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涪陵焦石山歌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模式

2023-06-27 12:33:03胡炜光
艺术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摘 要:面对焦石山歌传承的困境,本文试图探索以高校为平台传承发展焦石山歌的主要途径,认为高校对焦石山歌的传承发展应从科研、编创与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同时提出科研是基础,编创是动力,而教学为目的,三大方面应当相互依存的观点。

关键词:焦石山歌;高校平台;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6-00-03

重庆涪陵焦石山歌是当地民间歌谣的统称,其包括了薅秧歌、劳动号子、小调、风俗歌、民间祭祀歌曲、灯调等多种不同的音乐体裁。焦石山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竹枝歌,相传从宋元时期焦石形成集镇时便开始在当地传唱,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1]。由于民歌在文化要素当中的稳定性因素,当代的焦石山歌旋律中很可能保存其传唱之初的旋律形态。

焦石山歌已于2009年、2014年先后成为涪陵区与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涪陵区文化部门也在为焦石山歌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断努力。从2014年开始,涪陵区每年都会在焦石镇或者城区进行关于焦石山歌的舞台演出,使得焦石山歌逐渐被世人所熟悉。

除此之外,近年来学界围绕着焦石山歌进行的相关田野调查以及形态研究均逐步展开,并初步发现了焦石山歌具备重庆汉族民歌的典型形态要素。而随着对焦石山歌民间传承现状调查的深入,初步认为焦石山歌在传承人、传承方式、传承环境等要素的有机作用下形成相对稳定的传承机制。

但是随着田间劳动的逐渐较少,使得以田间劳动作为基本题材的焦石山歌出现了传承上的危机。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当地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而曾经不少优秀的山歌传承人出现了老龄化的现象,这造成焦石山歌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最终动摇了曾经相对稳定的山歌传承机制,导致当地的一些山歌体裁如车灯调已经出现了失传,而作为焦石山歌主体的薅秧歌也濒临失传。

针对焦石山歌所面临的问题,涪陵区文化部门虽然也以各类舞台演出、山歌演唱比赛等形式促使其发展,但是这些活动大多数立足于对传统焦石山歌的原样保存,这些歌曲大多与特定的劳动环境紧密结合,而舞台表演中也试图营造出相应的劳动环境,但殊不知由于相应劳动环境的消失,造成这些歌曲无论是题材还是音乐结构、表演形式等均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严重脱节现象,不仅难以吸引到年轻一代的听众,就连不少中年人也不太会欣赏。因此,经常出现焦石山歌的展演与广场舞“同台竞技”的尴尬局面,而看山歌展演者数量相对稀少,大多仅以猎奇的态度短时间驻足观看,并无太多兴趣。

因此,当下的焦石山歌的传承绝不能仅局限于原样保存,而应当以多种形式发展,在保留焦石山歌旋律的前提下使之在题材上与当代社会生活主题相结合,而在形式上更应当以当代人的听赏需求紧密结合,使之以较高的艺术价值登上大雅之堂。当然,这就需要专业的音乐人才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以及编创,而高校恰好能为焦石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较好的平台,因而探索焦石山歌在高校的传承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一、焦石山歌在高校中传承发展的可行性

高校相对单纯闭塞的环境为民间音乐以高校为平台进行传承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倘若学校时不时邀请民歌传承人进校园进行表演或教学,并且对传统焦石山歌进行新编,使得这些优秀民间艺术得以在校园内逐步传开而逐渐形成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欣赏群体[2],而这些人群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于音乐的艺术性水准要求较高,也对传统音乐的编创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最终有助于提升焦石山歌整体的艺术水平,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实现转型。

如果说封闭的环境是高校传承发展的客观原因,那么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师以及开设的音乐理论相关课程则为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该学校作为涪陵地区乃至渝东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长期以来承担着该片区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近年来,该学校的音乐教师在发展涪陵民歌的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这首歌曲(见谱例1)是该校教授徐欣根据涪陵武陵山民歌《乖乖困着》进行改编而成的四声部合唱曲,该合唱曲在保持原有旋律框架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原歌曲“La—Do—MI”三音列基础结构进行和声编配,使民歌基本旋律框架分布在纵向的声部中。同时在各个声部的写作中采用了此起彼伏的旋律创作模式,不仅继承了民歌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同时兼顾了各声部旋律的进行。

