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丽,刘钊,付金京
1.榆林市第二医院眼科,陕西 榆林 719000;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061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白内障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白内障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眼科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遗传、代谢异常或外伤等因素导致患者眼部晶状体混浊,从而引发畏光、看不清物体或看到的物体颜色呈暗色等临床症状。白内障是高危致盲疾病,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多采取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OL)治疗。但在白内障Phaco联合IOL术后患者出现干眼症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视力,从而给患者日常生活等带来危害[2]。也有研究发现,对白内障患者实施Phaco 联合IOL 术时,及时规避危险因素,可有效帮助患者预防干眼症等视力障碍疾病[3]。本研究主要分析白内障Phaco 联合IOL 术后干眼症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5 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眼科进行白内障Phaco联合IOL植入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白内障的临床诊断标准[4];(2)符合白内障Phaco联合IOL植入术指征。排除标准:(1)既往有眼部手术史者;(2)合并严重心肺功能疾病者;(3)手术禁忌证者。90例患者中男性52 例,女性38 例;年龄18~75 岁,平均(44.35±7.89)岁;合并高血压44 例,糖尿病47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90 例患者均由本院眼科治疗团队统一进行白内障Phaco联合IOL植入术治疗。术前再次对患者白内障病情检测,做好手术准备。患者取仰卧位,待患者局部麻醉见效后,在显微镜下从患者角膜边缘2 点左右侧做一切口,注入眼科手术用黏弹剂。再从患者角膜缘10点钟位置做一主切口,连续环形撕囊,并实施超声乳化,抽吸出患者的晶状体核,随后抽吸晶状体皮质,抽吸、冲洗干净。经患者角膜缘主切口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并检查植入人工晶体在患者眼部情况。用注吸器抽吸出术野中残余黏弹剂,用水闭法闭合切口。密切观测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等,术后14 d 均采用每日3 次典必舒、4 次的非激素类抗炎滴眼剂、4 次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1)泪河高度: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时进行泪河高度检查。将5 mL浓度为2%荧光素钠滴入患者结膜囊内,并在裂隙灯的钴蓝光下对患者泪河高度进行测量,正常泪河高度为0.3~0.5 mm,且正常泪河的切面呈现凸形,检查医生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2)泪膜破裂时间(BUT):所有患者术后3 个月回院复查时进行BUT 检查。将5 mL 浓度为2%荧光素钠滴入患者结膜囊内,并在裂隙灯的钴蓝光下让患者两眼分别进行连续3 组眨眼,每组连续3 次,测量单边每组最后一次眨眼到患者角膜表面有黑斑或者黑线出现的时间,单边取3 组时间的平均值,检查医生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3)泪液分泌试验值(ST-1):所有患者术后3 个月回院复查时进行ST-1检查。用泪液分泌试验测试用纸荧光线一侧,从外向内弯曲90°,轻轻地放在患者的结膜囊中1/3 深度,让患者往脚背看,持续5 min,取下试纸,静置2 min 后,测量患者湿长,检查医生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4)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患者术后3 个月回院复查时,采用OSDI 问卷评价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情况,问卷主要调查患者7 d 内是否存在畏光、异物感、刺痛、视疲劳、视力下降症状。无:0分;偶有发生:1分;约一半时间发生:2分;经常性发生:3分;持续频繁发生:4 分。OSDI 计分=(评分的总和×100)/(患者回答问题的总数×4)。总分为100分,正常为25分以下及25分,干眼症状为25分以上。(5)干眼症状特点判定[5]:若患者出现眼干燥、异物、烧灼、疲劳及不适感,视力出现波动等以上症状之一,且OSDI 评分在25 分以上、BUT 小于5 s,ST-1 小于5 mm/5 min,则判定为干眼症。(6)睑板腺分泌评分:术后3 个月回院复查时,对患者的睫毛下方下睑,上方上睑进行压迫,检查医生观察5 个受到压迫的睑板腺,并采用4 级计分法评估患者分泌物。0分:5个均有分泌物;1分:3至4个有分泌物;2 分:1 至2 个有分泌物;3 分:5 个均无分泌物。(7)睑脂黏度分级: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时对患者睑脂黏度分级检查、评估,观察患者睑板腺分泌物性状。1级:清亮液性;2 级:轻度增厚及混浊的液性;3 级:明显增厚及混浊的液性;4 级:牙膏状;5 级:无。(8)结膜松弛分级:术后3 个月回院复查时对患者结膜松弛分级检查、评估。1 级:眼球处于原位时,患者的眼球及下睑缘间的结膜松弛的皱褶,在眼球上转时消失;2 级:皱褶,在患者眼球上转时基本不改变;3级:皱褶骑跨。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影响白内障患者Phaco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术后干眼症情况 Phaco联合IOL植入术后3个月复诊检查中发现,90例患者中55例发生干眼症状(干眼症组),35例术后眼睛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组)。