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贾友军 高樱平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会阻碍社会的良好发展,更会严重冲击政府的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影响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这就要求政府能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去管理公共危机,把危机损害降到最低,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转危机为机遇,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修复、提升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管理;政府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5-0056-02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引发的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它是一种在紧急状态下,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安全的事件,这就要求政府能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化危机为转机,化悲伤为力量,这不仅能够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一、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处于危机中的人民群众正处于惶恐、无助、害怕等状态,如果国家和政府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关注和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危机,减少损失。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工作予以肯定、赞扬和感激,对政府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这也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公共危机具有公共性,它不仅需要政府和其它社会组织积极应对,更需要联合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事件,在政府与公众齐心协力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而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不足的原因
1.政府危机公关意识淡薄
政府危机公关指的是政府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即政府为了处理给公众带来损失,给政府形象带来危害的危机事件所采取的公共策略和措施,也就是政府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危机的产生、发展、变化,采取或实施的有针对性的一系列控制行为,其内容主要对违纪进行预防和处理。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现代管理科学与艺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公司,而是广泛的被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政府公关就是其中的一种。
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说,政府公关意识淡薄,对于很大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对于公关关系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手段方法等一窍不通又不愿意去积极的学习实践,也不注重与公众、媒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他们的危机公关意识不强,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在政府工作中,政府的每个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整个政府形象,也没有意识到政府危机公关的最终目标是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时机采取积极措施对政府形象进行及时挽救、修复和重塑,如何更好地加大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以不断提高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众对政府的认可与信任。
2.政府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而我国政府的层级比较多,政府上下级部门信息、政策等传递需层层递进,导致传递速度慢,容易出现偏差,面对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政府不能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这会引起公众对政府的猜疑,引起不必要的骚乱,甚至对政府失去信心。另外,我国各层级的政府部门较多,但分工不明确,使得近年来如“踢皮球”等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广大群众对政府意见较大。目前,在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里依旧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之间的沟通较少,沟通渠道不畅通,这就导致政府与公众、媒体间不能有效共享公共危机信息,不利于政府危机管理活动的开展。
3.政府公务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不强
目前,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如因权力异化造成的腐败,寻租等问题阻碍着我国良好的政府形象的塑造。在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公务员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因其不恰当的言行或者是不作为的表现,更有甚者乘机谋取私利,以一种不屑一顾、居高临下的姿态乘机作威作福,这不仅没有体现出公务员作为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素质和责任,反而阻碍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使得政府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良好形象毁于一旦、功亏一篑。
三、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我国政府形象塑造的途径
1.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塑造责任型政府形象
目前,在我国责任政府的形象已在不知不觉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建立责任政府的道路上,应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立足于当前的基本国情,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从责任制度建设方面入手。针对当前的政府管理情况,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来实现责任政府的建立,分别是:
(1)政府应当转变自身的执政理念
目前,在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改革都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所以政府改革是我国所有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难的一部分。政府需要适时地转变自身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起服务经济、服务市场的意识,积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政府发展职能,使之真正做到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应当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府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要素,是我国政府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重要里程碑,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在我国法律凌驾于一切之上,任何人都得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所以,在政府危机管理中,要建立责任政府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有效规范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3)健全行政问责制度
行政问责主要是指对政府活动过程中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态度冷漠、作风粗暴等行为进行问责,在当前我国这些行为时有发生,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能够明确责任,为提高我国的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积极应对公共危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明确责任归属。
2.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塑造透明型政府形象
透明政府是指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建设法治政府的框架下,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参与政务活动原则建立起来的以行政程序法制保证公民实现政府信息知情权和政务活动参与权的政府。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政府根据经济政治的发展需求,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提出进一步将我国政府打造成透明政府,这是我国遵守WTO透明度原则的需要,是近年来我国改革政府管理方式的必然选择,是遏制政府腐败的根本对策,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在21世纪我国各类公共危机频发的时期,为积极加强对公共危机的管理,塑造好良好的政府形象,早日把我国政府建设成为透明政府是当前迫切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建立。
(1)完善公共危机信息公开机制
在我国,政府掌握着绝大多数公共危机事件的消息,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公众、媒体、非政府组织等都时刻关注着它的发展变化,无论这些公共危机事件与他们是否有关。在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信息大部分都由政府来提供的,因此完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影响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进程,也密切关系着公众对公共危机知情权的需求,更是我国建设透明性政府的迫切需求,这就需要政府运用各种媒介手段与公众、社会进行信息沟通互动。公共危机发生时,特别是刚开始真相不明的突发事件,如果政府不能及时有效地发布相关危机信息,不仅会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揣测和恐慌,导致遥言的传播与扩散,还会对政府的良好形象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政府必须通过立法等形式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共危机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公众对所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知情权,建立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从在社会公众心中树立积极进取、公开透明的良好的政府形象。
(2)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以增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它成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的代言人,是我国现代政府政务公开的一种重要手段,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新闻媒介的管理,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一定要做到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新闻媒体的指导和监督,以免过分夸大事实,造成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媒体在危机发生后必须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把社会公众因公共危机的发生所造成的恐惧心理引导到有利于公共危机解决的正确方向上来,使他们尽早走出阴霾。在危机发生后,公众最想知道的是他们以及他们所关注的人员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等情况,所以新闻媒体一定要尽可能的满足公众对公共事件的知情权,不接断的对公共危机进行跟踪报道,以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担心和过度紧张。另外,需要建立严格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积极加强对政府的政策宣传,塑造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的良好形象。政府新闻发布部门及相关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认真负责的对公共事件进行如实报道和解释,充分发挥新闻媒介在政府与公众间的桥梁作用。
(3)激发民众的广泛参与能力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我国现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团结他们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危机发生后的恢复阶段他们的作用尤为突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向民众科普宣传关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灾害发生后的自救呼救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应该尽可能的保持与公众的沟通联系,保证他们的知情权,避免社会流言的传播所引起的不必要的惶恐。公众应该充分发挥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主人翁作用,理智的应对各类危机事件,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胡税根,余潇枫,米红等.公共危机管理通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 (荷兰)阿金·伯恩,保罗·特哈特等.危机管理政治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3] 王丽莉.服务型政府:从概念到制度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