而音乐学院的基础理论课程中包括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即兴伴奏、小乐器选修、旋律写作、曲式分析、电脑音乐制作、合唱指挥等,这些课程既照顾了理论演技,又照顾了音乐演唱实践,成为音乐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如果将焦石山歌有机融入这些课程,使学生不仅掌握到传统焦石山歌的演唱以及形态特征,还可以对焦石山歌进行编创,成為传承发展焦石山歌的后备力量。

总的来说,高校为焦石山歌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环境,但是如何将高校现有的条件进行优化运用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接下来将对焦石山歌在高校传承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

二、焦石山歌在高校传承发展的基本模式

焦石山歌在高校的传承发展需坚持以下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让学生掌握焦石山歌的传统形态特征及其文化背景,第二,在现有的旋律基础进行编创,一方面,将焦石山歌搬上舞台,进而与涪陵区的焦石山歌文化节或者巴枳文化旅游中的展演活动有机融合,以此扩大焦石山歌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将焦石山歌的编创融入音乐学院的基础课程,如歌曲写作课、应用钢琴课或电脑音乐制作课中,使学生得以大量接触焦石山歌。

因此,焦石山歌在高校的传承发展模式应当以上述两个原则作为导向,力图达到科研、编创、教学三大工作的紧密融合,接下来将对三大工作各自的地位与分工进行论述。

(一)以科研为基础

科研是焦石山歌以高校作为平台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也是高校的特色,但由于学界通常从音乐表演视角下探索民间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因此科研也成为长期被学界所忽略的一个问题。

既然需要对传统音乐进行编创以及教学,科研则是必需的环节,一方面,为编创提供音乐素材,以更好地指导民歌基础上的编创;另一方面,为传统音乐概论课当中传承民歌提供新的素材,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民歌本身的旋律进行演唱,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歌背后的文化现象。

焦石山歌的科研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传统的焦石山歌及其文化背景进行研究,通过从海量的焦石山歌中剖析出共同的旋律型作为其核腔旋律,抓住焦石山歌的旋律基因。伴随着焦石山歌调查研究的深入,已经初步认为焦石山歌以窄声韵“La—Do—Re”级进下行旋律与小声韵“La—Do—Mi”曲折跳进旋律两种形式[3],同时根据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旋律基因分析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初步认为前者是西南百濮部族所有,而后者则属于巴人遗韵,因此焦石山歌中有巴音要素,很可能是巴文化的有机延续,在揭示焦石山歌旋律基因的同时也发现其历史价值,为焦石山歌的编创提供了基本素材,也为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提供了新的知识点。

第二,对现有一些创作歌曲进行分析,以谈谈这些歌曲是否有机结合了焦石山歌的旋律进行创作。近年涪陵区实验中学高级音乐教师陈家全已有不少代表性的作品问世,其中歌曲《龙潭坝儿是粮仓》《大木特产人人夸》等就利用了焦石山歌中常见小声韵“La—Do—Mi”进行创作,且旋律与西南官话的字调相配合,不过这些歌曲又明显地去掉了民歌中的衬词等元素,使歌曲表达情感更为平铺直叙,符合当代听众的审美需求,这也为焦石山歌基础上的编创提供方向。

只有通过对焦石山歌固有旋律基因的剖析以及对新创作歌曲进行判断,才能掌握其固有创作规律以及当代新创歌曲的精华或糟粕,为指导学生新创焦石山歌提供理论基础。

(二)坚持以编创为动力

在焦石山歌基础上的编创乃焦石山歌在高校发展的动力,一方面,高校教师在焦石山歌旋律基础上创作出新作品,使这些作品逐渐成为焦石山歌节、涪陵巴枳文化旅游发展等的重要素材,促使新的焦石山歌逐渐在涪陵区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将焦石山歌编创的方式方法进行总结,进而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而以焦石山歌的旋律基础创作出具有艺术性且能反映当下社会需求的新作品乃新创的主要目的,也是焦石山歌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对于新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需以其基本旋律型为素材进行发展,根据歌词所表达的内容采用特定的旋律走向,从而达到旋律与唱词的统一。

第二,在音乐结构上,可以适当添加副歌等具有变化性的旋律,使原本单一部曲式的民歌扩充成为单二部或者单三部曲式的歌曲,营造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对于听惯了西方音乐的当代人而言,这样的结构显然更容易接受。

