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地理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以及形成终身学习习惯有深刻的影响。人文地理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对自然地理的了解来延伸学习人文地理背后的知识点,包括: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的文化含义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方向。所以,通过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学习认识人文地理,让两者相互配合提高课堂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主要给学生介绍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建筑特点等。人文地理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通过区域人地关系的调查和分析,知道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开展旅游还是农业或者进行创业园区的开发。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学习要有文化氛围的熏陶。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能够发现学生喜欢听历史文化相关的故事,所以不要把单纯的地理知识灌输给学生,可以通过人文地理来引申教学或者在自然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地理教学,教学效率会进一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了解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而总结出规律,这对初中地理人文地理教学尤为重要。因此,应该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学习和认识人文地理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推动地理教学向前发展。
一、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特点
对我国现有初中地理教材进行分析后得知,初中地理都是先介绍地球的自然情况,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地球自然变化情况和气候变化原因,再介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知识大约包括人口、经济、种族、民族、语言、行政区划、宗教等内容。初中地理教材中人文地理的知识并未独立成章,而是分散在每一章节的不同段落中。其中,关于世界人口以及人种、宗教和部落、世界的语言等内容均重复性较高。这样一来,不但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增加了许多趣味,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敏感性,进而让学生形成学习的兴趣。通过自然地理来带动和引申人文地理的教学,因为自然地理中的很多知识点学习很枯燥,如果加入人文部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编排是通过穿插和贯穿学习,让学生对两者兼顾学习,最后用一个章节进行总结,让学生有系统的学习意识,初步形成人文地理的逻辑思维。
二、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特点
1.运用故事法教学提高趣味性
故事里面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都很喜欢听,我们开展地理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对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学习兴趣。麦哲伦环球航行后回国,船员都发现记录的日期少了一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船员每天都记了日期。其实是经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变更一天。还有关于课本上在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生的双胞胎姐妹,妹妹比姐姐提前一天的现象,学生通过对故事里面的趣味性探究,了解到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重要意义。老师最好引申一下为什么国际日期变更线不是直线,而是一个弯曲的线条,后来在大家的探讨下知道是为了一个国家的区域划分,如果是直线就要把一个地区划分两个时区了,这样学生对于变更线的意义有深入了解,在做题的时候可以灵活运用,也了解到里面人文知识的范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
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互相存在的关系。没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就是空谈,但是如果没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研究就很生硬。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自然资源的分布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因而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就地取材,资源缺乏的地方就需要进行跨区域调配和合作。例如,我国煤炭生产主要源自华北地区,为什么其他地区没有原煤。这是由古时候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表绿色植被的储存情况决定的,但煤炭消费人群还包括南方地区,这时就需要北煤南运。
3.人文地理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的规律性特点
在古老的中国,我们没有先进的气象仪器,都是通过多年的经验来播种粮食和判断天气,现在还有一些民俗谚语在生活中广为流传。如“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是预示着这两天是北方最寒冷的季节,所以在腊月初八的时候要吃腊八粥温补身体,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老人常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判断天气是否有雨的经验总结,都是根据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人文地理是自然地理的延伸,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人文地理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多地认识自然规律,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由于地理地理的知识较为复杂、难懂,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时会感觉很困难,尤其在理解与学生生活陌生的区域地理内容时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所以,教师要通过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对于地理要素的定位和综合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互相联系的地理知识体系,这样一来便能帮助学生在掌握人文地理的同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内涵,带领学生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域旅行,使每一堂地理课都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刘涛.“人文地理现象的地域差异”教学中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0.
作者简介:杨兴成(1963.12—),男,本科,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国家地理学会会员,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恩施自治州中考命题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及教学法研究。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