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快递业务能力为导向的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探索

2023-07-04 13:19:23陆莉玲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课程衔接物流管理专业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路径,介绍“一体、二环、三高、四进”课程衔接模式,即中高职专业课程做好一体化顶层设计、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分层设计、逐级递进式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定期开展合作交流。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 快递业务能力 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3-0108-04

近年来,我国电商行业快速发展。当前,各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品主要通过物流渠道运输到客户手中,而这个中间环节是否能做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专业人才,特别是快递业务岗位人才的素质。随着电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快递业务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同步提升。因此,快递业务能力成为当前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能力目标。目前,为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我国很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部分中职物流专业毕业生会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这就需要考虑并解决好物流管理专业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的衔接问题,适当调整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物流快递业务人才。笔者认为,以快递业务能力提高为导向,深入研究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以快递业务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中高职教育课程开发重复与滞后

近年来,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其人才需求缺口逐渐增大,在就业市场的极大压力之下,为适应市场需求,中高职学校积极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中高职教育课程开发重复与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快递业务岗位的能力提升部分,中职阶段的快递业务学习侧重于基础理论和技术,高职阶段更注重快递业务高级技能的传授,然而目前这两个阶段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特别是快递实务课程衔接不畅,较多内容和实训重复。高职阶段应突出智能物流快递业务以及高端服务礼仪的训练,而目前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以快递业务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衔接还不到位,未能准确把握智能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对快递人才的需求。让从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重复学习相关课程,既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利于人才培养能力目标的达成。部分物流专业课程建设滞后,未能跟上专业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存在与社会和市场脱节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快递业务能力提升的角度思考和研究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异同,根据快递岗位任务不同区分能力培养目标以设置课程,开发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紧密的课程。

(二)课程开发未能兼顾各类生源的快递业务素质差异

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开发时,未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既包括学生的素质能力差异,也包括学生的学习经历差异。高职院校生源相对复杂,既有中职毕业生,也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不管是课程设置仅以“零起点”为依据,或是课程设置仅以中职毕业生为主体,都不能兼顾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学习需求。目前,物流产业中对人员需求量最大的岗位是快递员,要培养优秀的快递人才,在快递业务课程的开发中需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将其作为设计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以提升学生的快递业务能力。另外,相对而言,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更好,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更强;中职毕业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薄弱,对纯理论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感到吃力,但其实践能力强、操作基础好。高职院校在进行快递业务课程开发时,要综合考虑这两种不同生源的素质基础,否则就会出现课程衔接不畅的问题。

(三)以快遞业务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规划缺乏整体设计

中高职教育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点和难点。当前,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规划缺乏整体设计,导致课程建设成效不明显。一方面,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课程各成体系,缺乏明确的衔接点,课程内容重复度高;另一方面,中高职快递业务课程衔接缺乏内涵支撑。部分高职院校简单地把高职与中职重复的课程内容删减或者将部分课程下移中职,试图以此衔接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这种做法未考虑快递业务能力提升的梯度,未考虑从基础到中级再到高级业务水平的逐步提升。中职学校大多沿用原有课程模式和内容进行教学,很少有中职学校会因为部分学生有升入高职的需求而专门调整课程设置。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无法实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特别是课程设置时,部分学校没有根据快递业务能力发展需求来设置衔接课程,因而难以实现物流快递人才的素质提高目标。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路径

笔者所在学校积极探索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路径,形成了“一体、二环、三高、四进”课程衔接模式。“一体”指在中高职课程标准衔接中,做到专业课程设计模块的一体化,避免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重复,做好一体化的顶层设计。“二环”指分层设计理念,从中职到高职,人才的素质和职业能力是递进发展的,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需要分层设计;还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未来就业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重要的职业能力。“三高”指通过比赛、设计、考证,逐级递进式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四进”指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在开学、期中、期末、寒暑假等关键时间节点定期开展合作交流。下面对“一体、二环、三高、四进”课程衔接模式进行具体介绍。

(一)中高职快递业务能力提升模块课程标准对接——“一体”设计

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一体设计,需要针对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实践综合、专业能力拓展四个课程模块进行教学改革。

专业基础为大类课程,中职学校可按专业大类设置该模块,该模块的变动一般较少,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阶段不应重复设置中职阶段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是支撑专业核心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主干课程应根据市场对快递业务能力的要求、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增减部分课程。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所开设的快递业务操作与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快递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快件收派、处理等基本技能。而快递员基础课程是中职阶段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针对快递企业的速递(收派)员、分拣员、客服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而设计的课程,旨在为物流企业培养全面掌握快递业务流程、熟练操作快递各环节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课程的岗位针对性强,工学结合特点鲜明,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有明显作用。上述两门课程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内容特别是在能力培养要求上是有所衔接的。为了实现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将快递业务操作与管理课程涉及的快件收派、快件处理以及快递基础知识分为三大职业功能模块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实际工作先后顺序进行设计安排,明确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初级快递员→中级快递员→高级快递员”。这样设置课程,以中职阶段培养初级快递员为基础,凸显高职阶段的培养层级提升,实现了一体化设计。

