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2023-07-06 15:43王佳影王春雨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特色课程民族文化音乐教育

王佳影 王春雨

摘要: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历史性等特点,民族器乐、民歌旋律、民俗舞蹈、方言等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域历史背景、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等因素都是深挖民族文化的抓手。音乐作品与民俗风情息息相关,多角度解析音乐作品,能够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理念陈旧、手段僵化等问题,并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音乐教育具有弘扬民族文化的价值,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并助力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根基,学生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只有传承民族文化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奋进。基于此,要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从民族文化传承视角出发探析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策略尤为重要。文章基于民族文化传承视角,分析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现状及策略。结果表明,教师要坚持传承性与时代性兼顾、专业性与人文性兼顾、普适性与层级性兼顾、全面性与针对性兼顾的基本原则,改进教育理念、内容、手段及教评方式,提升音乐教育水平,有效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音乐教育;特色课程;教评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交融,部分学生的文化思想可能受到侵擾,动摇文化根基[1]。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信仰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肩负着指引学生树立正确文化观的重担,要使学生能利用音乐传承民族文化,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虽然音乐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实现了提质增效,但教育理念陈旧,存在未能挖掘音乐作品德育潜能的问题,难以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育人目标;教育内容也有待扩充,教育手段僵化,造成部分学生不爱学、学不会的后果,很难启发学生主动关注与传承民族文化。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1 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1.1 传承性、时代性兼顾原则

有些音乐作品具有弘扬民族文化的天然优势,如《浏阳河》《梁祝》等,这就需要教师聚焦音乐作品,利用原汁原味的作品,使学生能透过唱词、旋律、意蕴体悟民族文化。有些音乐作品年代久远,难免会出现部分学生听不懂、不爱学、不感兴趣的情况,徒增育人阻力,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迎合时代背景适度取舍,同时以民族文化元素为支点,引用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有效增强教育内容的共鸣性与吸引力。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赏析《浏阳河》时,可以将一些音乐类电视节目的改编版本引入课堂,构成音乐群落,引领学生在赏析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浏阳河》的基础上,进行类比、归纳、辨析,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在此前提下传承民族文化。

1.2 专业性、人文性兼顾原则

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具有潜藏性,许多音乐作品较为含蓄,学生需要在解析旋律、唱词、伴奏等内容的前提下发掘民族文化内涵,这说明仅有乐感不足以体悟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因此教师要增强教学实践的专业性,使学生掌握剖析音乐作品的方法。以《我和我的祖国》教学为例,教师要将演唱技巧视为教学实践的发力点,先指引学生分析歌曲,本曲为降E大调,内含两种节拍,速度以中板为主,由主歌、副歌构成,属于单二部曲式,旋律优美、流畅,节拍较为规整。在分析乐曲的同时指引学生运用气息灵活演唱,使用腹式呼吸法,胸腔、喉咙放松,让气息在音乐旋律中流动起来,还需要找准气口,使气息能支持发音,做到字正腔圆。实践表明,学生仅利用演唱技巧无法塑造饱满且有感染力的音乐形象,还可能陷入“炫技”的表演误区,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教师要增强音乐教育的人文性。《我和我的祖国》虽然旋律平淡似水,但却饱含深情,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指引学生理解唱词,使用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确保声音透亮、扎实且收放自如,符合主流审美标准,亦可诠释赤子之情。值得一提的是,人文情感、专业技艺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教师要在音乐教育中做到专业性、人文性兼顾,使学生能在学习音乐技能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

1.3 普适性、层级性兼顾原则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应促使其主动研究、聆听、赏析、讨论与学唱,继而构建生本型课堂,确保每名学生都可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有所成长,接受民族文化熏陶,借助音乐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主流思想。因为学生理解能力、审美深度、音乐基础等不尽相同,所以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分层施教,做到普适性教育与层级性教育兼顾。教师在授课时要关注学情,客观判断学生的乐感、理解能力、演唱水平等并予以指导,使民族文化能在“一对一”的育人模式中实现高效传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音乐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主要分为三层,其中A层学生音乐素养最高,B层次之,C层学生知识储备较少、乐感较差、理解能力较弱。在此前提下,确保音乐课上的问题、内容、教学目标具有层级性,继而实现民族文化分层输出的目标[2]。

1.4 全面性、针对性兼顾原则

民族文化主要指的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共同创造且具有民族特色、精神内核、物质体现的文化,住宅、衣着、饮食等属于物质文化范畴,文字、艺术、哲学、节日等属于精神文化范畴。民族民间音乐本身就属于民族文化,因此教师要聚焦民族民间音乐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赫哲族民歌嫁令阔被称为能唱的“活化石”,有一部分历史性古歌,形式十分珍贵,可以为研究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参考。学生只有全方位地解析嫁令阔,才能把控情感、活用技巧,凸显民歌特点。基于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注重兼顾全面性、针对性,既要保障音乐教育有深度,又要确保音乐教育范围的广度,织密育人网络,广泛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使学生可以借助音乐作品传承民族文化。

2 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的策略

2.1 改进教育理念,加强五育并举

音乐教师指引学生传承民族文化需要率先树立德育意识,赋予音乐课程思政教育属性,挖掘音乐作品的德育价值。以《黄河大合唱》为例,这首音乐作品不仅技巧性较强,还有一定的思想性,《黄河船夫曲》奠定了思想基调,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黄河颂》内含革命传统理念,《黄河之水天上来》用三弦伴奏,从《满江红》中汲取旋律素材,教师在组织学生剖析乐曲时要抓住机会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怀揣爱国情感展开学习实践。

