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民歌是各地人民在辛勤劳动时创作且传授后保留下来的音乐结晶,它反映了各地方的民风民俗和日常生活。各地的民间歌曲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题材、调式调性、民族风格上都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歌曲的创作背景、地方的语言语调、民族的音乐风格是演唱地方民歌的重要因素。布依族民歌《咕噜山歌》是根据口口相传的布依族传统山歌《久不唱歌忘记歌》创作改编的民歌,也是民歌中第一土语区的山歌代表作,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平塘县一带及贵阳市修文县等地,真实地反映了黔南布依族人民的民间习俗,也体现出布依族人民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性格。布依族民歌是布依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来源于布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又高于生活。《咕噜山歌》除了歌词通俗易懂外,在音乐特征、演唱技巧、创作背景、曲调分析、衬词运用上也有别具一格的特点。其音乐素材精简凝练、节奏旋律紧凑相联、歌曲风格欢快活泼、歌词曲调直白简洁,在保留传统民歌本身具有的音乐素材及特点的基础上,加入了布依族的方言、融合了诙谐生动的衬词,使歌曲更加贴近生活并富有感染力,还巧妙地结合了歌曲的旋律与节奏,更好地诠释了布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文章主要分析布依族民歌《咕噜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
关键词:布依族;音乐特征;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4;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4-00-03
1 布依族概述
据《布依族简史》记载,“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带,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之一”[1]。由此可见,布依族的地理环境条件优越。布依族是一个与汉族、苗族、土家族、彝族、侗族为邻,依山傍水而居,且与其他民族交错混合的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征,其主要聚居在安顺和贵阳以及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多民族文化影响的大背景下,布依族人民在保留本民族民间音乐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取其精华,使布依族的民间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具有丰富多彩的体裁与风格。
布依族民歌在创作方式、地理分布、主音调式上彰显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布依族民歌曲目涉及甚广,有宗教信仰、爱情生活、婚丧嫁娶等,通过讴歌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展现本民族对社会的独特见解。从传统形态来看,布依族民歌由“寓情于景”以单声部为主的大调、小调和“寓乐于教”以二声部为主的大歌、小歌组成。其中小调、小歌在演唱“浪哨”“玩表”“赶花坡”等这类山歌时比较激烈、热情、细腻,一般采用真假声与假声混搭的演唱形式;而大调、大歌在演唱“礼仪歌”“古歌”“酒歌”“叙事歌”等时为适应人际交往与宏大场面需求,一般采用大白嗓演唱的形式。在各式各样的布依族民歌曲调中,以五声音阶的运用为主。
布依族民歌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没有具体的词曲作者,多属于集体创作,歌曲结构灵活,旋律自由,且不受作曲技法的限制[2]。因此,布依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历经岁月的变迁与沉淀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文化与丰富多彩的音乐种类。布依族传统民歌主要类型:首先是以曲调简练、结构单一、内容丰富为特点的山歌;其次是情歌,亦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情投意合时表达内心情感的抒情性歌曲;最后是礼俗歌,主要盛行于逢年过节、喜酒拦门、开坛祭祀之时。
2 布依族民歌《咕噜山歌》的音乐特征
2.1 词体意蕴
