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摘要】通过阐述校本教材的内涵主旨,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并对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中运用校本教材的动因进行研究,逐一剖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用校本教材的优势,以期通过创设情景,丰富教材内容;自读自悟,培养探索能力;交流素材,激发学生兴趣;加大积累,实现自主创作等方面的论述,实现校本教材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
【关键词】校本教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我国许多农村小学位于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导致了教育资源与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校由于人力资源的不足导致教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使得教研工作缺乏活力。不仅如此,有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缺乏一定的家庭辅导,因此,教学工作推进阻力较大。基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要求,为能够提高课程的校本化、个性化,则要用好教材,为教学做好辅助。
一、校本教材内涵主旨
校本教材是以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基点所创设的教材,该教材能够根据地域以及教学特色融合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内容。与区域内教学所使用的统一教材不同的是,其编制的主体为在校教师,教师是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其能够及时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将所收集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为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良好的保障,并能与国家课程与地方教材相衔接,从而不断提升教學质量[1]。
二、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缺乏文本教材
作文是基础语文教育课程之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从宏观的角度而言不仅是农村小学,城镇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之中也存在作文文本性教材缺失的情况,大多习作内容的练习,都是以语文教材为主线进行拓展与延伸,这也导致了各地的作文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村小学的作文指导课程质量不高,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往往缺失了系统性的教学规划方案,许多知识点都是临时改动、临时拼凑的,这会进一步影响到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质量。
2.缺乏系统训练
部分地方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应试教育”心理,许多教师都会在学习完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单元之后,在作文课程之中让学生依照主题内容或者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作文的练习,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词汇积累、句式积累、写作手法积累,这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记流水账的情况,这与教师在平日教学之中没有制定系统化的训练活动有关,部分农村小学所实行的“小考”作文形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2]。
3.缺乏习作素材
不得不承认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由于资源的不足,导致了教育设施设备不齐全,且部分农村学生还未走出过乡村,阅历和视野都不够开阔,因此无论是在课堂的作文练习过程中,还是在私下所布置的作业中,都存在素材具有局限性的情况,这一是与学生缺乏阅读量有关,二是固化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并且部分学生也存在练习难、提笔难、写作难的现状,在未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结构的重构与创新则是重难点工作。
三、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运用校本教材的动因
我国近几年为能够平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优化社会阶层结构,解决农村孩子资源匮乏,渴求知识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仍需要一段时间。为能够加快推动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质量,解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依照新课改标准,实现教学课程与内容的个性化、校本化,而校本教材的运用便成为了解决该项问题的突破口,能够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科研水平[3]。不仅如此,该项措施也在许多发达国家之中得以良好的落实,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颁布了相关任选课和活动课的建设指导意见之后,许多经济较发达地区便开始依照校本课程制定了文本性的校本教材,有较多成功的案例,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与参考价值。
四、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中应用校本教材的优势
1.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以教材内容为主,语文的相关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在课堂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通过校本教材的引入,一线语文教师则可针对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制教材内容,不仅可以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参考依据,还可以作为辅助教材,在课堂上与基础教材结合使用,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活动形式,有利于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水平[4]。
2.实现作文课程的校本化、个性化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课程的设置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增加课程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因此在作文课程之中引入校本教材可以将学生作为教学之中的主体,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设备不够先进、学生视野不够开阔、教师科研力度不足的现状,进行深化改革,以改传统教学工作中教材文本性内容单一,知识结构较为抽象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打造符合学生的校本化、个性化课程。
3.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农村教师相比城镇教师而言工作任务要更繁杂一些,由于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此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全面性的知识,还要加大对其生活与心理健康的关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又很难产生互动,而通过作文教学便可以让学生通过纸笔来描绘心声与畅想未来,教师可以此提高校本教材编制的目的性,深度发掘学生的心理与情感状况,依靠生动的校本作文课程,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方案,帮助其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五、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用校本教材的有效对策
1.发掘特色,巩固教材质量
