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中的实践育人作用研究

2023-07-05 13:20杨思霞付鸿凯陈玉保李建昌吴凯
科技风 2023年18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

杨思霞 付鸿凯 陈玉保 李建昌 吴凯

摘 要:实践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既是育人导向,也是育人方法,是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必要之举。农业专业学位硕士作为兼应用与研究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类型,引入“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直以来,其培养过程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校外导师的实践育人作用发挥不充分,阻碍了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的高质量培养。因此,高校应当从校外导师遴选、管理、考核与激励等方面着手提升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育人作用,完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推动农业领域“知农爱农”复合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关键词:实践育人;校外导师;农业专业学位硕士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开启了新的篇章。农业专业学位硕士作为应用与研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过程中引入了研究生“双导师制”[1]。校内导师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创新能力,而校外导师则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和职业能力等。两者一主内一主外,取长补短,既能保证学生及时掌握专业知识,同時也能提升研究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综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多年来,在“双导师制”的执行下,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双导师制”推行至今,仍流于形式,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并未达到期望。高校对校外导师遴选、管理、考核等并未能得到重视,同时,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校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更多是以实践指导为主,如何有效提升校外导师在专业硕士实践过程中实践育人作用值得探讨。

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育人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更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实践育人质量提升,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构建实践协同体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高层次创新人才。如何培养,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亲身领略国情民意,感悟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厚植情怀,锻炼品格。抓好实践育人是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必要环节,提升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实践育人作用,必然是新时代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工作中的实践育人作用欠缺

“双导师制”执行至今已有10余年,对于校内导师如何发挥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有众多研究[2],而研究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与培养过程中的相关作用则较少,专门探讨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育人作用则更少。

(一)校外导师选拔与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对于校内导师队伍的建设,校外导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缺少专业的校外导师遴选信息库是突出的问题。各高校没有相应遴选的具体要求,多数采取校内导师推荐或从合作的行业、企业中选拔,往往导致选拔出的校外导师良莠不齐。虽然,多数校外导师是行业专家、领导或有较强实践技能的能手,对企业运作、行业发展有较为专业的认知。然而,其对农业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及任务并不清晰,使得专业理论与实践指导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存在脱节的情况。另一方面,校外导师在教学指导方面的能力存在参差不齐。针对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一项调查显示,37.14%的校外导师没有或很少参加师资培训,58.09%的校外导师表示他们参加师资培训的频率“一般”[3]。久而久之,校外导师库的缺乏以及缺少遴选标准,逐渐限制了农业专业硕士的高质量培养。

除校外导师遴选制度不健全外,高校对校外导师的管理缺少相应的明细制度及责任要求。纵观国内高校,现有的制度仅局限于校外导师的聘任条件、履职与聘用程序等,对其履职不当、指导不到位等情况并没有提出相应的约束条件。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参与度不高,且无据可依、无从考核。又因校外导师的人事隶属关系问题,对其而言,培养农业专业学位硕士更像是一份“兼职”工作,重点仍是本职工作,最终产生指导积极性不高、指导力度不够、教育培养不负责等问题。

(二)校外导师考核与激励制度不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足见导师能力对研究生培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无处不在。目前,我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由最初24 所增加到 100 余所[4],因此,进一步压实导师的培养责任尤为重要。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提倡“双导师制”,重视校内外导师协同育人。但事实上,仅有少数院校对校外导师设置考核与激励机制,如考核机制方面,东南大学在《东南大学审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的实施办法》中提到:校外导师工作的定期考核结果将作为决定是否续聘的依据。然而,以什么依据考核与评价并未能给出明确的标准。在激励机制方面,仅有少数高校对校外导师的福利待遇和奖励设置相应规定,但具体到酬金或奖励的量化尚未明确,各高校激励措施程度不同,也导致当前不同校外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效果差异较大。在各高校考核与激励的措施缺失或者有关机制差异性较大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校外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教育指导缺位

高校在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运行中普遍侧重于通过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优化与实践环节加强,来提高农业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不少高校仍然沿袭了以往的采用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校外导师的重要角色,造成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特色不突出、培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校外导师本身“教师”角色弱化,加之其并未参与专业硕士的招生选拔、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等环节,导致校外导师参与专业硕士的指导频率偏低。调查显示,52%的研究生表示没有得到校外导师的指导,301%的研究生表示得到过校外导师的部分指导,只有88%的研究生表示获得过校外导师大量的指导[5]。