《咕噜山歌》的歌词在创作手法上不仅具有叙事性,还具有抒情性,情感是融入叙事之中的。由第一、第二句歌词可看出布依族人民辛勤劳作、善良朴实的优良品德,全曲的歌词主题集中。这首民歌中还有大量的“啊是”“嘎啦啦子”“尖噜噜”这三个极具丰富性和幽默性的象声词衬词,这些衬词在歌曲中通常结构位置是固定的,这种固定形成一种特定的格式,从而起到分割歌词的作用。其中,“啊是”为感叹词,而“嘎啦啦子”与“尖噜噜”为拟声词,模仿的是当地布依族水车车轮滚动的声音,使歌曲变得生活化。
为了更加直观地理解歌曲意境,使演唱者满怀情绪地演唱整首歌曲,除了要理解衬词与歌词的大意外,在学习地方民歌时还要了解地方方言所代表的含义。例如:“赶场”是贵州许多地方都有的方言,是赶集市的意思,也被称为赶圩;有一个词叫“连妹”,意思是“拉妹妹的手”;还有一个词叫“这方”,意思是这一片或者是这个地方。虽然这些方言在演唱时采用的是汉语的西南官话,但是通过使用这些方言,能够反映出布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使整首歌在演唱的过程中更加亲切且贴近生活,保留了地域性民歌本身“原滋原味”的色彩。
2.2 曲调结构
如表1所示,此曲为布依族民歌《咕噜山歌》,曲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风格欢快活泼,调性清晰,结构明显,其中整曲调性建立在降
b宫F徵调式上,由A、B这两个对比乐段构成。
A乐段:由3+4非方整性的两个乐句构成,旋律部分的织体以十六分音符为主,a1为a的反复,给人轻松活泼感,a1乐句使用a部分的动机发展续写。
B乐段:B乐段系A乐段的对比乐段,由b、c这两个同样是3+4非方整性的两个乐句构成,旋律织体简单沿用了A乐段的织体形式,并且在最后两小节再现了A乐段的结束部分。
A1部分:完全再现A。
结尾:尾声由8个小节组成,节奏上缓慢,不再是十六分音符为主体,使用八分音符与附点节奏推动与连接,并且同样在最后两小节再现A乐段的结束部分。
2.3 旋律分析
《咕噜山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旋律采用中國民歌常见的五声调式,从旋律上看,整首歌曲的旋律线上下起伏,比较活跃。从走向上看,《咕噜山歌》的A乐段中,两个乐句使用了相同的动机发展。A乐段中,a句与a1句的前两个小节的旋律走向与织体构成相同,从第三小节开始不同。B乐段使用A乐段织体材料发展,与A乐段形成对比。这为整首歌曲增添了艺术色彩,同时使此曲的艺术境界得到了升华。
2.4 节奏特点
《咕噜山歌》的节奏最大的特征在于所有的节奏型都比较统一,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要时值,因此从整体上看节奏比较紧凑,形成的歌曲风格也比较活泼,使整曲的时长也变得比较短。
3 布依族民歌《咕噜山歌》的演唱技法
3.1 方言特征
《咕噜山歌》是一首地地道道的贵州布依族民歌,布依族在与其他民族混居的过程中,与普通话的发音存在区别,因此在演唱过程中应以地方方言为主。在贵州方言中,常将汉语拼音中“zh”“ch”“sh”等翘舌音念作平舌音的“z”“c”“s”来代替。因此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出翘舌音的字,如歌曲中出现的有是、唱、这、穿、竹、只,将其念作平舌音的“si”“cang”“ze”“cuan”“zu”“zi”。不仅如此,除了平翘舌发音外,关于前后鼻音,贵州方言对“ang”“eng”“ing”“ong”这四个后鼻音韵母,常常将“ing”与“eng”的后鼻韵母发音为前鼻韵母,其余两个后鼻音念法不变。
此外,在部分语言上,布依族民歌《咕噜山歌》在歌词上具有浓厚的地方方言特色,与普通话的发音截然不同。在贵州方言中,以“i”“o”“u”为韵母的单韵母与普通话中的单韵母的发音相差不大。但在个别韵母发音上,贵州方言不存在韵母为“e”的发音,通常会将韵母“e”发为“o”。例如:汉字的“歌”在拼音中念第一声“ge”,而在贵州的本土方言中则念第一声“guo”;汉字的“河”,同样是由本来的第二声“he”转为念第二声的“huo”。还有个别特殊方言发音,如在《咕噜山歌》中多次出现的“阳雀”中的“雀”,不念第四声“que”,而是念第二声“qio”,这虽然是将韵母“e”发音为“o”,但同时将介母本来不发音的“u”换作介母“i”来发音,由此使声调由去声换变为平阳。
3.2 咬字吐字及气息
在传统民歌的演唱中,掌握咬字、吐字、归韵及收音技术是对演唱者运用歌唱語言能力的最大考验。咬字要“准”:每一句开头的第一个字的声母发音要准确,咬准位置挂起不松懈,唱出来的字要清楚。咬字要“巧”:此曲中存在大量的方言衬词,在演唱方言衬词时要灵活巧妙地处理字头发音。咬字要“稳”:在每次换气口或者遇到跨度较大的地方时,要保持声音位置口型及状态。咬字的准、巧、稳是吐字的韵、律、味的基础,只有在前者保持良好的状态下,后者才能得到升华,最后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金铁霖先生是中国民族声乐界泰斗式的人物,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演唱生涯中,提炼出“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3]。除了七字标准外,还需要呼吸、高位置找点、共鸣等巧妙结合以更好地演唱该作品。《咕噜山歌》是一首地道的贵州民歌,在演唱时不仅要以最佳的状态展现歌曲本身想表达的意境,还要尊重原作的文化习俗。
