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三融合”发展机制下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特点及路径

2023-06-30 17:16黄福秀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发展机制职业能力

关键词:“育人为本”;“三融合”发展机制;职业能力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提出建立融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要求[1]。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满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融合、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信息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形成“三融合”的发展机制模型。“三融合”发展机制是基于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的颁布和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系统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这就说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应当是融合职业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应用优势、高等教育中的系统教育优势、继续教育中的持续灵活优势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发展机制,这种新型教育发展机制本质在于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一、“三融合”发展机制的现状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迫使了教育教学中信息化的使用,促进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建立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机制。首先,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是由其技能水平体现的,而非学历高低决定的,但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难以在学校传统的学历教育体系中获得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因此,急需建立专业的非学历教育体系,以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优势,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机制不足。其次,近年来,慕课的兴起引起了大学教育及中小学教育的变革风暴,慕课利用便捷的网络信息技术,使课件资源实现共享,促进了受教育群体的扩大化,也促进了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这将很快发展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顺着这股发展潮流促成现代化教育的转化。最后,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教育领域逐渐引入各种移动终端,在线学习与交流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新潮模式,这种信息的高速传播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创造了非常有力的条件。

二、“三融合”发展机制模型的组成要素与运行特点

(一)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

众所周知,现代职业教育侧重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当然也包括职业能力及一般素质的培养,但在职业教育的有效时间内,学生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掌握程度并不一定尽如人意,即使学生都能顺利取得学习成果和目标,也只能算得上是完成了职业教育的一般教育教学目标,不一定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从长远来看,这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不利的。既然学历教育所带来的仅仅是学生一般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养成,那么学生在进入社会实践生活之后所要学习和提高的技能就需要依靠非学历教育的支持。非学历教育不以获得学历为目的,而以获得实际所需的知识技能为目的,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教育教学方式,它以满足学习者需求为第一要务。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学历在就业中不具备优势,但职业教育下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实践环境,能从工作实践中敏捷地发现自身弱点,如果后续职业发展中通过非学历教育的方式进行“充电”学习,弥补自身不足,那么就完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这个融合过程既是学习者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更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一方面要考察社会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提供便捷多样的学习途径

随着“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生活已经时刻处于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之内。但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更新速度却远远比不上其他领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庞大,授课方式主要采取班级授课制,每个班都有多达几十位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适应的时间。二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引进需要不少资金支持,而我国教育部门难以短时间内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来满足各层次学校的需要,尤其是对于现代职业学校而言,不属于基础教育范围之内,对教育资金投入的申请更加困难。但是,互联网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慕课掀起的网络学习风暴,着实引起了不少教育学者对远程教育的关注。远程教育可以改变传统授课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提供多样的选择,能够有效解决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学习状态不集中、学习方法有偏好等诸多差异,是从学生利益出发的学习方式。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中,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不一,对课程喜好程度也不一致,且职业教育中存在学生来自不同区域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时间紧且任务重[2],在职业教育中引进远程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够从学生本质利益出发解决问题,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对远程教育的应用已经有所实践,但由于对学生素质与需求认识不足,还存在资源管理、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职业学校应当重视相关方面的问题,力求从学生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及需求出发,加强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三) 信息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培养开放灵活的学习思维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3]。在全球化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为诸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有力武器。在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一直存在的传统难题。例如,2012年,一家从事3D医疗技术研究的公司负责人首次将虚拟解剖课程搬上了TED讲坛,不仅激发了医学专业学习者的兴趣和热情,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教育运用信息和虚拟技术研究实践的课题。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等领域的优势以及为职业教育行业带来的变革越来越明显了。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这个硕大的平台交流信息开阔视野,获取最需要的资源,促进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交互融合,还可以激发学习者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一般职业问题的基础上解决职业难题,促进职业教育者的自身发展和行业进步。另外,信息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使师生从封闭的教学情境中走出来,逐渐培养从多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以及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模式。因此,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带来的不仅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能开阔视野和转变思维模式,这更符合我国当前提倡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指导思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虽然有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入,但缺少对学生发散与开放思维方式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可以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络和移动终端等手段,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然后在教育教學过程中推动发散思维能力的生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三融合”发展机制的实现路径

