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语文教育类报刊从诞生开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出版发行数量庞大,使用者较多,是当前语文教育研究者、语文教师以及学生关于基础语文教育的重要交流平台。语文教育类报刊作为一种传统媒介,承载着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实践的反思、学生教育的有效方法、学术研究成果等内容。可以说,语文教育类报刊的这一内在价值已经成为其定位的依据,也是其获得认可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明确语文教育类报刊自身所具有的表达舆论、引导舆论等重要价值,分析语文教育类报刊不仅具有普通报刊的特点,同时还存在一些特殊性,值得从业人员深刻挖掘。结合新一轮教改给语文教育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新形势下语文教育行业要积极配合“双减”要求,切实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践行新的人才培育理念,发挥语文教育类报刊的使用价值等建议,进而推动报刊良性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育类报刊;定位;编辑;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232-04
当前,大部分语文教育类报刊的主要阅读群体都是未来的语文教育人才,既要帮助这些新人掌握语文专业知识,又要引导新人明确行业发展内容,因此,语文教育类报刊极具特色。
当前我国有数十种语文教育类报刊,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些报刊中有很大一部分出现了内容陈旧、缺乏定位、创新意识不足、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导致学生读者逐渐流失。当前语文教育类报刊面临着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困境,传统的语文教育类报刊需要自负盈亏[1]。正如前文所述,作为指向性较强、受众较为固定的刊物,语文教育类报刊的读者群体较为狭窄,主要面向学生和教师群体,很难维持一期一刊这样高频率的发行量。而且,由于读者规模较小,刊物收入不高,一些语文教育类报刊不得不向社会开放,吸引行业人员向刊物投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求生存,谋发展”的选择[2]。
然而,这种发刊收费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很多学术界的人表示,如果报刊发表需要收費,如何才能保证其公益性和学术性,是否会出现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学术科研品质等问题。不可否认,有些语文教育刊物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不惜提高版面费,更改刊期,增加页数,根本不在乎来稿的质量,所以才会出现“学术垃圾”,也导致一些刊物被当作“垃圾报刊”。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教育刊物的信誉,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而且与市场化经营目标相悖。
新时期,如何在经济效益和学术质量之间找到平衡,是所有语文教育类报刊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采用两种研究方法。第一,调查法。调查法是当前科研工作中最常应用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论述语文教育类报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引申出语文教育类报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开展研究。第二,文献研究法。了解其他学者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掌握研究课题的发展脉络。
(一)培养时代新人背景下语文教育类报刊的定位
语文教育类报刊定位,指的是报刊的创办者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对报刊的办刊宗旨、读者对象、内容、发行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界定。报刊的定位是报刊发展的核心,一本好的报刊,必须有一个准确、明晰的定位,明确编辑方针和办刊理念,才能拥有固定的读者群体。在时代新人培养视域下,语文教育类报刊应该以“学科性”“专业性”“创新性”为定位的起点,延伸出新的发展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青年人才开始涌现出来,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才,这些新人更具有创新意识,致力于带动行业发展、前进[3]。
语文教育类报刊本质是教育类的刊物,在新形势下,它的目标读者群体应该以教师、学生为主,重点探讨当前语文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新实践等相关内容。既要与语文课堂教学和教材教法的研究紧密结合,又要紧跟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脉络[4]。
(二)培养时代新人背景下语文教育类报刊的作用
1.助力语文教育发展
语文教育类报刊以其独特的优势,以新锐的姿态、前沿的文章、创新的教学改革理论,充分挖掘语文教育行业前沿资讯,进而推动行业发展变革[5]。语文教育类报刊的内容均来源于教育系统,主要受众是教师和学生,由于报刊与受众在空间上的亲近性,因此相对于其他传播途径的消息,其更容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在新一轮教改的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不仅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贯彻“双减”政策要求[6]。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类报刊要厘清自身发展脉络,精准把握时代发展潮流,明确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的办刊方式,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精准定位,充分发挥对于语文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教育方法有很多,但如果能主动探究就再好不过了。对于语文类教育报刊来说,很多作者提供的文章都是原创的,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这样的文章相较于课本知识更具有真实性。如此一来,语文教育类报刊无形之间就在语文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看不见的桥梁[7]。比如《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杂志的编辑和通讯员,就是广大读者中的一员,也是学生周围生活中的人[8]。只有真实的报道,才能成为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
可以说,语文教育类报刊应该是从“从群众中来”,而其发表的文章也应是“到群众中去”[9]。“接地气”“真实性”是语文教育类报刊具备说服力的根本内容。因此,从时代新人培养视域出发,要想使学生相信语文教育类报刊,接受教育类报刊,就必须将归纳总结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归类总结,提出新的教育观点和教育观念,将新的教学经验引入其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语文教育类报刊中找到自己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困惑等内容,进而找出针对性的解决答案。
2.语文教育类报刊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发展每个时期所需的基础与条件、目标与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语文教育类报刊要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相联系,以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为核心,在区域教育、教育思想、个人发展需求上重点着墨,力求接近学生、关心学生。
