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伟 江书军 孙志慧 肖潇
【摘 要】优质专业群建设不仅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双高计划”背景下,以政策为导向,立足人才需求集中的重庆创意产业园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为机遇,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进行专业群构建,以期为职业教育的相关专业群提供可参考、可推广的专业群样板。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4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同时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本文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立足产业园区人才需求,探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策略。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宏观背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带来机遇
党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力争到202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50亿元,年均增速达9%,实现“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本土文化企业上市零突破,推动文化旅游、工业设计、广告服务、工艺美术、影视出版等园区发展。截止2022年数据统计,艺术设计专业群依托的四大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已经有1200家企业入驻,其中从事创意设计、传媒传播、影视制作新业态、新技术的企业703家,占园区总企业数的58.5%,收入占园区企业总收入的65.5%,提供与艺术设计专业群高度匹配的就业岗位有1800余个。可见,园区人才需求侧为艺术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供给侧提供了培养方向。
(二)中观背景: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为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据悉,重庆拟在“十四五”期间,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市级40个,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市级120个。到202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200家。
(三)微观背景:文化产业不断升级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新职业的不断升级,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也对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复合交叉运用、创新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传统师资的单一学科背景,无法胜任行业升级对双师双能复合型教师的要求,而院校原有组织教学的支点在专业,依据教育主管部门专业目录,各专业自成体系、独立发展,仅仅培养相关专业领域的技能型人才,无法满足行业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类艺术设计类专业群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
根据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来,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们现有研究的梳理,已经取得了一些发展和成果,然而到底如何科学的组建专业群,如何真正的实现专业群的协同发展因暂时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尚需近一步深入研究。另外,综观国内外研究,基于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岗位群,建设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群的路径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具有可操纵性、能够经受实践检验的以及被普遍接受的研究体系。
(二)高职类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群组群逻辑不明确。专业群简单的将若干专业进行组建,在课程、师资以及就业岗位等方面没有实现共建共享机制。二是专业群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不够,如何围绕产业链设置又能精准的将专业群聚焦在产业链上,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因此,尽管众多高职院校实施了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但也没有总结凝练出一套独特的构建体系。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的构建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精准对接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专业技术能力,能够从事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装饰设计、新媒体传播设计、商业摄影、视频剪辑等工作,适应文化创意产业提档升级、数字化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需要的“服务文旅、基础厚实、技能高超、应用娴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构建专业群“三联·三融·四平台”人才培养模式
“三联”指学校与行业协会联合、与文创产业园联结,与文化创意设计企业群联盟;形成“校行园企”多元育人格局。“三融”指设计融合非遗传承、设计融合科技创新、设计融合乡村振兴的教学理念;“四平台”是指构建“基础平台+核心平台+拓展平台+职业平台”的课程学习平台。
1.人才链与产业链、岗位群“三联”,提升专业服务产业适应性
一是与行业联合,推进产教融合,提升专业群适应产业发展新要求。二是与园区联结、协同创新,对接人才供应旺需求。三是与企业联盟,双元育人,对标岗位能力新要求。
2.“设计+”“三融”理念植入人才培養全过程,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服务非遗传承、服务高端产业发展需求、服务乡村振兴,将“设计+非遗传承”“设计+科技创新”“设计+乡村振兴”“三融合”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体现人才培养特色。
3.“四平台”分层课程,实现双核能力培养
在产教融合机制下,联合文创产业园、行业协会、企业群进行市场人才需求调研,文创园区内的企业群有各自核心的职业岗位,构建了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平台、核心技能课程平台、综合能力拓展课程平台以及职业能力课程平台4个层次课程平台体系。
4.校企园协同育人,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
用现代学徒制理念,试点群内专业与园区内公司等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育人平台。探索“学校—设计公司,教室—设计室,课堂—项目,学习小组—设计团队,教案—设计图,作业—设计方案”的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新路子。通过试行校企双聘、双岗双薪机制,引进企业设计师,以教师(设计师)深入指导为支撑,教师和学生、师傅和学徒面对面的一种教育方式,以“一对一、一带多、师带徒”的形式培养设计技能人才。
(二)基于“四平台”课程体系校企共建课程资源
1.建立艺术设计领域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学校依托艺术设计专业群相关行业、企业、专业委员会,根据岗位能力要求,依据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制定专业群教学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建设标准等,形成专业群职教标准体系并在市内外推广应用,示范引领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2.建设结构化多层次教学资源
