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是利用互联网公共平台发声的一种方式,互联网平台正逐步成为舆论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包括高校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在校大学生,而在校大学生又是高校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年龄相仿,思想观念比较接近,很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看法。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如果学生某些合理需求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高校舆情慢慢显现、发酵,甚至会引起社会群体关注和参与。在这种情况下,频繁发生在大学校园的网络舆情具有更加敏感性和紧迫性、更加具有破坏性和难以控制的特点。各种校园事件、社会事件,持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影响。在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危机蔓延速度快,控制难度也越来越大。高校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并进行引导与控制,从而顺利解决网络舆情已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课题和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搜索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成因及危害,探索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对策。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舆情危机;演化路径;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126-04
(一)理论背景
高校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人们的社会生活逐渐深度融入网络世界,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其中。目前,国际互联网舆情的研究重点是互联网舆情的定义、传播机理、危机演变规律及防范策略等。高校网络舆情顺应网络舆情发展态势,要充分认識到其本身的危机属性。
高校网络舆情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和衰退期。潜伏期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已经出现,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1]。此时,高校学生的舆情诉求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但这种情绪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来。爆发期是影响最大、破坏力最强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揭露事件真相的时期。在此期间,大学生容易相信一些未被证实的信息碎片,导致舆情走向非理性化方向。舆情危机爆发后,随着校方的介入和处理,学生的合理要求得以满足,网络群众获得了正义感,舆情事件的热度开始下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逐渐消亡。
(二)现实背景
如今,伴随着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各种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也在增加和发酵,这也导致网络舆情的管理变得越发困难。
近年来,网络舆情治理在高校管理中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知网以“高校网络舆情”为关键词检索,有关学术论文1964篇,“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论文143篇。在此背景下,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高校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并积极探索合理解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方式。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是一种依附于互联网的独特的信息形态,它代表着一种倾向和态度。新媒体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舆论环境,同时也是舆情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和传播载体[2]。分析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网络舆情的广泛性、网络舆论信息的复杂性和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公共性是显而易见的。若不能从危机沟通的角度有效关注,很容易因其话题的公共性、敏感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
(一)时效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有高校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则是高校舆论的主要参与者。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时效性加快了舆情事件的发酵速度。高校校园是一个人口相对密集、人际交流频繁的场所,大学生之间的利益具有高度关联性,很容易聚集起来,并形成一致的情绪和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网络舆情发生之初,高校要抓紧时间抢占先机,做到事态同频,第一时间介入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
(二)突发性
高校作为一个社群网络,有着明显的社会团体结构,也更容易产生舆情事件。全媒体时代,舆情事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形成极具影响力的社会性事件。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快速、广泛传播的特征,再加上舆情事件的公共性和敏感性,更有境外敌对势力的诱导和煽动,网络舆情很可能会在短期内产生聚集效应,并迅速爆发。
(三)不确定性
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出现了一些冲突或问题,就可能会引起“舆论危机”。然而,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以及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在互联网上,任何一个节点发生了问题,都会引发一场舆论危机。只要有足够的关注度,舆论就会在互联网上快速扩散,加上大学生普遍思维更加活跃,极容易被情绪化观点煽动,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可能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四)破坏性
尽管网络舆论只是反映了公众的一种态度、观点和情感,但在某些时候,舆论也会产生很强的破坏力。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本身具有自由性、匿名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等特征,所以,网民们可以更为大胆地在网上散布谣言、发泄私愤、传播反动思想等,而不需要承担实际责任[3]。这不仅会给政府、社会、高校及个人造成经济或实际的损失,还会对政府、社会、高校及个人的形象、信誉和声誉造成长远的损害,这些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加以改变和消除的。
(一)成因分析
1.外部成因
从网络舆情演变为舆情危机,是由舆情事件的公共性、社会敏感性及破坏性等内生性因素和媒体的推动、政府的调控能力等外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舆情危机发生的过程中,事件触发、传播、回应等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事件的不断发酵。网络流言更是无穷无尽,常常会出现夸大事实的情况,从而引发大众的负面情绪,并对社会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
(1)一些媒体指向性的引导
当发生高校网络舆情之后,各种碎片式信息以及煽动性言论会大量流向媒体,这些信息真假混杂,会产生极强的迷惑性及危害性。部分网民没有鉴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很容易被大量具有情感色彩的信息所误导,随意地转发,甚至“正义”地发布一些偏激的言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媒体等平台是有社会监督功能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营销号”“网络大V”,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关注度,对网络舆情事件加以渲染和炒作,并引导舆情事件持续发酵[4]。
