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溢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参与者,总量迅猛增加,截至2022年初,中小企业占据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覆盖了三大产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中小企业为我国劳动市场提供了超过80%的就业岗位,同时对我国税收的贡献超过50%,中小企业整体GDP占我国GDP总量的60%以上。除经济方面的贡献外,中小企业对我国技术革新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全国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来自中小企业。但因其规模不大、资金储备不雄厚,同时也是最脆弱的主体。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并没有得到完善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不注重信用建设、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存在普遍的认知不足、政府的扶持政策落实难等,导致我国中小企业无法以简洁的程序和低廉的成本获得资金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如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将变得十分简便快捷,而且融资成本也会相应下降,将在很大程度上打破资金困境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局限,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简化融资流程、拓展融资渠道,使中小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支持,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整体发展。而因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总量中占据大量比重,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将直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中小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改善我国经济结构意义深远。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我国有多位学者提出相应观点。例如,徐洪水(2001)提出,我国信用短缺、政府投入不正确、银行收益与激励机制不正确、资本需求过量等,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刚性缺口;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也从宏观视角提出,由于中国中小企业多是资金比较匮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体制并不适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融资效率低且投资成本较高等,由此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将目光聚集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上。例如,吴云鹏(2018)探讨了利用融资租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流程繁琐、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吴云鹏关于利用融资租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流程繁琐、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的研究主要从通过融资租赁解决融资问题具有的优势着手,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和相关的融资租赁风险。此外,王均强(2020)还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环境为中小企业带来的融资优势,并建议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融资,以满足他们对资金的需求。
不仅我国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个难题也一直困扰着国外的中小企业。国外也有许多学者深入研究了对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制约,研究结果指出,中小企业投资制约根源于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Stiglitz和Weiss (1981)指出,中小企业融资制约的根源是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引起的逆向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因素(Moral Hazard)将使信贷配给长期存在;Holmstrom和Tirole (1997)则运用了资金中介的激励模式分析并提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核心在于信息不对称;Michael Bray等人分析了2007—2015年的数据,得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快速增长与银行系统的机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难以忽视,但其融资支持度却难以和其为经济做出的贡献相称。《2021年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规模自2016年的27.3万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43.2万亿元(见图1),年复合增长率达12.2%。但如果以中小企业对经济做出的贡献来计算,贷款空间预计为当前规模的1.5~2.3倍;如果以满足单户企业的融资需求为计算标准,预计贷款空间应为当前规模的2.7倍,体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得资金难以满足其对资金需求的融资现状。
图1 2016—2021年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规模
国务院于2016年1月15日下发了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通知,我国的普惠金融建设由此开始。截至2021年末,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显著增加,自2016年的7.4万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15.3万亿元,平均年增长率接近20%。2018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2018年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也由此开始了对普惠性金融建设加大力度。自此开始,我国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图2可见:我国小微企业普惠性贷款利率由2018年的7.34%到2021年的5.69%,每年都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疫情原因,市场利率整体回升,以及参考2022年一月和二月平均5.57%的贷款利率,可以预见2022年利率下降幅度将小于往年的下降幅度,利率下降幅度放缓,但整体仍呈现下降趋势。
图2 2018—2022年2月我国小微企业普惠性贷款利率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企业主要的两种筹资渠道。内源融资一般有企业自营资金、亲友借贷、风险投资和企业自身运营积累的资金等来源。外源融资一般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投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成立初期大多依靠内源融资筹措资金,据世界银行属下的轨迹金融公司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用于企业创立、运转的资金50%~60%来自企业业主的个人资本及企业运营的资本积累,另外20%左右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相比之下,公司债券及外部股权等融资所得资金只有1%左右。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银行贷款占中小企业融资总量的98.7%,因此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只有77%的中小企业借贷申请能成功获得银行借款,相较于大型企业88%的银行贷款成功率明显偏低,突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融资方式是外源融资中间接融资的一种,这种融资方式是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最常见的金融机构)把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联系在一起。然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借贷通常因不信任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管理制度及其经营现金流量等各方面因素从而对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持怀疑态度,也就是说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双方难以达成互相信任;同时,近年来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不断更新,其抵押担保条件不断抬高,并且其贷款的审批流程也变得愈发复杂,即使银行通过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也会因为平衡中小企业的借贷风险,从而提高其贷款利率。而这种风险溢价不得不由企业承担,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因此升高,不利于企业发展。