术后3 个月,干眼症组患者的泪河高度、BUT、ST-1明显低于正常组,OSDI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泪河高度、BUT、ST-1、OSDI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ear river height, BUT, ST-1, and OSDI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患者的泪河高度、BUT、ST-1、OSDI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ear river height, BUT, ST-1, and OSDI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干眼症组恢复正常组t值P值例数55 35泪河高度(mm)0.15±0.03 0.19±0.04 5.077 0.001 BUT(s)3.89±0.81 11.94±2.36 19.464 0.001 ST-1(mm)6.23±0.99 9.56±1.33 12.736 0.001 OSDI(分)35.62±5.69 29.86±5.84 4.607 0.001
2.2 白内障患者Phaco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睑板腺分泌评分、睑脂黏度分级、结膜松弛分级与白内障患者Phaco联合IOL术后发生干眼症状相关(P<0.05),而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与白内障患者Phaco 联合IOL术后发生干眼症状无关(P<0.05),见表2。
表2 白内障Phaco 联合IOL 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单因素分析[例(%)]Table 2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dry eye after Phaco combined with IOL implantation in cataract patients[n(%)]
2.3 影响白内障患者Phaco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因素 经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睑板腺分泌评分、睑脂黏度分级、结膜松弛分级均是白内障患者Phaco联合IOL术后发生干眼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白内障患者Phaco 联合IOL 术后发生干眼症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Table 3 Logistic regress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dry eye syndrome in cataract patients after Phaco combined with IOL surgery
近年来,老龄高发性白内障已成为临床眼科常见疾病。白内障为眼部晶状体发生变性、混浊,视力下降且矫正视力依然在0.7以下者,实施白内障Phaco联合IOL植入术进行视力恢复治疗已成为临床共识,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治疗中[6-8]。
姚培好等[9]研究表明,白内障Phaco联合IOL植入术是帮助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白内障Phaco联合IOL植入术即在患者眼部切小切口,利用水分离术分开患者晶状体核及晶状体囊膜,由眼部囊袋浅表到深处超声乳化分离后的晶状体核,直至患者晶状体核全部乳化吸出,再将晶状体皮质吸出,最后将人工晶状体置入患者晶体囊袋内。陈尚懿等[10]研究发现,白内障Phaco 联合IOL 植入术后,患者眼部出现干涩、灼烧、视力模糊有异物等干眼症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为白内障Phaco联合IOL术患者找到引发干眼症状的危险因素迫在眉睫。随着眼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了进一步造福白内障患者,临床医学对白内障Phaco 联合IOL植入术后诱发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研究也逐渐增多。占欣等[11]研究发现,睑板腺功能障碍是诱发白内障Phaco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症状的危险因素。张迪梅等[12]研究表明,睑脂黏度、结膜松弛分级是白内障Phaco 联合IOL 术后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发现,睑板腺分泌评分、睑脂黏度分级、结膜松弛分级与白内障患者Phaco联合IOL术后发生干眼症状相关;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睑板腺分泌评分、睑脂黏度分级、结膜松弛分级是白内障患者Phaco 联合IOL 术后发生干眼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可能原因如下:手术操作损害了患者眼部泪膜脂质层、黏液层;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眼周局部麻醉剂、激素等药物使患者眼角膜上皮点状剥脱,造成患者泪膜的稳定性极速下降,眼角膜感知觉能力衰退,眼部的脂肪及蛋白质被快速分解,泪液分泌量降低;此外,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眼液消炎药物中含有防腐剂,会损害患者眼部脆弱的角膜,上皮细胞间牢固的结构被破坏,进一步加速泪膜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泪液分泌量降低,诱发干眼症[13-15]。同时,本研究还针对白内障患者Phaco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状特点进行研究,发现白内障患者Phaco 联合IOL 植入术后3 个月,干眼症患者的泪河高度、BUT、ST-1明显高于术后恢复正常者,而OSDI评分明显低于术后恢复正常者。
综上所述,白内障Phaco 联合IOL 植入术后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泪河高度、BUT、ST-1,同时应高度重视患者睑板腺分泌评分、睑脂黏度分级、结膜松弛分级等相关因素变化,根据复查情况积极开展治疗,能进一步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干眼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