(2)网络舆情化解能力不强
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起着调控、引导、化解的重要作用[5]。但网络舆情的管控难度大,且疏导舆情危机的手段存在不足,缺乏澄清谣言、公布正确信息的方式方法,从而引发社会公众及高校师生的恐慌和焦虑。
(3)网络信息快速、广泛地传播
由于新闻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平台数量不断增加,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出现即时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对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过去处理舆情的“黄金24小时”,到后来提出的“黄金4小时”,再到现在“黄金29分钟”,很多事情都是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发现、曝光,然后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4)网民负面情绪和境外敌对势力的推波助澜
在互联网媒体平台上,任何人发表的言论都是公开的,不管个体是否主动引发网络舆情,或是参与其中,都很有可能会受到互联网舆论的影响,从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作出不同程度的、不客观的、具有情绪介入的判断。
与此同时,网络上还有不少境外敌对势力藏匿其中,利用热点舆论煽风点火,试图以此挑起人们的负面情绪,制造社会混乱。通常情况下,相关的网络舆情话题都呈现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的趋势[6]。
2.内部成因
近年来,高校里出现一些涉及学生学术不端、教师失德失风、学术压力过大、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教师言语不当、招生就业、校园安全等敏感问题,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催化,这些问题在互联网上不断发酵,并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注意,网络舆情危机不断叠加。
(1)学生
由于大学生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思想还不够成熟,很难分辨信息的真伪,进而影响了判断力。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规章制度不合理、教师师德存在问题、大学生跳楼自杀等,这些事件往往最初曝光者是学生,当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学校却迟迟没有任何回应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倾向于利用网络媒体发声,同时会吸引来更多的学生,对舆情事件提供支持和扩大传播范围[7]。
(2)高校管理者
面对校园激化的网络舆情,一些学校的管理者没有能在事情刚发生时就迅速回应。相反,他们采取了冷处理、模糊回应等方式,不愿也不敢发出声音,这就导致高校的网络舆情越来越激烈[8]。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甚至对网络舆情存在恐惧的心理,不能及时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判断。他们将大学生视为一个不成熟的群体,经常忽略了大学生的合理诉求,面对问题还会相互踢皮球。种种冷漠、消极的管理方法让学生们对学校产生了抵触情绪,当舆情危机爆发时,他们便会选择与学校站在对立面。往往此时,高校管理者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
(3)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
此前,高校中出现了如学生学术不端、校园贷等舆情热点事件。学校对于学生的监管存在不足,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任由事态发展,最终爆发舆情危机。在网络舆情初期,高校缺乏收集、分析舆情信息以及预判舆情事件连锁危害的能力,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遏制。高校应从专业的視角分析高校发生的网络舆情形势,明确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
(二)危害
当前,由网络舆情引起的恶性事件在高校中屡见不鲜。一旦出现,这些恶性事件不但对高校的名誉、整体形象造成很大的影响,还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这不仅会对高校的教学环境、教育教学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还会给社会增加一定的不安定因素,有碍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1.高校
高校爆发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严重时不仅会损害学校形象,还会削弱高校办学公信力,影响高校教育教学的稳定发展。当高校舆情疏导不力,还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使高校管理失控。
2.学生
绝大部分高校网络舆情产生初期,是因为大学生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导致以学生为中心引发网络舆情,并在学生群体中蔓延开来,从而形成“群体性”抗议活动。这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更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严重时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3.社会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主体通常是在校大学生,因为他们缺乏社会阅历,所以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诱惑,进而出现极端的言论和行为,进而将舆情事件政治化,导致一些社会群体也介入到了舆情事件当中,这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一)完善高校网络管理平台
1.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预警能力
随着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日趋多元化,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下,如何有效应对各种舆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网络舆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如果在舆情的传播过程中掺杂了一些流言,或者是高校的处理方法不得当,都会加快舆情的发展。高校应该收集和整理互联网上的舆情危机事件,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构建出公共危机预警体系,组建安全网络监测与预警系统,为大学的校园治安管理工作提供实时支撑,提高危机预警的效果,提升危机预警的水平。
2.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监督管理能力
随着高校不断出现的网络舆情事件,学校逐渐认识到加强网络监督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对网络舆情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对舆情事件的风险没有足够的意识,对出现的问题也没有足够的关注,因此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由此无法对舆情的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9]。高校应当建立线上线下双渠道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爆发的关键点往往是舆情应对不当,这也是网络舆情演变为舆情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实上,许多网络舆情都是从一个微小的爆发点开始的。如果在舆情形成的早期,高校可以对舆情进行正确的引导,并积极地回应和解决相关问题,就有可能改变舆情事件的走向,进而防止高校网络舆情演变成舆情危机。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提高高校的网络舆情应急水平,是降低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率、减轻其消极效应的关键[10]。
