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弘扬传统艺术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如果教师自身的传统艺术素养不足,就难以担此重任,难以做好对学生传统艺术素养的培育。对此,教师不妨从注重业务学习、优化教研活动、拓宽学习渠道等多个方面出发,让自身的传统艺术素养“生根发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师;传统艺术;素养
作者簡介:吴志蓉(1993—),女,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教学,培养学生的传统艺术素养,逐步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能力,也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传统艺术素养,透过课堂教学的过程,做到文化育人、艺术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课程能够发现,教师存在传统艺术素养不足的问题,这使得教师难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难以做好传统艺术的教学工作。对此,教师不妨从多个渠道出发,积极地学习传统艺术,挖掘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强化自身的艺术素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一、注重业务学习
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喜爱传统艺术,加深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理解,鼓励学生挖掘传统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就要用自己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便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步入传统艺术的世界。对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使用创新的手段和生动的形式,将传统艺术的美和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教授给学生。
(一)学习专业技能
随着新课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深度推进,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艺术、欣赏传统艺术、了解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想培育学生的传统艺术素养,教师自身就要具有深厚的传统艺术素养,然而,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对此,教师有必要根据传统艺术的类别,进行分类学习,真正增强自身对传统艺术的认识,有效发展自身的传统艺术素养。
传统艺术技能包含唱歌技能、乐器演奏技能、创作技能等。唱歌技能是指教师能够流畅地演唱民族音乐、传统乐曲等,并能把乐曲中的情感、民族特色表现出来。乐器演奏技能是指教师能够掌握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够用传统民族乐器完成乐曲演奏;此外,乐器演奏技能也指教师能够根据乐曲的风格,用传统民族乐器进行伴奏。创作技能是指教师利用传统音乐材料,开展创造性音乐活动。教师不妨在把握传统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进一步感知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促进自身传统艺术素养的稳步提升。
专业技能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积累,才能够为学生带来科学的指导,促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发现传统艺术的魅力,汲取传统艺术的养分。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传统艺术素养,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让音乐教学更加精彩、更加高效。
(二)学习艺术史
教师要想真正提升传统艺术素养,就要了解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印刻在传统艺术上的文化元素,真正地立足于历史的角度,发现传统艺术的美。教师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难以基于多个视角了解丰富的艺术史,难以真正形成对传统艺术的多维度解读。对此,教师在搜集相关的艺术历史资料后,不妨搭建沟通渠道,互相分享彼此了解的内容,并开展合作探讨活动,以便在艺术史中深刻体会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1]。
以《瑶族舞曲》的教学为例,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瑶族音乐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瑶族音乐的艺术特色,教师可以在课下搜集与瑶族音乐有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特征等内容。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查找网络资源、浏览图文资料等形式,了解瑶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体会瑶族音乐的传承价值和文化内涵。其次,教师可以搭建线上、线下等多种沟通渠道,与其他教师共享彼此搜集的信息,拓宽知识的来源渠道,以便从多个角度了解瑶族民歌、瑶族乐曲的历史渊源、演唱形式、分类、特点等。最后,教师可以基于历史知识,对《瑶族舞曲》进行赏析,进一步认识音乐与民族之间的联系。
教师主动地搜集传统音乐的历史资料,并与同行进行共享、交流,能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体会瑶族音乐的文化价值。
二、优化教研活动
以往,培育教师传统艺术素养的工作常常缺乏章法,教师难以系统地进行专业学习,同时,受到学习背景、成长经历的影响,不同教师的专业素养存在差异。对此,学校不妨组织开展主题教研活动,让教师定期学习,从而系统地了解传统艺术。此外,学校可以再基于教师之间的差异性,组建帮扶小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
(一)开展主题教研
教师不仅是课堂的引导者、知识的传递者,也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只有以研究者的角度去研究教学的内容及审视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支撑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此,学校可以培育教师的传统艺术素养为目标,组织相关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在集中学习中深化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同时促使教师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在后续可以更加科学地实施传统艺术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以《杨柳青》的教学为例,为了让教学活动更加顺畅地开展,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以“江苏民歌”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以便加深教师对江苏民歌的理解。在开展教研活动前,教师可以确定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明确教研活动的方向。接着,教师可以罗列教研活动的具体工作,如探讨有关江苏民歌的知识点;探究如何以课堂为阵地,做好江苏民歌的教学等。紧接着,教师可以确定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主持人等要素,促使教研活动可以顺利地开展。在教研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可以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依次发表自己的看法。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活动探讨的内容进行整理总结,梳理教学江苏民歌的基本方法。