《咕噜山歌》全曲风格活泼欢快,在演唱这类民歌时,要求声音位置靠前且位置要高,在演唱前要调整状态,同时做好气息准备,在第一个音出来的时候就要挂好位置,找到头腔共鸣的点,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找到整首歌曲的“声音位置”。在演唱过程中要保持每个字吐字时气息均匀。整首歌曲速度比较快,每个乐句在演唱时均以节奏为120的速度演唱,每句差不多有17~20个字,因此要求演唱者对气息的把握的量特别高。如果每个乐句换气过浅,就会导致气息不够用或吐字不均匀。节奏短促紧凑、欢快活泼,给予这首歌俏皮可爱的音乐风格,因此在每一次换气时强调的是快、短、深,需要找到合适的换气口,否则会打乱整首歌曲轻快、诙谐的音乐基调,还会造成越唱越累,气息越来越浅,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最终容易打破整首作品的完整性。
3.3 唱腔色彩
《咕噜山歌》流传于高山地区,山里的青年男女常年站在山坡上、山谷里歌唱与对歌,音调高亢明亮、声音空灵通透、嗓音干净清脆,以没有颤音为主,因此要求演唱者声音位置靠前,头腔共鸣第一。
随着声母的不断变化,演唱者在演唱歌曲前要提前想好起音的腔体与状态,这样有利于一张口字头就能稳稳挂在高位置,同时要做到将声音贴在喉咽鼻的通道里,通过管道顺气来到眉心。演唱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音色的统一,同时做到声音要始终在打开共鸣腔的通道里时能够稳定地行走,不能掉入口腔或者胸腔。
遇到高音部分时,如“画眉啊是嘎啦啦子”这句持续在高音区演唱的,首先要平稳心态,演唱者在遇到高音时首先不能心慌,不能在高音处使劲,而是应该回头在高音句的前一句找位置,找到头腔、找到眉心、找到过渡的感觉,再结合气息推动,唱好前一句后保持位置,顺其自然地到高音部分。注意在高音部分千万不能提气,这样反而唱不好。《咕噜山歌》的中音区较多,需要共鸣点变小、变高,声音则需要通过气息锁住眉心,只有这样才能使音色变得更加明亮通透,并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3.4 戏曲身段
《咕噜山歌》虽然在音乐结构上比较短小,但是在歌词中存在许多意象,歌词中“久不啊是 嘎啦啦子 叫哥尖噜噜 眼泪咕噜噜子落”就可以显现出歌曲情感中有妹妹对哥哥的思念,也有美丽的姑娘落泪的楚楚动人的音乐形象。歌词“画眉啊是 嘎啦啦子 阳雀尖噜噜 情相好啊,歌起啊是 嘎啦啦子 歌落尖噜噜 恩爱咕噜噜子多”这个部分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活泼俏皮感,以及有少女对甜蜜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可以看出,此曲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动作不宜大大咧咧及粗犷豪爽,这样会导致过于夸张奔放的肢体动作与娇小可爱温柔细腻的布依族少女的性格、形象不符合。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此曲的过程中要学会用肢体语言、眼神神态、面部表情等非音响元素增强声乐的感染力与震撼力,用自身的舞台表演经历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达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使歌曲角色的形象表现得更加亲切、走进生活,最后用真诚的情感感动每一个听众,并通过精彩的呈现带来一门感官的艺术。
4 结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布依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布依族人民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影响着布依族山歌的不断更新。歌曲《咕噜山歌》表现了布依族少女活泼好动的形象,体现了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善歌善舞的特点,彰显了布依族少女热爱生活、欢快活泼的性格。《咕噜山歌》是布依族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是集体打造的明珠。在当今经济文化潮流的剧烈冲撞下,我们应该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让艺术的价值与魅力在艺术的染坊里渲染出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 布依族简史编写组.布依族简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7.
[2] 王琼英.布依族民歌的教育功能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J].中国民族教育,2014(Z1):72-74.
[3] 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69.
作者简介:梁渺(1999—),女,贵州长顺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