首先,除了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外,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或决策层整体素质偏低,没有良好的信用意识,而且这些决策者普遍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最大的发展目标,因而会出现企业过度看重短期效益,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拖欠工资、逃避债务等信用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社会面普遍信誉不佳;其次,很多企业在起步和发展阶段不择手段地获得发展机遇,盲目发展导致更高的负债率,恶性循环导致最后企业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债务。因此,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信水平低、社会信用差等问题,由此而来的就是更高的道德风险,因此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审批中小企业的贷款时总是格外谨慎。
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借贷风险,确保自身效益及借贷资金安全,很少通过信用借贷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转而采用担保制度或抵押贷款制度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但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规模通常不大,因此也就产生了中小企业的可供抵押的资产不足以满足借贷需要的情况。同时,由于上文提到的中小企业整体社会信用较差,而且考虑到其营运风险高、营利性差、负债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符合银行担保标准的担保人不愿冒着风险为企业提供担保。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业务也因此陷入僵局。
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标准。但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任人唯亲是家族产业的一大弊端,导致了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层通常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更是希望通过对财会信息弄虚作假而取得不错的经营成绩,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普遍存在漏洞。当企业需要外源融资来扩充企业流动资金时,必须公开企业的财务报表,而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全、真实性差、缺乏可信度等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资信评估,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使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可替代性强,价格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其普遍存在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例如,2021年,新冠疫情稳定后幸存的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而国外受疫情困扰生产力不足,因此我国企业可以大量出口商品。但我国中小企业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更高的盈利收入。究其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商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可替代性强,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使原本应该是卖方市场出口贸易变成了买方市场,最终因产品滞销、恶性降价导致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
银行在为企业发放贷款时,通常会通过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的信用做出综合评价。其中包括企业财务信息、相关信用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直接评价信息和企业涉足领域、企业高管素质、企业管理层以往的信用记录等间接评价信息。由于中小企业有成立时间短、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全等特点及没有获得相关信用机构对其进行信用评价,银行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银行在不参与企业生产运营的情况下,无法深入了解企业的管理层,对其能力素质、信用状况不得而知,无法预测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未来的贷款偿付能力。这种风险溢价又体现在借贷利率的提高上,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升高,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
前文分析了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多方面原因,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从相应的企业自身、银行及政府方面着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首先,当务之急是国家监管部门需把加强对中小企业业主的诚信教育工作提上日程,使中小企业业主清楚地认识到未来当我国具有完善的信用体系时,不诚信行为将无所遁形,而且失信后果严重,会导致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通过对中小企业主进行诚信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诚信经营的必要性,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整体社会信誉的提升;其次,加快企业改革,将企业经营目标由短期盈利最大化向股东权益最大化转变,将企业发展重点放在长期的发展战略上,避免因拖欠欠款影响企业信用。
中小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信用就必须提高其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定期组织管理层及财会员工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及适应当今法规的财务管理方法。杜绝出现财务漏洞,提高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公开度及可信度,从而更容易地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其产品或服务必须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生产的产品核心竞争力足够强时,自然会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因此,企业必须提高产品工艺质量及技术含量,杜绝高量低质,增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并拓宽产品线,防止产品线过于单一。最重要的是,企业要把重点放在产品研发上,不注重产品竞争力的企业注定无法发展壮大。
若要最大限度地解决中小企业借贷难的问题,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具备良好的信用,一个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国政府应在民间资本的约束上加大力度,使民间借贷行业规范化运转,并通过强硬手段严格约束民间借贷市场的准入资格及借贷利率,建立一个合法运转、利率合理、公开透明的民间借贷市场,使中小企业的民间资本融资得到法律保障。
我国现有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中小企业的各种信用行为记录在银行、税务机关、工商机关、司法机关等多个独立运行的部门或机构中,部门或机构之间难以互相协助,因此企业的信息记录十分分散,造成了中小企业借贷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做好信息整合工作,把各个独立部门中记录的企业信息归纳汇总,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资料系统。当银行等金融机构审批中小企业贷款时,可以直接查阅企业相关的所有资料,既精简了审批流程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无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社会就业等多方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但其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却一直难以根治,资金匮乏的问题一直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政府机关的广泛关注,因而我国开始着重建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在政府和央行等多方努力下,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也一降再降,同时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也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正在逐渐改善。企业应当时刻记住信用是商业的基础,不断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在优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产品线宽度,做到提质增效,让银行等融资对象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对企业持有信心,从而获得更多优秀投资者的关注,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只要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改进现有的制度体系,不断探索,在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对这企业给予合适的扶持,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问题一定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