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及对策

2023-06-20 20:14周李哲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幼小衔接

【摘要】本文以河池市5所幼儿园大班和3所小学一年级的随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状况,提出幼小衔接视角下提高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重视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家庭、学校和政府共同构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联动机制等。

【关键词】幼小衔接 随迁儿童 社会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0-0034-05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期指的是从幼儿园大班到进入小学一年级的这段时间。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即幼儿园、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从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的准备与适应给予指导。研究表明,许多幼儿进入小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原因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儿童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能力、交往能力、参加集体活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幼小衔接期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虽然处于初级水平,但却呈发展趋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

城镇化建设使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镇随迁儿童的人数也持续增多。为解决随迁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简化入学流程。受经济、文化、教育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随迁儿童在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选取河池市5所幼儿园大班和3所小学一年级的随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展开调查,分析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状况,提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对策。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河池市5所幼儿园大班的821名幼儿、3所小学一年级的725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采取方便抽样法,发放调查问卷,由儿童家长填写问卷。从幼儿园获得有效问卷751份(占比91.3%),其中随迁儿童308名,本地儿童(有本地户籍,跟随父母长期居住在本地)443名;从小学获得有效问卷675份(占比93.4%),其中随迁儿童331名,本地儿童344名。

(二)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汪文鋆编制的《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该量表共有104个项目,包括生活自理、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和自我管理六个维度。量表包含“是”“不知道”“否”三种备选答案,其中“不知道”表示家长对儿童在此项目上的表现不够了解,难以做出“是”或者“否”的回答。计分方式采用两点,选择“是”记1分,选择其他答案记0分。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总分是六个维度得分的总和,总分越高,表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越强。该量表由杭州大学儿童成长发育和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与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共同编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运用范围较广。在本次调查研究中,该量表各维度α系数在0.951—0.952之间。

(三)研究程序

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试由课题组主要成员担任。课题组成员先后与5所幼儿园园长、3所小学相关领导以及各班班主任进行沟通,对调查问卷的填写方式进行解说,并统一发放调查问卷二维码,由家长填写并提交问卷,时间为一周。

(四)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根据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录入和分析。采用描述统计求得平均分和独立样本t检验,经过分析整理形成研究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的随迁儿童和本地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差异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对1 426份有效问卷的社会适应量表总体得分进行统计,发现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总分显著低于本地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总分,标准差较大。也就是说,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本地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随迁儿童与本地儿童在六个维度的差异较为显著(P<0.001),这说明随迁儿童的生活自理、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及自我管理等能力低于本地儿童,结果见表1、表2。

(二)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的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大班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总分(M=64.91,SD=13.4)显著低于小学一年级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总分(M=72.84,SD=18.37)。也就是说,幼儿园大班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低于小学一年级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随迁儿童在社會适应能力六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显著(P<0.001),这说明幼儿园大班随迁儿童的生活自理、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与自我管理等能力低于小学一年级随迁儿童,但社会化因子(P=0.332)差异不显著(见表3)。

(三)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各维度得分、总分与随迁时间差异分析

随迁儿童因随迁时间的不同导致社会适应能力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迁入城市居住时间越长,社会适应能力越强。相比随迁时间为13—18个月、6—12个月的随迁儿童,随迁时间在19—24个月以上的随迁儿童,其社会适应能力更强(见下页表4)。

三、分析与讨论

(一)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的随迁儿童与本地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比较与分析

从对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与本地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描述统计结果来看,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本地儿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文化水平存在差距。统计发现,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随迁儿童父母的学历明显低于本地儿童父母的学历,且存在一定比例的小学、初中学历。当孩子出现社会适应问题时,父母采取的解决问题方式也存在差异。随迁儿童父母主要依据生活经验帮助孩子解决社会适应问题,而本地儿童父母主要通过咨询教师、求助他人、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孩子的社会适应问题。

2.家庭教育环境不同。在与随迁儿童父母访谈时发现,大多数随迁儿童在随迁前跟随祖辈们生活,父母教育缺位;个别随迁儿童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随迁儿童在重组家庭中缺乏安全感。而大部分本地儿童家庭圆满,父母经常陪伴,虽然也存在父母一方教育缺位的现象,但是家庭结构较为稳定,孩子感到幸福和开心。此外,大多数随迁儿童父母工作变动大、经济收入低,本地儿童父母的工作和收入相对稳定,给予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

3.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差异。部分随迁儿童父母习惯以责骂的方式或命令的口吻与孩子沟通,极少给予孩子肯定和表扬。虽然随迁儿童比较懂事、听话,但是社会交往能力有待提高。部分随迁儿童父母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经常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这部分随迁儿童具有安全感,可以快速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人际关系良好。

4.教育连贯性存在差距。生活自理、社会化、交往和自我管理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持续连贯的养成教育。随迁儿童来到随迁地幼儿园就读,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3岁左右就在本地入园的儿童相比,经历了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的变化,教育失去了连贯性。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年级差异特点及原因分析

