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育人背景下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3-06-20 15:10陈映丹张夷弛
校园英语·月末 2023年1期
关键词:实用英语思政育人三位一体

陈映丹 张夷弛

摘 要:为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英语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思政教育与高职实用英语课程学融合的现状,尝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设计与创新,构建思政育人、英语技能、岗位能力“三位一体”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改革新路径。

关键词:思政育人;高职;实用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陈映丹(1981-),女,重庆荣昌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创新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高职外语教学;张夷弛(1983-),男,重庆渝中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创新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高职外语教学。

一、研究现状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各高职院校针对课程思政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当前,高职英语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已取得广泛共识,对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有完成英语课程思政育人任务的决心。目前,学界就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理据及路径进行了剖析和归结。如赵璧、王欣提出,對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时代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是探讨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和教学方法。如蒙岚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成矫林提出外语课程思政应以深度教学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

三是实用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案例研究。如孙有中基于其主持编写的英语教材《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 4》的具体案例,探索了课程思政视角下如何有效利用英语教材。

通过对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已取得的相关成果集中于对实用英语课程本身的探讨,少有针对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在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承与理想信念塑造、英语综合能力提升与高职专业学科素养及岗位能力提高有机融合的探讨,还未形成课程思政、实用英语与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教育体系。

二、教学改革的实践基础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已将课程思政作为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建设新的着力点,并持续推动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校为思政育人背景下的高职实用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条件。

第一,学校对课程思政入深入细、落小落实地高度重视。学校已将课程思政列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完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学校推动建立党政齐抓共管,所有教师协同联动的公共课程改革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为思政育人背景下高职实用英语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第二,思政育人背景下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思路已初具雏形,并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探索思政育人、英语技能、岗位能力“三位一体”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我校现有的交互性、多层次、开放式的课程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及网络教育资源,本课题组已于 2021 年秋季试点了思政育人背景下的实用英语课堂情景创设与实践。虽然实践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且教学设计仍需优化,但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为教学改革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三、思政育人背景下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开展学情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

在开展实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之前,学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需充分调研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除了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课程特点、学习兴趣、学生性别比例、专业特点等进行分析之外,教学团队还需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

本次授课对象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通过学生访谈、语言测试发现,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有限,英语语言能力较差,难以用英语讲述中国节日及中国故事,迫切需要教师在“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思政育人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思路

本次授课内容选自《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Ⅰ》第六单元 “Celebration of holidays”。

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重构,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式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以学生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英语应用能力为本位,借助智慧课堂、U校园等网络平台,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混合交替,自主学习与同伴学习的融合贯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有“意义”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学、思、践、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价值引领。

(三)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分为三步:课前、课中、课后,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混合交替,自主学习与同伴学习的融合贯通。

以阅读课型为例,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以任务为导向,通过智慧课堂和U校园平台发布预习内容(第六6单元的单词、短语、表达等)。学生登录在线学习平台,课前完成词汇学习及阅读理解小测试。为创设思政育人的“意义”情景、破解词汇,课程教学团队精选学生熟悉、富含思政元素的教学视频,直接对标单元核心词汇。学习素材节选自英国留学生司徒建国带父母在2020年国庆黄金周来重庆旅游的真实视频。素材再现了重庆千厮门大桥、长江索道、高铁站等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场景。通过视频学习celebration、measure、united、important、recent、tradition、imagine、fantastic、festival等词,促进学生有效理解、掌握核心词汇在现实语境中的表达及运用。同时,也透过外国人看中国城市发展的视角与感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课程教学团队根据课前学情分析,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调整和教学内容重构,为后续教学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为课中思政教育做好铺垫。

在课中教学活动阶段,课程教学团队坚持教材为“本”、思政为“魂”的指导思想。课程教学团队力求精益求精,教学活动的开展突出“语言技能提升,实践锻炼为主”,通过隐性教学策略及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