第三,在音乐题材上,可以结合时代的主题进行编创,如将唱词改成歌颂党的领导方针、歌颂焦石新变化等,达到以歌曲为舟楫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这些手法已在焦石镇进行了实践,并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四,在音乐旋律上还可以添加一些当代音乐旋律的要素,如将原来的五声音阶变成七声音阶,使旋律变得更加丰富多变。

第五,可以山歌剧形式对焦石山歌进行新创,这些山歌剧可以焦石镇的发展变化作为题材,还可以巴人的历史作为题材,使新创作出的焦石山歌不仅保留了原本山歌的旋律,还可以在这些演出中使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增强人们对涪陵固有文化的认同感及文化自信,最终有利于涪陵区文旅发展。

(三)坚持以教学为目的

虽说对焦石山歌的科研与编创体现以高校为平台传承发展民间音乐的特色,但高校毕竟以培养人才为主,因此对于焦石山歌的科研与编创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学当中。

焦石山歌在高校教学中大致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利用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传授焦石山歌,力图将焦石山歌的传授与“三全育人”的方针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综合焦石山歌的形态及巴文化背景,使学生在掌握焦石山歌演唱、核心旋律的基础上知晓焦石山歌的巴音元素,以使学生对焦石山歌产生敬畏;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逐层导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知行合一、合作交流的能力,最终树立保护与发展焦石山歌的意识[4]。

第二,在歌曲写作课、多声部写作课以及即兴伴奏等技能课程中以焦石山歌作为例证进行教学。例如,在歌曲写作课上,教师可通过对焦石山歌具体旋律特征的讲解,并对比新创的焦石山歌旋律,让学生掌握焦石山歌的旋律基因以及民间创腔模式,然后在实操中让学生先按照传统民歌的创作原则进行模仿,而后根据一些创作民歌旋律特征适当地扩充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型等,使新创作品逐渐产生一定的艺术性。在该课程中,学生能在音乐旋律创作中接触到焦石山歌的旋律,而教师也可通过给学生做示范的过程让学生进行新创;而在即兴伴奏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现有的焦石山歌让学生配上钢琴伴奏旋律,这样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来选择最佳的配乐方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接触了焦石山歌的旋律,还逐渐掌握了对焦石山歌的编创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因此,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不仅让学生掌握焦石山歌的传统状态及核心旋律,还通过对其文化背景的讲解使学生对焦石山歌产生敬畏与好奇心,为在其他技能课中对焦石山歌的分析与编创奠定基础,而将焦石山歌融入技能课中则有助于学生在掌握歌曲写作以及即兴伴奏等基础技能的基础上接触焦石山歌。

三、结束语

通过对焦石山歌在高校传承发展模式的分析,初步认为高校应加大对焦石山歌的科研力度,以达到两个基本效果,第一,通过揭示焦石山歌的形态现状以及文化背景,为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传授焦石山歌及其对应文化现象奠定基础,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焦石山歌的音乐形态、演唱以及文化背景,以調动学生保护焦石山歌的热情;第二,通过揭示焦石山歌的旋律特征,促使更多新创作品的问世,一方面,促使传统的焦石山歌逐渐走向舞台,甚至以崭新面貌呈现于世,为焦石山歌节的开展以及焦石山歌与涪陵巴枳文化旅游发展的融合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的同时多次接触并熟谙焦石山歌。因此,焦石山歌在高校的传承发展应坚持“科研是基础,编创是动力,教学是目的”的原则,形成一套体系化的传承发展机制。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高校传承发展焦石山歌模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宏观阐述,而对于如何研究焦石山歌、如何抓住焦石山歌的典型形态、如何编创焦石山歌以及如何将焦石山歌纳入课堂等相关内容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而促进焦石山歌在高校环境中得到稳定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涪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政府编著.流淌的记忆——焦石山歌[Z].内部资料.

[2]钟国富,王鸿俊,陈龙.鄂伦春族民歌的传承困境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04):154-159.

[3]胡炜光.涪陵焦石山歌音乐文化研究[Z].2021年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KGHZCJFL202101).

[4]胡炜光.“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及方法初探——以重庆汉族民歌为例[C].重庆市高等教育协会2021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养生角度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探讨
武术研究(2016年12期)2017-03-01 12:29:56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理论导刊(2016年12期)2016-12-27 10:34:3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2:37
元白诗派诗歌中的“风雅”传承
传播学视阈下淮海戏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今传媒(2016年5期)2016-06-01 23:45:24
少儿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