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随迁儿童在年龄和身心发展成熟度上差别不大,社会化行为测试项差异不显著,但是个体差异性较大。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培养逐渐获得发展。虽然幼儿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但是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依然较差,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幼儿园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随迁儿童就读于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极少开展幼小衔接活动。部分民办幼儿园在大班下学期虽然也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但是活动开展随意化、形式化、知识化,缺乏系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主题活动,很难有效提高随迁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教师对社会适应教育的认识有限,容易忽视幼小衔接期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问题。民办幼儿园部分教师兼任带班和保育工作,日常工作量大,几乎不开展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活动,加上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认识和经验不足,教育能力有限,以及同一年龄段随迁儿童在能力发展方面的速度和水平不完全相同,常常错失开展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契机。

2.小学因素。幼小衔接是“双向衔接”,幼儿园与小学都要做好衔接工作,但是衔接工作效果不明显,表现如下。第一,衔接教育工作部署不合理。在抽样调查中,个别小学开设有学前班,在学前班开展幼小衔接教育,但是不按学区招生,随迁儿童经过一年的学前班学习,又要转移到另一所小学就读。统计被试随迁儿童发现,在随迁城市幼儿园开设的学前班就读人数占38.3%,在小学开设的学前班就读人数占2.8%,在农村幼儿园开设的学前班就读或者没有学前班经历的人数占58.9%,他们在随迁城市就读小学时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小学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往往注重学习适应性培养,较少开展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活动,这也体现了“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第二,幼儿园与小学在管理方式上有所不同。小学以学科教学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作业有考试,有压力有竞争,这与幼儿园宽松的环境、伙伴型的师幼关系、没有学习压力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随迁儿童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对小学、对班级缺乏归属感。

3.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个性、人格和价值观念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随迁儿童父母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首先,父母的文化水平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影响,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行为正常比率越高。统计发现,大部分随迁儿童父母学历偏低,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作业、交往、自我管理、社会化等社会适应行为不知如何引导,更多的是依赖教师。其次,家庭经济收入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影响。经济宽裕的家庭能够为随迁儿童创造优良的教育环境,提供更多的教育投入,有助于随迁儿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不同随迁时间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现状的比较与分析

统计发现,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随迁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得到提高。可见,随迁时间的长短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成正相关。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当随迁儿童对人、事、物的认知提高了,生活技能也相应地得到提升。儿童的生理、心理以及自理能力都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受环境影响较大,他们需要时间去体会、去适应。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随迁儿童的教育容易出现断层。人际关系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幼儿园和小學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个体差异,这些使得随迁儿童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也不相同。性格开朗活泼的儿童,能够乐观地面对困难,积极应对新环境的挑战。在迁移之初,他们能够较快地调整状态,一段时间后,其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变得良好。而性格内向的儿童进入新环境,更容易出现害怕、担忧等情绪,以及各种不适应。

四、提高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

(一)重视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政府部门往往更注重解决随迁儿童入园、入学的问题,聚焦落实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意识到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入园、入学后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是将关注点聚焦于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学习适应能力培养,较少关注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截然不同。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能够帮助随迁儿童从“玩”的状态快速进入“学”的状态,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自理能力的提升,更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小学和幼儿园应当承担起引导和帮助随迁儿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任。只有重视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这一问题,采取适宜可行的策略,才能有效提高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树立自信,提高独立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二)幼儿园、家庭、学校、政府共同合作,构建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联动机制

1.开展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教育研究工作。幼儿园和小学要明确幼小衔接期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的共性,根据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组织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围绕随迁儿童的生活自理、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和自我管理等社会适应能力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予以解决。基于随迁儿童应当具备的生活、社交、自我管理等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园、小学应当以儿童为中心,构建以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的幼小衔接课程,开展幼小衔接教育主题活动,促进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注重培养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具备培养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意识,认识到提高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幼儿园、小学可以召开社会适应能力主题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就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问题展开讨论,丰富教师的认知。教师要了解随迁儿童的个体差异,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案,利用班会、主题教育活动等进行引导和鼓励,使随迁儿童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3.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大部分随迁儿童家长不会主动联系教师,也不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见,随迁儿童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有待提高。首先,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自我管理、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等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家長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其次,家长要主动与教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是随迁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平时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管理等能力,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4.政府部门要密切关注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问题。随迁儿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在幼小衔接期,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日益突出。政府部门在关注随迁儿童上学难问题的同时,要构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电子档案,基于随迁儿童的基本信息,关注其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心理、交往、自我管理、社会化等情况。幼儿园和小学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及时掌握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化情况,为开展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帮扶行动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提高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单纯依靠学校和教师,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幼儿园、学校、家庭、政府应当密切合作,构建幼小衔接期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联动机制,打通幼儿园、小学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壁垒,尽可能地消除幼小衔接教育断层,切实提高随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白佳玉.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社会适应性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2]王璟.流动幼儿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清远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孙倩倩.沈阳市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状况的调查[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4]郑砚.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赵文婷.小学新生入学适应性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注:本文系2019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幼小衔接视域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研究”(2019KY1579)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李哲(1978— ),广西上林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幼小衔接
拓展训练对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的作用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篮球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
中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探讨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