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酒泉郡人文地理探究

2023-06-25 21:50马军强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

【摘 要】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酒泉这个名字就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也因此酒泉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其中对历史方面的学者而言,追溯千年前的 “酒泉郡”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方面。其中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千年时光导致的地理位置变化使得探究汉代酒泉郡地理位置成为研究汉代酒泉郡的开始。为此,文章在古今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查询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对汉代酒泉郡九县的人文地理提出一点意见以供史地界人士参考辅正。

【关键词】酒泉郡;人文地理;古今学者研究成果;史地界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4

酒泉市位于我国大西北地区,是河西走廊上的耀眼明珠,下辖一区、两市、两县、两个名族自治县。行政区划占全省42%面积的大型地级市,是我国重要的航天中心、石油中心。

汉代酒泉郡同样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汉武帝北驱匈奴、经营西域后建立在河西的第一个城市,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的第一个重要城市,也是绚烂多姿的敦煌文化的起始。

酒泉市与酒泉郡相似而又不同,因为现代酒泉市的荣光让民众更有兴趣关注酒泉郡,但酒泉郡本身也有其值得研究的意义。酒泉这个地名古已有之,但千年时光下现在的“酒泉市”早已几经变迁与曾经的“酒泉郡”在地理位置、人文文化上有了很大差别,甚至截然不同。回到最初,在汉武帝时期才诞生了酒泉郡,据史料记载,旧时在这片地域上生活的还是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哪怕一统天下的秦朝的势力范围也与酒泉郡尚有一段距离,及至汉武帝时期北驱匈奴,开疆扩土,将大汉的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才将酒泉郡归入汉朝统治范围内。从此以后,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兴盛和戍边的需要,酒泉郡的特殊地理位置促使酒泉郡成了重要的交通、边塞、经济、军事重镇且长达千年,所以酒泉郡在此后数千年时光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经典故事。

一、汉代酒泉郡九县地理由来

根据王宗维先生的研究成果,在汉初之时现在的河西走廊尚属西域的笼统范围内,其上为匈奴驻地,“西河”通“河西”,因大河而得名。据《汉书·武帝纪》云,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 根据史料记载,及至汉匈战争初期河西地域概念还不明显,双方均未认识到河西的重要性并加以开发,“此后数年,所未有到戍”,直到自元鼎二年,张赛二次遍西域还,同时汉武帝西扩与匈奴发生数次大战从而发现了西域的重要性,汉匈双方都把河西走廊这片地域作为经营西域打击对手的着眼点,汉始着手经营河西酒泉,大发戍卒,筑城障,营屯田。 徙民实边,始置郡县。周振鹤指出则是的“酒泉”与“河西”代表的地域基本是一样的。至元鼎六年,“以境域辽远,乃分酒泉地,另制敦煌郡”。汉武帝向西积极开疆扩土,也充分考虑地形、交通、水文、土壤、行政区划等原因择地先后建成了酒泉郡九县,即福禄,乐涫,表氏,会水,绥弥,玉门,延寿,乾齐,池头九县。

根据李并成教授的研究成果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挖掘汉简可知福禄县城在酒泉市肃州区,乾齐县城在现今的玉门镇附近,玉门县城在现今的赤金镇,延寿县城在现今的玉门清泉乡骟马滩,沙头县城在现今的玉门花海镇比家滩,会水县城在现今金塔古城乡,安弥县城在现今肃州三墩镇古城村(原临水乡北),乐涫縣城在现今肃州下河清镇皇城村,表氏县城在现今高台骆驼城。

二、汉代酒泉郡九县人文环境

(一)河西酒泉郡的多民族杂居情况的研究

多民族问题上,酒泉郡之地归属河西,早在河西纳入汉王朝统治之前,在河西走廊上生活着大量匈奴、羌人等少数民族,及至秦时,河西走廊依然不属于华夏的势力范围,也因此此地的华夏文化影响力极低。反而由于汉匈大战,使得匈奴也重视了这一片河西的领土,不在将其仅仅当作一片肥美的牧场,更将其视为控制西域、限制汉朝的抓手之一,由此在匈奴短短的统治时间内反而给河西之地留下了最深的印记。此外黑河的水流变化,两汉时期特别是窦融断绝丝绸之路后对河西的治理政策也对酒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从汉朝到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开疆扩土最为积极的两个朝代,位于河西的酒泉郡更是成为了在开疆扩土中的民族融合的样板,对河西的治理成为衡量一位官员对民族关系掌控力的最佳试金石。同时,自汉以来河西酒泉郡的多民族杂居和酒泉郡身居边塞军事重镇和商业重镇的现实情况,按照“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的理论,历史中酒泉郡的人文环境演变对我们现今治理这个庞大的多民族国家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汉代河西治安、教化、生态、灾害等方面的研究

