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价值意蕴与成效评价研究

2023-06-28 11:57:52王晓云张小鹿朱琳李瑞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课程思政

王晓云 张小鹿 朱琳 李瑞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发展阶段,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创新进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路”,成为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价值意蕴。本文从科学审慎的评价态度、系统性的评价方案、项目式的评价体系和常态化反馈机制探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成效评价,形成育人合力,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价值意蕴;成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3.082

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高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在“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成为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和切口(刘长军,2022)。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打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才能形成育人合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 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涵要义

1.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辩证含义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既相互区别又普遍联系的两个概念,这并不是表面上语序的颠倒,而是深层次内涵的协同交融。一方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各自的侧重点(彭菊萍、高敏,2021)。“思政课程”侧重于“德”,目的是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及人文素养。“课程思政”侧重“智”,重点强调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涵要义的协同交融。不同学科课程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成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元素和内容。首先,理论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焕发出理性思考的魅力;其次,实践教学过程则强调课内课外实践能够预设社会情境,唤醒学生感性体验与理性思维的内部张力,力促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优化专业育人、思政育人的一体化建设,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中实现科研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

1.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阐释分析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这在深层次上拓展了育人合力的深刻内涵(佘双好, 2019)。

首先,思政课程是显性课程,体现了显性教育的基本特征。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需要采取正面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埋下美好的种子。通过理直气壮地讲述思政课程,扎实打牢思想政治根基(张家玮,2022)。其次,课程思政是隐性课程,体现了隐性教育的基本特征。不同种类的专业课程中蕴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这些都成为不可或缺的思政元素。如果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忽视这些隐性的思政元素,没有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必将割裂教育过程中教学与教育的统一规律,会影响和冲淡思政课程的教育效果。再次,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两者的有机融合是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相统一的,这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重要抓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关于教育的时代之问提供了优秀答案。

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价值意蕴

2.1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根本遵循

2021年习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时强调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高度,为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更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打下深厚根基。

2.2 立德树人、育人铸魂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目标

新的历史方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根本目标。一方面,思政课程作为显性育人课程,要不断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不断夯实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素养训练、思维锻炼、能力培养和人格培育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作为专业课程中的隐性育人课程,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努力传播前沿思想理论,争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两者的同向同行实现了通识教育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2.3 深度耦合、统筹齐抓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重要抓手

在高等教育的培養核心、培养目标和培养任务问题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存在价值指向的一致性特征(杨国栋、马晓雪,2022),但这并不排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多元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差异性和多元化恰好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因此,统筹齐抓“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推进课程思政的差异化发展,尊重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独立性特征,实现两者互构互通成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重要抓手。

3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成效评价

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否同向同行成为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中亟需关注的焦点问题,其成效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佘双好、张琪如,2022)。深层次探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评价效果,是完成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必然进路。

3.1 采取科学谨慎的评价态度,战略上高度重视,战术上审慎推进

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成效评价首先应该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考核和学科专业评估的重要标准;要在战术上审慎推进,不可操之过急。应将评价重点放在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的规范性内容,再逐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标准化内容,以此审慎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的效果评价。

3.2 采取系统性的评价方案,整体上把握规律,局部中强化过程

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成效评价应采用系统性评价方案,整体上把握教书育人和学生成才的基本规律,着眼于“三全育人”视域下学生培养效果的整体性评价;实践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某一门课程展开僵硬式的固化评价,而是强调过程性的实践尝试和结果纠偏,强化过程性的建设进路。

3.3 采取项目式的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课程思政的评价权重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关键在教师,培育教书育人的“大先生”是两者同向同行体系化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能够激发出任课教师立德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以问题为导向,运用项目式的运营思路将过去偏重业务评价转化为思想政治评价与业务评价并重的局面,把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纳入评价体系,适当加大这部分的权重,激励教师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觉行动,勇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3.4 采取常态化反馈机制,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优化思政课堂的反馈机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成效评价主体是学生,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具有不同以往的崭新特点:爱国和开放的意识逐渐增强,关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向往自由自主的思想行动,敢于竞争、突破、创新;但个人意识较强,社会意识和集体意识较弱,容易受到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冲击。精准抓取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心理特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畅通课程思政的课堂反馈渠道,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培养有历史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成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的重要成效。

参考文献

[1]刘长军.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J].红旗文稿,2022,No.469(13):3841.

[2]彭菊萍,高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路径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42(12):6468.

[3]佘双好,周伟.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2022,(09):1218.

[4]佘双好,张琪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的特点及改革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1,(03):1824.

[5]楊国栋,马晓雪.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05):96105.

[6]张家玮.理直气壮讲好“开学第一课”[J].红旗文稿,2022,No.472(16):4648.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文教资料(2016年33期)2017-04-19 16:01:03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经济师(2017年2期)2017-04-10 05:57:3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理论导刊(2017年2期)2017-02-25 18:45:55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