“三融合”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本质上是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提出和建立起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在运行“三融合”发展机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不可动摇。“三融合”发展机制中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资源、教育教学情境设置等也都应结合学生特点与社会需求进行。结合上文所讲,“三融合”发展机制的组合要素与运行模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一) 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探索研究与资源整合

现代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多局限于职校内部,但为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及尽快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远程教育的引入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必须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时必须秉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明确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融合的目的与本质,从促进学生成长角度出发,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4],将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管理融为一体,排除融合障碍,实现在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互动交流与互补互辅。“三融合”发展机制涉及的体系繁杂,管理起来也非常麻烦,但如果管理者能够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一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原则,那么“三融合”发展机制的管理也就有了清晰的管理线索。

在理论研究与就业实践的探索方面,“三融合”发展机制确实是针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提出的,也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的,但“三融合”发展机制还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对其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还没有取得非常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因此,还需要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加强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探索。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应当从提高职业学生素质的原理方法出发,探索“三融合”发展机制更有效运行的途径。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实践人员应当根据现有教育教学实践资源和条件,积极地推动“三融合”发展机制的实践运用,以“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考察机制运行的过程与效果,并在实践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以完善“三融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机制模式。

(二) 促进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立德树人以马克思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指向[5],当前社会发展迅速,职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职业者已渐渐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要踐行课程思政、强化课程育人[6],坚持以“核心技能”为核心[7],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往往是那些能够用开放、创新、发散的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该转变为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途径则可以通过“三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模式。

第一,可以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保证学科模块之间的融合互通关系,促进学习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可以开发虚拟的实验软件[8],让学生在互联网情境创设中初步感受职业实践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第二,可以通过创新学习方式的途径,确立学习者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平台中选择适合自己学习习惯与风格的方式更加有效地学习职业知识与技能。比如现在盛行的翻转课堂、微课与慕课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可以加以借鉴。第三,搭建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桥梁,这需要学校明确“三融合”发展机制运行的目的与原理,合理安排职业教育课程,科学分配教师资源与网络课程资源,科学管理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制度,更需要教师科学安排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第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在“三融合”发展机制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会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有所不同,因而也就需要建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三) 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

在“三融合”发展机制之下,无论是非学历教育还是远程教育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基础建设的完善与否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三融合”职业教育发展机制的运行效果。构建信息技术建设平台,加强学生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运用,从其过程本身来说,就已经达到了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目的。当然,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中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基础的建设,还能在构建综合信息学习平台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体验中的满足感与获得感[9],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

首先,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使信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也彻底变革了传统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同时为学习者实时提供和更新海量学习资源。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掌握最新的信息资源就必不可少。“三融合”发展机制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掌握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需求的风向标,职业学校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成百上千种学习途径获取所需资源,也可以实现跨越时间和地域的实时交流,共享学习心得。其次,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和开放的学习环境,也就意味着学习者在远程教育中可以获得最新的、最优质的学习资源,可以掌握职业领域最先进的应用技术技巧,这对于职业教育的学习者来说可以节省很多学习时间,提高信息筛选等能力。不管是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还是学习资源,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都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育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四)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技能人才,“三融合”教育发展机制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深入探索研究所从事职业的专门人才。一般职业的普通知识与技能不需要学生深入社会实践,职业学校通过教师的讲授与实训,基本能够保证学生具有一般的职业技术水平。但在当前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任何一个职业的技能都是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职业学校需要培养的更应当是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变化,对所从事行业有所研究和能够促进其进步与发展的专门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将学历教育融合到职业教育中去,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学历教育中让学生深刻体会与领悟职业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深入职业实践后的非学历教育促进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的思考和研究,进而提升自身职业基础技能、职业元认知、职业复合技能、职业发展潜力等综合职业素质[10],最终促进该职业的进步与发展。

总而言之,“三融合”职业教育发展机制设想的提出,本身就是对“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理念的贯彻与执行,因而在当前初步运行过程中虽然也有待实践的考验,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黄福秀(1979-),女,广西阳朔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董国珍)

猜你喜欢
发展机制职业能力
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产业链视域下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务的影响
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