首先,语文教育类报刊作为传统纸媒,相较于新媒体,能获得更多的整合信息。目前,网络上拥有海量信息,但是也存在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弊端,极易影响涉世未深的学生。但是语文教育类报刊不一样,它经过编辑、出版社等一道道工序检验,才最终呈现在学生眼前,能确保内容的真实与健康。同时,与书籍等纸质媒体相比,语文教育类报刊的时效性也比较强,发行时间更短,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前沿的信息。阅读语文教育类报刊,学生能获得积极、全面的信息,还能训练自身的语文阅读技巧,模仿语文教育类刊物遣词造句,及时掌握其他纸质媒体所不关注的最新时事,从而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
其次,语文教育类报刊的内容比较新奇,由于面向学生群体,理解难度不大,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又能为其提供更多的优美词句。一些学生甚至表示,在阅读语文教育类报刊后,自己也忍不住动笔开始创作文章。从这点来看,语文教育类报刊可以在多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最后,语文教育类报刊一般都是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还具有很鲜明的艺术风格。不管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都能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文章,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类刊物的教育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语文教育类报刊所刊载的内容全部来源于教育系统,从理论走向实际,不断推动学生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双提升”[10]。语文教育类报刊能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具有学习能力的专业型人才,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满足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提升自身的专业学术水平。
(三)培养时代新人背景下语文教育类报刊助力手段
1.语文教育类报刊主题要贴近学生学习情况
一般来说,语文教育类报刊由师范类院校或者地方语文学会共同主办,所以应该充分利用每个主办机构的专业特长,充分调动语文特级教师与语文教研员,优化报刊主题和内容,主題要贴近学生学习情况,拉近学生与报刊之间的距离。
语文教育类报刊要与省内各个语文教研室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引导报刊文章的主题,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高层次的教学实践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比如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的《语文教学》刊物,积极与语文界、优秀语文老师以及各地市语文教研员保持良好的联系,定期开展“探讨语文教育创新,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最是书香能致远”等主题的会议和采访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文章,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此外,它还对国内语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跟踪报道,及时发布国内语文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
同时,语文教育类报刊要深耕教育实践领域,实现发刊效益。由于语文教育类报刊主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服务,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广大编辑要深入教育第一线,挖掘那些困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真正的问题[11]。对于这一领域进行合理规划,并积极刊登相关文章,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用的素材,重视实证性的探索与实践,以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重点。语文教育类刊物在新时期也要回归初心,为实践工作提供指导。“坚持初心”能够进一步扩大语文教育类刊物的受众群体,树立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12]。
2.提高语文教育类报刊编辑质量,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为培养时代新人,要想把一本语文教育类报刊做好,必须提升报刊文章的内容质量。语文教育类报刊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学生、教师,虽然学生们的创新想法很多,但是受个人学术能力和时间精力有限等原因的影响,投稿文章质量普遍不高,无法引起读者讨论。对于语文教育类报刊来说,如何吸引高质量的稿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3]。
(1)编辑是出版工作的核心,是出版发行工作的先决条件。对于语文教育类报刊编辑来说,除了要具备普通编辑的全面素养之外,还要具备对学术资讯有效性和价值的敏感判断能力。
一方面,要按照报刊的要求,对于来刊稿件进行科学编排,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传统的宣传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编辑需要立足多种宣传渠道,增强刊物的大众化发展能力,将一些新的行业概念、新命题和新观点用简洁易懂的文字表述出来。在版式设计上,编辑要创新发展,利用巧妙的颜色搭配、合理运用图片,最大限度发挥报刊的宣传作用,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报刊要为编辑人员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让编辑在工作之余,参加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从而进行工作交流和学习。同时,也要鼓励编辑人员在闲暇之余参加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升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14]。
(2)坚持学术优先原则,保证报刊文章的质量。学术水准是一本语文教育类报刊发展的保障,也是订阅者最关心的内容。因此,在语文教育类报刊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学术质量。在语文教育类刊物市场化运作过程中,要坚持“学术品质”,坚持以为学生、教师提供服务为出版导向,进而为语文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15]。语文教育类报刊可以采取邀稿制,向一些名校名师邀稿,请他们畅谈语文教学理念、经验。报刊也可以面向学生群体发起征文活动,并设置一些奖项内容,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从而提高报刊知名度,吸引更多读者。
(3)合理定位,有效整合资源。语文教育类报刊应以自身资源状况为基础,通过合理定位、有效整合资源,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对于报刊来说,站在学生角度看待语文教育,是报刊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新时期,语文教育类报刊要合理规划内容,报刊规划内容要符合年轻人的阅读需求,也要利用多媒体宣传手段,比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来稳定和扩大学生读者群及投稿群,创办活力报刊、魅力报刊。
3.要引导学生重视教育类报刊使用与学习
语文教育类报刊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既是报刊发展的根本,也是报刊未来的发展方向。语文教育类报刊的传播应引起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的高度关注,并认真做好引导学生使用和学习教育类报刊的工作。