校本教材如想在实际教学工作之中得到妥善的运用,则要加大对其内容的编制以及整合力度。基础教材所面向的是多数学生,而校本教材则面向的是学校内的特定群体,因此教师要建立动态化的科研思想,并发掘地方的特殊资源,通过需求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反响评价四个方面从源头上把控校本教材的使用质量,从而提高教材的个性化,充分弥补当前作文教学之中所存在的问题缺口。例如:一是定期开展研讨会议,校本教材在研发以后也应依照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内容,并且校领导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要共同参与,保证校本教材的科学与合理性。二是加大教学资源的整合,加强对地方民风民俗、历史名人、水乡景观、学生兴趣意向等内容的调研,以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为目标,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缩小城乡教学之间的差距。
2.创设情景,丰富教材内容
艺术源于生活,写作亦是如此,为避免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将校本教材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应让学生将生活体验以及感官所接触到的事物不断累积,充分运用到作文内容之中。例如:一是教师要学会运用校本教材中的插画、对话,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中主人翁的心情,并让其他学生体会文章写作的用意,发掘教材背后的价值,以此进行作文写作方向的延伸,像观后感、人物内心活动描写、主题剧本创作等,丰富作文练习形式,拓展教学思路,不局限于固定的作文教育模式。二是教师要充分践行陶行知思想,将学生带出课堂,通过近距离接触教材内容,从而激发习作想象,学生对抽象的教材内容有了真实的感触,在写作中便可将研学过程所经历的事物写成作文,提升了教学实效。
3.自读自悟,培养探索能力
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和思维逻辑锻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为能够提高知识点的连贯性,教师则可开展跨单元式的教学,加大对教材内容的解析,并将具有相同特质的文章进行整合,协同教学。例如:依照作者挑选文章、依照创作年代挑选文章、依照写作手法挑选文章等。教师做好课前导入,引领学生阅读,并让学生发现文章之中所存在的共同点,让其自主探索,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在总结完毕以后可通过“精彩篇章仿一仿”的形式,进行练习。其中练习的形式有两种途径,一是仿全篇,依照教学目标,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从整体对范文进行模仿练习,这样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文章模仿结构的选择,既具备了开放性又兼具了自主性。二是仿片段,在范文较多且教学时间有限时,教师可以针对句式表达、段落构成、过渡照应等方面让学生结合身边的景物对其进行模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5]。
4.交流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为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写作思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针对班级内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可以通过让学生交流素材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兴趣。例如:举办“会说话的作文”活动,在校本教材之中抽取一篇文章或者单元关键字,让学生围绕该主题搜索信息内容,可以作为课下任务,也可以作为课上自主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看、听、访、调查的方式,观察校本教材之中所阐述的极其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人、事、景、物,在实践过程中、在校园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解读生活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做好引导作用,抽取关键信息,帮助学生组织出寫作提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之前学会收集关键性信息,组织好思路以及写作语言,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连贯性。
5.加大积累,实现自主创作
在日常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写作的练习,还要注重词汇量以及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保证校本教材能够与基础教材内容保持衔接的同时,建议拓展词汇与句式板块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课堂之中还可以通过游戏式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收集教材之中所出现的成语,并通过成语接龙的方式进行游戏,如果学生正确回答出教材之外的成语,便可额外加学分或获得物质奖励,以此激励学生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储备。补空白游戏:针对教材之中写的较为含蓄以及简练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语句之中进行“空白处”填补,从而丰盈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连连看游戏:教师根据不同的文章创作与学习类型,在黑板中通过思维导图建立多个主题,例如人物主题中有你、我、他;情境主题中有白天、雨天、黑天;创作手法中有拟人、比喻、抒情等,让学生通过连写的方式在其中加上对应的词汇以及创作手法,形成一个短文或者文章段落,从而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随机抽查,丰富点评形式
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作品赏析,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之中的文章,通过边教学边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可以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看法,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写作环节中,教师可以抽取班级内学生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自行朗读,通过教师评、学生自主评、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同学身上的优点,并对文章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之中可以将校本教材作为重要的作品赏析指导材料,每节课设定一个点评环节,让学生充当“小小讲解员”,以品鉴的方式带领其他学生共同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并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科学探究精神。
7.自主修改,完善教学方案
在经过学生和教师的点评之后,学生应针对自己写作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修改,并对照教材之中所出现的范文,整改自己的不足。教师依照学生的修改情况以及实际学情,对教案进行优化,将学生所反馈出的情况及时上报于教研小组,依照学生的弱项、差项、错项,有针对性地调整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适应性。在拓展创新的环节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之中的文章,让学生以“读文有感”的形式,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状况进行读后感书写,并将其作为常规性的阅读计划,学生可以利用手抄报、漫画、阅读日记等形式,丰富读后感的形式,从而为后期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提高自主写作与文章修改质量。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教材是指导教师教学方案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新课改教育标准,依照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创设了相应的校本教材,而如何在课堂之中运用好此教材则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难点。虽部分地方的教育资源有限,但教师也要加大对地区文化特色的分析,让学生产生文化自信,学会利用作文抒发心境,畅想未来,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健康地成长与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天明,胡文菊.经典诵读:农村小学传承传统文化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18).
[2]杨长甲.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2(18).
[3]李丽.浅析校本教材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1(28).
[4]唐成全.创新社会生活教育,促进“幼苗”茁壮成长——农村小学社会与生活课程开发的策略和建议[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09).
[5]谭延丹.“学校—社区互动”:农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