首先是任务导入环节,其主题是制作思维导图,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授课内容为第六单元的阅读文本。课文以纽约市民如何迎接新年为例, 采取层层推进的方式讲述了世界各地人们庆贺新年的文化习俗。教师根据课前测试,讲解难点词汇、句式表达。结合课文讲解,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绘制思维导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课文大意。通过课文脉络梳理,找到中国新年和西方新年的异同, 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此过程中,小组之间开展互评讨论,教师及时对学生个体、群体的语言能力、心理发展作出增值性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获得感。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全程参与制作英语教学微课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制作完成有关七夕节的英语教学微课,使其成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视频材料。

通过调研和访谈,找到与学生融洽相处的切合点,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交互式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微课的制作和教学资源的挖掘。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因课制宜,与学生一起细化微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思政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2.熟悉有关七夕节的传说: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3.理解宋代词人秦观有关七夕节的词作《鹊桥仙》的文化意境与中式爱情观;4.理解时代变迁视角下对七夕节的现代诠释,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相互交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节日、故事的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使学生得到最大范围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可。

在微课内容的选取上,师生共同探讨和挖掘,确定选用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及对宋代诗人秦观的《鹊桥仙》,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在素材的选取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了其主观能动性。为了增加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契合度,培养学生在导游岗位的解说能力,特意选取了“高铁发展对七夕节的现代诠释”这一思政教学点。同时,又紧扣七夕节的时代主题,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相互交融。

通过微课内容的展现,学生感受到时代变迁和国家进步。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缩短了异地恋人的“银河”距离,增强了人们的归属感。很多传统习俗发生了变化,但佳节团聚的传统从未改变。继承与弘扬七夕节日文化,不仅是年轻一代的兴趣与使命,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

微课教学内容设计着力解决语言能力、思政育人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新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相互融合,形成递进性、整体性的语言学习过程。通过对七夕节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讲述中国节日、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通过优化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制作教学微课,使实用英语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使价值塑造、语言技能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融合,突显时代进步和中國高铁发展为无数异地恋人筑起时空的“鹊桥”,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感受到国家发展为人们带来的生活便利和民族自信,从而增强英语学习动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成就感,促进学生将来在职场有效运用。

四、教学改革成效

(一)“三位一体”的高职实用英语教学改革,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有明显提升

“三位一体”的高职实用英语教学,强化了对学生较弱的听说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听说在教学中的占比。针对学生感觉枯燥困难的读写内容,教师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学习平台数据记录,学生听说测试正确率达到80%以上,口语测评合格率100%。读写部分测试成绩合格率100%,优秀和良好的比例为90%。本单元成绩测评,及格率为100%,平均分为87分,比以往的单元成绩测评的平均分72分,增加了15分。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

(二)“三位一体”的高职实用英语教学改革,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提升

教师结合学生学情,增加了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内容。学生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和U校园,结合自身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开展线上自主预习和课后复习。尤其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后微课的学习率达到了100%,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三)“三位一体”的高职实用英语教学改革,学生文化传播能力有明显提升

教学改革之后,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明显提升,从之前的“不会说英语”“不想说英语”“不敢说英语”到现在的乐于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制作了节日短视频,讲解宣传中国传统节日,积极参与旅游景点接待外国游客等活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意识到自己承担着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增强了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了文化传播能力。

五、结语

“全方位育人”是新形势下构建大思政格局、凝聚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机制。高职实用英语教学以中国节日为载体,创设职场语境,“三环节”组织教学,提升学生在职场环境应用语言技能的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实现英语技能、思政育人和岗位能力的有机统一,为学生的专业成长、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法春.外语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20(6):12-16.

[2]成矫林.以深度教学促进外语课程思政[J].中国外语,2020(5):30-36.

[3]赵璧,王欣.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链”建设:理据与路径[J].外语电化教学,2021(4):61-66,9.

[4]姜锋,李岩松.“立德树人”目标下外语教育的新定位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外语电化教学,2020(6):27-31.

猜你喜欢
实用英语思政育人三位一体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论思政课与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学英语教育对实用英语学习的影响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高职实用英语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