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色织土布的现状分析与数字化传承策略研究

2023-06-22 22:04周梦影赵英男王丽凤
艺术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非遗数字化

周梦影 赵英男 王丽凤

摘要:南通民间染织工艺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出白坯布和花色土布两类,如今已成为极具特色的江海地域文化代表之一。南通色织土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南通地区染织技艺发展的见证者,还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但落后的传承模式与不理想的传播效果,导致其面临产品缺乏设计感、传承发展不均衡、手工艺者所受关注度较低、民俗文化空间不断缩小等困境。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成为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为“非遗”的活态化传承开拓了新的路径。文章分析南通色织土布的发展现状,通过结合适宜的数字化模式,探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有效策略。一方面通过数字化建档、存储与转化的手段提高“非遗”的复原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特色的文化空间,包括线上课程、在线多样化文创产品销售、情景化展览体验等,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南通色织土布;传统棉纺织技艺;数字化;“非遗”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4-00-03

0 引言

松江土布名扬天下,宋元之际,江南百姓北迁,影响了江北地区土布的发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与其他地区相比,社会动荡并没有对南通造成太大的影响。明清时期南通成为全国著名的棉产地,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1]。近代资本主义入侵,洋布的出现与流行沉重打击了江南土布的发展,但是南通土布却发扬光大,19世纪末大生纱厂的建立更是让南通土布进入辉煌发展阶段,城市由此繁荣。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国家政策影响,南通土布大型作坊停止生产销售,色织土布因为家庭生活模式而出现了自纺自织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兴起,南通传统色织土布技艺逐渐衰落。

近年来,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随着消费升级与国潮复兴,这些蕴含民族智慧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手工艺“非遗”重回大众视野,成为当代新热潮。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市场转化,带来实质的经济效益,从而改善南通色织土布的发展困境,值得不断探索与思考。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成为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在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南通色织土布的数字化发展刻不容缓。从多角度分析研究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数字化展示路径,对保护和传承南通地区的纺织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南通色织土布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1.1 产品缺乏设计感

调查结果显示,现有色织土布技艺传承人大多没有接受过现代设计理念教育,传统的土布品类和纹样色彩不符合现代流行审美趋势,部分设计者对南通色织土布认识不足、盲目滥用,色彩搭配浮夸,肌理缺乏质感,严重影响了色织土布的设计应用[2]。色织土布以天然原棉为原料,由纯手工织制而成,质地厚实坚牢,经洗耐用,但并不适宜直接用作服装面料,而应从功能实用、简约质朴的家居、文创用品等角度开发设计。

南通虽是纺织大市,但是高校较少,设计资源稀缺,缺乏专业设计人员从事传承与推广色织土布方面的工作。这导致传统与流行脱节,形成“有手工技艺者不懂设计,有设计能力者不懂技艺”的局面,固定的土布工艺和保守的宣传方法是限制色织土布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传承发展不均衡

近些年,随着国家与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引起重视,南通地区也兴起了一股“非遗”风。但南通并非旅游城市,因此外地游客对当地传统技艺项目知之甚少。南通地区“非遗”众多,但传播能力强弱不均,宣传效果差异较大。例如,蓝印花布不仅从南通推广到国内外,而且从博物馆逐渐进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与之相比,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传播发展就略逊一筹。

有关南通色织土布的文化研究虽然也有很多,但多见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研究主要聚焦于纹样与色彩,数字化的推广方式也以平面化的纹样展示为主,少有研究者聚焦色织土布的手工技艺传承。传统文化元素与大众审美潮流的契合度不高,造成文化资源发展不均衡,虽然色织土布图案的再运用与再设计层出不穷,但织造技艺的传播与发展仍面临困境。

1.3 相关手工艺者所受关注度较低

纵观其他发展较为迅速的传统文化项目可知,传承人亲身展示与宣传,有利于提高相关文化项目的关注度。色织土布在南通“非遗”中知名度中等,有关土布技艺、土布传承人的宣传寥寥无几。虽然色织土布技艺在南通地区有多名传承人,但是除了国家级“非遗”之外的其他传承人并没有受到过多关注。民众对普通土布传承人缺乏了解,因此也不会把目光放在其他土布手工艺者身上。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宣传的匮乏导致土布技艺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较低,面对生活成本与织造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不被关注的传承人慢慢退出此項技艺传承。长此以往,相关手工艺者越来越少,极大地限制了土布的发展。

1.4 民俗文化空间缩小

传统技艺源于生活,能够满足生活需要,具有生活化特质,凝结着生活气息和人民群众的意识态度[3]。南通色织土布技艺延续至今,究其根源,江北沿海棉乡海门人长期从事耕织生产,并已形成以江南农耕传统为特色的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烦琐的传统织造工艺被现代工业化生产替代,导致从业人员减少,织造成本抬高,阻碍了土布的日常化使用和发展。传统技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源于生活,需要有适宜其生存的土壤。因此传承方式除了传统的静态展示外,应尽可能保留或创造传统技艺的文化空间,营造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环境,继而令其在传承和生活的互动中延续下去。

2 南通色织土布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策略

数字化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弘扬开辟了全新的渠道,让“非遗”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带动“非遗”传承人增收共富的同时,也实现了“非遗”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4]。南通色织土布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但其往往以口头传授为主,根据家庭血缘关系一对一传承,鲜少有相关文字记录[5],并且纺织类“非遗”的传承往往体现在织物上。因此在当今数字化背景下,创新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是南通色织土布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相关技术保护与传承色织土布技艺是十分必要的。

