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朝晖(199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先讲新知识后内化”的固有流程,课堂提问则是一种惯用的教学手段。文章尝试将翻转课堂与课堂提问有机结合起来,借助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确保翻转课堂各个环节中的问题质量,旨在形成两者的教育合力,为小学生高效学习提供服务,满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课堂提问;生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2-0049-04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落实学科素养的教学要求,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翻转课堂的出现,不仅契合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对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流程发起了挑战,将课前自主学习和课中探究形成整体,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后经教师引导完成重难点内化。如此,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面临的“课时少、容量大、教学盲目性、学生学习效率低”等问题,难以真正满足素质教育下的要求;同时,课堂提问也是教师惯用的方式。经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科学、高质量的问题能够迅速捕捉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其思维,带领学生逐渐进入到深度学习中。鉴于翻转课堂与课堂提问的内涵,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对翻转课堂各个环节提问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学生在科学、高质量的问题引导下,完成课前翻转、课中内化、课后复习的高效学习,努力构建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概述
诸多学者在研究中对翻转课堂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在“翻转课堂”本质和内涵的认知上却达成了共识。笔者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认为翻转课堂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由教师基于学科素养、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围绕教学视频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进行合作探究,完成知识的深度构建;在课后阶段结合针对性练习,完成知识的内化。
结合翻转课堂的内涵,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1)课前自主学习视频短小精悍。在翻转课堂的第一个环节中,教学视频相对比较简短,内容极具针对性,以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2)教学信息非常清晰、明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自主学习中,翻转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的内容只针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非常清晰、明确。(3)重新建构了以往的学习流程。在翻转课堂中,新知识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中,而是转移到课前自主学习中。课堂则从新知识传授转变为重难点、疑惑点的探究和内化。(4)复习检测十分方便。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依托视频进行的,且在每一个视频之后,都存在一个自主检测的内容,以便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二、课堂提问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课堂提问概述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课堂提问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全面性。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的时候,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并非是针对班级中个别学生,或者少数学生开展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之前,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设计出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相契合的问题,使得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成长、发展。第二,主体性。究竟谁是课堂的主体?新课改的实施,为教师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将学生主体地位贯穿于整个问题提问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关注学生在问题中的思考和建构,使得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解决者。第三,针对性。每一个问题都不是随意设置的,而是针对一定的内容,要学生明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以学情作为出发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以便于学生在针对性问题思考中,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第四,启发性,鉴于课堂提问的价值,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应注重学情研究分析,使得设计出来的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不仅仅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通过层层分析解决,最终完成知识的内化。
(二)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价值分析
首先,能够在短时间内捕获学生的注意力。在针对小学生来说,虽然想象力十分丰富,但其自控能力也非常弱,在课堂上常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可以此为契机,抛出问题,可促使学生围绕“问题”这一中心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讨论和解决。而在这一过程中,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其次,能够最大限度激活学生思维。在调查中发现,高水平、高质量的问题,是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因为高水平、高质量的问题,恰恰处于学生“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的认知区内,可促使学生经过思考获得解决。而问题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也恰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同时,学生在问题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也在短时间内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重新加工和组合,而学生在构建问题联系的过程中,思维也处于最为活跃的状态中。
最后,能够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语文学科极具人文性、工具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唯有通过一定的互动和交流,才能逐渐走进学科的内部,感悟该学科的魅力。同时,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学生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深度互动,不仅活跃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氛围,也在互动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有效推动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原则研究
鉴于翻转课堂的内涵,结合翻转课堂的几个组成部分,科学设计各个部分的课堂提问,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使其为课堂教学所服务。鉴于课堂提问的内涵,在设计翻转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一:目标性。鉴于课堂提问的内涵和价值,在基于翻转课堂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时,必须要坚持“目标性”的原则,指向具体的教学目标,围绕主要内容、重难点知识等,设计课堂提问,旨在借助问题的引领完成知识的内化。尤其是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对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收集和筛选,也可以围绕学生反馈出来的疑惑点设计问题。只有保证问题指向教学目标,具备极强的针对性,学生才能在问题思考和解决中,深化所学知识。例如,在《我变成了一棵树》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就结合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反馈出来的疑惑点,指向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会产生想要变成一棵树的想法?”“作者是如何变成一棵树的?”“作者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吗?”这些问题极具针对性,与文章的教学目标相呼应,可促使学生在问题思考中,逐渐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原则二:创新性。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借助一些开放性、创新性的问题,激活自身的思维,使其在广阔的空间想象中,形成一定的创新素养。结合现代教育学家研究,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想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自行分析课文内容,必须要具备三种思维,即自我反思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而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同时具备这三种思维,其学习能力和综合潜能自然也会随之增长。鉴于此,基于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唯有坚持创新性的原则,指向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这三种思维能力。例如,在《将相和》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先将课文中的情形以影视剧的形式呈现出来,但针对“廉颇负荆请罪”这一片段却给剪去了。接着,结合视频内容,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看完视频之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一猜结果是什么?”