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缺乏有效方法的指导,高中英语文本解读存在浅层化、碎片化的现象,教学活动的设计思维含量低。在贯彻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本文结合新教材阅读课,聚焦文本解读,针对议论文体裁文本进行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教学实践,使学生通过宏观上分析文本结构,微观上感知文本内容,并在读后阶段通过迁移和创新检验文本解读的效果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多维解读,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优化教学流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阅读质量。
关键词:文本解读; 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刘慧敏(1978.02-),女,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其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提供的文本信息量丰富,其中的语篇以特定的文体结构和表达方式满足了提升思维品质的要求。文本解读是对语篇文本进行“解构”的过程,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培养人文素养的途径,同时也是通过概括、梳理、整合等方式训练学生思维的主要手段。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有调动语篇知识储备,破解语篇材料的逻辑结构、叙事方式和衔接手段,才能够彻底理解文本。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还是注重浅层次的语言知识积累,忽视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掩盖了思维上存在的困惑,缺乏以提升思维品质为目标的文本深度挖掘和解读。教师应根据高中生的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优化文本解读,创建学用一体的高品质思维型阅读课堂。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阅读课教学片断为例,尝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维文本解读方式助力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多维度解读文本的阅读教学设计
本文取材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父母与子女关系”话题,是一篇关于青少年在成长时期与父母之间不断产生矛盾的议论文,文本呈现了冲突的共性特征,客观地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可行建议,帮助学生理性认识青春期身心发展及“代沟”现象。
(一)宏观解读文本模式,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Fast reading部分要基于语篇,明确逻辑思路。鉴于议论文的逻辑性强,论据和结论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解读议论文文本要先提炼论点,然后分析论据是怎样为论点服务的,语篇整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触类旁通,在自主阅读时也可以激活同类型语篇图式,在头脑中勾画出议论文的框架结构。教师从“问题-解决”型议论文基本模式入手。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的绘制,使学生在课堂上迅速理清楚作者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的主旨大意,为后续深入分析语篇搭建了脚手架。在概括语篇类型的过程中,有效地推动了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发展。
【教学片段1】
文本结构是作者布局谋篇的重要手段,是支撑整个文章的骨架部分。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五个段落的主要信息,学生按要求找到每段的主题句并归纳段落大意,每个讨论组再请一位学生用关键词(common、physical changes、mental needs、communication、all right)来概括段落大意。文本结构分析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文本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全文的高度来整体理解语篇,培养其语篇分析和概括能力,根据段落的功能分析此文本的整体组织模式,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文本的结构模式。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行文思路,梳理文章的脉络,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Q1: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structure of it.
Q2: Generalize the key words of each paragraph and complete the mind map in any way with each paragraph.(Para1 Introduction;Para 2 Cause 1;Para 3 Cause 2;Para 4 Solution;Para 5 Introduction)
【設计意图】
新课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划分语篇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语篇的宏观构成要素包括语篇的类型、语篇的格式、段与段的关系以及语篇各部分与主题的关系。读者只有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段落之间的连接以及文章的谋篇布局,更深入地解码文本,形成篇章解构能力。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所以教师要立足语篇文本整体,在读前分析文本的体裁,让学生头脑中形成结构图式。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可以迅速捕捉到相应的信息,在短时间内还原作者的布局谋篇意图。同时,这种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可以使思维可视化,助力学生提炼重要细节,促进了对文章整体脉络的把控。
(二)微观解读文本内容,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语篇中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微观结构特征和宏观结构组织。语篇的微观结构包含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指代关系、句子信息的扩展方式等。Intensive reading 部分要求学生深入语篇,学习“亲子矛盾”相关表达。议论文通常的写作方式就是直线型,即提出观点,然后陈述,最后总结。但是句子的信息扩展方式是属于语篇微观组织的内容,所以在赏析语言特色的同时,要找出语句微观衔接,使学生在微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学习词语的搭配,指代关系的定位等。在此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自主分析、概括信息,之后再进行归纳整合。
【教学片段2】
文本的第二、三两段是并列结构,分别从生理和心理方面阐述了父母和子女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二、三两段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通过对比信息展开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如下图)。
任务1:Analyze paragraph 2 cause 1(physical changes) and locate 4 examples.
