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摘要】面对当前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从符合时代精神的人性化与科学化角度来对待老年个体,充分尊重其价值,调动老人积极参与城市社会生活的潜能,使其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活力,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应尝试探索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适老化城市建设路径,在建立网络化城市适老公共服务设施,创新城市绿植景观设计方式,保护与修复城市生态本底等方面作出努力。
【关键词】老龄化 适老化 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空间环境中适老设施不完备,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尤其以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表现较为明显。以天津为例,其老年群体占城市总人口比例约为19.83%,其中高龄老人占老年群体比例约为16.78%,并且老龄化趋势仍在不断加强。然而,城市空间环境中适老设施不完备,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老年群体生活模式的不断发展完善,老年群体的生活空间将从以往的住家社区进一步扩展到整个城市层面。因此,传统的养老模式以及城市建设的功能和结构亟待更新与完善。
我国城市环境的适老化设计理念,主要以为老年群体提供一定的活动场地、场地的无障碍设计、完善养老设施等为主,适老化城市建设语境上对老年群体定位呈现弱势倾向,在社会角色设定和文化心理层面暗示了老人的“无用”,使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点偏于“老”而非“乐”与“为”,以“异化”的方式来“尊老”,使“老人”存在意义之“老”远大于“人”。对于积极老龄化的城市建设来说,从符合时代精神的人性化与科学角度来对待老年个体,充分尊重其价值,调动老人积极参与城市社会生活的潜能,使其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活力,显得更为重要。
從2016年3月开始,为期一年的针对天津城市典型五组公共空间进行长期观察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适老公共服务系统、功能人性化与地域文化因子是城市空间适老化的关键因子。在五个典型案例中,为老年人提供交流活动场地与设施的满意度仅为60%,40%的老人认为公共空间中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大部分的案例不具备完善的适老应急设施。此外,调研结果还说明,商埠文化、民俗文化、租借文化、传统文化在老年人群中具有深厚的认同感,充分挖掘津城地域文化特色并物化于城市开放空间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城市建设应对经验
如何创建宜居的适老城市公共空间,是今后全球城市建设与环境改善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发达国家在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环境老年学和老年地理学方向。早期大多是针对老年群体居住空间及社会照料方面的研究,例如,尊重老人的行为习惯;增加生活空间的科技辅助设施运用;加强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针对于以下几个方面:老年群体的需求更加注重整体性及多元化的环境整合;美国心理和老年学家劳顿(Lawton)的环境老年学以老年群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为研究视角;探索老龄化的环境改善方法等。目前,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理论研究已拓展到城市规划建设层面,如美国的“老年友好社区理论”与“代际综合规划理论”,从社区规划、公共空间改善、适老设施建设、健康福祉营造等角度对老年群体给予积极支持及人文关怀。
在实践领域,WTO的多个成员国家先后推进了“老年友好城市网络计划”,以涵盖包括中国上海在内的145个城市,创建有地方特色的老年友好城市环境。美、英、法、澳、日等多个国家也相继开展了城市适老化实践,这些实践准则更多应用于城市适老公共设施系统的完善及社会政策的制定上。一方面,城市建设通过对建筑、社区规划、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及城市规划等多尺度、全方位的适老化提升,完善其健康、休闲、服务、护理、可达、疗愈等方面的适老功能,力图健全城市适老公共设施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制定适老化的社会人文政策,为老年群体提供志愿者服务、终身教育、社会活动、再就业、文体娱乐活动及公众参与等多元政策,重塑社会认同、尊重及健康的生活环境。
未来,适老化城市规划的确立、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适老实施系统的建立、公众参与监督管理以及适老设施服务环境综合改善等方面的尝试,可作为应对我国老龄化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适老化城市的有效路径
建立网络化的城市适老公共服务设施,改善老年群体出行方式。老年群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出行范围主要包含社区、街道、公园、生活设施、商业设施、校园等,应根据老年群体的行为模式,分层次建立城市适老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积极解决老年群体在公共空间中的出行困难、适老设施不完备、活动空间不足、空间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地方适老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主要由公共服务设施、慢行交通体系、周边连接廊道组成。公共服务设施是指在城市内部建立完善的适老设施、康体设施、休闲设施与应急设施;慢行交通体系指在社区周边建立公共交通、散步道、慢跑与自行车为主的慢行交通体系,方便老人出行;周边连接廊道是连接社区周边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绿色慢行交通。
创新城市绿植景观设计方式,利于老年群体身心愉悦。大多城市空间中的绿化种植普遍存在数量有限、品种单一、遮阴不佳和观赏性弱等问题。在绿植空间布局中应尽可能满足老年群体特殊需求,在休憩区多种植大冠幅、遮阴好的落叶乔木,同时提供老年人触手可及的浅床植物,调动老年人的五感来体验绿植景观。充分利用植物的净化能力与其挥发的保健型物质,发挥园艺疗法功效。
保护与修复城市生态本底,营造老年群体的健康环境。针对部分城市雨天出行困难、铺装积水等问题,可在公共空间中适度增加绿地面积与可透水铺装,完善场地雨水自然下渗功能;利用雨水收集装置或设计雨水花园来收集净化雨水,变废为宝;在软硬景观交界地带设置植草沟传输与滞留雨水,设计老年群体与雨水景观的互动景观装置,如利用下渗树椅,既可收集净化雨水又能提供休憩设施。
依据老年群体行为心理特点,合理组织特色文娱活动。在津城特色公共空间环境改善中,要尽可能满足老年群体行为需求。生理需求方面,可在场地中满足学习交流、健身、修身养性的需求;安全需要方面可从无障碍设计、简洁的疏散流线来完善场地设计的舒适感;社会需求方面可从与自然和城市互动角度来实现,如增设园艺果园,为老人提供种植乐趣,组织津城特色的文娱活动,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精神需求;尊重需求层面要在场地中为老年群体创造宜人的私密、半私密交往空间;基于此来完善自我实现需求。
传承与发扬城市文化艺术特色,增强老年群体的浓厚情感与记忆。“故土、故乡、故人”是老年人精神情感最直接温暖的体现,老年群体对传统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结。以天津为例,津城文化有着丰富悠久的内涵与特色,体现在城市建设、商业、饮食、居住、礼仪、民俗等诸多方面,并深深地根植于天津老年群体的记忆中,影响了天津人民的都市生活。在津城特色城市公共空间中组织与营造曲艺、绘画、舞蹈、民间游艺等独特多元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唤起老年群体最为怀念的文化记忆,对津城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难得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天津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具有天津地域文化艺术特色的适老城市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项目编号:D1401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袁逸倩、刘超等:《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幼儿园结合设计模式探讨》,《城市空间设计》,2014年第2期。
②金俊、齐康等:《基于宜居目标的旧城区微空间适老性调查与分析——以南京市新街口街道为例》,《中国园林》,2015年第3期。
责编/贾娜 刘芋艺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