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淮海戏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2016-06-01 23:45柳邦坤朱彦
今传媒 2016年5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传播学

柳邦坤 朱彦?

摘 要:淮海戏是扎根于淮海地区的地方剧种,作为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过去的200多年里深受淮海地区人民喜爱,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也频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因此进行保护与传承发展尤为迫切和重要。淮海戏要实现传承发展,需要探讨淮海戏的传播规律与路径,进行有效传播,这样才能使淮海戏永葆青春和活力。

关键词:淮海戏;传播学;传承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5-0012-02

为了推动戏曲的发展,国家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这对于在当今日益受到挑战的中华传统戏曲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播语境的变化、文化产品的丰富,戏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受地域性限制的小剧种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曾盛行于江苏省北部的淮海戏就是其中的代表。淮海戏是拉魂腔系的根基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淮安、连云港、宿迁市和盐城、徐州市的部分县区,以及鲁南、皖东北一带,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因流传地属于淮海地区,因此旧称“淮海小戏”。淮海戏于2008年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淮海地区处于北方鲁文化向南方吴文化的过渡和融合地带,赋予了淮海戏兼具北方剧种的粗犷豪放以及南方剧种温柔婉约的总体风格。因而,淮海戏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

当前,淮海戏在发展上也存在着许多地方戏曲面临的同样问题,如剧团规模萎缩、后继乏人、受众群体缩小等,如何保护与传承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加强有效传播,也是传承发展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加强传播主体建设:借助非遗保护契机,培养优质人才

对于艺术来说,创作者永远是根本。他们是传播过程的主体,他们很大程度决定传播的质量与效果。所谓“名剧出名演,名演带名团”,生产出一部有影响的好戏并借此推出一位担大梁的“名角儿”,对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要善于抓住机遇、挖掘自身优势、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培育人才。淮海戏作为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淮海戏的保护和传承正式进入国家视野。要借助非遗带来的政策优势,做好淮海戏的保护,同时为传承人创造条件,让其更好地投入艺术创作和教授徒弟的工作中。

淮海戏的传承,过去主要是以家族关系办小戏班,通过血缘关系传承为主,师徒关系传承为辅,而从抗日战争时期起,有了以公家出资开办训练班的方式,建国后又由培训班发展为戏校。扎根在苏北大地上的淮海戏,有着浓厚的“乡风野趣,爽朗明快,清新生动”的美学风格,形成了老生谷(广发)派、丑角杨(云发)派、青衣杨(秀英)派和花旦范(珍美)派四大流派。近些年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传承者如许亚玲、吴玲、魏佳宁等,从他们的成长经历可以发现,早年他们多数都通过拜师学习为主,新生代以戏校学习为主。

由于剧团规模萎缩,目前艺校不再开设专项培养淮海戏演员的专业,而是较为宽泛地学习音乐舞蹈等。面对这样的现状,应积极对传统的“团带班”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造,探索“传统科班制”和“学院教学制”结合的淮海戏后备人才培育模式。剧团可以与艺校或艺术学院联合培养淮海戏人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选送剧团热爱地方戏曲、有创作热情的年轻演员以及面向社会选拨好苗子,进行定向培养,使淮海戏创作队伍生生不息[1]。

二、优化传播信息:打造经典剧目,创编现代新戏

淮海戏产生于清乾隆年间,形成于清道光时期,留存的传统剧目有32大本、64单出。题材多集中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婆媳矛盾等等,观众通过看戏能感受到真善美的价值观。淮海戏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发挥着不可抹杀的教化功能,也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娱乐方式。虽然有些剧目不再适合当下演出,但那些经过了历史积淀的剧目,就像出土的文物一样,可能不实用、却很有研究价值。也有一项传统剧目仍然受到戏迷的欢迎,如《皮秀英四告》等经典剧目至今仍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曾赴韩国演出受到好评。要注重对老剧本的挖掘整理、演唱教习,对其中的经典剧目进行必要的改造,如剔除封建糟粕,增加新主题和时尚元素,让“老戏曲”唱出“新调子”。在传播过程中,人们总是更容易接受与自己观点、意愿、态度相近的事物,所以作为一门濒危艺术,要与时俱进,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充分发挥能动作用与创新意识,创作排演一些现代新戏,如现代戏《豆腐宴》《老县长的第二春》等曾产生良好的反响。具体可以以剧本的创新、音乐的创新、表演的创新为三维坐标,其中剧本创新要着眼于题材、人物、情感、主题四个方面——大胆地选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全新的题材,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材;着力塑造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农村的新人形象;戏曲是抒情的艺术,素有“剧诗”之称,戏曲的情节,要成为“情结”,重点是表现新时代中国人民大爱大志的新情感;以文化内涵、人文底蕴为重点,着力表现出人文关怀与人性美,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2]。

