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同一性塑造的心理学策略

2023-07-06 01:00朱俊卿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归因心理健康儿童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其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建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为塑造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同一性,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准确认识自己的现状并做出合理的评价,明白自己的优缺点;在满足正当需要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确立能够实现的新目标,保持进步的动力;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经验,提高实现预期目标的自信心,培养自我效能感;教育他们对各种问题进行合理归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遇到的困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 键 词 自我同一性  心理学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

引用格式 朱俊卿.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同一性塑造的心理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3(18):58-62.

青少年正处于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过渡的关键时期。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并认为该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1]我国学者一般把自我同一性通俗地理解为对“我是谁”“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坚定而连贯的意识。也就是对成长过程中做过努力后形成的现实自我、自己预期的目标和怎样才能达到目标三个部分的认识[2]。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自我同一性达成的青少年,能够形成一致的性别角色、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成长为富有责任感的、积极健康的公民。反之,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性,或者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的青少年,就会感到痛苦,进而不能很好地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3]。

农村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4]。本课题研究中具体指中学阶段在校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少男少女正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二次高峰,身体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蓦然发现自己已经是“大人”了,突然觉醒的“自我”让他们希望扮演全新的社会角色,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另一方面,他们的认知能力、人格特点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社会经验也比较缺乏,因而在努力追求独立和自尊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种种困惑和矛盾,尚无法解答“我是谁,我是什么样子,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等问题。这些自我同一性问题正在困扰着农村留守儿童,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育并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不仅对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而且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有用的人才所必需。同时,为了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渴望社会、学校、父母能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引导。所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上的及时性、迫切性,学校理应成为主战场,教师成为主力军,帮助并指导农村留守儿童达成自我同一性。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将来准备做什么的问题。

一、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准确认识自我

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于个体的心理、行为表现及个人在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协调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农村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没有太大价值,结果就产生了自卑感,做事缺乏胜任的信心,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盲目乐观,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结果往往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难以与人有效合作,或被他人拒绝,或被群体孤立。所以,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自我评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当他们发现自我评价与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一致时,就会产生安全感,对自我评价充满信心,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适应周围环境;反之,当他们发现自我评价与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差距甚远时,就会无所适从,与周围人的关系不协调,感到紧张不安,甚至产生焦虑,丧失安全感。长此下去,就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1.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教师要启发留守儿童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有利有弊,虽然减少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遇到困难与问题时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的爱护和帮助,但是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他们的各种物质需要得到了更好的满足。教师应该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看到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对他们的爱护,不是抛弃,不能因为无法和自己父母相守就心怀不满甚至怨恨。还要教育他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就沾沾自喜,应该利用优越的条件搞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辛劳。

2.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悦纳自己

悦纳自己的实质就是要包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发自内心地相信“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扬长避短,就能够取得成功。为此,教师要和留守儿童一起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独立性强,自己的事情基本上能够自己做;适应性高,能够与不同的伙伴相处;比较勤快;等等。不能仅仅盯着自卑、孤僻、逆反等心理问题不放,给他们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时可以适当地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缩小他们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让留守儿童更好地悦纳现实的自己,从而愉快地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3.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借鉴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进行自我评价

对于来自别人的真诚的、善意的、积极的评价,特别是来自老师和邻居的评价,要倍加珍惜,并以此增强自信心;对于来自别人的假心的、恶意的、消极的评价,则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加以分析,决不能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4.教会农村留守儿童通过与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同学的比較来评价自己

为了树立农村留守儿童进步的信心,在进行社会比较时,有时可以选择能力和水平比自己低而成绩和自己基本相同甚至稍好的同学,也可以选择能力和水平比自己高而成绩和自己基本相同甚至稍差的同学,通过分析对比,让他们认识到勤能补拙,自己努力才是进步的关键。

