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姵婷 郭立亚
教育部于2019年6月发布《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力图通过与作为体育教育资源培养“出口”的高校体育专业携手搭建乡村学校体育对口帮扶平台,解决和优化乡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问题。笔者所在的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入选首批“体育”对口支持类型高校,切实针对乡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问题开展了系列帮扶行动。
一、依据现存问题,制订帮扶计划与方案
通过到对口帮扶学校——巫溪县百步中心小学、石柱县中益乡小学观察发现,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不足,如操场建设落后、体育运动设施短缺、体育教学软件欠缺等。通过与学校体育教师、学生访谈,了解到学校体育课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缺乏创新等问题。结合《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帮扶行动的3个目标:第一,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当地地方特色和现有资源,帮助乡村学校至少开发和实施2门体育专项课程;第二,通过深入开展体育“大课间”、体育兴趣小组、体育社团,以及体育冬夏令营等校园体育实践活动,帮助每名学生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第三,运用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帮助乡村学校体育教师提高体育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实践水平。
首先,邀请学校体育领域专家与帮扶小学校长、体育教师进行讨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一校一策”的实施方案;其次,由10余位学校体育学教授组成专家团队,针对乡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划,进行授课培训、技术教学等;最后,通过从专项技能、综合素质、体育精神等方面进行公开选拔,选派高校体育专业优秀学生参与乡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为“体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调研组先后前往乡村学校开展线上培训讲座,主要围绕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育活动实践、校园体育文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开展。结合与乡村学校教师、学生的交流,教学观摩及场地考察,确定场馆设施、师资力量、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支持需求,制订“体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第一,形成可持续支教模式。由西南大学选派支教带队指导教师,以及高年级优秀的公费体育师范生赴被支教学校进行帮扶,一般帮扶期限为1年,帮扶期满由下一批师生继续完成帮扶义务。将被支援学校作为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学的实习基地,形成长期定点支教的方式,保障计划实施。第二,利用短期支教丰富被支援学校体育教学活动。通过寒暑假组织支援团队到被支援学校开展体育实践活动,同时,在被支援学校举办小规模体育教学研讨会,组织体育教学示范课、体育教学研修课及讲座。第三,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推进支教。邀请专家赴被支援学校进行专题讲座,邀请当地体育教师到西南大学接受培训。第四,利用线上渠道建立长期一对一互动机制。通过线上方式,实现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的一线教学名师与被支援学校体育教师的长期互动,持续提高被支援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第五,加强校地合作,促进被支援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二、执行帮扶计划,助力乡村学校体育发展
1.开发和实施体育专项课程
通过对巫溪县百步中心小学、石柱县中益乡小学的体育特色和现有资源的考察,发现两所学校的教学基础比较相似,因此,按照“重基础、多样化、强专项”的要求,为这两所学校开发了跳绳和篮球2门专项课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关注学校自身特色与实际情况,结合区县体育比赛设置的竞赛项目开设课程,鼓励学校参与区县体育比赛,增加学生参与锻炼的机会,明晰学校体育专项课程开设的项目选择方向。其次,以乡村学生为主体,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表1),筛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前5项运动项目。
根据体育专项课程开设选择方向和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并结合乡村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实际条件,最终选定将跳绳和篮球作为西南大学对口帮扶乡村学校开发和实施的体育专项课程。同时,在教师选派环节中,以跳绳和篮球专项优先。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学习评价等环节均围绕体育核心素养展开,不仅强调跳绳和篮球技术的传授,还重视体育运动对乡村学生人格和品德的塑造。
2.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笔者所在学校选派的体育专业学生通过严格执行“三课二操二活动”,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等方式,协助乡村学校开展体育活动,让课间操多样化、规范化;结合乡村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现实情况,在乡村学校开设以跳绳为主,篮球、足球等多个项目为辅的课外体育兴趣班,选择这些项目一方面由于跳绳运动对环境、设备要求不高,有助于短时间内在乡村学校推广,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篮球、足球等运动较为感兴趣,有利于更多学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运动技能;根据年龄段和乡村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专项训练计划和青少年体适能训练计划,如组织学生进行日常体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重视冬夏令营活动组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在冬夏令营活动中提高专项技能,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品质,真正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享受乐趣。
3.提高乡村体育师资水平
自“体育浸润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笔者所在学校邀请体育教育教学领域专家,针对乡村学校体育师资情况,围绕服务乡村学校体育学科建设,开展了以“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的优质体育课堂”“学生体能及身体健康促进”“学生水上安全的聯防联控”等为主题的教师培训讲座20余次,向乡村学校体育教师传授了学校体育的前沿知识理论。通过入校指导交流的形式,以观课、评课、上课、交流为主,对乡村学校体育课堂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指导,帮助乡村体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教学方式创新,为乡村体育教师提供促进其专业能力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