1.治安

河西酒泉郡本身承担的历史任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对于西汉而言,河西走廊是一片“新地”,按照一般的“先军管,后国家管”的路线,从元狩二年到元鼎六年,汉匈数次大战,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才终于可以在这里设置郡县,作为边塞要地,在战争还未彻底结束的时候,酒泉郡承担着后勤补给和战争始发站的重要军事作用,也因此这一时期的酒泉郡的管理政策偏向屯田、移民、军事、民族等方面。但在汉匈战争中,由卫青、霍去病为首的一干大汉将官们对匈奴占据绝对优势喊出“一汉当五胡”后,河西酒泉郡治理中的治安、教化、生态、灾害等方面就更有参考意义。在研究西汉酒泉郡的治安时,我们发现哪怕在军事上极为强盛的有汉一朝也无法保证一个新得地区的治安状况,特别是居延地区的治安尤为混乱。 西汉酒泉郡的相关管理机构也知道当地存在的治安问题,毕竟哪怕脱离汉匈大战的历史背景,酒泉郡本身也属于边地重镇,镇守着一条外界游牧民族进攻中原大地的通路,而类似如今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葆部”,一方面减少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冲突,另一方面位于边缘位置的“葆部”可以充当战争的第一道防线,为后面的城镇区域起到警示的作用,综合而言“葆部”为当地治安的改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人口流动性是古今治理中威胁治安管理的重要难题却又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汉代官员从内外两个方面对河西酒泉郡的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弥补。对内,人口的高速流动带来的往往就是熟人社会高速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部分人无所事事之下成为了“盗贼”,为此汉选择了赋予戍边军吏“备盗贼”之职,在不大量增加机关经济负担的前提下,给予这些戍边将士新的职责,一方面锻炼新兵,增加了战场上士兵存活率和战争获胜概率;另一方面,大量的“备盗贼”的出现类似今天的军转警,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使得稽查“盗贼”的官方力量获得极大提升,大大压缩了“盗贼”的生存空间,此外面向民间的重金悬赏、军事重镇的关卡设计、部分军管的及时处置都为降低汉代河西酒泉郡地区的“盗贼”数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教化

根据出土的汉简和独尊儒术的时代背景可知在治理河西酒泉郡的过程中教化必然是重要选择之一。自河西酒泉郡建立以来经历了军管、屯田、迁徙汉民实边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汉族和其他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布格局,但各族间风俗文化和受教育水平差距巨大,继续教化培养当地人的道德水准。为此河西酒泉郡官学建立且取得和很大发展,经过汉代部门的不懈努力和河西酒泉郡本身新土代表的教育方面的一片空白以及汉时儒家学子自身的文武双全的高素质,决定了在汉代的河西酒泉郡成为了儒家文化发展的温床,河西也成为了儒家文化的根据地之一。

3.生态与灾害

根据史料记载河西地区曾经是一片水草丰茂的地区,它是匈奴人最好的牧场之一,也是汉军手中最好的粮仓之一,但后来河西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如西汉时的池头县到了东汉就成了沙头县,如此变化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更加重视,河西恶劣的生态环境就更加值得注意和研究,从而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其他地区实现耕地与环境平衡做出参考。众所周知,一片水草丰茂的土地在短时间内变成黄沙之地最大的原因往往是人类的频繁且不正确的活动引起的,如西汉时对河西走廊进行的大规模屯田行为,虽然短时间内实现了粮食的富足却为后来的土地沙漠化埋下了引子。