二、提升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工作中实践育人能力的建议

提高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中的作用可借鉴 STAR 模式的退出机制,从 S(select,遴选)、T(training,培训)、A(assessment,评价)、R(reject,退出)等方面优化校外导师相关制度[6],并在此基础上,增加E(encourage,激励),以“STARE”模式充分激发校外导师实践育人的潜力,深化其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教育中的作用。

(一)把关校外导师质量,拓展实践育人途径

严格遴选校外导师,制定遴选标准,建立校外导师的人才资源库,所遴选的校外导师不能只注重其带来的社会资源,更应侧重于其在行业内的评价,尤其是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对遴选的校外导师,进行培训,提高校外导师对专业课程标准以及培养目标的认识与要求,提升其理论指导能力,运用好“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重视校外资源的高效融合和整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开设校外导师特色课程,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良性互补,在课堂中引入实际项目,使校外导师与研究生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实现理实结合,人才共育。

此外,校外导师是实践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实践教学又是保障农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校外导师积极拓展实践育人途径,优化实践育人形式,有利于专业农业硕士的培养。一方面,保障实践育人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积极引入国内外实践体系、实践能力培育项目及科研团队。搭建专业化实习实践平台,充分利用接轨的企业或外部资源,强化产业需求导向,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例如,湖南农业大学积极与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开展农业学位专业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并获得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将目光从实验室转到企业,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外导师所在企业或乡镇单位提供实习工作岗位或基层锻炼岗位,多渠道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引导学生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现代化农业发展,更好地鼓励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中去。

(二)明晰校外导师的责任,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是高校要处理的一组重要关系,需明晰校内外导师的指导责任。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很好地结合了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但在实践中会出现校内外导师意见不统一的窘状。主要在于校内导师侧重于学术和前沿理论考量,而校外导师则偏重于实践和现实应用。因此,应当定期召开校内外导师学术培养讨论会,共同明确和细化研究生培养目标,同时遵循实践教学由校外导师负责的原则,根据校外导师自身行业经验和优势,参与研究生招生、答辩、毕业等关键培养环节。

另一方面,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校外导师进行考察与考核,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以师德师风、理论与实践指导等为依据,从高校、学生、企业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起校外导师课程教学与实践质量评价体系。高校应设置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围绕校外导师自身科研工作,量化指导能力,可参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量化测评体系,将师德师风作为负面指标,对研究生科研实践、科技成果作为正面指标,纳入考核评价。结合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反馈情况,如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完成应用型成果、能否具备独立承担项目能力,学生对校外导师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校外导师的人事关系隶属于企业,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企业更有利于监督与考察校外导师,企业可作为考察主体,记录并反馈校外导师在学生实践指导中的日常表现行为,与高校形成联动机制,对校外导师的能力与工作情况给予客观评价。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对于不能履行相关职责且学生满意度低的校外导师实行退出机制,动态调整,促进实践育人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中的作用。

(三)完善校外导师的激励,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认可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中的指导地位,并给予明确量化的薪酬奖励。高校应在遴选过程中,应对校外导师举行专门的聘用仪式,颁发相应的聘书,并在官网中列出校外导师简介,促进师生双选,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在薪酬奖励方面,应有完善的经费配套、成果奖励机制,设置专项资金,对校外导师进行支持。优化成果奖励,对表现突出的校外指导老师,给予表彰与奖励,调动校外导师的积极性,引导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专注构建多样化的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引入大数据分析把握农业专业硕士成长规律,对准学生个性特征,突出学生主体的自主作用,确定恰当的实践形式,强化过程化培养与跟踪,打造真正的实践“金课”,提升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实践育人的作用。

结语

社会实践是当代青年学生认知国情社情民情、强化情感认同、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历史体悟、提升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各高校更应坚持实践育人的成果导向,构建农业专业硕士培养的实践育人协调联动机制,有效提升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硕士培养中实践育人的能力,切实解决知识与能力“两张皮”的问题,促进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做到知行合一,有效提升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20130419.

[2]杨思霞.新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三元机制”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21(06):122124.

[3]李超.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4]潘伟,陈翱,侯辉萍.进一步提高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7):260261.

[5]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

[6]徐向真,段曼曼,乐菲菲.会计专业硕士校外导师制度探究[J].新会计,2019(07):2123.

基金项目: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SZ2021A16)

作者简介:杨思霞(1989— ),女,汉族,浙江衢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质能。

*通讯作者:付鸿凯(1997— ),男,汉族,河南新密人,硕士,研究方向:太陽能热利用;吴凯(1988— ),男,汉族,江苏常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质能与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高校共青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