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性教学案例优化要做到“三精”

2023-06-26 22:53邵潇萧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三精高中思想政治课

邵潇萧

【摘 要】以案例为载体的综合性教学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而案例优化作为推进综合性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构建高效的综合性政治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只有通过精选案例、精心设计、精准总结来实现对案例的“再创造”,才能最终完成案例优化,有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助力综合性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施。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综合性教学 案例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2-61-03

案例是基于分析客观事实的需要,对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或情景的陈述,有利于高中生进一步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性教学案例相较于以往的情境教学案例,更凸显综合性教学的特点与优势,不但呈现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而且发挥着组织教学内容、贯穿逻辑线索的重要功能,还能根据案例围绕议题,指导、组织富有成效的活动,从而更有效地支持、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是实施综合性教学的主体,案例就好比实施教学的利器,要想使用得当、发挥作用,教师必须在案例优化上下功夫。案例优化不仅指对所选择的案例本身进行充分挖掘、深度理解,而且着眼于整个案例使用前后的所有环节,即从案例的筛选、设计以及实践反思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案例的再创造,而这需要做到“三精”。

一、精选素材,突显案例之“精”

(一)融入学科元素,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专注于单一学科领域,而应主动走进其他学科领域。综合学科内不同模块的内容以及不同学科的内容,在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元素并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形成综合观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讲授“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古诗词为教学拓展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把古诗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行对照,使“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与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结起来,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顺利衔接下一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内容,实现对教学素材的充分利用。

(二)关注国家时事,发展学生政治素养

案例应具有时效性,一方面,对课程性质和课程要求而言,政治学习离不开国家发展大事,国家发展又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国家大事件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适时选取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作为案例来辅助教学,一则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国家与个人的紧密联系,有效提升学生对国家时事的关注度,进而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二则还能给课堂“润色”不少,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巧妙化解对理论知识学习存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偏见,通过对国家时事的分析与探讨,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层价值。另一方面,从案例内容出发,所选择的案例应随着政治环境的更新而变化,这样的案例才有研究价值,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提高政治学习水平。

(三)结合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拓宽视野

案例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连接抽象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纽带,只有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应首先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或对学生有重要启迪意义的真实案例,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次要适时选择一些反面案例,揭露社会中的丑恶事物和一些被扭曲的价值观念,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案例正确引导及拓宽视野的重要作用。此外,所选择的案例在呈现生活真实情境的同时,力求可操作、可把握,能够通过该案例构建起整个大框架和具体环节,并能在此基础上调整和创新,以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四)呈现真实情境,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案例要真实、典型、生动,呈现真实情境,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深入感悟,并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课堂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除了依靠自身搜集与筛选案例素材,还要学会借学生的“力”——通过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搜集与了解相关的案例素材。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触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靈感,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开始的新鲜感,自然过渡到更为深入的“懂”和“悟”;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实现案例的精选,将教师的“用意”与学生的“心意”充分融合起来,真正达成师生的共创,带来一堂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课。

二、精心设计,挖掘案例之“意”

(一)合理选择教法,用案例锻炼学生的综合理解力

在选择教法时,一方面可以实施“一例到底”,用案例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多维视角。“不可否认,这种‘一例到底的素材选用思路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流畅性和整体性。”[1]在设计时,教师应注意深入寻找案例与知识之间的契合点,以期用尽可能多的角度去挖掘案例蕴含的教学价值,最终实现对教材内涵的深度解读。除此之外,教师不仅要将“一例到底”的思路运用于教学中,而且还要迁移到学生上——引导学生用多维视角去分析材料,思考问题。只有使学生亲历多维思考、自主分析的过程并作出判断,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多个案例,用不同的案例来突出主题,探究主题。多个案例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达到多次强化学生理解与认知的效果。教师设计多个案例时应纵观全局将案例有序排列,使其既能全方位展现主题,又能由浅入深地研究主题。例如在教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扶贫为主线,“引导学生体会我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一切依靠人民的慧心以及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决心,从而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脉络”[2]。同时教师还应明确关注学生需求——对案例数量、案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始终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与实施教学。最后还要特别注意各案例间的衔接,避免设计上的不流畅。