(三)汉代河西酒泉边郡“拉扯式”占领的研究

汉王朝开河西,通西域,与灭南越、征西南夷、拓朝鲜四郡共同进行,汉武帝开疆扩土的丰功伟绩不容质疑,但仅以一帝之生涯将疆土翻倍带来后果必然也是这些新扩之土需要长时间的消化。也由此对于这时的边郡如河西酒泉郡就极容易陷入“拉扯式”占领的局面。“拉扯式”占领即该地的实际占领人或势力经常性的更换,民心动荡,难以归一。河西酒泉郡本身就属于各民族杂居地带汉族人口较少,加之在匈奴占领期间为河西走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故而哪怕西汉武帝时期哪怕已经军事占领短时间内也难以彻底清除前人留下的痕跡。民心不稳,边地自然生乱,加之匈奴一直虎视眈眈,在汉朝治理酒泉郡的过程可谓步履维艰,他郡如汉代东北部置郡后又被弃,可谓明证。好在历任河西酒泉郡的郡守还算比较有能力,在中央迁民实边改变河西酒泉郡主体民族成分之后,部门从政治、军事、民生等各个方面对当地加强了治理。政治上设郡县,实行双轨制治理;军事上,大量驻兵和必要时的军管决定了当地官府拥有镇压一切不服的力量和手段;民生上,对部分少数民族实行边缘区域自治。不仅如此,张骞凿空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更使得河西酒泉郡成为重要的关口之一,成为中西方交流的咽喉要道,在这里可以看到多种文化的产物。

(四)河西酒泉郡治理政策的研究

河西之地初设酒泉一郡,后因人地皆增导致管控不足,故增设武威、张掖、敦煌三郡。在汉武帝时期,由于疆域的急剧扩大,可想而知的是初设的郡县辖境必然也会发生变化且中央的地理志也很难做到及时更新。由此河西酒泉郡的治理过程必然是动态的,是根据面临情况的不同灵活改变的,最终随着汉王朝对河西边地的吸收和消化实现郡县相对稳定的建制,如河西四郡,将河西走廊彻底纳入中央的控制。

汉承秦制,以郡县制治理地方。然河西酒泉郡作为新地且有着边地、多民族、外地窥视等多种条件导致在河西酒泉郡需要除郡县制外更灵活的行政处理方式。由此汉王朝统治阶层结合河西特色实行双轨制治理模式,除传统的郡县制治理模式外还有属国制度的专用制度以保证边地少数民族的民心归汉。护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将的设立很好的实现了少数民族一定范围内的自治,从根本上解决了双方文化冲突导致的文化交流第一步始终难以迈开的难题,为双方互相理解,实现河西酒泉郡地区的良好治理打下了良好条件。双轨制的设置,既保证了主体不出大问题又有很大灵活性,符合当时河西边开发边治理的现状,加速了汉王朝对河西的消化进程,保障了河西酒泉郡独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位。

摸着石头过河是对汉朝体制的最好诠释,也由此汉朝的官吏机构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积极性。河西酒泉郡作为边郡之一本身就收到重视,其次又有其他被迫废置的边郡衬托,由此河西酒泉郡的双轨制治理模式收到了很大的认可,也从此奠定了两汉乃至以后各朝治理河西的基本模式。

三、结语

汉代的河西酒泉郡人文环境对我们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西汉而言,河西酒泉郡兼具新地、边地两个属性研究西汉酒泉郡的地理位置,从过往遗址中发现史料如居延汉简、悬泉简牍等汉朝时期河西酒泉郡的人文历史记录载体,以古喻今,深入研究,对照当今的边地,思考和研究已经出现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希望可以给出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高荣,贾小军,濮仲远.汉化与胡化:汉唐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余潇枫,徐黎丽,李正元.边疆安全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3]史志林.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酒泉丰乐三坝湾魏晋墓2013年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20(1).

[5]李并成.汉酒泉郡十一置考[J].敦煌研究,2014(1).

[6]王宗维.秦汉之际河西地区的民族及其分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7]赵浴沛.汉代居延地区社会治安初探[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8]林永强.汉代葆部的社会治安功能考论[J].青海民族研究,2009(1).

[9]周银霞,李永平.窦融治理河西时期的民族政策及相关问题[J].西夏研究,2014(1).

作者简介:马军强(1978—),男,汉族,甘肃酒泉人,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文史研究、文物保护管理。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研究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优化高中人文地理认知结构构建的策略
试谈打开地理一扇门,领略天下奇人文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全100卷首批7卷)
新课标的中学地理高考中人文地理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