4.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加强校园内的交流沟通,是控制舆情的最优办法。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让全体师生对网络热点问题保持高度的关注,并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监督中,从而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多方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师生的内心需求和真实的心理活动。同时,完善平台的信息反馈功能,及时收集学生和老师的意见,以便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营造高校与教师、学生之间互信互助的氛围,在校园中建立起强大的凝聚力,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扼杀于萌芽状态。
(二)高校管理者技能提升
1.提高政治素养,增强网络舆情担当能力
全媒体时代,提高高校管理者对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首先,处理舆情时,高校管理人员应增强担当和治理意识,将政治责任融入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之中,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在处理高校网络舆情时,学校管理人员应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科学处理,张弛有度,努力做到精细管理、主动参与、积极协调,加强线上线下、校内外、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处理共同体[11]。从学校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对于比较简单的网络舆情问题,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而对于比较复杂的网络舆情,要表现出真诚解决问题的态度,第一时间安抚群众,并逐步、高效地实施解决方案。高校管理者要有与时俱进的积极心态,持续提高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2.提高对网络舆情的把控力、引导力
高效管理者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把握网络舆情,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党的执政理念和正确的舆论引导,提高运用和管理新媒体的能力。同时,熟练掌握网络舆情的资讯来源,与师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有效利用媒体的传播手段,积极化解网络上各种不安定的因素。在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坚持引导与疏导并重,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引导、疏导和回应,掌握网络舆情的大方向,为高校建设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3.加强学校师生思政教育建设
当代大学生是敏感度很高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知识积累、思辨能力等方面都拥有独特的优势[12]。但是,他们在思想意识等方面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群体的影响,更易被负面信息所干扰。高校要充分掌握这一特点,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坚持思政教育理念[13]。高校老师应该打破传统的、固化的教学方式,保持审慎、敏锐的思想状态,要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要利用互联网技术革新教学方式,把网络舆情作为一面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镜子,清晰认识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要有效解决学生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14]。
(三)积极培养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意见领袖”就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和说服力的网络发言人。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发布、传播、讨论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强大的意见作用,网络“意见领袖”能对互联网上的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有效解决相应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意见领袖”利用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舆情事件的发展造成影响[15]。因此,高校要积极培育“意见领袖”,形成影响力,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利用正向的舆论引导,消除危机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冲击,进而实现主动干预的目标。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更加困难,如何有效处理网络舆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高校更要提高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認知水平,充分掌握网络新特征,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头羊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使其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建设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冰阳.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其治理机制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9):96.
[2] 贺振航.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分析[J].新闻战线,2015(5):191-192.
[3] 孙玲芳,周加波,徐会,等.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辨析及指标设定[J].现代情报,2014(11):27.
[4] 高珩.网络舆情视域的高校思政教育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6):99-100.
[5] 杨军.网络环境下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提升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171-172.
[6] 葛元涛,曲光华.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8):47-49.
[7] 王哲,何飞.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演化及管理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8):157-162.
[8] 黄一涛,史鸿文.新媒体时代高校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处置能力建设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7):98-100.
[9] 杨仲迎.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决策体系构建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5):102-104.
[10] 刘治超.涉腐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机制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
[11] 蔡薇.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声屏世界,2021(17):98-99.
[12] 张睿丽.把握学生的阅读心理倾向 做好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指导[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3):127-128.
[13] 刘永泉,吴颜.网络舆情危机视域下现代大学治理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2):21-25.
[14] 王楠.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9):75-77,80.
[15] 纪芳.微博意见领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邢思雨,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