二、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动力源泉,是动机、信念、理想等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因此,只有认识并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对美好未来产生向往。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低级需要对行动的推动力量比高级需要更加强大,人的低级需要满足后才能产生高级的需要[5]。一般说,在前四种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6]。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学生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自我实现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他们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在现实生活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但是,他们从监护人那里得到的爱是有限的,有时是畸形的溺爱,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监护人的溺爱并不是真正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尊重,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尊重需要实际上满足程度是很低的。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所激发的好胜心、求知欲不够强,不利于继续进步,而当他们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不能够知耻而后勇,常常会消沉或自暴自弃。

为了充分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尊重需要,学校尤其是任课教师对成绩差者应该不放弃不抛弃,开展鼓励为主的说服教育,加强家校合作,指导监护人提高监护能力。某种意义上说,监护人在滿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尊重需要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监护人要主动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各种活动,让他们体会到爱和被尊重,为此,学校要想方设法组织、开展有趣的活动,吸引监护人参与,使互动成为真正的友好交流。

在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低级需要后,激发和满足他们的高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现实。教师的任务不是替农村留守儿童确立自我实现的目标,而是帮助、指导他们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梦想。对有潜能、学习成绩好的农村留守儿童,要鼓励他们立足于学好各门课程,争取考上好的大学,将来靠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做好工作,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对比较努力但成绩仍不理想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要求他们尽力学习目前的课程,即使考不上大学也要争取做有知识的劳动者,从事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一目标看似不高,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却是非常现实的,是相当好的自我实现目标。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将来做什么工作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大问题,但却是比较抽象的、模糊的,教师要帮助制定一些切合实际的小目标,坚决实现,以此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例如,每个学期各门课程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相对于升入高一级学校而言就是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每周按时完成作业、当好值日生、根据需要买饭菜等都是实现学期目标的组成部分。这样看似高大上的自我实现需要就比较容易达到了。因此,教师要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实现需要,就应该使他们有成功和获得赞许的机会,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要重视和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成功。

三、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7]。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便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有效地实施这一活动。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来源于成功经验、生理和情绪唤醒状态、替代性经验以及社会性劝说[8]。成功经验是个体自身的直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关键信息源。替代性经验指的是作为榜样的其他人成功完成的行为。生理和情绪的唤醒水平与社会性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依据自我效能感理论,要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第一,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认识,让他们清楚自己能力的长处和不足。教师要鼓励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坚持独立完成,对自己可能做不好的事情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打消他们请同学帮忙解决问题没面子的念头。这一做法简单易行,对树立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很有帮助。第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成功经验。自信心不足的农村留守儿童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相应地减少了成功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为这些留守儿童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让他们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成功经验,对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者可以适当降低作业难度,对作业中的难题可以提示一些思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答,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第三,从自身进步中体验到成功。要增强自信心、胜任感,个人就必须确立自我参照目标,从自身变化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同班上优秀生相比,会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教师要引导他们同自己的过去比,学习成绩、遵守纪律、做好事、文明礼貌、记忆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发现进步,均能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第四,让农村留守儿童从替代性经验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即通过观察学习能力相近者的学习行为来培养自信心。教师介绍杰出人物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是必要的,但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还要让他们学习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

四、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学会合理归因

作为社会的人,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不同的归因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找到合适的原因有利于进步,不当的归因则会妨碍进步。教师需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合理归因,促进他们努力向上。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三个维度:稳定性、原因源、可控性,包括六个主要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9]。每一个因素对学习、行为动机都有重要影响,教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做出最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归因。

1.指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看待父母外出打工的客观实际

父母外出打工本身不会使农村留守儿童必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归因方式方法也就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而产生的。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对父母外出打工的归因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其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要指导农村留守儿童把父母外出打工归因于父母对儿女的爱护,目的是改变家庭贫穷的面貌,让儿女过得更幸福,而不是不喜欢他们或嫌弃他们不够优秀。通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的前后变化、与左右邻居的对比,让他们认识到正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才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自家的经济条件,自己的物质生活才丰富,这是父母对他们疼爱的具体体现,是疼爱他们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对儿女负责任。这种归因有利于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责任心,让他们学会对父母感恩,对自己及家人负责,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拼搏精神,懂得像父母一样通过努力拼搏来改善现状。如果将父母外出打工归因于父母嫌弃他们,必然会产生哀怨情绪,进而引发多种问题,归因于其他方面同样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积极、健康、乐观的人格特征。

