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楚萌 张剑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积极老龄化”的措施,以期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难题,让老年人过上“老有所养”的晚年生活。近年来,社区智慧养老模式依托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了高效的“智能化”和服务的“便捷化”,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然而,社区智慧养老的相关产品还存在智慧养老产品单一、功能构建不完善、智慧养老应用界面操作繁杂、适老化不足等问题,忽略了现今家庭结构下老年人的真实养老需求、情感和交互体验。文章基于上述问题,分析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认知和情感特征,为了使社区智慧养老应用界面设计更符合老年人的行为习惯,提出界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设计原则包括:一致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具体性原则、易用性原则。设计方法包括:构建符合老年人特征的视觉元素;平衡信息架构,减少交互流程;“以老年人为本”的功能设置。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助力智慧养老应用适老化,助推养老产业发展。
关键词:社区智慧养老;适老化;应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4-0-03
0 引言
社区智慧养老模式依托现代科技以新业态、新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结合社区后台信息收集管理与老年用户应用终端双联动的方式,打造“便捷”“高效”的社区养老服务,受到了政府和老年人的认可。但是目前老年人使用社区智慧养老应用的情况并不乐观,相关应用没有完全考虑老年人的特征和需求,社区智慧养老应用适老化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1 社区智慧养老模式
社区智慧养老模式本质上是从智慧养老模式中分解出去的,“智慧养老”最初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指借助新兴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养老服务,随后由于服务地点的不同,分解出机构智慧养老、社区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模式。社区智慧养老模式依托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在社区后台搭建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以手机应用或智能居家设备作为终端,进行信息的接收和传递。老年人端发布个人健康、养老需求等信息,社区端则负责接收信息和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如养老院、家政服务、清洁助餐等机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线上、线下双通道获取养老服务的方式,提高了老年人获取服务的效率,同时减轻了老年人及其子女的养老压力。
2 社区智慧养老应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社区智慧养老应用已经在各个地区试点投入使用,但是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没有真正做到符合老年人的心智模型和使用需求,其“智慧”仅仅浮于表面。笔者调研了湖南、河北部分智慧社区120名老年人对智慧养老应用的使用情况,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對智慧养老应用是不满意的。从对智慧养老应用的不足方面的统计来看,认为获取服务烦琐,图标、文字较小且识别性差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认为其还存在容易迷失在界面中、功能无法满足情感需求和服务类型单一的缺点和不足。随后笔者对市面上现有的社区智慧养老应用进行收集,并从产品功能、信息架构、视觉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产品分析。
从产品功能和信息架构来看,社区智慧养老应用的功能“深浅不一”,许多应用为了使功能看起来更加“全面”,一味地增加功能,导致应用界面信息层级较多,信息架构不合理,老年人无法快速找到其需要的功能。另一种情况则是功能单一,只能解决简单的某一种养老需求,并且暂未发现能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功能。从视觉设计来看,图标、文字和图片等重要视觉信息都比较小,图标设计较为抽象,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面对过小的视觉信息和抽象的视觉元素,通常会出现辨认不清的情况,长时间的学习成本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烦躁”“抵触”的心理。界面布局也存在排布混乱、视觉层次不清晰的情况,老年人无法快速辨认信息层,大大降低了应用使用效率。
综合来看,社区智慧养老应用没有完全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生理特征和功能需求,如符合老年人认知的视觉元素、合理的视觉层级、语义表达以及操作逻辑等。同时还缺少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关注,智慧养老不仅是生理层面的呵护,更应该关注老年人更高层级的情感需求,应该有助于缓解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产生的孤独感和焦虑感,增强用户黏性。
3 老年人群特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器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使用智能产品时会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老年人退休后,社会环境发生改变也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分析老年人群的特征有助于社区智慧养老应用界面设计的进一步优化。
3.1 老年人的感官和认知功能衰退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最先体现在感官上,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眼球晶状体不断变厚,视网膜变薄,到老年阶段出现视力衰退,老眼昏花的情况。同时,对色彩的辨识能力降低,通常难以辨认邻近色和饱和度较低的颜色。并且,听力和触觉感受力不断下降。与此同时,老年人的神经系统也开始衰退,体现在对事物的记忆、认知出现偏差。老年人的记忆效率会随着时间呈递减状态,神经系统衰退前的记忆即长时记忆对老年人来说较为深刻,神经系统衰退后的记忆比较薄弱,所以老年人对过去的记忆更加清晰[1]。老年人在面对新兴刺激性事物时,大脑中的信息编码效率降低,信息加工速度变慢,注意力也会变得难以集中,这些都会影响视觉搜索绩效和干扰工作记忆,造成认知失误[2]。
3.2 老年人的心态转变
老年人退出社会舞台后,其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转变。其一体现在自身价值感的缺失,老年人会认为自身对社会不再重要,产生“无能感”与“自卑感”,同时又希望能够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自身价值;其二体现在身体机能下降导致的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失不仅表现在老年人的生理上,还表现在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中,特别是老年人患有疾病时,会产生害怕拖累儿女的“负罪感”;其三体现在对儿女的过分关注上,老年人退休后会一下子失去生活的重心,关注点转而放在离自身最近的亲人身上,当子女的回馈不符合他们的预期时,就会产生孤独、抑郁等消极心理。