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国家专业标准,采用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形成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专业群层级—专业层级—课程层级—素材层级”的艺术设计专业群资源建设体系,建设或国家级市级艺术设计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3.建设“课证融通、育训结合”培训资源
对接艺术设计专业群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组织和行业应用情况,深入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群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考核内容,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内容拆解融入到各模块课程中,同时再将各模块课程适用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加入技能训练、培训大纲、考试题库等内容,重组建设课证融通、育训结合的培训资源,建设包含1+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包等。
(三)对接新兴业态协同推进教材与教法改革
1.创新“学·训·赛·传”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群创新“学、训、赛、传”教学模式改革,“以课堂教学学习专业技能,以真实设计项目实训成就职业能力,以专业赛事锻炼双核能力、以非遗美术延续文化传承”,培养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
2.校企联合开发新型特色化教材
一是开发“1+X”证书教材,促进课证融通。二是开发“设计+”系列校本特色教材。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力度,推进“设计+非遗传承”“设计+科技创新”“设计+乡村振兴”等设计类校本特色教材开发,立项建设一批群内市级特色校本教材。
3.推动“课堂革命”让学生站课堂“C”位
一是秉承“学本中心”教学理念。以学生技能掌握、知识运用、素养提升为核心,聚焦学生自主创新、能动发展,深化“准设计师”教学思维,把学习者中心理念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二是推进“VR+”教学模式改革,依托虚拟仿真实训室,以设计项目化、任务化为核心,探索仿真式、具身式、体验式、交互式等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沉浸式学生学习体验活动。
4.校企互联互通打造专业群教学团队
(1)建设教师企业流动站,打造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研发设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行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三个计划”,与行业企业联动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文创园区先行先试建设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通过“一师、一企、一案例”,促进教师师资水平提升,助力企业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
(2)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优化专业群师资专兼结构与文创园龙头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柔性引进”行业领域设。计大咖,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专兼职教师分工协作,共同育人。引进和培育艺术设计行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建设标准统一、序列完整、专兼结合的实践导师队伍,推动形成“固定岗+流动岗”、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兼顾的专业教学团队。
(3)实施“核心引领,优化结构,分工协作”,打造可持续创新教师教学团队。以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为核心,优化成员队伍结构,形成知识素质互补、学科交叉互促,不同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教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团队结构。组建课堂教学团队、赛事指导团队、设计研发团队、创新创业团队等,构建高水平、结构化、校企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创新团队。
4.校企共生共荣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专业群在整合各专业优势,协同各专业同步发展的规划建设下,有效地对接文化创意产业群的发展。校企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专业群生产实训基地。
(1)打造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是同企业建设校内文创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创意设计、文创产品制作,艺术衍生品,原创作品、发明专利、产品品牌运营等,形成企业的设计研发中心和打样中心。二是同产业园共建校外文化创意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引导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企业实现深度产教融合。
(2)校企协同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依托产业园区,校企共建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沉浸式虚拟系统,建设与高层次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设备齐全、技术领先、资源整合、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型、共享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
(3)建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实践基地。专业群依托学院漆器、陶艺、蜀绣,夏布技能大师工作室,结合文旅部非遗研培项目优势资源,实施基于真实性非遗项目的“校内教师”+“非遗大师”双导师教学实践。联合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共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实践基地,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4)建设校内“教、科、研、创”平台。依托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建非遗产品设计研发中心、巴渝文创设计研发中心、乡村振兴设计研发中心、广告创意设计研发中心、数字营销研发中心五大“教、科、研、创”平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新职业的不断升级,需要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带动专业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群是现阶段实现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要载体,高职院校在建群逻辑上要摆脱传统专业孤立建设模式,厘清产业需求与专业群之间的关系,提升专业群适应产业发展新要求,促进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呈现区域化“集群效应”,更好的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静.文创产业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5).
[2]吴迪.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的构建研究[J].大学,2021(5).
[3]陈鸣.“双高计划”视域下职业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群人才培養理念创新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Z21205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侯振伟(1980—),男,汉族,山东新泰人,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学、教育学、非遗、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