学校组织开展主题教研活动,能够依靠教师集体的力量,共同研究培育传统艺术素养这一难题,让教师在集体学习中从多个角度认识传统艺术,从而有效促进自身传统艺术素养的提升。
(二)建立帮扶小组
每一个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成长背景、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因此,教师與教师之间的传统艺术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教师对戏剧、民歌、民族舞蹈等传统艺术有深刻的认识,而有些教师则缺乏这部分的知识积累。此外,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而术业有专攻,不同教师擅长的传统艺术形式也不同。对此,学校不妨为教师组建帮扶小组,让教师在相互帮助和学习中,实现能力的增长,共赴传统艺术的殿堂。
以《新疆之春》的教学为例,课前,教师之间便可以建立帮扶小组,共同学习新疆音乐。在建立小组前,教师对彼此的受教育经历进行分析,指出哪些教师对新疆音乐的了解较为透彻,哪些教师对新疆音乐的了解较为浅显。接着,教师再以互补为原则,建立“一帮一”帮扶小组。在分好组后,对新疆音乐不熟悉的教师向小组成员虚心请教,询问有关新疆音乐的知识,而对新疆音乐较为熟悉的教师,也要主动地和帮扶对象分享有关新疆音乐的知识。教师在相互帮助中深入了解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真正感知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
建立帮扶小组能够让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促使具备较高传统艺术素养的教师主动地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而较缺乏传统艺术素养的教师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不断补差补缺,从而促进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
三、拓宽学习渠道
以往,学校对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的渠道相对单一,形式缺乏灵活性,教师的学习场所也仅限定在校内,导致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缓慢。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在现阶段培育教师的传统艺术素养,可以积极地利用社会资源,请研究传统艺术的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也可以鼓励教师自主在网络上搜索有关资源进行学习,拓宽学习视野,从而积累丰富的传统艺术知识,切实提升传统艺术素养。
(一)利用社会资源
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都独具特色。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传统艺术。
例如,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两种形式,引导教师完成系统化的学习,推动教师传统艺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首先,学校开展“请进来”的教研活动,将戏曲、民歌、民族舞蹈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请到学校,为教师开展专业指导,让教师在校内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传统艺术,体会传统艺术的魅力。其次,学校安排“走出去”的教研活动,即让教师外出学习,主动向专业人士请教,从而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学习传统声乐艺术、传统演奏艺术等。最后,教师外出学习归来后,可以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经验分享给校内的教师,促进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
学校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等教研活动,可以让教师学习传统艺术,深刻感知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从而可以让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渗透,让学生也可以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精彩。
(二)巧借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上传与下载变得十分便捷,许多研究传统艺术的专家学者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上传到网络空间,供他人进行学习。网络中海量的资源,无疑是教师汲取传统艺术养分的宝库。在学习传统艺术时,教师不仅要利用网络资源,把握传统艺术跳动的脉搏,不断丰富自己的传统艺术知识,同时也要浏览他人对传统艺术的解读,基于多元的视角,积累更多的审美体验,进一步拓宽传统艺术学习的视野。
以《打麦号子》的教学为例,为了增强对号子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认识,了解号子中体现的劳动精神,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源,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关键词“号子”,获得有关的解释。在了解“号子是一种集体劳动中协同用力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所唱的歌,大都由一人领唱,大家应和”后,教师再分别挑选一些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号子进行欣赏,进一步感受“山西号子”“甘肃号子”等不同地域号子的不同特色。其次,教师可以搜索网络中他人对号子的鉴赏、评述,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鉴赏思路,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最后,当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打麦号子》时,能够基于丰富的知识积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号子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主动地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传统艺术的相关知识,并搜集、分析、学习有价值的审美鉴赏和评述,如此能够有效丰富自身的传统艺术知识,积累更多的审美经验,从而促进自身传统艺术素养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地提升自身的传统艺术素养,充分挖掘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教学指导,与学生一起畅游在传统艺术的海洋,共同唱响传统艺术的旋律,传承传统艺术中优秀的文化品质。
【参考文献】
[1]魏芹.艺术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师的文化素养[J].北方音乐,2018,38(22):212,220.
[2]王艳红.基于新形势下的提升音乐教师艺术素养的认识与实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