(1)加强宣传与管理。语文教育类报刊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学校要积极做好刊物的出版、宣传、借阅、管理工作。
首先,学校要优化报刊的预订、借用等工作,设置多个语文教育类报刊阅读点,为学生阅读提供便利。要在学校官网、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宣传语文教育类报刊,选择新颖、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阅读。同时,还要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结合语文教育类报刊内容,向学生讲解阅读报刊的好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
其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开辟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室,将语文教育类报刊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上,方便学生借阅,也要鼓励图书管理人员主动向学生推荐教育类报刊;另一方面,应在教学楼走廊、寝室一角等角落定期摆放语文教育类报刊,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阅读语文教育类报刊的环境。
(2)积极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学校要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关教育类报刊的互动,鼓励和引导学生组成阅读小组,相互推荐优秀的教育类报刊,交流阅读作品的心得和感悟。教师也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发现学生阅读报刊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导其有效、科学、正确地开展阅读,保证阅读效果,并做好反馈和跟踪活动,时刻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要注重学生对语文教育类报刊的评价。学生评价对于报刊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学生不喜欢当前的文章和刊物版面设计,就需要积极改版,以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求。为获得一手资料,语文教育类报刊可以定期开展调查活动,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们对报刊文章质量、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刊物趣味性等内容进行打分,也可以积极参考其他知名语文教育类报刊设计,不断提升稿件质量,增强读者阅读刊物的体验感。
4.培养学生阅读语文教育类报刊的能力
目前,市面上的语文教育类报刊种类比较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而且,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也能订购很多报刊,但并不意味着每种报刊都适合学生。
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时间比较紧凑,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习课程内容上,很少有时间阅读语文教育类报刊,也就无法领略报刊价值。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课外阅读、自主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语文教育类报刊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开展语文教育类报刊阅读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阅读一本刊物,然后要求每个人阐述阅读体会。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阅读方式和技巧会对阅读体验产生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学生阅读体验,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依据,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报刊阅读计划,开展阅读技巧上的指导和教学。
一些语文教育类报刊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报刊中挑出一些好词好句,让学生阅读、记录、摘抄,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其次,要引导学生加快阅读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文本内容的提炼能力,为日后高质量阅读奠定基础。
为培养时代新人,语文教育类报刊要精准定位,确定自己的受众群体,依据受众群体的需要进行内容创作和加工。
在办刊质量、报刊设计等多个领域做出努力和改进,要贴近学生学习情况,提高语文教育类报刊编辑质量,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此外,学校、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重视教育类报刊的使用与学习,让报刊和学生读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促进语文教育类报刊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东.刍议思政教育类报刊的编辑素养[J].新闻世界,2022(11):72-75.
[2] 李金云,罗先慧,李胜利.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2016—2020年):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数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1):6-15.
[3] 左园.初中新人教版语文教材写作模块的教学探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4] 裴海安,姜联众.新时代教辅报刊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以语文报社为例[J].传媒,2023(6):35-38.
[5] 苗雨时.刊物的个性与生命力:《语文教學之友》40年历程回顾[J].语文教学之友,2021,40(10):4-5.
[6] 邹环宇.从编辑角度谈如何加强语文助学类少儿报刊的内容特色[J].采写编,2022(3):135-136.
[7] 宋园弟.融媒体环境下教育类期刊的品牌建设探析:以《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2):187-189.
[8] 张舸.教育报刊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策略探析:以河南教育报刊社的创新发展实践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3):208-210.
[9] 黄耀红.一本温暖的刊物:写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创刊五十周年之际[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29):7-8.
[10] 孙晓燕.江苏教育报刊总社“1000万+教育”全媒体服务平台项目实践探索[J].新媒体研究,2022,8(19):69-72.
[11] 张舸.以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与内生路径:以河南教育报刊社创新发展实践为例[J].出版广角,2022(18):85-88,92.
[12] 郭裕嘉.新媒体背景下教育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8):41.
[13] 占佳聪.民初江苏“新教育”思想传播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14] 凌冰.一路走来的北京教育刊物[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10):10-14.
[15] 高牧星.中国近现代西画美术教育传播研究:以美术学院校办刊物为例[J].中国报业,2019(10):77-78.
作者简介 王睿,编辑,研究方向:报刊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