2.1 数字化建档、存储与转化

通过传承人采访、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式采集色织土布相关资料,充分理解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发展历程与文化意义。利用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记录色织土布的制作过程,并辅以专业讲解,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存档;整理分类收集到的手工艺品及纺织工具,建立数字化分类资源库,构建多种检索体系,并借助当地博物馆、高校、民俗景区等开发与共享资源。

通过现代扫描技术,记录织物尺寸、纹样、色彩等信息,同时利用PS、AI、CAD等软件进行纹样提取和再设计,运用3D CLO、PhotoCatch等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将色织土布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实现动态化展示。数字化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带来了无限可能,采用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有利于提高资料的复原性与完整性。

2.2 以數字化手段打造特色文化空间

2.2.1 学术性推广

利用本土优势,在地方台承办关于色织土布的节目,将手工艺者和手工艺品从幕后带到台前,提高曝光度。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专业团队,整理色织土布传承人的相关口述记录,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制成教学课件,通过慕课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学术性推广,打造展示、教学、交流一体化的数字化推广平台。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将土布传承人与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创作灵感,打造传统手工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在相关网站推出“3D Cloud”体验,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色织土布构建的“非遗”风情世界中畅游。

2.2.2 商业性开发

近些年,数字化新媒体的出现使线上与线下资源紧密联系,“非遗”文创产品线上销售模式愈发成熟,这种模式既能降低销售成本,又能扩大商品影响范围,加快变现速度[6]。通过土布传承人、教学科研人员、企业、市场多方合作,开发更具设计感、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结合不同平台特点,进行个性化营销,例如,抖音短视频平台以视频剪辑、动态宣传为主,可以投放色织土布技艺性视频进行教育宣传;小红书生活分享平台,以图文并茂、静态宣传方式为主,可以针对色织土布纹样、色彩等元素进行知识性推广。

近年来,数字藏品的线上销售突破了传统艺术品交易的空间限制,年轻人通过收藏“非遗”数字化作品,花最少的钱了解和学习“非遗”的精髓,推动“非遗”传承“新活态”,也已不是个案。

2.2.3 政府积极引导

博物馆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如今各大博物馆使用了不同形式的数字化推广模式。综合上述资料与措施,可在南通市博物馆土布展览馆中,针对色织土布的发展历史、织造工具、织造流程进行交互界面设计。

数字空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打印等技术手段可以使参观者凭借VR眼镜以第一视角厘清南通色织土布的发展脉络。利用操纵杆、触摸屏等工具,按照个人喜好对土布纹样进行填色、排列等二次设计,最后还可展示设计成品,完成个人定制的手工文创产品。或定期举办展示、答题、抽奖等网络平台官方活动,在展示技艺的同时,附上文创产品销售链接,对传统文化进行市场转化,带来经济效益。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无缝对接,这种新鲜的体验方式充满未来科技魔幻感[7],必能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让人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最终转化为消费力。

通过信息化建档的方式存储与保护色织土布技艺相关信息,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提高色织土布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色织土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突破传统保护模式的局限,为色织土布提供新的发展机会,还能为我国传统“非遗”的数字活态化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由此可见,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不仅能让“非遗”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带动“非遗”传承人增收共富,还能实现地区性“非遗”在全国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

3 结语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传承与保护为当今社会保护传统文化提供了新思路,可为“非遗”带来多样的宣传方法,开阔“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视野。“非遗”并非高高在上,也不局限于展览秀演,它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建立联系,让“非遗”回归日常才能体现它的生命力与价值。

传统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其独特的历史基因而单独存在,数字技术只是辅助发展的手段,传统色织土布技艺才是传承的根本。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数字化传承和保护仍处于起步阶段,要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付出很多努力。科技不断进步,未来也许会有更先进的技术被运用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

对于在农耕时代作坊式生产下的南通色织土布而言,其质朴的原始面貌虽然可能给人带来新鲜感,但其暂时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无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主流地位,要想实现真正的活态化传承,南通色织土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从实用功能、创新形式、品牌包装、数字化营销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精准定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保护与传承仍然任重道远,希望有更多研究者投入其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动南通色织土布技艺走上真正科学的传承与保护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宜群.南通色织土布的历史演进[J].黑龙江史志,2008(20):56-57.

[2] 陈浩.论南通色织土布的图案艺术与设计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2(4):94-95.

[3] 唐震.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和传承途径[J].劳动保障世界,2017(27):74-75.

[4] 靳璨,梁惠娥.江苏传统服饰手工技艺的价值认同路径研究:从“生产性保护”到“生活化传承”[J].艺术百家,2020,36(3):77-81,89.

[5] 李超华,高月梅,魏振乾.南通色织土布技艺传承的困境及创新思路[J].智库时代,2019(15):241-242.

[6] 吴小露.新媒体背景下贵州非遗手工旅游商品一体化销售模式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1.

[7] 袁凡,阚璇.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以织染绣技艺展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11):44-46,50.

作者简介:周梦影(2000—),女,江苏徐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赵英男(2001—),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在读,研究方

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王丽凤(1986—),女,山东招远人,博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服饰与织物和“非遗”的可持续创新设计。

猜你喜欢
非遗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