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杰
【关键词】革命文化;育人价值;接引性学习;体验式学习;问题链设计
《义等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理念及目标中均指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类课文是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三十多篇这类课文,占比较大,足见其重要地位和对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实施此类课文的教学,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笔者以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谈一谈具体的实施路径。
一、利用接引性学习,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接引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接引性学习单指导下进行独立的学习,是学生课前的独立思考,它为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接引性学习中的“接”即承接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习惯、方法和真实的生活经验,“引”即引领学生学习的方向、欲望及需求。“接”与“引”作用实现的关键是设计好接引性学习单。
接引性学习单是教师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针对本班的学情自主设计的学习单。学习单本着简单、开放的原则设计相应的问题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完整的课堂由课前、课中与课后三部分构成,接引性学习属于课前的内容。革命文化类课文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没那么容易,情感上也不易共通。如何让学生走近文本,缩短认知距离,更好地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价值?接引性学习单便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的作用。
例如,笔者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便设计了如下学习单: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在傣族泼水节中与民同乐的周总理吗?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中华之崛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周总理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奋斗,与他少年时代的一件事情有很大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请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2.阅读以下资料:
(1)解释相关历史名词的材料。
(2)周恩来生平。(主要呈现他立志后为建设新中国所做的努力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体现他为此志向而奋斗终生,具体内容略)
3.有选择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其他资料。
这篇文章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单第一部分借助表格,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整理出文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奠定基础。运用表格的形式梳理内容,这是承接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内容的梳理又引领了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的学习方向。
学习单第二部分提供的资料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学生在课前阅读资料,对文章的背景及周恩来的生平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大大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架设了桥梁,起到了很好的連接作用。
学习单第三部分有选择地搜集相关资料,则体现了学习单设计的开放性,为学生自主探究拓宽了学习渠道。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丰富背景知识,由点到面,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建立起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正因为有独立完成学习单时的认知和思考,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对当时的背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文中周恩来深思熟虑后的志向,以及其为之终生奋斗的伟大举动也给了学生很大启发:他们明白了树立目标要深入思考,有了目标就要去行动。
二、善用体验式学习,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革命文化类文章有其特殊的育人价值,但距离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较难与文中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其育人的效果。如果我们能通过各种方式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增强其体验感,使其沉浸其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则可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体验式学习,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角色转换,代入式体验
角色转换,即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以其视角去看、去听、去想,去体验情感,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受到教育。例如,笔者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便采用了角色转换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周恩来,以周恩来的视角来看眼前发生的一切,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当时的场景,纷纷主动表达。有同学说:“我看到妇女那么痛苦,我想:还讲不讲理了?中国人为什么要帮洋人?我想问问那个巡警:你不是中国人吗?你难道不应该帮中国人吗?为什么要帮外国人?真是太气人了!难怪伯父说‘中华不振呢!”有同学说:“你看,那洋人轧死了人,还满不在乎,简直太可恶了!他还是个人吗?哎,如果中国再不强大,就会有更多人被外国人欺压。”还有同学说:“看到那些围观的人紧握着拳头,敢怒不敢言,我想洋人如此嚣张,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太弱了,中华不振哪!”
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看周恩来所看,体验他当时内心的感受,从而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为深入理解周恩来立下伟大志向作了很好的铺垫。
2.想象画面,生成式体验
角色代入是在文本既定的情感场域,通过转换身份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中去体验、共鸣。想象画面,则是针对文本中的留白,引导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生成更加具体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进而推动其深入理解文本。小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通过想象画面来体验情感是语文学习中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周恩来所看到的画面时,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角色转换的同时,笔者引导学生想象补白。下面是一段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也挤进当时围观的人群中,想想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会让周恩来有如此强烈的感受。那位可怜的妇女在哭诉什么?那个耀武扬威的巡警在怎样训斥妇女?而那个洋人又会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她当时应该在哭诉,让洋人赔钱。
师:说说具体内容。
生:那个可怜的妇女边哭边说:“你为什么要轧死他?他刚才还好好的……”
师:好的,谁再来说一说?
生:那个妇女在哭诉,“你还我亲人,你还我亲人……”
师: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什么呢?
生:不就轧死个人嘛!怎么了?
师:从你们的描述中,我不但听到了他说的话,还看到了他的表情,就是那种傲慢无礼的感觉。中国巡警会怎样训斥她?
生:为什么走路不看路?看不见大老爷吗?被撞了怪谁?自己不长眼睛,怪别人吗?这是你一个乡下佬来的地方吗?
师:真棒!他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鲜活的画面,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当时那种情形。
通过想象画面,学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妇女的可怜、洋人的傲慢、巡警的丑恶嘴脸都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学生对“中华不振”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3.情境创设,沉浸式体验
要把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培养文化自信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教师须创设多种情境课堂。如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引导学生想象,借助音频、视频等资源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沉浸其中,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笔者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借助图片拓展相关资源,并配上合适的音乐,通过解说,将学生的情感推向新的高潮,让学生对“中华不振”有更加深刻的领悟。以下是课堂片段实录:
师: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少年周恩来的心,然而,这只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帝国主义列强的罪行又何止于此呢?
(播放PPT,配乐讲述)
师:看,他们强占中国的土地,建起一栋栋楼房作为自己的地盘;在公园竖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逼迫人力车夫穿上类似于囚服的衣服为他们服务;揭中国人的头皮为洋人移植……这些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侮辱呀!他们毁坏民居,炮轰城楼,抢劫财物,斩杀平民。辉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他们的一把大火烧为灰烬,无数鲜活的生命惨遭屠杀!周恩来见到的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他已然懂得了伯父所说的那句话——
生: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从情境创设,到角色体验、想象补白,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渐入其境,至此,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中华不振”,也明白了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三、巧用问题链,启智促思升华主题
在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中,要注重体验式学习,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最终指向的是学生思想的跃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的状态,离不开高品质问题的引领。巧妙设计问题链可以助推学生的情思向新的高度生成与发展。所谓“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对学情的预判,针对学习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设计出的一连串有逻辑关系的、渐次深入的教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核心价值的一种链式过程设计。
运用问题链的形式设计教学,可以引领学生逐渐走向深度学习。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如下问题链:
周恩来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这样的志向?
周恩来是怎样真正明白“中华不振”的?
立下志向后周恩来都做了些什么?
我们要向周恩来学习什么?
你为什么而读书?
前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却是学生完整思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第三个问题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主要是通过转换角色、想象画面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更深刻的领悟。前三个问题是基于课文内容而设计的,但要想真正实现对学生革命文化的教育,实现育人的目标,教学不应止步于此。于是笔者又设计了后面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以接引性学习为依托进行资源拓展,在了解周恩来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的基础上抛出第五个问题,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向周恩来学习什么?学生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他从小树立伟大的志向,值得我们学习;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志向而奋斗,说到做到,我们要学习;他不懂就问,我們也要学习。
很显然,课程进行到这里,学生不但认识了了不起的周恩来,知道了他树立的伟大志向,更从他身上领悟到树立目标后要去践行,要为之不懈地奋斗。这样的认识正是基于前面问题的引领。最后一个问题,笔者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给出答案,而是留着课后去思考,通过主动探索、思考、梳理,得出自己的判断,再在以后的阅读中不断丰富、补充、修正,形成新的认识。
一堂课虽然不能让学生一下子产生多么显著的改变,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却是无限的,它所带给学生的成长也是无限的。革命文化类文章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我们要在深入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其价值,采取恰当的方式、有效的途径、灵动的设计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其入其境、悟其情,有所思、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