3.3 老年人的情感需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时,会更加注重情感方面的需求。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包括亲密情感需求、血缘情感需求、友谊情感需求、社会认同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等[3]。中国老年人孤独感数据调查显示,经常会感到孤独的中国老年人占比高达63%。由于家庭结构的转变,许多老年人成为“留守老人”。退休后社交圈“窄化”、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家庭、丧偶等都是老年人产生情感缺失的原因。在生活中老年人希望有同龄的好友可以倾诉日常,希望自己的儿女给予更多的陪伴与精神关怀。
4 社区智慧养老应用设计原则
为了使社区智慧养老应用界面设计更符合老年人的行为特点,结合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认知和情感特征,总结出以下界面设计原则。
4.1 一致性原则
老年用户由于身体机能和认知水平的下降,对界面中的元素识别具有延时性,如果界面的元素不能保持一致,就会增加老年用户的困惑,导致操作失败。界面一致性包含窗口大小、形状、色彩、文本框、命令按钮等界面元素外观的一致性,界面中出现术语的一致性等。一致性原则可以使界面更加直观,用户对界面的功能一目了然,帮助老年用户减少学习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交互操作。
4.2 引导性原则
引导性原则简单来说就是促成用户的行为,即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动机来说服和触发用户进行操作,给予用户指引。利用引导提示的设计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可以突出设计者最想让用户关注的内容。例如,人们的视觉常被色彩所吸引,无意识想点击带有色块的按钮,设计者正是利用色彩来降低软件的卸载率。老年人在操作界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迷茫、不知道点击哪里的情况,这时候可以运用引导性原则,增加色彩、文字、页面引导等帮助老年人进行操作。
4.3 具体性原则
具体的设计即不抽象、细节明确的设计,在信息的傳达中更为直接。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由于认知功能的退化,对形状具体的事物的理解明显优于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反映到界面设计中,表现为图像具体、图标具体、文字具体、色彩更具辨识度等。例如,老年人对更具体真实的照片的识别性明显优于插画;对拟物性的图标的识别性明显优于线性图标。在界面设计中,利用好具体性原则可以帮助老年人理解,提高老年用户的操作效率。
4.4 易用性原则
易用性指的是用户完成某项特定目标和任务的容易程度。易用性包括图标的识别、界面布局、交互流程、视觉层级是否合理便捷。在界面设计中,设计师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了解用户的使用能力、操作习惯、行为认知等,考虑交互细节是否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在设计时尽量简化操作步骤和信息层级,合理安排界面布局,让老年用户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操作步骤达成目标。
5 社区智慧养老应用设计方法
为了使智慧养老应用更加适老化,综合老年人群的特征、老年人对社区智慧养老应用的使用感受以及设计原则,提出以下界面设计方法。
5.1 构建符合老年人特征的视觉元素
视觉元素是构成应用界面最主要的因素,涵盖图标、字体、颜色等,界面视觉元素的合理呈现能够保证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舒适性。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和认知水平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创建符合老年人特征和易于识别的视觉元素变得尤为重要。
在图标设计中,要了解老年人的认知习惯,对图形进行生活符号的转化,使老年人见到图标后产生生活化的联想,进而加深记忆。要尽量选取圆滑直观的图形,避免抽象和尖锐的形状,并且图标尺寸要适当放大,图标之间的距离应该超过2毫米,避免老年人因行动力衰退而误触。社区智慧养老应用通常会记录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图表,有助于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和接收信息。
在字体、字号的设计上,应该选择无衬线、轮廓清晰的字体,减少界面中出现多种字体和艺术字。W3C发布的《Web内容无障碍指南(WCAG2.1)》对无障碍设计的字体大小建议为18像素,老年人作为视觉障碍人士,相关应用中正文字号设计也应不小于18像素。老年人对色彩的辨识能力降低,因此应该多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设计同类图标时,应尽量避免同类色的相近。总之,构建符合老年人特征的视觉元素可以帮助老年人减少认知成本,提高操作效率。
5.2 平衡信息架构,减少交互流程
信息架构层级直接影响应用的易用性,过深的信息架构容易让老年人迷失在界面中,而“浅且宽”的层级会使功能无序地堆积在首页中,增加老年人的记忆负荷,应该平衡信息架构的“深浅”和“宽窄”,尽量实现“浅而窄”的信息架构层级,减少老年人操作跳转次数。John Maeda在《简单法则》一书中提出了在商业、技术和设计中平衡简单与复杂的10条法则,其核心思想就是希望做更少的动作但得到更多,老年应用界面交互设计更应如此。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应让“点击”“滑动”“语音”尽可能代替“输入”,并且删减界面中不必要的信息元素,减少老年用户的操作步骤,让用户感受到“易用”,将会极大地提升老年用户的体验。
5.3 “以老年人为本”的功能设置
笔者发现目前社区智慧养老应用中的功能排布分为繁杂和单一两种类型,没有真正考虑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社区智慧养老应用的功能设置中,应该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充分调研,总结老年用户的真实需求,对功能进行重要性筛选放置。为了防止对老年人造成记忆负荷,功能的排布不应太多。根据米勒提出的“7±2记忆原则”,在应用的底部导航设计中最好不要超过5个功能,同类型导航排布最好不要超过7个功能。另外,调研发现,过半的老年人认为应用缺少情感关怀,设计师应当对此引起重视,在社区智慧养老应用开发中,注重老年人的情感导向,建立老年人与其子女、朋友的情感链接,真正做到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
6 结语
社区智慧养老应用在助力养老产业的同时,应该深入老年人的生活,真正做到紧紧贴合老年人的特征和养老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美观、安全、高效、易用的界面和交互操作,使老年人更易接受“科技助老”,帮助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 刘小路,丁虹月,韦鑫珠.基于老年人认知需求模型的资讯APP界面设计研究[J].设计,2018(1):26-27.
[2] 彭华茂,王大华.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认知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251-1258.
[3] 刘雪丹.城市空巢老人情感需要的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3.
作者简介:白楚萌(1998—),女,河北邯郸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张剑(1972—),男,湖南长沙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