专业实践综合课程应重点结合快递业务开展教学。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操作工作人员,而高职院校更倾向于培养设计和管理统筹人员。实践课程要从职业认知、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统筹考虑,使高职阶段的学习内容与中职阶段的学习内容不重复。中职阶段主要是进行定岗实习,中职阶段的实习内容也需要与高职阶段的实习内容分层差别设计。

专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要结合快递业务的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理论结合实际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扩大学生的专业辐射面。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结合快递业务人才就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分类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能将各类快递物品进行有效快速的分类,能独立完成国内一般函件和包裹的快递受理接单业务,能独立完成国内一般函件和包裹的快递派送业务,能独立完成国内一般和各种特殊物品的快递受理接单业务,能独立完成国内一般和各种特殊物品的快递派送业务,能独立完成国内一般和各种特殊物品的快递包装和分拣业务,能独立完成国际快件地面业务中的调度、收取、离站、进站、派送等环节的业务,能独立承担国际快递服务界面上外勤、内勤、各种疑难件的作业活动,能运用基本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快递销售和运营等业务进行管理。

(二)以快递业务能力提升为目标对接课程内容——“二环”分层设计

中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较强,但从就业岗位的素质能力模型分析,中职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如果以快递业务能力提升为目标课程内容,则需要考虑岗位的特性进行相应调整。可把相应的职业能力分解落实到相应的课程,分析快递业务能力的具体素质要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对比分析发现,中职学校培养的快递人才具备包装快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市场开拓能力,有能力完成物品配送;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快递人才能力层次更高,他们有能力设计配送业务流程、能根据客户需求配置运力和合理分配配送区域、能有效操作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具备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统筹能力。表1为中高职院校培养的快递岗位人才职业能力和课程项目设计对比表格。

(三)职业考证、实训和技能大赛层级对接——“三高”晋级提升

中职阶段的技能竞赛项目和高职阶段的技能竞赛项目的级别不同,要求也不同。中职阶段的技能竞赛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技能熟练地完成基本操作,高职阶段的技能竞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的能力水平是有层次地提高的,要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进行培养。为了更好地实现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应发挥职业考证、实训和技能大赛的作用,课程设置要考虑技能竞赛对不同级别的能力的要求,对中高职的物流人才培养区分不同的能力,设计能力目标应做到不同层级对接,实现“三高”晋级提升学生的快递业务能力。表2(见下页)为根据中高职不同阶段考证级别的设置对比。

(四)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探索符合实际且具有特色的合作模式——“四进”交流共享

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沟通,针对中高职物流专业课程的衔接,做好详细的规划和具体落实工作。例如,广西理工学校与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合作,探索出了定期“四进”交流共享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合作模式。广西理工学校的崇左校区设在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双方对接统筹中高职课程较为方便。双方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每学期开学,召开教师座谈会,并邀请班级干部参与,一起讨论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此为“一进”;期中,双方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了解彼此的教学现状,此为“二进”;期末,召开教师座谈会,对整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探讨下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方案,此为“三进”;寒暑假期间,双方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此为“四进”。通过上述教学互动交流,实现了教风学风同步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考核方案不断优化,中职和高职深度交流平台也水到渠成地搭建起来。该模式实践应用了5年,培养出一批物流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快递业务岗位的优秀人才,他们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功底和熟练的快递业务操作技能,综合素质较高,一上岗即能熟练操作,深受物流企業好评。目前,很多中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此类探索,笔者认为,各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探索出有特色、有效果的课程衔接合作模式。

总而言之,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措施需要根据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拟定,但是,基本的改革思路是可以研究并做初步建议的,所做之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需要分析本校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国际国内物流行业发展情况,深入了解当地的物流企业和国内各大物流企业,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更好地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促使学生实现技能提升和知识迁移,真正实现内涵式突破。

参考文献

[1]潘旭红,杨成明.有效性视角下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5(5).

[2]张梦瑶.浅析物流专业开展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6(Z6).

作者简介:陆莉玲(1987— ),本科,中级“双师型”教师,研究方向为快递运营、仓储配送管理。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课程衔接物流管理专业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育创新模式的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1:30:00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黑河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 14:35:56
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价值工程(2016年36期)2017-01-11 02:15:14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预测实验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101期)2017-01-07 21:53:21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1:07:13
工学交替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47:12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考试周刊(2016年50期)2016-07-12 08: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