(二)增设活动环节,用案例增强学生的公众参与感

教师以案例为载体将一些相应问题巧妙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比赛”“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感和获得感。而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所要学习的主题精心挑选与设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学生在活动中玩、在活动中学,既增強学生的公民意识,又给课堂增添生机与活力。最后活动的呈现,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刺激学生多感官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体验感。例如在讲授“创新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作用和意义”这部分内容时,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知识点,可以人工智能为例展开“人工智能在身边”的社会调查活动,以“人工智能于我们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为主题的辩论赛,“谈谈如何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的角色扮演活动等,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深刻感受人工智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入理解创新对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意义及作用,也充分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三)设置问题链,用案例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力

问题链是贯穿整堂课的线索,它能将案例与知识点有效连接起来,做到一一对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内化知识;也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具体情境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促使学生在思索与探讨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在设置问题链时应注意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具体而言,应做到问题的切口要小——要紧密结合案例和知识点针对性地提出,便于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具体含义,尤其是要避免空泛抽象地提问,致使学生陷入思考的困境。此外,问题链涵盖的内容和蕴含的思想又应随着对案例的分析逐步深入,使整个问题链结构完整、思维严密、层次分明,彰显理论深度。特别是基于案例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在难度设置上要科学合理,应契合所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巧妙抓住案例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起学生对此的关注,为后续的深入学习与思考打下基础。通过这样有梯度的问题链设计,不仅能将知识点的教学自然融入具体的案例情境中并按照相应的逻辑顺序有序展开,使课堂教学循序渐进,更富条理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方式和学习习惯,活化学生的思维,不断充实与完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思辨、合作、交流等多方面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精准总结,推动案例之“变”

(一)善于课后反思,根据实践所得改进案例

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能成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剂良方,在指正错误的同时,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改进教学。因此就案例而言,教师应在教学反思中分析案例的筛选、设计与实施是否得当,既要关注其闪光点,肯定它是“瑜”,又要精准找到其“瑕处”,认真记录存在的不足,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一次次的修正中,不断减少“瑕处”,真正做到“瑕不掩瑜”。教师课后反思的内容具体包括案例选材是否充分贴合主题,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是否足够典型、生动;案例设计是否能促进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否真正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案例实施是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等。对于不足之处,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独立思考——如何改进以及应采取什么措施,例如可以在观摩一些名师优课的过程中寻找案例设计与改进的灵感,并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细致磨课,进一步实践自己的设想,以实现取长补短。此外,个人难免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误区,因此与同行积极探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等都有助于集思广益,凝练出更好的“金点子”。总之,每位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改进案例,为课堂教学融入新鲜血液,为接下来教学中案例的使用奠定扎实的基础,再塑优质课堂,推进教学不断前进与发展。

(二)勤于梳理总结,在课后实践中延伸案例

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知识的探索是无限的。课后实践正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它能完成课堂所未完成的任务,巩固课堂知识学习的薄弱之处,深化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拓展课堂理论深度与思想高度,最终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统一。案例作为课堂内容的一部分,它在课后延伸的第一步便是对课堂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案例中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定格于脑海中,明晰知识点的所属范围、构成与差异,使知识点在脱离了课堂后,学生不至于立马抛诸脑后。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第二步——课后实践,进一步延伸案例,巩固学生所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课后实践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对课堂案例的继续深入研究,解决相应问题,以挖掘案例的更多价值与内涵,体会案例分析的深入与仔细,进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深刻与细致的良好习惯,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二是结合课堂案例的学习,探索对其他案例的分析与理解,通过迁移所学知识来分析其他情境或视角下问题的解决,感受思维的多元化和操作的多样化,进一步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促使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后实践中对案例进行延伸,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更高要求。

案例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性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对案例的优化,从案例入手做到上接课程标准,中联教材文本,下达学情,以案例凸显学科特色、接轨时代发展、引领核心素养,真正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案例优化还能激发教师自身的教研能力和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冰清.思政一体化视域下的教学素材选用:以初中“公平正义的守护”和高中“公正司法”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10):32.

[2]马宇婷,许军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10):72.

猜你喜欢
三精高中思想政治课
“3S”助力备高考,“三精”落实出成效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重新定义水产功能料!凭三精新标准“破圈”,福美康品牌价值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三精”开发 产量双超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谈“三精”理念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习题讲评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的策略探析
三精董事长自杀背后:广告费是净利润的6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