音乐能陶冶情操,引领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让学生成为友善、真诚的人,进而传承民族精神品格。因此,教师要注重美育,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思考,剖析乐曲深意,继而传承民族文化。音乐教育以育人为本,所以学生不能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探究乐曲,还要从主观出发对乐曲形成个性化的解析,在此前提下进行二度创作,将音乐作品打上个人印记,一方面展现个人风采,另一方面多视角解析与传承民族文化。

教师还要加强智育,助力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及知识,使其能够独立探究乐曲的思想内涵。通过智育,学生可增强音乐素养,养成主动鉴赏、学唱的良好习惯,不断积累音乐知识,开阔音乐视野,了解更多优秀的民族文化。

许多音乐作品从劳动中获取创作灵感,以《黄河船夫曲》为例,其用音乐语言描绘了船夫勇战黄河恶浪的场景,用船夫齐心协力的精神品格象征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以及勇于斗争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输出民族文化思想。因此,音乐教育中还要有劳育的一席之地,通过劳育指引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教师要把音乐教育活动与劳动实践关联在一起,使学生能通过劳动解析乐曲主旨,对乐曲的思想内涵形成更深层次的感受,使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能够事半功倍[3]。

2.2 改进教育内容,开发特色课程

分析音乐教材可知,虽然教材内容涉及中外音乐作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以及合理性,但存在教材开发缺乏特色和区域性的问题。基于此,教师要改进教育内容,注重开发校本特色音乐课程,充分利用地域性音乐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在了解、学习、鉴赏音乐作品时,了解、传承地域性特色民族文化,亦可接触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如传统习俗、戏曲、民俗建筑、地方美食等。

开发地域性特色音乐课程的基本思路如下。一是实地调研,因为许多地域性民歌、民族器乐、民俗舞蹈濒临失传,所以需要启用民族音乐文化档案。通过调研获取一手资料,一方面保护优秀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确保基于民族文化的音乐教育不走样、不变味。二是设定主题,注重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将音乐与地理、历史、哲学、经济、语文等学科联系起来,围绕“音乐里的生活哲学”“地理文化对音乐形态产生的影响”等主题开发特色课程,赋予音乐教育内容地域性与综合性。三是依据学情筛选教育素材,解决特色课程内容不符合学情的问题。四是评估特色音乐课程的效能,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接纳程度视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增强特色课程开发的针对性,以追加课程效能为导向,进一步调整特色音乐课程开发的流程、原则、计划等内容,确保课程的文化性、地域性、发展性[4]。

2.3 改进教育手段,打造双师课堂

部分音乐教师虽然注重在课上输出民族文化,但存在对民族文化理解不透彻、对音乐内涵解析不到位等问题。部分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可能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因此要改进教育手段,打造双师型音乐课堂。音乐教师从弥补授课缺陷的角度出发,邀请民族文化研究学者、民族歌舞表演者、民族器乐演奏者及其他主体共同育人,将更多民族文化元素引入音乐课堂,实现各主体能力互补,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双师课堂教学效率,音乐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各方责任,音乐教师负责制订育人计划,协同育人主体负责专业方面的讲解;二是线上集体备课,网络为双师育人提供了条件,教师、协助育人主体可在线沟通,共同商定教育目标、活动计划等内容,还要明确协同教育分工,提高共育质量;三是将双师课堂搬到民间艺术团、歌剧院及其他场地,同时组织学生实践,在专业的舞者、歌者、演奏人员的协助下使用所学知识达成表演目标,传承民族文化,亦可成长为虚心、友善、团结、勤奋的人,达到继承民族精神的教育目的。

2.4 改进教评方式,完善育人体系

在以往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有些教师不善于评价,存在评价目的模糊不清、评价方式陈旧等问题。实践证明,评价有着反馈学情、指导学习实践、改进教育对策等功能。为了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文化,音乐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改进教评方式。

一是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协助育人主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评价,以免评价视角存在局限性,保障评价结果客观、全面。二是注重动态评价,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抓住机会及时客观点评学生的表现,使学生能尽快纠正学习中的问题,抓住学习重点,加强师生互动,主动了解与传承民族文化[5]。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教师的评价能驱动学生探究民族文化,但评价态度会影响学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课上注重赏识评价,及时肯定学生,使学生能在自学、探讨、实践与创新中变得更加自信,继而多路径接触与传承民族文化。三是评价结果要与教改活动联系起来,做到评价促改。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学期为单位针对教改效果进行阶段性总结,通过总结自评,反观育人短板,并筛选教改发力点,如开发微课、加强学科融合育人等,在此基础上开展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成果完成教改任务,同时提升民族文化教育水平,进而彰显评价促改的功能,完善育人体系,助推音乐教育活动良性发展。

3 结语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树立民族文化传播意识,主动研究相关文化,将唱词、伴奏、舞蹈等音乐元素转化为渗透民族文化的抓手,还需要扩大民族文化的覆盖范围,将方言、民族器乐、音乐创作背景等内容设为师生交互的着力点,进而输出民族文化,使学生能在分析音乐结构、学习演唱技巧、鉴赏音乐、理解音乐主旨的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明星,路晨阳.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3,44(2):205-210.

[2] 辛翠.民族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的有效结合探索: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探索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5):263.

[3] 祁治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戏剧之家,2023(6):161-163.

[4] 杜好.民族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探究[J].戏剧之家,2023(6):92-94.

[5] 郭心怡.论基础音乐教育“文化理解”的核心意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3(1):185-188.

作者简介:王佳影(1999—),女,黑龙江绥滨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王春雨(1984—),男,黑龙江佳木斯人,碩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指挥艺术。

猜你喜欢
特色课程民族文化音乐教育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