2.指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看待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重大,主要表现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未来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安全感与归属感、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情绪的社会化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与同伴的关系有好有坏,归因的结果则决定着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无论同伴关系好坏,教师应该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反思自己对同伴是否真诚、尊重、平等,让他们认识到只要对同伴真诚,尊重同伴的人格和意见,平等对待自己的伙伴,就能够成为好朋友,否则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如果归因于让同伴分享了多少实物,或者归因于相貌俊美或者归因于自己能言善辩等功利性动机,那么就交不到真心朋友,利在友谊在,利消朋友散。这种归因教育实际上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很好的交友指导,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交友质量,还可以感受到来自同学、老师的关爱,有效弥补父母关爱的缺失,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指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看待学习成绩

让农村留守儿童对学习成绩进行合理归因的关键是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区别对待,如果照搬归因理论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切不可归因于能力这一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这样容易挫伤其自信心,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好成绩,进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将成绩差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特别是对比较自卑者更应该这样归因。借助于能力相当成绩较好的同学的成功经验,教育他们只要也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是偶尔一次没有考好,可以归因于运气不佳,让他们不必纠结于暂时的失败,保持一颗平常心继续努力。成绩较好的农村留守儿童,分为谦虚谨慎型和骄傲自满型两大类对待比较合适。一贯谦虚甚至带有自卑感的农村留守儿童取得好成绩首先应该归因于个人努力,其次是能力强,这样归因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不宜归因于运气好、题目容易等外部因素,这样不利于激发学习动机。针对比较爱骄傲自满的农村留守儿童,取得好成绩时可以归因于运气好、题目容易等外部因素,也可以归因于个人努力,但不宜归因于能力强,因为归因于能力强会助长他们的骄傲自满情绪,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即使学习不努力也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严重妨碍他们在学习上积极主动性的发挥。

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农村留守儿童显得更加重要。接受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留守儿童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适应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1.预防和治疗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当然更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主要的执行者。教师组织、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同时还要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少数已经存在心理問题的学生进行治疗。因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应该给予特别关注。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主要是解决、矫治已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如厌学、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忧虑、紧张、强迫行为等;不良行为问题,如撒谎、打架、胆怯等;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身心疾患,如失眠、神经衰弱等。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艰苦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或者初始状态,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塑造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铸就其健全人格。为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训练。同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训练要加强,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提高针对性。健全人格培养的重点工作首先是训练、养成他们的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提高适应社会压力的能力。其次是人际关系指导,让他们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情况的技巧和能力,如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第三是情感教育,即教会他们体察、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掌握有效控制、调节和宣泄消极情绪的方式方法。第四是自我心理修养的教育,也就是通过训练和指导帮助他们悦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最后要适当进行性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可以为提高其他课程教学效果创造良好的心理背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上好这门课,对学生负责。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真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配备高水平的主讲教师,保证相应的课时,这是做好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前提保障。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出力,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课孤军奋战,应该形成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局面。

综上所述,为了塑造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可以从心理学视角在五个方面提出对策,每个方面紧密联系,协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同一性的同时又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应该教育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认清自己的现状,首先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在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基础上,通过逐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正当需要,帮助他们确立自我实现的现实目标;借助实现阶段性的小目标使农村留守儿童积累成功经验,有效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既回答了怎么实现目标的问题,又让他们对实现预期目标充满信心;指导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合理归因,使他们乐观地接受现实的自我并对预期目标感到满意,同时增强自我实现的自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为实现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3] Erikson E H.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Norton,1968:98,102.

[2] 马翠霞.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涯发展的关系研究[D].保定:河北师范大学,2019.

[4] 朱俊卿.论农村留守兒童心理问题研究趋势[J].教育探索,2009(07):133-134.

[5][6] 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04):370-396.

[7][8] 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 Hall,1986: 274-278.

[9] Weiner B.An attribution theory of motivation[J].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2012(01):135-155.

[作者:朱俊卿(1965-),男,河南商水人,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归因心理健康儿童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留守儿童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