由于这一问题极具发散性,学生可结合课文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合理的推测和猜想。另外,待到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熟悉课文之后,在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阶段中,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请说明理由。”“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从蔺相如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宝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在今天是否有用?”这些问题极具开放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促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形成了各种新颖的观念,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原则三:适应性。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明确:并非是难度越大,问题就越好。好的问题应该是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契合,既不过难,也不过易,而是恰恰落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区上。否则,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学生经过思考也无法解决,就会影响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自信心;如果问题难度过小,就会导致浪费课堂时间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翻转课堂问题时,必须要坚持适应性的原则,确保设计出来的问题,学生虽然不能马上做出答案,但却具备解答的信心;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答案,但却了解具体的解答方法和途径;虽然拥有答案,但却不够完成,仍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例如,在《丁香结》的翻转课堂提问中,就遵循这一原则,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总结和整理,并提出问题:“课文的第五段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式,你能够仿照作者的描写手法,对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描写吗?”“丁香结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植物对人生有启发价值吗?”这些问题难度适中,有助于加深文章的理解。否则,如果为学生设计“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诗句?”这一类型的问题,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路径
鉴于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所包括的几个部分,以及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了设计。对此,笔者结合《短诗三首》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课前准备环节
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是翻转课堂的第一个步骤。结合翻转课堂的内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应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科学设计微视频,并将其发布在班级微信群中,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在《短诗三首》的翻转课堂中,就为学生提供了三首诗的教学视频,并辅以相关的朗诵,使得学生跟随教师提供的视频,完成后课前自主学习。通常,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视频,只需要通过15分钟即可完成自主预习。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之后,又指导学生一边预习一边思考,将自己的疑惑点、问题记录下来,以1~3个问题为佳。另外,在具体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只针对一首诗进行朗诵,并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悟进行讲解。而其余两首古诗则依靠学生自主进行反复朗诵和揣摩。在具体的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的学识、经历有限,很难真正感悟其中蕴含的浓厚思想情感,就可以以此作为疑惑点设计问题,反馈给教师。
(二)统计问题并围绕其开展讨论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前时间,借助微信群等,收集、汇总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之后,以统计的问题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围绕其展开探究学习。具体来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具体分组时,不仅仅要控制小组的人数,还应保证小组之间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大抵相当,组内则存在差异性。否则,一旦打破了这一原则,就难以保障小组学习的顺利开展。之后,将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配,引导学习小组通过商量和讨论,将相同的问题剔除,如果问题具备相似之处,或者问题之间含有隶属关系,可由小组讨论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使其成为高质量的问题;其次,学习小组将小组中选择出来的问题进行排序,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将其层递性排列出来,并上交给教师。并由教师进行二次筛选和重新排序。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常这一环节需要在课前完成。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待到问题全部筛选出来之后,可引导学生先围绕三首古诗展开朗诵,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接着,便可进入到问题讨论环节中。在这一环节中,针对简单的问题可选择随机提问的方式,將问题抛出来之后,就由学生进行回答;而针对一些难度比较高,或者综合性的问题来说,就可发挥群策群力的价值,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行解答;针对难度非常大、开放性的问题来说,应尽可能扩大回答问题学生的范围,尽可能得到更多的答案,促进多数学生的思维发展。待到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则可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总结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反馈,以便于对下一节课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课后巩固环节问题设计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样态下,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讲述新知识,在课后则通过大量的课后作业,旨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而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课堂生态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环节,已经从课堂上逐渐搬到课前自主学习中,学生原本课后内化知识的环节则放到了课堂探究中。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后环节并非一定要局限于大量的课后作业,而是可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延伸,以便于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基于翻转课堂视角下,教师在设计课后问题时,则可坚持适量的原则,适当为学生布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或者完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即可。在《短诗三首》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在课堂问题设计中,就依据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设计了不同的作业。如果学生经过翻转课堂的课前和课堂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相关内容,布置作业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此时就引导学生在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并将自己喜欢的抄录下来;如果学生经课堂学习,尚未完整把握所学的内容,或者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时间不够充足,导致问题讨论得不够透彻等,就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适当布置了几个问题,借助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如此,通过不同类型的课后回顾性问题,进一步巩固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为师生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课堂样态,契合了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教学手段,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之功效。鉴于此,在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坚持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分别从课前准备环节、统计和讨论问题、课后巩固环节,科学设计课堂提问,才能将两者紧密结合到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婉菁.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引导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2(18):77-80.
[2]季婕.精设问题 有效施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2022(6):31-33.
[3]周静雯.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2.
[4]周莉,姜宇泞,潘明福.翻转课堂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研究[J].教师,2021(27):23-25.
[5]李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求学,2020(12):69-70.
[6]杜明宏.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