● height ● voice ● weight ● spots
任务2:Analyze paragraph 3 cause 2( mental needs)and locate the 3 stages .
●Childhood ●Adolescence ●Adulthood
【教學片段3】
语言是语篇的微观要素之一,指导学生赏析语篇词汇,句子特点,个性化的文体特色,以此讨论语言表达的适合度,通过解读文本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推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文本中隐含的深层意图,拓展思维的空间。
任务1:How does the writer introduce the topic? Why do the author use three yes-no questions in the beginning?用三个并列的疑问句引出悬念,使读者带着好奇心继续探究。
任务2:Underline the linking words/phrases for giving con-trastive ideas and come up with some other linking phrases.根据“On the other hand”,学生可以迅速找到与之相对照的另外一点。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出更多的表示转折关系的衔接词,有利于发现文本中句子之间严谨的逻辑和论证推理关系。(Linking words/phrases for giving contrastive ideas:instead of;rather than;on the contrary;contrary to what many people may assume ...)
【设计意图】
在语篇中作者会运用词汇衔接、逻辑关系衔接等方式使文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张献臣认为,阅读时要寻找语篇标记词,按照语篇表层的逻辑线索快速而准确地获取语篇意义。所以学生如果能够在分析文本时从词到句对文本进行微观上的解读,通过衔接词汇迅速找到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信号,则对于提高对整体文本的理解以及提高对英语的敏感度都有很大帮助。
(三)设问解读文本主题,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After-reading 部分是教师通过迁移和创新活动检测学生对语篇的解读。任务的设计超越语篇,迁移到实际生活。批判性思维活动是凭借生活常识、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和智力判断等,在文本情境中进行独特而富有深度的阅读体验与表达。思维的批判性在于质疑、求证的态度和行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看法去分析问题,对看到、听到、读到的事情进行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等。从文本的思想层次进行解读,使学生在讨论、评判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把握文本的主题,而且还训练了思维的批判性。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标题,学会利用标题读前进行预测,读后进行文本解读检测。
【教学片段4】
通过对文章主线进行梳理,教师基于主题的建构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评价等小组合作活动实现对文本知识的内化和检测,通过设计换位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与父母沟通交流,理解文本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Q:1. The magazin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eenagers remain a contradiction.Do you feel the same way or not ?
Q:2. What stresses do the parents have to cope with? How do they influence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设计意图】
提问是开展批判性阅读的重要手段。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在分析文本时从被动地接受信息变成主动地进行思考。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问题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再现文本要表达的信息,关联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从而提升文本解读的深度。在阅读关于亲子矛盾的描述性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获取与整合,思考如何能尽可能地避免青春期亲子冲突,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推断,从而深入理解主题意义。围绕语篇的情感主题完成从读前预测到读后的评价,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认识问题,以对文本主旨的解读为抓手,巧妙地使学生聚焦文本理解的同时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同时对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表现力进行评估,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结语
文本解读和思维品质密不可分。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含量的契机无处不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应该停留在对文本表层意思的理解上,应该从整体层面对文本进行多维解读,宏观分析结构,微观解读衔接,从解构文本到对比分析。以文本的篇章结构做为支架,问题作导入,梳理文本信息,实现读者与文本的互动。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文本的内涵,还有助于学生利用文本反思生活,提升其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能力向英语核心素养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秋会,王蔷.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11-16.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陈宇博.指向提升思维品质的英语说明文文本解构教学:基于语篇组织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学习,2020(10):59-63.
[4]程晓堂.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J].国外外语教学,2005(1):8-16.
[5]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6]陈则航,王蔷.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5):1-5.
[7]张献臣.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2009(6):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