三、培养传播受者:重视乡村市场,培育城市剧场

淮海戏的根在乡村,它的艺术灵感取材自农民的生活,它的表演富有乡村的气息。我们在江苏省灌云县走访调查中,曾随灌云县淮海戏剧团下乡慰问演出,注意到现场气氛很热烈,村民多数都能跟着唱上两句,也有很多随大人一起来听戏的孩子。就目前而言,不可否认的是,淮海戏的主要市场在乡村,离它最近、最懂它、最愿意听的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淮海地区的乡野大地即是淮海戏诞生的摇篮,也是淮海戏赖以发展的舞台。应该尊重淮海戏的自身发展规律,重视乡村市场,多进乡村,多在村头广场和乡镇集市演出,组织巡回演出,配合活动演出,使农民看戏不出村,将逢年过节的慰问演出变成“送戏下乡常态化”。

有学者提出20世纪戏曲传播的动力主要体现在文化变革、政治需求、经济推动、民俗习惯四大方面[3]。乡村市场的红火在于民俗习惯,而城市里纷纷建起小剧场则是因经济推动。目前在淮海戏主要流传地淮安市,市区小剧场尚未成熟,人们还没有形成买票看戏的消费习惯,往往免费剧场会座无虚席,而收费剧场则观众寥寥。针对此问题,一方面要借鉴吸收评弹、川剧等小剧场演出的运作经验,另一方面考虑到当地居民消费习惯,在舞台设计上不要过于奢华以降低民众看戏成本。随着城市扩张,大批农民涌入城市;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务工人员增多,这样就要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在市民休闲广场开辟淮海戏等地方戏曲舞台或场地,坚持每天安排演出。想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对受众清晰的定位,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进乡村集市、喜庆活动现场,也到城市广场社区、剧场、校园。注意培养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培育年轻的受众群体。考虑受众需求和兴趣点,在乡间演出时不妨多一点传统剧目,而在城市演出时多一点现代戏,适当增加一些时尚元素。

四、加大传播力度:渠道多元化,重视新媒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播学的兴起为戏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视野。新媒体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消解了戏台在戏曲艺术传播过程中的意义,戏曲的演出开始离开实际意义上的戏台——借助对于现代化声像传播技术的运用来实现。我们认为现在处于后戏台时期,即指戏曲的演出与传播可以借助或运用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声像传播技术来实现的时期[4]。演员的演出与观众的观看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地进行,相较于传统戏台的成本大、时空压缩的局限性,网络更具兼容性,在信息传播上成本低、速度快、全球化、平民化。从传播技术上看,互联网可以超文本、超链接,互联网时代若想在信息传播上抢占先机,夺人眼球,就得充分了解新媒体技术,运用互联网思维,有效推进地方戏曲传播。

淮海戏作为一门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演出过程本身就能调动观众多种感官的特质是其传播的一大优势。大众传媒作为一个介质,声像媒介主要起到对信息更好的记录、保存与共享的作用。对于过去的老剧本在实现数字化保护的基础上更要进行数字化传播,让大量的戏曲文本可以通过网络方便读取,方便热爱者、研究者增进对淮海戏的了解。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传播剧目、流派、主要艺术家等等,办好淮海戏网站,开办淮海戏剧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客户端。找准定位,注重用户体验。加强与音乐播放器的合作,使受众借助手机听戏更为便利。

除了新媒体传播外,还要利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传播,如与广电部门合作开办栏目、举办淮海戏大赛等。

五、拉动文化消费:吸引受众体验,发展文创产业

打造戏曲等演艺品牌,可以提高城市旅游吸引力,拉动文化消费。从近年国内众多旅游品牌看,可以发现其内涵多元化、形式娱乐化、突出体验式文化消费理念的特点。淮安市应利用非遗资源在古淮河畔或运河畔建设淮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开办戏曲体验馆、博物馆,吸引外地游客通过地方戏曲的参观、体验,了解当地民风民俗,通过旅游者人际传播,提高淮海戏的知名度,扩大城市传播,拉动文化消费。

作为地方性剧种的淮海戏要想长足发展,就要积极与文化旅游结合,构建体验和互动空间。在游客集聚的旅游景区打造包括淮海戏在内的演艺品牌,吸引游客,拉动消费;在城市中心开办小剧场,积极发展淮海戏等演艺产业,拓宽演出市场。通过文化创意提升文化产品的魅力,提高附加值,扩大影响力。同时也要寻求体制机制改革,借助非遗保护带来的诸多机遇,积极投身市场,使淮海戏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韩业庭.传统戏曲如何突出重围[N].光明日报,2015-10-24.

[2] 汤承树.淮海戏创新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8).

[3] 王廷信.论20世纪戏曲传播的动力[J].艺术百家,2014(1).

[4]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传播学
传播学视域下学术期刊封面文化符号图像选择及改进策略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