作品创作背景,深入挖掘作品内涵,从艺术主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另外还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影视音综合视频,为学生营造完整的视听盛宴,增强学生音乐体验。最后还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抒发感想,促进学生独立自主鉴赏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璠.浅谈高职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2021(33).

[2]杨倩.钢琴音乐作品在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分析[J].戏剧之家,2022(12).

[3]陈俞敏.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8).

[4]葛小琴.落实“主体参与”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改革[J].北方音乐,2018(21).

[5]葛江云.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9(11).

作者简介:常艳(1979—),女,吉林舒兰人,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现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实验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初中音乐培养策略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02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24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